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e/C微电解法处理甲基紫染料废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卫兵兵  李剑敏  王慧 《应用化工》2006,35(5):359-361,372
利用Fe/C固定床反应器,对Fe/C微电解法处理甲基紫染料废水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进水pH值、进水流量、微电解反应柱中的Fe/C体积比、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C微电解法可较好地处理甲基紫染料废水,甲基紫染料去除率高,脱色率好,最佳工艺条件为:进水pH值3.19,水流量为0.16 mL/s,微电解反应柱中的Fe/C体积比为1∶2,反应时间为3.5 h,甲基紫的去除率可达98.2%。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电解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膜浓缩液,考察了微电解填料、pH、固液体积比、曝气量和反应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自制的T-20多元微电解填料,当进水pH为4.0,固液体积比为1∶6,曝气量为1.2 L/min,反应时间为60 min时,COD去除率可达80.38%。T-20微电解填料具有多元微电解体系结构,内部孔隙发达,相比于二元微电解填料,能加速微电解反应电子传递速度,促进膜浓缩液中有机物的降解。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电解技术处理某石化企业含油废水,考察了m(Fe):m(Cu):m(C)、反应时间、初始pH对废水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Cu-C三元微电解反应体系的处理效果和速率均明显优于Fe-C二元微电解反应体系,且Fe-Cu-C三元微电解处理有更宽的pH适应范围;Fe-Cu-C三元微电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m(Fe):m(Cu):m(C)=2:1:1,反应时间为45 min,初始pH=4,在最佳条件下,除油率可达56%左右.  相似文献   

4.
以微电解为预处理,黄孢原毛平革菌为后处理,进行单一染料(酸性品红、亚甲基蓝)和混合染料(酸性品红、亚甲基蓝、结晶紫、蕃红花红)废水的处理脱色研究,在微电解时间为10 min,pH=4.5,进水染料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条件下,酸性品红和亚甲基蓝脱色率分别达74.9%和80.7%。混合染料在微电解预处理的条件下,再经黄孢原毛平革菌处理后,1 d脱色率就达到80%,实验证明了微电解-黄孢原毛平革菌工艺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对苯胺废水进行预处理,微电解的作用使苯胺废水中的大部分苯胺降解,而且出水中含有足够的Fe2+,从而减少了催化氧化过程中双氧水的消耗量。结果表明:当进水苯胺、CODCr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4、448mg/L,色度为500倍时,在最佳工艺条件(微电解工艺的铁炭体积比1∶1、废水pH值为5,停留时间90min;催化氧化工艺条件为双氧水(30%)用量0.3mL/L,pH值调节至5,反应时间60min)下,该方法对苯胺的去除率为95.32%,对CODCr的去除率达到66.96%,色度的去除率为92%。  相似文献   

6.
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联合氧化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联合氧化技术对印染废水生化处理的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pH值、H2O2投加量、铁炭体积比、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pH2~3,H2O2用量3.2 mL/L,铁炭体积比为1∶1,反应时间为90 min,COD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色度去除率为99%,盐度去除率为64%,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印染废水的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模拟染料废水为研究对象,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高色度的3种红色染料废水。分别考察了铁碳比、反应时间、氢氧化钙的投加量对原废水去除效果的影响;比较了微电解法与其他方法的去除效果,探索了微电解法处理染料废水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微电解法对染料废水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固定废水pH值为5.8左右,反应时间分别为25,30,20 min,铁碳比分别为1∶1.5,1.5∶1,2.5∶1,氢氧化钙投加量分别为0.02,0.06,0.05 g时,活性红的去除率为92.7%,直接红的去除率为91.8%,酸性红的去除率为98.9%。  相似文献   

8.
铁炭微电解法预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史敬伟  杨晓东 《辽宁化工》2006,35(4):211-213
依据微电解法的基本原理,采用铁炭对制药利福平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了进水时的pH值、水力停留时间、铁炭质量比以及填料粒径大小4个影响因素。即用微电解法预处理制药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在该条件下有机废水的处理结果分别为:预处理利福平废水,进水pH=2,铁屑粒度为24目,铁炭比为20∶1,废水在微电解柱中的停留时间为120 min;水样COD去除率达到53.5%,色度去除率达到90.00%。  相似文献   

