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绿色产品设计的理念与准则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张志华  吴国荣 《包装工程》2004,25(5):108-108,119
从产品造型、产品结构、产品材料方面论述了绿色产品设计理念,提出了简约设计、再生设计、可拆卸设计在绿色产品设计中准则.  相似文献   

2.
随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几种严峻趋势,绿色发展的观念及重要性更加深入人心,因此引发了绿色设计的设计思潮。将绿色设计的概念应用于产品设计中,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与分析,着重阐述分析了绿色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并且指出绿色设计是产品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将绿色设计的概念融入到产品设计当中,更加符合当前的人们的生态理念,也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更加符合当前的国情与国策。  相似文献   

3.
绿色产品设计选用材料及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刘启文 《包装工程》2004,25(2):162-163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预示着绿色设计将成为21世纪工业设计热点之一.绿色产品设计技术的研究是当前设计学科研究的热点.绿色材料是绿色产品设计的基础.文中从工业设计的角度阐述绿色产品设计中绿色材料选用的基本原则,绿色材料选用的技术经济准则及技术经济评价.  相似文献   

4.
考虑可回收性的产品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理的产品设计方法是提高废旧产品可回收性的重要保证。本文讨论了产品设计与废旧产品可回收性的关系 ,绿色产品设计方案的优选方法 ,同时通过在产品设计阶段的产品可回收性评价 ,提出了绿色产品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绿色包装设计理论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智慧  周威  庞明 《包装工程》2002,23(4):146-149,171
介绍了绿色包装产品设计的概念和特点,建立了绿色包装产品设计体系的结构及各模块的设计模型,介绍了绿色包装产品评价的基本方法,讨论了实施绿色包装产品设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榫卯构造在产品设计中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介绍和分析了中国独有的榫卯构造,结合当今产品设计的基本方法,来挖掘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启示作用,旨在拓宽产品设计的思路,丰富设计的形式,更好的发展绿色设计方法理论.  相似文献   

7.
以产品设计引导绿色生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设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本文探讨产品设计与绿色环境和绿色的身心的关系。不断地完善每个产品的设计,以创建绿色生活环境和绿色身心的角度为设计的出发点,才能给人们带来更绿色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的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变化发展。然而这些快速的发展,使得一些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愈演愈烈,人们不得不开始正视工业科技成果爆发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而从产品设计角度出发,设计师可以在设计阶段就有效的减少和遏制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即文章所要讨论的绿色设计对产品设计的影响。文章系统地介绍了绿色设计的概念,从根本上总结了绿色设计的方法、原则和趋势,并讨论了绿色设计概念对产品设计的具体要求。绿色设计需要设计师从产品材料、结构、功能等方面注意,同时绿色设计的发展也需要消费者提高自身的环保消费意识和观念,也需要政府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合。  相似文献   

9.
包装机械产品绿色设计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包装机械产品绿色设计及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阐述了在包装机械产品绿色设计评价体系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和实施绿色设计的准则, 构建了产品设计方案绿色度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相似文献   

10.
徽派民间图案在绿色设计系统中的价值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凯  胡文锦 《包装学报》2010,2(3):70-73
绿色设计最初关注的是产品设计的环境和全周期因素:主要体现的是产品设计的科学性问题。然而,随着绿色设计的不断发展,在生态设计观、系统设计观的指引下,人性化设计已经成为绿色设计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徽派民间图案艺术具有文化载体功能和艺术性较强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人文价值,可通过打破平面和立体的界限、有保留地创新应用、使用功能的扩大和改变,将其有效地应用到绿色设计中,以满足产品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兼备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Product Design     
  相似文献   

12.
产品色彩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小丽 《包装工程》2016,37(6):155-158,163
目的分析研究产品的色彩功能及色彩设计方法。方法从色彩的意义及影响色彩的3个因素出发,融入色彩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人性化设计及产品设计的其他理论去分析色彩,重点研究色彩与环境因素,结合实际有效案例探讨产品色彩对产品功能及价值的意义。结论产品的色彩诠释功能有利于提高产品价值,产品的色彩确定应结合产品的功能属性与产品自身的定位标准,并利用科学的配色法来确定。  相似文献   

13.
“适当”的产品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适当"的产品设计概念,这样不仅可以优化产品的产业结构,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使人与产品、产品与产业、产品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产品设计中的产品魅力品质创造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汤洲  刘卓 《包装工程》2011,32(2):112-115
从狩野模型入手,分析了产品魅力品质的概念和一维品质的关系,从用户需求、用户体验、交互方式以及文化魅力几个方面论述了在产品设计中如何提高产品的魅力品质,指出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产品的魅力品质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15.
面向产品族的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模块化设计中模块之间的功能独立,在基于功能相关与结构相关的模块划分准则的基础上进行模糊聚类,通过设定阀值确定模块划分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对划分的模块进行变型设计,组成产品族,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产品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羌族文化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张玉萍  陆瀚 《包装工程》2015,36(4):93-96,116
目的研究文化产品的设计方法与流程。方法从文化产品设计的概念模型、研究方法及设计过程等内容入手,概括分析了羌族文化的研究现状以及羌族文化的独特性、民族性等内涵特征。结论在产品中融入文化因素的设计是受消费市场欢迎的,也是文化和设计交叉融合,文化与现实生活相融,产品本土化、全球化的关键因素,更是当代民族文化建设以及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还提出了将羌族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文化产品设计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韩彩彩  王时英  王晓晨 《包装工程》2017,38(14):159-163
目的以慢设计为理念进行产品设计。方法从产品角度出发,分析慢设计理念下的具体案例,并整理归纳出慢理念的特征和应用方法。结论总结了慢设计理念应用于产品设计的指导方法,为中国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产品设计中的安全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志愿 《包装工程》2018,39(8):182-186
目的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开始了工具的使用,而工具即是产品的雏形。产品是人与物质世界发生关系的必不可少的媒介,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产品的安全是人类安全与健康的基础,也是产品设计的关键因素。从人类安全的视角分析,指出安全结构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方法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为研究基础,阐述了产品安全结构的一般设计程序的4个步骤,即分析意外情况和意外情况造成的影响、制定设计策略、实施安全结构设计、评价安全结构设计。结论以按压式安全插排设计为例,应用产品安全结构设计程序,对其进行改良创新设计,从而为产品的安全性设计提供参考的方向。产品的安全结构设计为产品设计拓展更广阔的思路,为人类提供更安全健康的美好体验。  相似文献   

19.
张冉 《艺术与设计》2007,(10):32-33
从这期开始除了继续为大家介绍优秀外文杂志里的最新文章外,我们决定进一步开拓视野,将好的设计书籍也收入囊中作为更为完整的设计阅读一并献出。首度登场的就是由CYPI新近出版的《创新产品设计实践——刘传凯设计手册》。该手册是国际著名华人产品设计专家刘传凯(Carl Liu)设计项目的草图集合,内容不仅包含作者前身参与的实务经验中抽取的前期的初始草图、展示草图、爆炸图和使用情境图。书中还专门拿出近一半的的篇幅演示直观的绘图具体步骤(包括传统手绘和手写板数码绘图两种不同方式),便于读者学习。[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析产品设计之肌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兴福  舒余安  黄婉春 《包装工程》2005,26(2):145-146,168
肌理,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设计师对肌理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产品设计的成功与否.通过对肌理的含义及产品设计中肌理运用进行了分析,从材料、加工工艺以及组织结构等因素与肌理的关系的角度对产品设计中的肌理进行了探讨,使设计师能够对产品设计中的肌理的含义及其运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以便在设计中将其良好运用,设计出更多优秀的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