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干预用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护师选择合理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在某院于2015-03—2016-08间收治的肺炎合并心衰患儿中随机抽取出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入到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系统性护理干预)中,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48 h的心率、呼吸频率、肝肋下增大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且憋喘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肺炎合并心衰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肝肋下增大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憋喘缓解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心衰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肺炎合并心衰患儿的治疗效果,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护理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66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和心率变化、心力衰竭纠正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18%,高于对照组的81.93%(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和心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心力衰竭纠正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可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简称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对52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采用积极的综合治疗(输氧、镇静、强心、利尿、扩血管、抗感染等)和护理干预(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发热护理、保持呼吸通畅、给氧,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活性药物的用药护理).结果 52例患儿住院时间10~18 d,平均12.5 d,均治愈出院.结论 小儿肺炎并心力衰竭患儿采用积极的护理干预和综合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74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儿在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半年后,观察组无复发患儿,出现1例护理并发症患儿,对照组复发6例,护理并发症8例,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方面,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儿复发,降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更能够得到患儿家长的认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一般形式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循证护理的形式对患儿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喘憋缓解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喘憋缓解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护理中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与心率,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80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儿科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或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憋喘缓解时间、肺部哆音消失时间)、疗效、心功能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结果]试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憋喘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试验组患儿心功能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明显提高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心力衰竭并发率、脓胸发生率、高热持续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力衰竭并发率、脓胸发生率、高热持续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降低小儿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影响。方法:将50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及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和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规范流程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6年7月住院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105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是传统诊疗护理模式工作,观察组按制定的工作流程、护理计划实施护理工作。结果观察组从患儿入院到接受专业化治疗的时间、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心衰纠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优化流程应用于肺炎合并心衰可以形成高效快捷的急救路径,提高医护人员急救水平,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1.
刘云 《妇幼护理》2022,2(2):391-393
目的 探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心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间救治的 110 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55 例。对照组予以常 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基本生命特征、康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基本生命特征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基本生命特征均明显改善(P<0.05);并且研究组改 善得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的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予以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改善患儿的基本生命体征、提高患儿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林畅  王柳燕 《妇幼护理》2022,2(8):1844-1847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 64 例作 为研究对象。信封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2 例。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 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血气指标、呼吸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气指标 pH 值、PaO2、PaCO2比较均 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 7d 后,两组 PaO2 显著高于干预前,PaCO2 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 pH 值、PaO2 显 著高于对照组,PaCO2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呼吸功能指标 RR、HR 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 7d 后,两组 RR、HR 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并且观察组 RR、HR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的再 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肝肺损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 理,能改善呼吸功能和血气指标,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7):1352-1353
选取收治的4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行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舒适护理)各20例,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后Sp O2、舒适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HR、R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通气中应用舒适护理,可改善Sp O2、HR、RR,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4.
胡京梅 《全科护理》2012,10(29):2713-2714
总结3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即保持环境安静、做好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减轻患儿心脏负荷、掌握用药剂量、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密切观察病情、记录出入量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应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RDS新生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接受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Apgar评分、HR、RR、Pa O2、Pa CO2、动脉血p H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Apgar评分、Pa O2、动脉血p 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HR、RR、Pa 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DS新生儿应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HR、RR、Pa O2、Pa CO2、动脉血p H值,提高Apgar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重症麻疹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护理经验,探讨其护理方法和护理要点。方法对22例重症麻疹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例患儿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对重症麻疹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采取重点监护和有效对症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通过对患儿精心的护理,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使患儿平稳度过心力衰竭危险期,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Meta分析定量评价综合性护理干预提高骨盆骨折患者临床治疗的作用效果。方法系统查询国内电子期刊论文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收集每个文献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应用meta分析对文献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共入选18篇文献,样本总量为1650例,其中对照组为822例,综合护理干预组为828例。应用随机效应模型经Meta分析后合并RR值为:RR=1.23,95%CI=(1.16,1.30),P0.01,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治愈效果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显著提高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治愈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5例化疗期间重症肺炎合并气胸的白血病患儿的干预措施及护理方法,评价其护理效果。4例白血病患儿气胸得到治愈,继续行下一步化疗,1例患儿死亡。通过经验总结及培训学习,本科室至今无合并气胸发生。认为对化疗期间合并肺部感染患儿实施干预措施,包括环境及饮食管理、防止交叉感染、药物的应用等方面可降低其气胸的发生率。对已发生气胸的患儿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气胸护理及心理护理等,可缩短白血病患儿气胸的病程,减少气胸不良预后的发生,使患儿顺利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582-5583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92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及心肌酶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42例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中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有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心肌酶LDH与CK-MB均有所下降,试验组经治疗后LDH与CK-MB下降显著(P<0.05)。联合多巴胺与美托洛尔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具有较好地疗效,使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得到缓解,减少心肌损伤,疗效安全,只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于本科的108例肺炎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4例,实施常规肺炎护理措施,观察组54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为98.15%,护理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为92.59%,护理的满意度为85.18%,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