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对码块分割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码块分割实现方案,该方案已经在TMS320C64xDSP中实现。将码块分割程序在CCS3.3中运行,其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高效性。该方案已应用于LTE-TDD无线综合测试仪表的开发中。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喷泉码在无线信道的各种应用方法,提出了采用信道改造的喷泉码无线信道应用新方法,通过CRC校验和LDPC信道编码将无线信道转换为删除信道,实现了喷泉码在无线信道的应用.通过将传统的应用方法与已有方法进行仿真对比实验,证明了基于信道改造的喷泉码无线信道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一种并行CRC校验算法的IP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RC是Cyclic Redundancy Check的简称,即:循环冗余校验。传统CRC编码,由于采用移位寄存器进行串行处理,数据吞吐量已无法适应新的速率要求,所以需要采用并行结构CRC编码器。并行CRC的核心思想就是把一个码块中的数据分成多组,每组数据同时进行处理,最终得到本码块的CRC校验序列。  相似文献   

4.
在TD-LTE下行链路侦收中提取出广播信道传输的主信息块可获得目标小区的基本信息,传统方法是按照用户终端的一系列盲检测来实现的,复杂度高计算量大。针对此问题,充分利用电子侦察处理中信号整体时频分析的优势,并结合广播信道传输信号的特点,基于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的时频分布特征直接判断天线端口数,并进行信道估计与补偿,从而解调出比特码流。在此基础上利用主信息块周期性重复传输与整体加扰的特点,只需一小段数据即可完成主信息块所含信息的提取。针对实际TD-LTE目标基站采集下行信号并实施处理,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从而为TD-LTE下行链路侦收中后续的信息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种并行CRC算法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玉泉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22):21-23,26
简要分析了CRC算法的基本原理.在传统串行CRC的实现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快速的CRC并行算法,导出了32位并行CRC码的逻辑关系,推导过程简单.与查表法比较,此并行算法不需要存储大量的余数表,可以减少延迟.同时,这种并行处理方法也适合于其他位宽并行CRC码.最后,利用ISE开发平台和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进行设计,实现了基于此并行算法的32位并行CRC-32码的编码器,并给出了仿真和综合结果.设计出来的CRC编码器,已经成功应用于以太网的接入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翁维  刘世培 《电子技术》2011,38(6):19-20,18
ROHC协议是IETF专门针对无线链路的特点而设计的包头压缩规范,CRC码的产生、校验和更新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分析CRC快速准确并行算法的基础上,针对ROHC中具体应用要求,给出其CRC计算的硬件并行实现设计方案,并用Verilog HDL语言编写代码进行了仿真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案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短波ARQ通信中的CRC校验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仁才  徐强樯  郭军 《无线电工程》2004,34(3):10-11,23
在对CRC码生成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短波通信中数据串行输出的特点,给出了短波ARQ通信中CRC码的快速校验算法及其编程实现方法。与常用校验算法比较的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对串行数据CRC校验实时处理的需要,而且思路简单,易于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8.
CRC码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检纠错能力在现代通信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文中讨论了CRC码的原理,详细分析了编码,解码及纠正一个码元错误的设计思路,并用VHDL实现了CRC(15,6)码的编解码电路.  相似文献   

9.
混合纠错是数字通信中用于差错控制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分析了汉明码(Hamming code)与循环冗余校验(CRC)的特点,提出了将CRC码和汉明码结合在一起实现混合纠错的方案,并根据CRC及汉明码的编译码特点及纠错原理,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对其功能进行了描述,给出了程序的主要源代码及仿真结果.结果显示,这种混合纠错方式不仅可以纠正1位错码,还能检测出多位错码.  相似文献   

10.
TD-LTE系统中128-EIA2完整性保护算法基于AES-CMAC算法实现。文章对该算法的实现过程及伪码进行了介绍,并在VS 2005环境下根据参考文献中的测试向量分别对AES-128算法和AES-CMAC算法的正确性与可靠性进行验证。最终,将基于AES-CMAC算法实现的128-EIA2算法用于TD-LTE系统。  相似文献   

11.
随着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无线终端的射频测量也着重于LTE方面的测量研究。文章通过对LTE无线终端射频灵敏度测量的研究和分析,全面考虑LTE双工方式、资源块、各类信道、控制信息、Scenario场景模式等因素对LTE灵敏度测量结果的影响,给出灵敏度测量时一些关键注重要点及相关仪表参数的配置建议;通过仪表的测量对比,验证相关参数设置的正确性,适用于所有LTE灵敏度测量,为LTE无线智能终端产品的研发和测量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LTE技术不仅使3GPP标准保持相对其他移动通信标准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为3GPP标准向Ihrr-Advanced阶段演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讨论了LTE产生的背景、需求和标准化的历程及现状,并探讨了1D-LTE标准化的重点以及LTE的进一步演进.  相似文献   

