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WIN32下基于RS232C协议的串口通信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WIN32下基于RS232C协议的串口通信方式,提出了三种可行的串口通信方法,详细地探讨了它们的通信特征,研究了各自的通信适用范围,并在性能上比较了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实际应用,在约定双方串口通信协议的基础上,选取MSComm控件实现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完成控制终端和主控台的串口数据通信.实践证明,采用这种通信模式,能有效地改善整个系统的效率及实现系统在功能扩展上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设计采用无线方式控制LED系统字模显示,依托PC机串口通信,并通过无线发射模块远程无线控制点阵显示屏系统,实现对显示信息进行更新和显示速度控制等操作,完成远程无线控制LED显示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3.
机器人语音控制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语音识别技术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采用了以LPC倒谱系数为特征矢量的模板匹配法来对有限的词汇量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转换成命令并通过串口发送给机器人以控制其运动,实现了机器人的语音控制。  相似文献   

4.
针对两套独立系统:Festo物流系统和Cims教学培训系统,提出了使用一台主控计算机让二者协同工作及对过程进行监控的方案.详细论述了使用Profibus总线通过DP口实现Wincc与西门子S7-300系列PLC的通讯,以及使用OLE控件通过串口通讯方式实现Wincc和A-B PLC的通讯.实现了使用Wincc结合串口通讯方式对实验室不同设备的统一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多处理器通信机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通信、多媒体及数字处理技术对片上系统处理及通信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针对目前SOC设计中存在多处理器通信问题,集中阐述了共享存储器、mailbox,DMA和串口主从四种方式,探讨了多处理器通信机制.通过设计举例,详细的介绍了共享存储、DMA及串口主从三种通信方式在多处理器系统中的实现方法及实现原理.通过实际的测试,比较了以上三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多处理器系统通信提供了实例,对类似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过对B/S模式及RS-485串口通信原理的分析,提出了在工业控制领域中,使用广域网技术,通过Web对远程生产系统实现实时监控方法,并针对这一模型结合实时系统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实现了485串口通信、数据的存取访问和远程命令控制.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工业控制中,监控系统一般使用组态软件开发.针对组态软件不能满足客户的特殊要求,本文基于CP340在MOCVD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个新的串口通讯设计.该监控系统采用VC 6.0编写.利用CP340实现计算机与PLC之间的通讯,可以达到通过串口进行实时监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控制系统中单片机的串行通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片机系统应用日益广泛,数据通讯是单片机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串口通讯又是单片机的主要通讯方式.本文给出了分布式控制系统中上位PC机与下位单片机之间进行异步串行通信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巧克力3D打印机连续送料难、打印精度低等问题,对现有的各类巧克力3D打印技术进行研究,改善了巧克力3D打印机的机械结构,设计出一款具有连续供料装置的高精度巧克力3D打印机.打印机采用笛卡尔坐标系控制打印喷头的运动,以提高打印精度.此外,采用旋转螺杆代替传统活塞进行送料以保证打印的连续性,并在供料箱和打印喷嘴处设置加热装置用以控制巧克力温度.  相似文献   

10.
为在设计全过程中能对打印机字车系统的运动及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验证,从而设计出性能优异的字车系统,加快设计进程,在Adams中建立了字车机构的虚拟样机,在Simulink中建立控制模型,应用Adams/Controls插件联合Adams和Matlab对字车机构进行机构运动和控制的协同仿真。对字车机构的速度控制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应用Matlab模糊逻辑工具箱建立模糊PID控制器,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在运行的过程中动态地改变PID控制参数。结果表明,应用模糊PID控制可以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展示了对复杂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行联合仿真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削弱负载扰动及复杂轮廓误差模型对轮廓精度的影响,在单轴中采用比例控制作为位置环控制器,采用PDFF控制作为速度环控制器,以保证单轴跟踪精度.三轴间采用一种轮廓误差估算法来建立轮廓误差模型,运算更为简单.通过改进的交叉耦合控制结构进行轮廓控制器的设计,将轮廓误差的补偿量置于位置控制器前,能够实现跟踪误差与轮廓误差同时减小,以满足三轴运动平台的高精度加工要求.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三轴运动平台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轮廓精度和较强的抗扰性.  相似文献   

