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前在卫生防疫系统中 ,电脑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 ,几乎所有的单位 (科室 )都在使用电脑 ,但是应用的深度较差 ,一般只是进行文字处理或简单的数据库应用 ,不能满足对卫生防疫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要求。随着电脑应用的深入 ,应用软件呈现出的一些发展特点及趋势 ,值得大家关注。1 发展特点1 1 从应用的动力看卫生防疫系统中的电脑应用软件 ,从其发展的推动力方面来看 ,可以大致分为三个类型 :1 1 1 经济效应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信息管理应用软件通过实施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如计免信息管理、从业人员信息管理、生产厂家信息管理等…  相似文献   

2.
我院作为闽南地区唯一一所军队三级甲等医院,在医疗设备、医疗耗材中都实行微机化管理,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疗器械、医疗耗材等用品,用量大,品种多,实行微机化管理非常必要。我院自2000年4月份采用军字一号管理医疗耗材,每月耗材都由微机进行出入库处理。消耗品一级库房建立:消耗品品名数据库+消耗品生产厂家数据库→消耗品基本信息数据库→库房单元定义。消耗品二级库房建立:打包字典维护→科室分类字典→分类列表→库存单元维护。对全院近4000种品种进行系统编码,实行器材入库、出库限价、限量管理,每月可自动统计器材采购…  相似文献   

