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氨基膦酸树脂吸附铈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铈(Ⅲ)在氨基磷酸树脂上的吸附行为。试验结果在pH5.0时,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197mg/g干树脂;用2mol.L-1HCl洗脱,洗脱率为98.1%;表观速率常数k298=2.71×10-5s-1;等温吸附服从Freundlich经验式;吸附反应中的△Ho=50.0kJ.mol-1,△So=286J.mol-1.K-1,△Go=-35.1kJ.mol-1。树脂功能基与Ce3+的配比为2∶1;并用红外光谱探讨了树脂与铈的成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BK110树脂在HAc-NaAc缓冲体系中对铒离子的吸附及解吸的行为,在pH=5.60时吸附最佳.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256mg·g-1(树脂),用0.3mol·L-1~2.0mol·L-1 HCl可定量洗脱;测得吸附速率常数k298=4.28×10-5sec-1,表观活化能Ea=26.0kJ·mol-1;吸附服从Freundlich经验式;热力学参数△H=12.2kJ·mol-1.用化学和红外光谱等方法探讨了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3.
D155树脂对铒(Ⅲ)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树脂吸附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树脂D155对铒(Ⅲ)的吸附行为,测定了不同介质pH、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测得该阳离子交换树脂在HAc-NaAc体系pH=5.7时吸附Er3 的性能最佳,其静态最大吸附量为280mg·g-1;测得其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298=2.58×10-5s-1;测得吸附热力学参数分别为:△H=13.05kJ·mol-1,△S=50.52J·mol-1·K-1,△G=-2.00kJ·mol-1,该树脂对Er3 的表观吸附活化能Ea=10.42kJ·mol-1;树脂吸附铒(Ⅲ)符合Freundlich经验式.并对负载树脂解吸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D152树脂吸附镝(Ⅲ)的过程及镝在D152树脂上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介质pH、温度、吸附时间、树脂量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152树脂对镝(Ⅲ)的吸附在pH=5.93的HAc-NaAc的缓冲溶液中为最佳。25℃时静态饱和吸附量为314.6mg.g-1(干树脂)。用1.0 mol.L-1的HCl溶液作为解吸剂,解吸率为96.2%;D152树脂对镝(Ⅲ)的表观吸附活化能Ea=18.28 kJ.mol-1,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298=2.54×10-5s-1,k308=2.93×10-5s-1,k318=4.05×10-5s-1,测得热力学参数分别为ΔH=18.19 kJ.mol-1,ΔG=-0.88 kJ.mol-1,ΔS=63.99 J.mol-1.K-1,等温吸附服从Freundlich经验式。并用化学和红外光谱的方法探求树脂对镝(Ⅲ)的吸附机制。  相似文献   

5.
312树脂吸附钒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312树脂吸附钒的过程,结粜表明:pH值与钒在溶液中的赋存状态有关,且pH值对312树脂吸附钒的影响很大,在pH=2.0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交换速率主要受液膜扩散控制,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298=2.07×10-5s-1.吸附过程遵循Freundlich方程;吸附热力学参数△H=9.26 kJ·mol-1,△S=53.59 J·mol-1·K-1,△G298=-6.71 kJ·-1ml-1,表观吸附活化能Ea=62.5 kJ·mol-1,可用4%NaOH溶液解吸.  相似文献   

6.
张鑫燕  熊春华  陈伟祥 《稀土》2001,22(5):23-25
大孔膦酸树脂(MPAR)对Ho(Ⅲ)的吸附在pH=4.59时最佳,静态饱和吸附容量244.8mg/g(树脂),测得298K时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298=5.45×10-5s-1,吸附热力学参数△H=18.6kJ·mol-1,△S=190.6J·mol·K-1,△G=-38.2kJ·  相似文献   

7.
固相分光光度法测定煤矸石中微量锗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 0 .2 5mol·L- 1 HCl介质中 ,锗吸附于树脂上 ,再与二溴邻硝基苯基荧光酮 (DBON PFO)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 ,在最大吸收波长 5 65nm处 ,对树脂相直接进行光度测定 ,建立了固相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锗 (Ⅳ )的的新方法。锗的质量浓度在 0~ 2 40 μg·L- 1 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 .62× 10 6 L·mol- 1 ·cm- 1 。该法已应用于煤矸石中微量锗的测定 ,结果与苯芴酮法相符。  相似文献   

