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拉伸试验、红外光谱、凝胶色谱、差示扫描量热.流变表征等方法,对2102TN00等几种LDPE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并以2102TN00为基础树脂分别制备了硅垸交联和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电缆料。结果表明,2102TN00适合做聚乙烯交联电力电缆绝缘料的基础树脂。  相似文献   

2.
利用拉伸试验、红外光谱、凝胶色谱、差示扫描量热、流变表征等方法,对2102TN00等几种LDPE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并以2102TN00为基础树脂分别制备了硅烷交联和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电缆料。结果表明,2102TN00适合做聚乙烯交联电力电缆绝缘料的基础树脂。  相似文献   

3.
LDPE 2102 TN 00在交联电缆绝缘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拉伸试验、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法、流变表征等方法.对2102 TN 00等几种低密度聚乙烯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并以2102 TN 00为基础树脂分别制备了硅烷交联和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电缆料。结果表明,2102 TN 00适合做聚乙烯交联电力电缆绝缘料的基础树脂。  相似文献   

4.
硅烷交联LDPE的微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分析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接枝及交联前后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LDPE被接枝后交联,形成了明显的网状结构;LDPE2102TN00被硅烷A15l接枝后,交联形成的网状结构比采用2种硅烷A151/A171接枝具有更好的规整性。A151/A171接枝LDPE每11个分子中有1个硅原子。  相似文献   

5.
硅烷交联聚乙烯管材专用料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两步法研制开发出硅烷交联聚乙烯(PE-Xb)管材专用料,通过正交设计法探讨了硅烷交联聚乙烯的配方设计以及基础树脂、硅烷偶联剂等对其性能的影响和硅烷交联聚乙烯的耐热性能表征。  相似文献   

6.
利用拉伸试验、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法、流变表征等方法测试了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用基础树脂的性能,并研究了制备硅烷交联和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的基础树脂组成。结果表明,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用LDPE树脂的基本性能:MFR为2.0g/10 min,密度为0.920g/cm3,熔点为107℃左右,拉伸强度大于12MPa,断裂伸长率大于580%,介电常数小于2.3,相对支化度2.34左右。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料宜用LLDPE和LDPE的共混物做基础树脂,而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的基础树脂用LDPE即可。  相似文献   

7.
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基体树脂,分别制备出紫外光交联与硅烷交联电缆用绝缘料。讨论了两种交联方法对聚乙烯绝缘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无色母填充的聚乙烯材料,紫外光交联后的样品在凝胶含量、热收缩、耐老化及电性能等方面均明显优于硅烷交联聚乙烯材料。  相似文献   

8.
聂颖  燕丰 《化工文摘》2006,(6):22-25
介绍了交联聚乙烯的用途以及发展前景,概述了交联聚乙烯的生产技术,包括辐射交联、过氧化物交联、硅烷交联、紫外光交联、盐交联等交联方法,提出了发展我国交联聚乙烯生产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拉伸试验、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法、流变表征等方法,对交联电缆用QLT17 LDPE树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以QLT17 LDPE为基础树脂分别制备的硅烷交联和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料的性能,并介绍了QLT17 LDPE在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料中的工业化应用。结果表明,QLT17 LDPE是一种性能优异的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料基础树脂。  相似文献   

10.
范晖  王锦堂 《化工时刊》2005,19(8):1-3,9
以丙烯酰胺和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NMBA)为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合成交联聚丙烯酰胺,利用Hofmann降解的方法合成交联聚乙烯胺树脂(PVAm),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对交联聚乙烯胺降解率的影响,考察了交联聚乙烯胺树脂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并探讨了交联聚乙烯胺树脂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11.
硅烷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绝缘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硅烷交联聚乙烯(PE)电力电缆绝缘料。以双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基础树脂,考察了影响PE接枝交联的主要因素(如基础树脂的配比,交联剂的用量及种类,引发剂、抗氧剂的用量等),得出了具有良好性能的硅烷交联PE电力电缆绝缘料的配方(质量份数):LDPE为85.00phr,LLDPE为15.0H0phr,硅烷W为0.60phr,硅烷Q为1.40phr,引发剂为0.12phr,抗氧剂为0.20phr。  相似文献   