3.
科室综合信息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目的 应用HIS数据库设计并开发了科室综合信息查询系统,为机关职能部门及科室管理者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利用平台,实现了科室医疗工作管理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4.
科室目标管理与计算机数据库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应用计算机数据库加强放射科目标管理,提高了科室管理水平。开发应用放射科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包括;诊断符合率统计数据库,X线摄影质量管理系统,本科生教学管理系统,研究生管理系统,进修生管理系统,科室发表专著和论文系统,科研基金管理数据库系统,奖励统计系统、学术会议统计系统、设备管理数据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院PACS/RIS的建设及实施。方法:我院放射科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放射科实现了数字化影像和报告的保存,第二阶段放射科依据DICOM等标准建立了科室级的PACS和RIS系统,第三阶段放射科将科室的系统与医院其他信息系统进行集成。结果:通过PACS/RIS实现了放射科工作人员的量化管理,并且实现了以影像科室为重点,覆盖以影像为诊断依据科室的PACS实现了数字图像的传输、存储、管理、备份等。使临床医师能快速同步的得到影像科室的诊断报告和相应的影像;利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结论:PACS/RIS的建设实施证明该系统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做好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医院基建管理现状以及建设管理代理制的定义,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为例,从建设管理代理制和代建制的区别入手,阐述了该院对建设管理代理单位的管理实践,并总结了建设管理代理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层医疗机构综合目标改革已经全面完成,新的运行机制已经建立.在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下,一些地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现工作效率与服务能力下降.淮安市淮阴区通过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创建,探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方法:在该区基层医疗单位选择8个医疗单位9个科室开展特色科室创建,促进基础设施、专业技术队伍、服务能力与水平、医疗质量与安全四个方面的建设与管理,优化绩效考核,激发基层医疗单位活力,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结果:通过创建活动,凸显了科室优势,带动业务发展,提高了效率.结论:乡镇卫生院开展特色科室创建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病理样本数据库,以规范病理样本管理流程,并为病理样本存储和研究提供工作平台。方法:病理样本库管理系统采用了J2EE、JSP及组件对象模型等技术,建立了病理样本库工作平台,实现了病理资源网络化、文档化及智能化。结果:该系统建立了病理样本管理系统架构和工作流程,为病理样本的收集、存储及分析提供了平台。结论:系统设计可提高样本检定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从而提高样本分析的准确性,为相关科室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利用Python语言及其Web框架Django、MySQL数据库技术共同设计了一套放射治疗流程管理的Web系统。该系统可以推动医院放疗信息化管理,提高患者流转效率,并且对患者的诊疗体验和科室流程的规范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医院有着复杂的工作组合,医院管理要落实在构成医院的各个单元——科室上。各科室既有独具的工作特点,又有相互间的协调。各科室既是产生和提供信息的单位,又是处理实施由信息所提示的任务的场所。建设现代化医院的另一具体工作就是要在全院、各科,作有远见,有计划,有方法,有步骤的最优化的才智组合,并不断调整,使其发挥最佳作用。一、医院系统中科室工作运转的特点医院系统中科室是一个分系统,工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化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医疗系统平台的智能化构建,也成为当下重点的研讨课题之一。该次研究中提出基于“互联网+医疗”的智慧产科平台的设计与应用,结合医院产科的实际情况,为医院产科量身定制更为高效、稳定、安全的医疗系统平台,从而全面提升医院内产科诊疗的服务水平。该次研究中提出基于“互联网+医疗”的智慧产科平台的总体设计,并相应设置完善了各管理系统模块,如移动端自助系统、自助信息采集系统、高危孕产妇管理系统、住院分娩管理系统、保健管理系统,远程胎监系统、并提出具体的应用效果,确定了该系统平台的构建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就医依从性,以及缩短了患者在院时间,全面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本院妇产科2008—2011年发生的医疗纠纷进行分析,找出医疗纠纷的发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提出预防措施及处理原则和方案,以期达到妇产科质量的"零缺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腹部横切口分层撕开法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4例采用下腹部横切口分层撕开法为入径行妇产科手术(观察组),57例采用传统下腹部纵切口为入径行妇产科手术(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及总住院时间较之对照组明显优化(P<0.05)。结论下腹部横切口分层撕开法应用于妇产科手术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对妇产科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产科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医护态度、医护水平、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可降低妇产科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妇产科护士职业暴露及自我防护现状,分析发生原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 2014年5至6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本市5所医院150名妇产科护士的职业暴露及防护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职业暴露情况及防护情况等.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有职业暴露经历的为91人(62.07%),其中生物性因素来源占41.76%,化学性因素来源占12.09%,物理性因素来源占35.16%,心理社会性因素来源占10.99%.绝大多数护士在工作中都能注重自我防护,其中采取A级防护的占49.66%,B级防护的占44.83%,C级防护的占5.52%.近1年内职业暴露结果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显示,职业暴露频率与工作年限、自我防护显著相关(均P<0.01),而与学历程度无相关性(χ2=2.49,P>0.05).结论 妇产科护士面临的职业暴露风险大,职业防护意识较差,应加强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落实标准预防措施,以有效降低妇产科护士的职业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随着妇产科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医学院对妇产科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妇产科护理医疗事业取得先进发展。但是,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存在临床教学资源不足、医患矛盾重重以及思想观念落后等教学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限制了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妇产科作为医学中重要的门类,对女性身体健康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因此,提高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根据妇产科护理临床特点,来探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妇产科护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国家实行全科医生制度及相关政策,突显培养合格全科医生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遵义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根据多年在全科医生培养中妇产科专业能力的培养进行实践和探索,摸索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结合实践中的体会展开讨论,有利于全科医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妇产科医疗事故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方法对52起妇产科医疗事故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妇产科医疗事故的定性以法制化途径为主;等级以三、四级为主;主要发生在二、三级医院;过失行为涉及手术不当、漏诊误诊、检查不全、告知不当及操作不当等;责任人主要集中于本科以上学历、工作10年以上、中高级职称的医生。结论医院应结合上述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本土化”的措施进行改进,以减少事故发生,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P S Summey  M Hurst 《Women & health》1986,11(1):133-145
Medical practice is based upon a combination of knowledge, skill, and belief. This paper tra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lief system or ideology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from 1920 to the present. Using Presidential addresses and other important articles from the two most prestigiou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journals, we look at what these doctors say about themselves and about women. The first period, from 1920-1944, marks the formal alliance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ormation of its ideology. Part II of this article, to be published in the next issue, will begin with the expansive War and post-War years and extend to 1980 whe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finds itself under attack from all sides.  相似文献   

20.
妇产科医疗纠纷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对生命质量的要求与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当医疗服务质量与人们期望之间的差距较大时,医疗纠纷及鉴定发生率明显升高。妇产科是医疗纠纷好发科室,本文结合临床病例分析了该科医疗工作特点及纠纷成因,提出:“以人性化为基础的优生-围产期保健的医学服务模式”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并列举了防范妇产科医疗纠纷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