8.
铕在亚胺基二乙酸树脂上的吸附行为及其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亚氨基二乙酸树脂 (D4 0 1)对铕 ( )的吸附在 HAc- Na Ac缓冲溶液 p H=5 .73时最佳 ,2 5℃时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 182 m g/g;用 2 .0 m ol· L- 1 HCl作解析剂解吸率为 10 0 % ;等温吸附服从 Freundlich经验式 ;表观速率常数 k2 98=2 .5 4× 10 - 5s- 1 ;吸附的热焓为△ H°=76 .6 k J· mol- 1 ;树脂功能基与铕 ( )的摩尔比为 3∶ 1;用化学法和红外光谱等探讨了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9.
La(C7H5O3)2·(C9H6NO)的合成及热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由七水氯化镧与水杨酸、8-羟基喹啉反应合成镧与水杨酸、8-羟基喹啉多元混合配合物,并对该配合物进行表征.测定该合成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以及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差热热重分析以及化学分析等方法来确定配合物的组成.应用溶解量热法分别测定了七水氯化镧、水杨酸、8-羟基喹啉和配合物在298.15 K、混合量热溶剂(VDMFVEtOHVHClO4=110.5)中的标准摩尔溶解焓.通过设计热化学循环,根据盖斯定律计算了合成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以及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该配合物的分子式是La(C7H5O3)2·(C9H6NO).各物质的溶解焓分别为△sH(I○)mLaCl3·7H2O(s),298.15 K]=-96.45±0.18 kJ·mol-1,△sH(I○)m[2 C7H6O3(s),298.15 K]=14.99±0.17 kJ·ml-1,△SH(I○)m[C9H7NO(s),298.15 K]=-3.86±0.06kJ·mdl-1及△S(I○)m[La(C7H5O3)2·(C9H6NO)(s),298.15K]=-117.78±0.11kJ·mol-1.反应LaCl3·7H2O(s)+2C7H6O3(s)+C9H7NO(s)=La(C7H5O3)2·(C9H6NO)(s)+3HCl(g)+7H2O(1)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91.57±0.33 kJ·mol-1.La(C7H5O3)2·(C9H7NO)(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sH(I○)m[La(C7H5O3)2·(C9H6NO)(s),298.15 K]=-2076.5±3.9 kJ·mol-1.  相似文献   

10.
CL-P204萃淋树脂吸萃铟(Ⅲ)的离子交换动力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确定CL P2 0 4萃淋树脂 (内含二 ( 2 乙基己基 )磷酸萃取剂 )在硫酸介质内吸萃铟 (Ⅲ )过程中In3+ H+ 的离子交换动力学 ,以有限浴法考察了影响In3+ H+ 进行离子交换的三个因素 :温度、树脂的粒度和铟 (Ⅲ )离子的浓度。结果表明 ,在实验范围内 ,其交换速度随温度的升高、铟 (Ⅲ )离子浓度的增大和树脂粒度的减小而增大。根据Body理论模型可推知 :粒内扩散是CL P2 0 4萃淋树脂在硫酸介质中吸萃铟 (Ⅲ )过程中In3+ H+ 交换的主控步骤。求得了In3+ H+ 离子交换过程中铟 (Ⅲ )离子在树脂上扩散的有效扩散常数、表观扩散活化能和活化熵 ,分别为 1 5 7× 10 - 1 0 m2 ·s- 1 ,11 9kJ·mol- 1 ,-84 1J·(mol·K) - 1 。  相似文献   

11.
腐植酸与硒的吸附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光中  任海清 《稀有金属》2003,27(3):413-415
研究了腐植酸对硒 (Ⅳ )的吸附行为 ,探讨了固液比、时间、pH、浓度、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发现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并存 ,其吸附平衡服从Freundlich模型 ,导出Freundlich的吸附等温方程q =kc1 .0 2 ,并推出吸附热ΔH =-17.8kJ·mol- 1 。  相似文献   

