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抗氧化活性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多酚类抗氧化剂.由于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已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笔者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生物特性。重点讨论了它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和其化学结构的关系.黄酮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的研究对寻找高效、廉价、低毒的抗氧化剂是十分必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黄酮类抗氧化剂的构-效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天然黄酮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酚类抗氧化剂之一,其抗氧化活性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密切相关.综述了几种研究抗氧化剂活性中常用的自由基检测方法与评价指标,并详细分析了结构因素影响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机制与规律.认为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主要取决于羟基的相对位置而非数目,具有色原酮结构的黄酮2-3位上不饱和双键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抗氧化活性,C环吸电子性质或羟基成甙则会使天然黄酮抗氧化能力降低,与金属离子的络合也是黄酮阻止自由基氧化的途径之一.对黄酮类抗氧化剂构-效关系的研究为筛选高效抗氧化剂和天然黄酮的结构修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药半枝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索氏提取法提取了中药半枝莲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半枝莲中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其还原能力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相当,表现出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与其构效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植物界广泛分布的酚性组分,目前已知的黄酮类化合物单体已达8000多种。众多研究表明黄酮类有抗突变、抗肿瘤、抗炎、治疗心血管疾病等广泛生物学活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它减少自由基形成和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而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近几年在黄酮类物质抗氧化作用与其结构关系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主要从黄酮类化合物中羟基的位置、数目及其不同取代等方面对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旨在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树叶中具有生理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的方法,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方面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测定,列出了9种树叶的黄酮成分及其生理活性,阐明了黄酮类化合物的药效及其在抗氧化剂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机理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资源中具有广泛的分布,其清除自由基作用使其可用作天然抗氧剂.介绍了机体内自由基形成以及抗氧剂清除自由基的机理,讨论了黄酮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特征和其清除自由基的构效关系.在应用方面,天然黄酮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清除自由基药理作用,还可用在食品的抗氧化领域和化妆品的清除自由基、紫外吸收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药物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尤其是植物中大量存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包括抗肿瘤、抗氧化、抗突变、抗炎症、抗菌等活性,且其结构有利于配合物的形成,亦可作为金属离子的良好配体.探讨黄酮类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与核酸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开发黄酮类抗癌新药提供一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8.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从其多种生物活性方面进行评价,为该类药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对黄酮类化合物多种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9.
类黄酮类化合物电化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存在并具有抗氧化性的物质 ,由于其潜在的药用价值 ,对其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本文从电化学角度综述了类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抗癌作用的电化学表征及其与结构之间的关系、电化学还原及其与结构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脂易在空气中自动氧化产生酸败,各种抗氧化剂具有防止、延缓其氧化的作用,而天然抗氧化剂具有合成抗氧化剂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文通过研究天然抗氧化剂——从竹叶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在油脂中的抗氧化作用,并与合成抗氧化剂BHT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竹叶黄酮比BHT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为开发利用竹类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此方面报道在国内尚无。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甜地丁总黄酮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本文利用L9(34)正交试验,探讨了提取条件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并采用Fenton体系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评价了该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总黄酮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20倍量75%乙醇,提取4次,提取时间为30 min,此条件下的黄酮得率为3.423%;甜地丁总黄酮对·OH和O2-·清除能力与浓度呈较明显的量效关系,且抗氧化作用与总黄酮量之间正相关。甜地丁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是一种天然有效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2.
抗氧剂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机体的多种疾病都与自由基对机体的氧化损伤有关,而抗氧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攻击,因此引起广泛关注并被应用于食品技术和医药学领域.抗氧剂分为内源性抗氧剂和外源性抗氧剂两类,内源性抗氧剂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等,外源性抗氧剂包括抗坏血酸、黄酮类化合物以及酚类化合物等.对上述抗氧剂抗氧化作用机理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黄酮类化合物属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一些兼有抗氧化和降血脂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以黑果枸杞(LyciumruthenicumMurr.)叶为材料,从中提取叶总黄酮,利用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黑果枸杞叶总黄酮中的具有抗氧化和降血脂功能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其中包含有芦丁0.8870%、槲皮素0.0414%、木犀草素0.0411%、异鼠李素0.0258%和山奈素0.0448%,这5种黄酮成分总量为1.04%,占黑果枸杞叶总黄酮含量的37.14%。说明黑果枸杞叶总黄酮的抗氧化和降血脂活性可能是这5种黄酮成分发挥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中药黄酮成分抗抑郁治疗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甘草黄酮、合欢花黄酮、酸枣仁总黄酮、罗布麻叶总黄酮、杨梅叶总黄酮、金丝桃类黄酮、黄芩黄酮以及葛根异黄酮的黄酮成分对抑郁治疗效果.结果发现:中药黄酮成分的抗抑郁作用基本与调节血清皮质酮水平、5-羟色胺能神经功能、海马组织、Ach E活性、Ach含量和多巴胺能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须为原料,研究了玉米须的不同发育时期、不同温度逆境下、不同浓度浸液中抗逆物质、抗氧化物质、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嫩玉米须SOD活性最强,老玉米须黄酮、总糖、脯氨酸含量最高;低温嫩须维生素C含量最高,高温熟须蛋白质、糖类含量高;玉米须水浸液SOD活性以0.5g/100mL浓度时、黄酮以3.5g/100mL浓度时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比较不同种类金花茶花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及其与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关系,本研究对9种金花茶花进行羟基自由基(·OH)去除能力、氮自由基(DPPH·)去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去除能力和总还原力的测定,并综合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然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主要活性成分总黄酮和茶多酚的含量,分析其与抗氧化活性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金花茶花的抗氧化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凹脉金花茶(Camellia impressinervis)>毛瓣金花茶(C.pubipetala)>中东金花茶(C.achrysantha)>武鸣金花茶(C.wumingensis)>崇左金花茶(C.chuongtsoensis)>龙州金花茶(C.longzhouensis)>普通金花茶(C.nitidissima)>天峨金花茶(C.tianeensis)>东兴金花茶(C.tunghinensis)。不同金花茶花的总黄酮含量和茶多酚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中东金花茶花的总黄酮和茶多酚含量最高,分别为24.71%和10.21%;东兴金花茶花的含量最低,分别为2.42%和1.03%。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金花茶花的总黄酮和茶多酚含量与其对·OH去除能力和总还原力呈极显著正相关的关系(P<0.01)。总黄酮及茶多酚是金花茶花抗氧化活性的部分物质基础,该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开发优质金花茶产品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15种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理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M1半经验和密度泛函计算相结合的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1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解离焓(O—HBDE)和电离势(IP),以此为理论指标评价了这些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并讨论了部分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构效关系.计算得到在非极性溶剂中3,7,8号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活性最高,活性最低的是11,15号化合物;在极性溶剂中3,4,5号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活性最高;可以得出,3号化合物(3,7,3′,4′-四羟基黄酮)无论在极性和非极性溶剂中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提示其可能作为抗氧化、抗肿瘤、抗菌和抗病毒等药物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8.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枇杷叶中黄酮类物质,制备黄酮脂质体,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及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总黄酮脂质体制备处方,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中乙醇体积分数为70%,料液比为1:6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5h;黄酮脂质体最佳处方中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4∶1,卵磷脂与黄酮的质量比为20∶1,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5.8.体外抗氧化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比的黄酮及其脂质体对猪油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且随着其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质量分数相同时,黄酮脂质体的抗氧化效果优于黄酮溶液,且与抗坏血酸有较好的协同抗氧化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