9.
采用混凝-微电解-催化氧化工艺预处理含拉开粉的丁腈橡胶废水,通过静态和动态放大试验探讨了微电解时的pH值、反应时间、铁炭比、气水比以及催化氧化时的pH值、反应时间、氧化剂和催化剂用量等对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及拉开粉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电解反应时pH值为3~4、铁炭比为2/1(质量比)、反应时间为30min、气水比为12/1(体积比),以及催化氧化反应时pH值为5左右、催化剂质量浓度为0.75g/L、氧化剂质量浓度为5g/L、反应时间4h的条件下,处理后废水的悬浮物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到45%以上,拉开粉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生物化学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比值由0.08提高到0.16,废水可生化性得到提高,水中悬浮物得以大幅度降低,水质得到改善,为后续处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16,(1):44-46
将铝碳烧结成粒,利用铝碳微电解法对酸性品红模拟废水进行处理,探讨铝碳质量比、焙烧时间、焙烧温度、废水pH值、反应时间对废水COD(化学需氧量)及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铝碳微电解法处理酸性品红废水的最佳铝碳比为1:1,焙烧温度1 000℃,焙烧时间2 h,废水pH 10~11,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68.2%,色度去除率90%。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酸性品红在电动降解作用下的定向迁移及降解反应。在电场作用下,酸性品红定向迁移到阴极附近区域,聚集到一定浓度时被电动降解除去。考察了pH值、电压及电解质浓度对酸性品红电动降解的影响。实验表明,较好的酸性品红分子降解工艺条件为:pH=5,电压为18 V,电解质浓度为3 mg/L。  相似文献   

12.
付荔 《河南化工》2014,(11):29-32
研究了铜镁铝水滑石(HTLCs)及煅烧500℃条件下的HTLCs-500对红青莲染料废水溶液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初始p H值、反应温度对二者吸附红青莲染料废水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HTLCs及HTLCs-500对红青莲染料废水的最佳吸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条件下,HTLCs及HTLCs-500对300 mg/L红青莲染料废水脱色率分别达到为92.73%和97.52%,且在较宽的p H值范围内二者的脱色性能稳定,HTLCs-500对该染料的吸附效果优于HTLCs。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铁-炭微电解耦合处理直接大红4BE染料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波  陈志红  王莉平 《应用化工》2007,36(2):130-133
对超声波/铁-炭微电解耦合处理直接大红4BE染料废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与铁-炭微电解耦合可产生协同效应,4BE染料废水的去除率可超过90%,理论分析了协同机理。4BE染料废水的去除过程经历了快反应和慢反应两个阶段,两阶段均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速率常数分别为3.56×10-2nmol/min和3.88×10-3nmol/min。反应主要受到溶液pH的影响,pH为2.4时有利于4BE的去除。  相似文献   

14.
采用Fenton法对模拟偶氮染料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H2O2和Fe2+投加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等对模拟染料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甲基红的初始浓度为200mg.L-1,初始pH值为3.0,H2O2和Fe2+投加量分别为20mmol.L-1和1mmol.L-1,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可达83.5%。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催化剂对湿式过氧化氢氧化印染废水效果的影响,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iO2-CeO2催化剂,并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铁负载量的Fe/TiO2-CeO2系列催化剂。以过氧化氢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COD=10 125 mg/L的H-酸模拟印染废水,结果表明:以TiO2-CeO2催化剂处理水样,当催化剂质量浓度为4 g/L,n(Ti)∶n(Ce)=9∶1,水样初始pH=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 h,COD去除率达44.3%;以Fe/TiO2-CeO2处理水样,当催化剂质量浓度为4 g/L,n(Ti)∶n(Ce)=9∶1,w(Fe)=2.0%,在水样初始pH=5,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5 h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86.9%。  相似文献   

16.
以酸性大红3R模拟高酸高氯染料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成对电-三维电极氧化技术,水气循环处理染料废水;实际考察了pH、NaCl质量浓度、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等对电解效果的影响,并对电解机理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水流速度3.2 L.min-1,电流密度100 mA.cm-2,经过电解8 h,废水COD去除率达80%,色度去除率95%,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了有效地降解,为工程化处理高酸高氯废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铁炭内电解处理分散艳蓝E-4R染料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印染废水难降解和传统内电解法去除率不高的特点,提出对传统的内电解进行改进,在铁屑中加入活性炭,强化内电解处理染液废水,探讨pH值、炭铁比例、反应时间、曝气量、循环速度、循环溶液量、铁屑粒径等因素对废水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为5、炭铁质量比为1∶1、反应时间为1 h、曝气量5 mL/m in、循环速度50 r/m in、循环溶液量1500 mL、铁屑粒径为0.9~2.0 mm时,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脱色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采用底部曝气铁碳微电解和SBR法处理CODCr为625 mg/L、B/C约0.11、色度为300~400倍的粘胶纤维废水,考察了pH、Fe/C比、反应时间等条件对铁碳微电解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3.5、铁碳比为4∶1、反应时间为30 min条件下铁碳微电解出水的B/C比大于0.3,后续经SBR工艺处理,出水COD去除率大于88%、色度去除率达84.9%。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原位氧化还原法制备了三维石墨烯负载型Fe_3O_4(Fe_3O_4/3D GN)非均相Fenton反应催化剂,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于酸性红B染料废水的Fenton氧化降解。表征结果显示:制备的Fe_3O_4/3D GN具有相互贯通的独特三维网状结构,Fe_3O_4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石墨烯片层中。实验结果表明:Fe_3O_4/3D GN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Fe_3O_4/3D GN非均相Fenton催化降解酸性红B的最佳工艺条件为:H2O2投加量0.67 m L/L,催化剂投加量1 g/L,初始溶液pH为6。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反应30 min,酸性红B染料废水的脱色率达到95.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