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IRA)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和平行对照方法 ,经 1周药物冲洗期及 2周安慰剂导入期后 ,6 0例EH患者 (EH组 )进行 16周治疗期 ,每日 1次口服氯沙坦 5 0mg(n =30 )或依那普利 5mg(n =30 ) ,4周后如舒张压 (DBP)≥ 90mmHg(1mmHg =0 133kPa)则剂量加倍。治疗后测量血压、心率 (HR)并记录症状、体征 ;并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ABPM) 1次。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肌酐 (Cr)、尿素氮 (BUN)、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和 2 4h尿蛋白 (UTP)、白蛋白(Alb) ,尿α1及 β2 微球蛋白 (α1 MG和β2 MG)的排泄率。 2 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⑴两组药物均能明显降低血压 (P <0 0 0 1)。⑵治疗前EH组患者Ccr显著低于对照组 ,尿α1 MG和 β2 MG及UTP、Alb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上述指标改变程度与EH的病程相关。⑶治疗 16周后 ,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均能显著降低尿UTP、Alb ,尿α1 MG和β2 MG ,其中病程较长者 ,下降幅度较大。⑷咳嗽发生率氯沙坦组 (6 7% )明显低于依那普利组 (2 6 7% ) (P <0 0 1)。结论 ⑴EH患者早期即有肾功能损害 ,且随病程延长损害加重。⑵氯沙坦可减轻和延缓高血压引起的肾功能损害 ,且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IR)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掏剂(ACEI)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和平行对照方法,经1周药物冲洗期及2周安慰剂导入期后,60例EH患者(EH组)进行16周治疗期,每日1次口服氯沙坦50mg(n=30)或依那普利5mg(n=30),4周后加舒张压(DBP)≥90mm Hg(1mm Hg=0.133 kPa)则剂量加倍.治疗后测量血压、心率(HR)并记录症状、、体征并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1次.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24h尿蛋白(UTP)、白蛋白(Alb),血尿(α1)及β2微球蛋白(α1-MG和β2-MG)的排泄率.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1)两组药物均能明显降低血压(P<0.05).(2)治疗前EH组患者C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尿α1-MG和β2-MG及UTP、AlbEH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上述指标改变程度与EH的病程相关.(3)治疗16周后,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均能显著降低UTP、Alb,血尿α1-MG和β2-MG,其中病程较长者,下降幅度较大.(4)咳嗽发生率氯沙坦组(6.7%)明显低于依那普利组(26.7%)(P<0.01).结论(1)EH患者早期即有肾功能损害,且随病程延长损害加重.(2)氯沙坦可减轻和延缓高血压引起的肾功能损害,且病程较长者获益较大,其效果可能与依那普利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与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病病人,观察其降压疗效,对尿α1、β2-微球蛋白(α1、β2-MG)、尿白蛋白(Alb)的影响及其比较研究.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8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雷米普利和依那普利组各40例.雷米普利组予雷米普利2.5 mg,每日1次;依那普利组予依那普利10 mg,每日1次.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6周、第8周随诊测血压,治疗前及治疗后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病人尿α1-MG、β2-MG及Alb.结果服药8周后雷米普利组和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2%和91.2%,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治疗前(152.8±14.3) mmHg、(154.5±12.3) mmHg和(102.4±10.2) mmHg、(103.2±9.5) mmHg,降压治疗后为(132.7±13.5) mmHg、(138.3±12.6) mmHg和(89.2±9.8) mmHg、(89.6±10.6) mmHg,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无严重不良反应.两组均有明显降低尿α1-MG、β2-MG及Alb的排出,且对α1-MG的降低作用更显著.结论雷米普利既可降低DM合并EH的血压,又能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量,从而起到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地尔硫缓释剂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6 2例 EH患者 (EH组 )随机分为两亚组 :A组 (地尔硫缓释剂组 )和 B组 (卡托普利组 ) ,疗程均为 10周。治疗前后观察肾功能指标变化。2 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1治疗前 EH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显著低于对照组 ,血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 m)及尿白蛋白 (Alb)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上述指标改变程度与 EH的病程相关 ;2地尔硫缓释剂和卡托普利治疗 EH患者 ,可明显降低血压、血尿 β2 - m与尿 Alb,其中病程较长者下降幅度较大 ,B组尿 Alb降低程度 >A组 (P <0 .0 5 )。结论 :1EH患者早期即有肾功能损害 ,且随病程延长损害加重 ;2地尔硫缓释剂可保护 EH患者早期损害的肾功能 ,且病程较长者获益较大 ,其效果可能与卡托普利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对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早期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两组,其中氯沙坦组40例,剂量50~100mg·d-1,依那普利组40例,剂量10~20mg·d-1,治疗8周。治疗第0、4和8周末测血压、心率;第0、8周测血肌酐(Scr)、尿肌酐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尿微量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血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氯沙坦组较治疗前分别下降了34.7%和24.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依那普利组分别下降了38.2%和24.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不仅降低血压而且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与依那普利相比具有同样的保护肾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6.