12.
Delphi环境下实现与AVR单片机的串行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材料试验机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为实例,介绍了PC机与AVR单片机串行通信的硬件实现方法。详细说明了在Delphi环境下,TComm串行通信组件的使用和软件编程方法。阐述了在AVRStudio+AVRGCC编程环境下,ATmegal6单片机串口通信的软件编程。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稳定、可靠、易于实现,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袋装食盐生产线装箱机头直线电机运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对袋装食盐生产线装箱机头运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以PC机和控制器ACR9000作为系统的控制中心,对整个系统进行运动控制.同时采用永磁无刷直线直流电动机与Compax3驱动器构成完整的数控系统.采用永磁无刷直线直流电动机模拟装箱机机头的运动,从而了解该运动方式的特点和工作状态.永磁无刷直线直流电动机具有速度大,振动、噪声小,运动位置可以准确定位的优点.通过控制器ACR9000采集运动参数,利用PID进行调节,满足装箱要求,并在效率、精度、动态性能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机器人自动制孔系统中末端执行器压脚作用到工件表面时产生冲击问题,提出压脚机构位置缓冲控制方法.在建立压脚机构气动非线性模型基础上,通过摩擦力模型补偿,设计一种滑模控制器,以压脚与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作为控制输入,压脚相对于执行器的位移作为控制反馈,构成压脚机构位置全闭环控制系统,实现压脚机构快速定位到工件表面,同时减小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实验结果表明,压脚机构经过位置缓冲控制后,对工件表面冲击力减小到无缓冲控制时的2.5%.  相似文献   

15.
单片机与微型打印机的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TPUP微型打印机控打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以AT89S52为核心的微型打印机接口,介绍了AT89S52单片机接口应用设置、接口转换电路及微打的串行通信方法,此方法也可应用于其它类型的微型打印机及串行通信场合。系统可以无须通过微机直接打印,具有硬件构成简单、成本低、通信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于宝成      龙冲    王春梅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5,37(10):40-44
为了满足工控平台能快速,稳定控制负载位置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直流力矩电机的位置控制伺服系统. 该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由ARINC429通信卡、高性能DSP控制器、光电编码器、直流力矩电机和数据采集卡组成. 首先通过ARINC429通信卡发送根据协议产生的通信指令,用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位置. 再利用光电编码器和数据采集卡来反馈位置信息,最后在上位机上进行监控. 软件部分采用labview进行编写,上下位机通过自定义的通讯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上位机发送命令到下位机,下位机接收命令并处理后将结果反馈给上位机,从而实现对下位机平台的控制. 通过随动系统项目的应用测试,证明该系统功能稳定,能够满足实际项目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17.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响应特性,专家式控制器将误差分段:在大误差范围内用PID控制,以快速接近目标值;在小误差时用经验控制,以准确到达目标;在达到精度时电压置中以保持精度;控制器各参数由专家控制器的推理机给定.特别是在小误差时的经验控制,完全根据个人经验给定一个经验递减电压,此时控制电压与检测误差无关.通过该控制器对输出力为100N和150N位置力复合控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对气动位置力复合进行快速准确的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应用STM32F103RBT6产生精确连续多倍PWM细分信号,采用积分电路精确地将PWM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直流信号驱动步进电机实现细分驱动.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步进电的位置控制精度.针对常用无线通信模块功耗高、传输距离近、加密能力差等缺点,提出了采用高度集成、超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模块UTC-1212SE作为系统的通信模块.步进电机运动前读取串行E2PROM获取步进电机旧的位置,运动结束后将新的位置写入串行E2PROM,采用这种方法存储步进电机位置,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9.
H型精密运动平台交叉耦合模糊PID同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直线电机驱动的H型精密运动平台由于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参数变化和扰动等不确定因素致使两边的运动不同步问题,提出一种交叉耦合模糊PID控制方法.在单轴中采用模糊PID控制作为位置控制器,速度控制器用普通的PI控制,以保证单轴跟踪精度;双轴间引入交叉耦合控制方法,消除双电机之间存在的机械耦合,进而减小了双轴间的位置同步误差.结果表明,将交叉耦合与模糊PID相结合的控制方法能够使H型精密运动平台的同步误差收敛于零,并且使系统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与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主导极点配置的自动电压调节器(automatic voltage regulator,AVR)励磁系统的PID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将对AVR系统的时域指标转化为对主导极点的要求,引入前置滤波器后,运用根轨迹法将后续闭环主导极点配置在复平面期望区域之内,得到满足要求的KP值区间.以一定步长扫描该KP值区间,得到满足期望最大灵敏度指标的KP值子区间.在子区间中选取合适的KP值,利用所给出的解析表达式,得到PID控制器的另外两个参数和前置滤波器参数,实现对AVR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超调量指标的折中处理.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得出了AVR系统的性能满足期望指标要求,可与典型智能进化算法得出的性能相媲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