13.
王晰  杨骅 《移动通信》2013,(24):56-62
TTCN-3测试集是LTE终端一致性测试仪表在开发及使用中重要的软件支撑。通过介绍TTCN-3语言与LTE终端一致性测试框架,重点从TTCN-3测试集的主要构成、基于TTCN-3的LTE终端一致性测试代码的流程与接口设计这两方面对TTCN-3在LTE终端一致性测试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链路自适应技术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自适应调制编码可以增强通信的可靠性和提高频谱利用率.提出一种新型的信噪比(SNR)和信道质量指示(CQI)映射方法,一方面,通过优化尺度因子降低了互信息有效信噪比映射的复杂度,另一方面对每一个CQI值算出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并进行链路级仿真得到一条SNR和误块率(BLER)的曲线图,由仿真曲线可知,此方案既降低了实现映射的复杂度,又提高了映射的准确性,且该方案已经应用于TD-LTE无线综合测试仪表的开发中.  相似文献   

15.
Design of Turbo-Code decoders for the 3GPP LTE/LTE-A standard focuses on achieving a high-throughput of up to 1 Gbps with low decoding latencies at very high code rates. At code rates close to one, as specified in LTE/LTE-A, the decoding process can oscillate. Although the decoder converges to a valid code word after half-iteration i, after half-iteration \(i+1\) the decoded code word is invalid again. To circumvent this, the CRC that is attached to each code word must be evaluated after each half-iteration. We present a generalized architecture for calculating the CRC On-the-fly during both non-interleaved and interleaved half-iterations and thus explicitl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equirements for low-latency Turbo-Code decoding. Further, we investigate the latency-, and energy savings provided by employing this calculation scheme. Lastly, we give post layout synthesis results for a case study implementation in state-of-the-art 28 nm FDSOI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6.
LTE/LTE-Advanced技术正在全球获得普及和应用。本文重点关注LTE/LTE-Advanced关键技术MIMO天线技术,并对其所带来的天线测试技术的更新和进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主要基于FPGA实现TD—LTE系统中的Reed—Muller译码,包括Reed—Muller译码的介绍、方案的构成、FPGA实现流程、以及实现结果分析。并在Virtex-6芯片上,进行了仿真、综合、板级验证。实现结果表明,该Reed—Muller译码算法应用到TD—LTE射频一致性测试仪表中具有良好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无线资源管理上行链路中的虚拟MIMO技术,分析了该技术几种常用的用户配对方案的优缺点,最后重点分析了虚拟MIMO技术在TD-LTE系统中用来提高能量有效性的可能,并提出了基于虚拟MIMO的TDLTE终端省电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当前LTE网络中各设备厂家通用配置参数和私有无线参数总和已超过8000余个,仅依靠人工经验很难进行精细配置和优化,而且在各类无线场景下的参数配置与网络质量的相关性十分复杂。因此,本文通所描述的工具,通过使用机器学习技术中成熟的个性化推荐算法,让计算机能够自动进行不同无线场景的关键特征提取和分析,从而对LTE小区结构进行特征画像,并在各种精细化的特征场景内进行网络质量多维度评价,实现自动化挖掘和学习各个场景下的局部参数最优配置,并进行平台固化和网优经验共享。同时,基于协同过滤算法,还可按照精细场景特征进行小区粒度参数经验值的自动化学习、推荐和自动设置。逐步建立和完善LTE现网优秀配置经验库,可用于各省一线优化人员充分借鉴已充分优化地区的LTE配置经验,大幅提升各省LTE参数配置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In recent years, the great interest in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s (WBANs) has been aroused significantly due to the advanc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ll WBAN nodes that monitor the human body's vital functions transfer information to a central sink node, which is directly connected to a Cognitive Radio enabled Controller called CRC. To transfer this information from a CRC to an e-health server, it requires long-range wireless networks, such as UMTS, LTE, WiMAX, WiFi, and satellite internet provider. It is challenging for a CRC to select the best networks for different WBAN data traffic, such as emergency mandatory, delay sensitive, and general monitoring. This paper proposes a scheme for selecting the best network from the available networks depending on the Quality of Service(QoS) requirements for different WBAN applications. Different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algorithms are used in the proposed scheme. Numerical results and discussion reveal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is effective in making a good network selection in situations where there is a conflict among different QoS requirements for different WBAN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