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对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8例Ⅰ~Ⅱ期高血压病(EH)患者,给予苯那普利(洛汀新)10~20mg/d,口服6~7周,测定治疗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微量白蛋白(Alb),计算其排泄率(UMAE)及测定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并设12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未治疗EH组Ccr低于正常组,尿UMAE,血、尿β_2-MG,尿NAG高于正常组;治疗后EH组Ccr上升,尿UMAE下降,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1);治疗后血、尿β_2-MG和NAG有下降趋势,但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80%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血压显著下降。提示,苯那普利降压效果好,能改善病人症状。部分EH患者存在早期肾损害,苯那普利对Ⅰ~Ⅱ期EH肾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剂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对伴血压正常或轻度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α1-MG、β2-MG的影响.方法 63例T2DM患者中,血压正常31例,血压轻度升高3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低剂量ACEI,对照组服钙离子拮抗剂;两照组均含轻度高血压者.比较两组服药前后血压变化;分别于服药前及后16周、24周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患者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及24h尿白蛋白(Alb).结果 ACEI类药有明显降低T2DM患者尿α1-MG、β2-MG的作用.以降低α1-MG的作用更显著(P<0.01).其降低α1-MG、β2-MG及Alb的作用与其降低血压的作用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低剂量ACEI类药非常适用于血压正常或轻度升高的T2DM患者,尤其是α1-MG升高者,且对阻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β2微球蛋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意义.方法选择不伴有糖尿病、原发性肾脏损害的EH患者91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早晨第1次尿中β2-MG,将其分为β2-MG正常(对照)和异常两组,并测定所有患者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及其他一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识别影响β2-MG的主要因素. 结果尿β2-MG异常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脉压(PP)高于尿β2-MG正常组(P<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尿β2-MG正常组(P<0.05).回归分析结果上述血脂各项指标及PP均未进入回归方程,只有年龄、病程及收缩压(SBP)进入方程.结论在不伴有糖尿病及原发性肾脏疾病的EH患者中,脂质代谢紊乱及PP在早期肾脏损害中起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的.影响早期肾脏损害的主要因素是年龄、病程及SBP.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伊贝沙坦合用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10例经血、尿中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证实具有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 即伊贝沙坦组(A组,50例):口服伊贝沙坦150~300 mg/d;依那普利组(B组,26例):口服依那普利5~10 mg/d及伊贝沙坦加依那普利组(C组,34例)。所有入选病例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量血压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尿中β2-MG的水平;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仪检查肾血流量及肾血管重构的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12周后3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血、尿中β2-MG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肾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平均流速(Vm)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肾血管管壁的厚度及肾动脉的内径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伊贝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组与单用伊贝沙坦或依那普利治疗组比较,血、尿中β2-MG的水平及肾血管重构指标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 结论: 伊贝沙坦与依那普利联用对有早期肾功能损害的高血压患者,不仅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且有明显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晨峰(MBPS)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选的131例EH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 ABPM),根据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晨峰组(72例)和非晨峰组(59例)。两组均行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检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分别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lb)、尿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及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ystatin C,CyS C)。结果晨峰组24 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收缩压晨峰变异幅度、尿mAlb、尿α1-MG及血CyS C浓度均显著高于非晨峰组(P<0.05);对血压晨峰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病程、空腹血糖、LDL-C2、4 h平均收缩压、尿mAlb、尿α1-MG及血CyS C浓度与血压晨峰呈正相关;血压晨峰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DL-C、HDL-C、24 h平均收缩压、尿mAlb、尿α1-MG及血CyS C浓度6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R2=0.792),其中血压晨峰对尿mAlb指标值影响最多。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具有晨峰现象者较无晨峰现象者更易出现早期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