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伴内膜样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伴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及临床病理特点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伴发内膜样腺癌非常罕见,瘤细胞小,呈巢状、索状或团状排列,易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恶性淋巴瘤混淆,免疫组化显示小细胞突触素、嗜铬粒素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伴内膜样腺癌恶性度高、预后差,病人多于1年内死于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小细胞癌组织起源,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报道2例子宫内膜小细胞癌,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术前诊断性刮宫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分化差恶性肿瘤,行广泛性子宫、双附件和盆腔淋巴结切除,临床病理分期均为子宫内膜小细胞癌Ⅲc期,免疫组织化学诊断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突触素(Syn)呈阳性表达.病例1手术后未进行其他治疗,于手术后5月死亡;病例2手术后立即给予化疗和盆腔大野放疗,已无瘤生存2个月.结论:原发性子宫内膜小细胞癌极其罕见,具有较强侵袭性,预后差,手术、放疗及化疗等综合治疗可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谭伟发  张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3,(25):109-109,116
目的探讨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介绍1例52岁男性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诊治情况及病理特点,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本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S-100和CgA,肿瘤标志物Ki-67、VIM和CD99表达阳性,Syn表达阴性。结论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临床比较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病理及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介绍1例62岁男性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诊治情况及病理特点,同时复习有关文献,分析该肿瘤的组织来源、病例和免疫组化特征、诊治及预后情况。结果本例患者行膀脱根治性切除、改良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乙状结肠一直肠Y式端侧吻合,术前活捡病理诊断为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结果:CKpan:(-)、CKl8:(-)、LCA:(-)、CD56:(+)、SYN:(+)、CGA:局部弱阳性。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发生复发和转移。结论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有独特的病理形态。早期即可发生浸润、转移,预后很差。手术切除辅以放疗及全身联合化疗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子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NT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其生物学行为.方法 对5例NTC进行光镜、电镜、免疫组化观察分析、随访及献复习.结果 瘤组织呈弥漫性或片团状浸润,瘤细胞体积小,圆形、卵圆形或短梭形,胞质少,核深染,分裂象多见,每例均有坏死.2例可见菊形团样构.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CK、低分子量CK(358H11),5例瘤细胞均表达CgA、Syn及NSE.电镜观察到菊形团样结构及神经内分泌颗粒.5例NTC中2例为典型类癌,3例方小细胞癌,2例伴鳞癌分化,1例伴腺癌分化.结论 宫颈NTC的组织形态类似于肺的NTC,除典型类癌外,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诊断宫神经内分泌癌必须两项以上神经内分泌标记物阳性或电镜观察到神经内分泌颗粒.病理诊断应与子宫颈内膜闷质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及小细胞型低分化鳞癌等鉴别.免疫组化及电镜对这些肿瘤的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与生物学特征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5例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均因异常阴道流血就诊,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均提示阳性,临床肉眼见宫颈Ⅱ°~Ⅲ°糜烂。光镜下见瘤细胞体积小、圆形,呈结节状聚集、弥漫浸润,可见坏死,核分裂象可见。免疫组化:p16(+),Ki-67(+,80%~95%),Syn(+),CD56(+),CK8/18(+)。结论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确诊需联合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易复发,准确的病理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未分化癌(EUC)较罕见,恶性度高,治疗困难,预后差。本文就EUC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治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子宫内膜未分化癌较罕见,恶性度高,治疗效果不满意,预后差。包括小细胞型、梭形细胞型、大细胞型,Abelcr等将EUC分为小细胞/中间型细胞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属神经内分泌性肿瘤,文献中也称为内分泌癌、燕麦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或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EUC占子宫内膜癌的1%-1.6%,发生率极低,多为个例报道,国外报道了81例,其中小细胞癌57例,大细胞癌24例,国内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
90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学重新诊断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新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对过去诊断的81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和50例胃肠道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病例进行再评估,并对重新诊断的GINEN临床病理特点及分型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参照新标准对过去的病例重新进行组织学观察,在组织芯片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yn、CgA、CD56和Ki-67的表达。结果 90例GINEN患者中,神经内分泌瘤1级(NET 1级)23例,神经内分泌瘤2级(NET 2级)3例,神经内分泌癌(NEC)59例,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5例。Syn、CgA和CD56的表达率分别为78.89%、53.33%和33.33%。组织学类型与肿瘤大小、周围组织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癌栓密切相关(χ2=16.496、15.804、11.617、8.664,均P<0.05)。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和混合型NEC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显著性差异(Log Rank检验χ2=0.913,P>0.05)。NET和NEC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87%和35%。结论 GINEN组织形态学表现复杂多样,但仍具备一定的病理特征,Syn和CgA的联合检测可协助诊断,诊断时须排除低分化腺癌及其他小圆细胞肿瘤,预后与组织学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9.
徐婷  陆惠娟 《上海医学》2005,28(9):758-760,F0002
目的报道2例子宫内膜小细胞癌,讨论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2例子宫内膜小细胞癌患者均行广泛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标本行光镜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光镜检查见片、索、巢状分布的小型至中间型肿瘤细胞,胞浆少,核深染、核分裂相多见,可见单个或带状细胞坏死。免疫组织化学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突触素(Sy)、嗜铬素(CgA)证实神经内分泌分化。结论原发性子宫内膜小细胞癌极其罕见,文献报道极少。该肿瘤表现神经内分泌特征,具有较强侵袭性,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0.