12.
在讨论硅境接枝交联聚乙烯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硅烷接枝交联聚乙烯的各种主要因素及其解决办法和最佳的试验条件,如基础树脂的选择、各种助剂的选择和最佳用量、接枝工艺的选择、交联工艺的选择以及接枝设备的选择等,并对硅烷接枝交联聚乙烯技术的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交联聚乙烯是以电缆专用的低密度聚乙烯为基础树脂,加入过氧化物体系,抗氧化物体系等,经特殊的工艺制成的电缆绝缘料。通过它与聚乙烯、聚氯乙烯物理性能比较,可以看出交联聚乙烯的电性能、机械性能优良。它的生产工艺分五种:过氧化物交联法、辐照交联法、硅烷交联法、紫外光交联法、盐交联法。目前,我国大多数电线电缆绝缘料的生产企业采用辐照交联法和硅烷交联法。在环保方面,随着人们对环保电线电缆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交联聚乙烯绝缘料在电线电缆行业中更是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反应挤出硅烷交联聚乙烯热收缩管坯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应挤出是制造硅烷交联聚乙烯热收缩管坯的新技术,在190~230℃下反应挤出可交联聚乙烯管材,管材在沸水中8~12h完成交联反应。HMWLDPE是制造热收缩管的主体树脂,引发剂对硅烷接枝聚乙烯反应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5.
交联聚乙烯开发应用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各种交联聚乙烯的生产技术,包括辐射交联、过氧化物交联、硅烷交联、紫外光交联、盐交联等交联方法。同时对交联聚乙烯在电线电缆、管材等领域的应用提出了我国发展交联聚乙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阻燃硅烷交联聚乙烯在电缆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烷温水交联法,通过在不同交联温度、不同交联时间等条件下测定材料的性能,选择出最佳的工艺参数,制备了新型的阻燃硅烷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所制得的材料具有简便的加工工艺和优良的性能,改善了原用非交联聚乙烯电缆额定工作温度低、力学性能差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交联聚乙烯的性能、用途以及发展前景,概述了交联聚乙烯的几种生产技术,包括辐射交联、过氧化物交联、硅烷交联、紫外光交联、盐交联等交联方法,提出了发展我国交联聚乙烯生产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夏明  途翠霞 《中国塑料》2008,22(4):47-52
通过对辐照交联管材基体树脂及助剂体系的配方研究,讨论了敏化剂品种、用量及抗氧剂用量对体系交联度的影响,确定了辐照交联管材专用树脂的最佳配方,即高密度聚乙烯(6366M)和线形低密度聚乙烯(7042)的配比为80/20,敏化剂M-1和抗氧剂的加人量分别为2.5%和2.5%。还考察了辐照剂量对体系力学性能及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下降,材料发生交联的同时也发生了降解。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结晶度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这说明交联只是发生在非晶区或晶区与非晶区的边缘。加工应用实验表明,专用树脂的各项性能达到进口树脂ME2592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聚乙烯在地板采暖热水管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聚乙烯在地板采暖热水管上的应用.重点介绍了交联聚乙烯和耐热聚乙烯树脂的性能、制备、优缺点和在铝塑复合管与热水管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20.
交联聚乙烯的应用及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交联聚乙烯(CLPE)的应用情况及生产技术的发展概况进行了综述,并从交联原理和生产工艺等方面对辐射交联、紫外光交联、过氧化物交联和硅烷交联等CLPE生产方法进行了对比介绍。由于硅烷交联和过氧化物交联比较容易实现且投资相对较少而被广泛应用,而辐射交联和紫外光交联对厚制品很难实现均匀交联,仅限于薄制品领域。建议国内相关单位加大专用料的研制开发力度,在提高塑料加工设备的精度和水平上多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