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常见性多发性老年疾病,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通常因骨折而发现。全世界骨质疏松症患者约为2亿人口,跃居常见多发病第7位。由于中国目前人口老龄化,我国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逐年增加。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骨质疏松症为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2001年由美国NIH重新修正骨质疏松症的概念,为一种以骨  相似文献   

2.
李立行 《求医问药》2011,(10):38-38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此病是指人的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发生退化性改变,导致骨的脆性增加、易于折损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作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之一,骨质疏松症对人们健康的危害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2001年定义骨质疏松症是骨强度下降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的一种骨骼疾病。  相似文献   

4.
利维爱辅助乐力钙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障碍疾病,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血雌激素水平降低,骨吸收及骨形成加速,骨吸收过程短而骨形成过程长,造成高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6):548-55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重塑增加的疾病,骨吸收与骨形成不平衡,且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骨密度降低及骨微结构破坏。目前,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存在明显缺陷,需要研究新的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发现,雌激素对骨的一些效应是由一氧化氮(NO)介导的,NO供体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新策略。本文对NO供体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退化为特征,骨强度降低,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主要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三类.最先发生于以松质骨为主的骨结构区,最大危害在于易发骨折,20%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有发生骨质疏  相似文献   

7.
<正>一、认识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和易发生骨折。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表现,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二、骨质疏松症的危害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是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  相似文献   

8.
王青青 《浙江医学》2024,46(7):673-68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特征是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严重,治疗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挖掘新的有效治疗方法,许多研究致力于探索这种疾病最有效的治疗选择。针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选择有多种,根据疾病特点和作用靶点有所不同。本文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药物种类及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9.
酒精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酒精性骨质疏松症(Alcohol-Induced Osteoporosis)是指由于长期过度饮酒引起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劲涛 《柳州医学》2005,18(3):130-13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占骨质疏松症的90%。它又可分为2种亚型,即Ⅰ型和Ⅱ型。Ⅰ型又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继发于其他疾病或由药物引起。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随着社会发展及现代科技的进步(骨影象学、骨密度检测、跟骨的定量超声等)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有了较为客观及明确的认识[1].笔者就老年性骨质疏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单位体积内骨矿盐含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改变,骨的脆性增加,易与发生骨折的疾病。随着世界老龄化程度增加,骨质疏松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文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疗方面作出了概括。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障碍性疾病,是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化、骨脆性增加及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与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之间动态平衡的破坏密切相关。雌激素水平下降与骨质疏松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据统计,全世界有超过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其发病率已跃居世界上最常见疾病的第7位。目前对于骨质疏松症应采取的主要是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15.
1骨质疏松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使得骨质疏松症不仅是发达国家所需要研究的课题,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有关健康长寿的新课题. 长期的临床实践使人们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有了一定认识.近年来对骨质疏松症从骨量减少的X线、CT和生化指标的测定,到骨丢失的临床后果都有很多论述[1~2].目前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疏松改变为特征的疾病[2].它是使骨脆性增加而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大的一种常见病.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脆性增加而易于发生微创性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临床上可分为三类:一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及生活条件等因素的改变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疾病;二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病症,如长期使用激素治疗导致的骨质疏松等;三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15岁左右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遗传家族史,女性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17.
张金冉  田东东  刘伟 《吉林医学》2012,33(9):1949-1950
<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全身骨量、骨强度、骨组织微结构损害为特征的疾病,会导致骨骼脆性增加而易发生骨折,对于医疗和社会经济是一种新的威胁,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常由内分泌代谢疾病引起。原发性者又分为两种亚型,Ⅰ型为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症;Ⅱ型(老年人)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骨痛和肌无力、身材缩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症是指人的骨量发生减少、骨的微观结构发生退化性改变,导致骨的脆性增加、易于折损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此病属于骨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可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故此病患者多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  相似文献   

19.
刘友 《求医问药》2010,(7):28-28
骨质疏松症是指人的骨量发生减少、骨的微观结构发生退化性改变,导致骨的脆性增加、易于折损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该病患者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及绝经后的女性。作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之一,骨质疏松症对人们健康的危害程度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20.
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检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凤媚  蒋凤艳 《广西医学》2005,27(8):1199-1201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及骨脆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其症状不典型,早期无症状,尚未有特效治疗,对已发生严重骨质疏松的骨不能完全恢复正常,因此对高危人群应早期预防及诊断,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及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