背景:在妇产科肿瘤文献中有关巴多林腺的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及外阴部位M erkel细胞癌的报道非常罕见,而在这些已报道病例中大多数为具有侵袭性临床行为。M erkel细胞最先在具神经内分泌特性的上皮中有所描述。M erkel细胞癌在形态学与免疫组织化学上均不同于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燕麦细胞)肿瘤,后者见于肺及其他内脏器官。病例:1例49岁女性患者,诊断为巴多林腺M erkel细胞癌,FIGO分期为I期。肿瘤起源于腺导管,对样本进行内分泌标记性染色及细胞角蛋白7、细胞角蛋白20染色。患者接受了根治性广泛性局部切除及双侧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对盆腔、…  相似文献   

11.
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1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讨论。方法 报道10例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结合文献从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10例中7例临床经过呈进行性.侵袭性。镜检4例为不典型类癌.6例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肿瘤细胞CK、NSE、CgA、Syn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具有复杂的组织学特点。根据肿瘤组织及细胞的异型性.可分为高.中。低分化。正确的组织学分类有助于临床正确治疗和预后判断。免疫组化有助于与消化道其它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2.
小细胞癌多见于肺脏,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原发于胰腺少见。胰腺小细胞癌也称为胰腺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属于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原发性胰腺癌的1%。因其不产生内分泌症状、恶性程度高,多于诊断时已发生全身广泛转移、侵犯周围器官组织,多数患者在诊断后2年内死亡,预后极差。本文报道一例胰腺原发性小细胞癌伴肺部占位行胆囊空肠、胃空肠侧侧吻合术病例,并结合病例对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肾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两例患者一例为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合并肾静脉癌栓。另一例为马蹄肾合并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瘤,两例均于术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结论:肾脏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需通过术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以确诊,肾脏神经内分泌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应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14.
肺小细胞癌八例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8例肺小细胞癌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观察和文献复习。结果组织学显示瘤细胞形态较为一致,片状、巢状、带状或梁索状排列,浸润性生长,部分区域呈鳞状细胞癌或腺癌分化。免疫组化:CK、CEA阳性,部分瘤细胞Syn、CgA阳性;LCA、S-100阴性.结论肺小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具有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应与非小细胞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类癌、淋巴瘤、原始神经外胚层瘤、Merkd肿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方法:对手术切除石蜡包埋的10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分别进行CgA、Syn、NSE免疫组化标记,CgA、Syn、NSE阳性的乳头状癌66例分别进行电镜观察.临床病理参数包括:乳头状癌细胞分化程度、核特征、砂粒体、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包膜及周围组织侵犯.用STATA8.0医学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2%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电镜下可找到神经内分泌颗粒.乳头状癌细胞分化程度及肿瘤的大小与神经内分泌分化有关(P<0.05),其余参数与神经内分泌分化无关.结论: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存在神经内分泌分化现象,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肿瘤组织分化较差、体积较大.  相似文献   

16.
子宫癌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立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1):26-27,30,96
目的 探讨子宫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4例子宫癌肉瘤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光镜下,4例子宫癌肉瘤均可见明确的癌及肉瘤成分,癌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1例肉瘤成分为平滑肌肉瘤,2例肉瘤成分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肉瘤成分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平滑肌肉瘤. 免疫组化:癌区域细胞角蛋白(CK)阳性;平滑肌肉瘤区域波形蛋白(Vim)阳性、肌动蛋白(actin)阳性、结蛋白(desmin)阳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区域波形蛋白阳性、CD10阳性.结论 子宫癌肉瘤是侵袭性肿瘤,易发生子宫外播散、转移.免疫组化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食管小细胞恶性肿瘤是食管癌中肿瘤形态学相似的一系列肿瘤,主要包括小细胞癌、淋巴瘤、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及低分化腺癌等。由于其组织来源及分子表达的不同,其临床生物学行为及治疗方法截然不同,因此,要明确诊断小细胞癌、淋巴瘤、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及低分化腺癌。方法收集61例食管小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病理资料、形态学特征,进行免疫组化Ki-67、CD 56、TTF-1、CgA、8yn、P 63、CK 5/6、LCA、CK 1 8的染色。结果 61例中小细胞癌56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3例,腺鳞癌1例,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1例。结论食管小细胞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腺鳞癌、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及淋巴瘤等小细胞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不同,应充分利用免疫组化进行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从而可以减少误诊误治,规避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5):101-104
目的探讨阑尾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2016年6月间13例阑尾恶性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13例均有右下腹疼痛,9例白细胞计数大于10x104/L.12例体温低于37.51。原发性恶性肿瘤8例,为神经内分泌肿瘤1级(其中杯状细胞类癌1例);转移性恶性肿瘤5例,其中神经内分泌癌1例,腺癌4例。4例来源于结肠,1例来源于胃。结论阑尾恶性肿瘤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术前诊断较困难。对白细胞升高无发热的患者,不能以急慢性阑尾炎解释,警惕阑尾炎与肿瘤并存,对老年患者还要排除转移可能,确诊需要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9.
探讨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ECB)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报告1例SCNECB的诊治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综合分析膀胱神经内分泌癌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进展及预后。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在膀胱肿瘤中罕见,有独特的病理特点及预后进程,目前治疗主要是行根治性切除联合化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或/和免疫治疗是该疾病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发于直肠、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原发于直肠的神经内分泌肿瘤107例患者和原发于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患者5年生存率,并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原发于直肠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55岁、淋巴结无转移、无远处转移、TNM分期Ⅰ~Ⅱ期、类癌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高于≥55岁、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Ⅲ~Ⅳ期、不典型类癌及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癌的患者(P<0.05);不同肿瘤直径、T分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原发于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55岁、典型类癌、远处无转移、TNM分期Ⅰ~Ⅱ期和周围型肿瘤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高于≥55岁、不典型类癌、远处有转移、TNM分期Ⅲ~Ⅳ期和中央型的患者(P<0.05).结论 年龄、TNM分期、病理类型、远处转移可能同时影响原发于肺和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