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液氮冷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专家的重视。Ozenberger^[1]和刘慧民^[2]报道采用此方法治疗慢性鼻炎获得显著疗效。笔者也曾应用液氮冷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并取得良好的近期效果^[3],但远期疗效尚不确切。本研究通过测定鼻腔通气功能客观评价液氮冷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远期疗效,并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胸腺五肽联合液氮冷冻治疗斑秃的效果,比较胸腺五肽联合液氮冷冻和单用液氮冷冻治疗斑秃效果。方法:对301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胸腺五肽联合液氮冷冻,对照组给予液氮冷冻。结果:治疗组有效132例,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77例,有效率为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液氮冷冻治疗斑秃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我院耳鼻喉科于1987年开始用液氮冷冻治疗慢性咽炎50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500例患者中,男性340例、女性160例。年龄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液氮冷冻术对鼻中隔Little区出血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鼻中隔Little区出血患者行液氮冷冻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6例鼻中隔Little区出血患者都行冷冻治疗,54例一次性治愈,2例初次治疗后好转,2周后重复治疗1次治愈。56例患者随访6个月再无出血。结论冷冻治疗鼻中隔Little区出血疗效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液氮冷冻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尖锐湿疣120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液氮冷冻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将醋酸白试验阳性的12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进行液氮冷冻治疗,同时口服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用液氮冷冻治疗,方法同治疗组。结果经1~5次冷冻治疗后,治疗组复发率(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51.67%),差异有显著性(χ2=10.27556,P<0.01)。结论采用液氮冷冻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好,复发率低,操作简便,是治疗尖锐湿疣有效、安全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患者采用液氮冷冻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患者带状疱疹皮疹的特点,利用液氮(-196℃)采用专用喷枪进行喷射治疗,并在冷冻治疗的过程中注意操作技巧,多关心、体贴患者。结果:108例带状疱疹患者液氮冷冻治疗后痊愈90例,显效14例,好转4例,有效率96.3%。结论:精湛的冷冻喷射技巧与护理,配合抗病毒药物治疗,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方法将门诊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液氮冷冻治疗后静点更昔洛韦;对照组单纯液氮冷冻治疗,疗程最多3周。末次治疗后第4、8、12周观察复发率。结果入组尖锐湿疣患者217例,193例患者完成了全部随访,试验组138例,对照组55例。试验组复发率14.5%,对照组复发率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更昔洛韦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尖锐湿疣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适今可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比较适今可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方法 对12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给予适今可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液氮冷冻.结果 治疗组有效55例,有效率为89%;对照组有效28例,有效率为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今可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冷冻外科治疗骨肿瘤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液氮冷冻是利用液氮从液相变成气相时大量吸热效应,从而迅速制冷,杀伤组织。液氮冷冻外科方法治疗骨肿瘤采取注入法、漏斗法、浸泡法。讨论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着重强调避免液氮直接接触正常组织和用多层干纱布巾保护周围软组织及重要血管、神经。通过152 例手术配合,积累了液氮冷冻是骨肿瘤的护理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祛疣汤泡脚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8月我科就诊的95例跖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祛疣汤泡脚4周后液氮冷冻治疗,对照组单纯用液氮冷冻治疗。2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祛疣汤泡脚联合液氮冷冻治疗跖疣,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液氮冷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液氮冷冻治疗婴儿颜面部血管瘤102例广东省徐闻县人民医院林天辉自1975年以来,我们用简便液氮冷冻治疗器对1岁以内婴儿颜面血管瘤102例进行冷冻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男54例,女48例;1~3月14例,~6月55例,~12月33...  相似文献   

12.
《临床误诊误治》2006,19(12):I0017-I0017
中华传统医学会特色诊疗中心、山东省阳谷县鼻炎、疝气非手术治疗中心王学安医师经过反复实践,把腹外疝注射疗法改成腹外疝三日疗法。现又引进台湾技术抹药法治疗慢性鼻炎及液氮冷冻疗法治疗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此疗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液氮冷冻搔刮疗法应用于根管漏管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根管漏管患者40例40颗患牙,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颗患牙。液氮组用液氮冷冻搔刮疗法治疗根管漏管,对照组用根尖刮治术与根尖切除术治疗根管漏管,比较两种方法用于根管漏管治疗的效果。结果液氮冷冻搔刮疗法在镇痛、止血、术后疼痛缓解及术前、术中、术后心理状态效果明显优于根尖刮治术与根尖切除术,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液氮冷冻搔刮疗法用于根管漏管治疗是一种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无副作用、无痛的新疗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961-3961
目的验证液氮冷冻疗法治疗妊娠期尖锐湿疣的安全有效性。方法通过棉签蘸液氮点压、滚动及触压疣体冷冻治疗,大疣体及面积多的先进行表面浸润麻醉。结果 73例妊娠期合并CA70例治愈,3例好转,孕期经过良好。结论妊娠期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玲 《当代护士》2008,(5):43-44
总结135例婴幼儿皮肤血管瘤冷冻治疗的疗效及护理。包括应用液氮(-195.8℃),采用喷洒法和棉签接触法对135例婴幼儿皮肤血管瘤进行冷冻治疗,同时加强患儿及患儿家长心理护理和治疗前准备,治疗中配合和治疗后护理。认为对婴幼儿血管瘤采用液氮冷冻治疗后要精心护理,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结合液氮冷冻治疗斑秃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40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每次3片,3次/d,局部采用液氮冷冻疗法,每周1次;对照组65例,局部液氮冷冻,每周1次;两组均为4周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97.33%和4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22,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结合液氮冷冻治疗斑秃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液氮冷冻联合IL-2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8年3月~1999年5月,笔者采用液氮冷冻联合白介素2(IL-2)治疗斑秃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l 一般资料 65例均为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患者,男38例,女27例,年龄18~58岁;平均35.6岁;病程7d~5年。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液氮冷冻加IL-2,共38例,男23例,女15例;对照组:常用药物治疗,共27例,男15例,女12例。1.2 治疗方法1.2.1 观察组 疗前常规消毒,用棉签蘸液氮冷冻脱发区,局部出现薄霜,自然融化后再重复冻融2~3次,至出现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液氮冷冻联合盐酸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对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影响.方法 按照年龄、性别、疣体大小及病程长短配对选取单纯行液氮冷冻法治疗患者及冷冻联合ALA-PDT治疗患者各6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综合治疗组.2组患者均在治疗后4周行HPV检测.结果 单纯行液氮冷冻治疗患者HPV检测39例患者阴性,21例阳性;液氮冷冻法联合ALA-PDT患者HPV检测52例患者阴性,8例阳性.结论 冷冻法联合ALA-PDT与单纯冷冻法相比能有效降低尖锐湿疣患者的HPV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Q开关ND:YAG激光与液氮冷冻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 92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Q开关ND:YAG激光治疗组48例和液氮冷冻治疗组44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组痊愈率93.75%,平均治疗次数1.5次;液氮冷冻治疗痊愈率75%,平均治疗次数2.8次,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扁平疣疗效优于液氮冷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液氮冷冻治疗婴幼儿唇部血管瘤的护理.[方法]对43例唇部血管瘤病人进行护理.[结果]43例中有42例有效,其中1例出现溃疡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液氮冷冻治疗婴幼儿唇部血管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围术期护理的重点在于防止感染和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