12.
刘颖  宝迪  嘎日迪  葛晓园  玉荣 《黄金》2000,21(8):45-46
在表面活性剂TritonX -1 0 0存在下 ,Fe(Ⅲ )与硫氰酸根生成有色配合物 ,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吸附 ,可进行树脂相分光光度测定。有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λmax=4 8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2 .68× 1 0 5 L/(mol·cm) ,Fe(Ⅲ )的质量浓度在 0~0 3 2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此方法测定天然水中微量Fe(Ⅲ )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在pH=5.70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110*树脂对镥(Ⅲ)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319mg/g,用0.3~0.5 mol/L HCl溶液可定量解吸镥(Ⅲ).测得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298=3.00×10-5s-1.树脂吸附镥(Ⅲ)的行为遵守Freundlich方程.测得298 K时吸附反应热效应△H=16.54kJ/mol,表观吸附活化能Ea=9.57kJ/mol.用红外光谱法探讨了树脂吸附镥(Ⅲ)的反应机理,认为110*树脂对镥(Ⅲ)的吸附为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盐酸体系中三烷基胺萃淋树脂吸附铂(Ⅳ)的性能与热力学。结果表明:在pH=2.0时,分配比有最大值;树脂对铂(Ⅳ)的吸附容量为27.8mg.g-1树脂。其吸附等温式符合Q=12.6c0.19;增大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以及升高温度均对吸附不利。测得吸附焓、反应自由能和和熵变分别为-11.0,-13kJ.mol-1和6.7J.mol-1.K-1。吸附于树脂上的铂(Ⅳ)可以0.5mol.L-1的NaOH溶液予以洗脱。  相似文献   

15.
为达到Nd3+富集目的,实验研究D001树脂静态吸附稀土Nd3+过程。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平衡吸附条件,并研究树脂吸附稀土Nd3+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T=293 K,pH=3.5,[Nd3+]浓度10 mmol·L-1条件下,树脂的饱和吸附容量达到698.9×10-3mmol·g-1;吸附过程遵循Langmuir等温方程,热力学参数为:ΔH=13.45 kJ·mol-1,ΔS=53.035 J·mol-1·K-1,ΔG=-2.09 kJ·mol-1。热力学函数ΔG0表明D001树脂吸附Nd3+过程能够自发进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拟合DO01树脂吸附Nd3+的过程并且其相关系数在0.99以上。吸附活化能Ea=1.04857 kJ·mol-1,反应控制步骤为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联合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6.
CL—TBP萃淋树脂分离—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微量铀和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京霞  游建南 《湿法冶金》2001,20(4):204-212
研究了在铀水冶工艺中,以CL-TBP萃淋树脂分离-连续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铀和钍的方法及其应用.在低温下,用混合铵盐熔矿,然后用1 mo1/L硝酸溶解,在1 mo1/L HNO3-1.25 mol/L NH4NO3体系中,以CL-TBP萃淋树脂选择性吸附铀和钍.对吸附在树脂上的铀、钍,先用4 mo1/L盐酸淋洗钍,再用水淋洗铀,之后以偶氯胂M作显色剂,对淋洗液中的钍和铀进行连续分光光度测定.在pH=2.0的一氯乙酸-醋酸铵缓冲介质中,铀与偶氮胂M形成紫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在波长645 nm处有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效E645nm=4.8 ×104L·mol-1·cm-1.在4 mo1/L盐酸溶液中,钍与偶氮胂M形成紫红色配合物,此配合物在波长665 nm处有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66nm=9.67×104L·mol-1·  相似文献   

17.
IPN弱碱树脂吸附铼的行为及热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IPN弱碱树脂从弱碱性介质中吸附铼的行为和热力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PH=9.0—10.0范围内,该树脂能有效地吸附铼,而钼仅有少量被吸附,铼钼分离系数高达1506;树脂对铼的静态平衡交换容量和动态操作容量分别为804、805.3mg/g树脂;被吸附的铼用8%HN_3·H_2O+10%NH_4NO_3混合液淋洗,淋洗率为99.32%。树脂以阴离子交换机理吸附ReO_4~-。测定并求算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函数。其值分别为ΔH~0=-9.62kJ/mol,ΔG~0=-10.00kJ/mol,ΔS~0=1.3J/mol·K。  相似文献   

18.
氨基膦酸树脂对钇的吸附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膦酸树脂 (APAR)对钇 ( )的吸附在 p H=5 .0时最佳。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 14 3mg/ g树脂 ;用 2 .0~ 4 .0 m ol· L- 1 HCl作解吸剂 ,解析率为 90 % ;测得吸附速率常数 k2 98=1.81× 10 - 5s- 1 ;等温吸附服从 Fre-undlich经验式 ;吸附热力学函数△ H°=1.32 k J· m ol- 1 ;吸附机理表明 ,APAR功能基上的 N、 O与 Y3 发生配位键合。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流动注射技术进行痕量钪的离子交换分离富集,在0.40 mol·L-1HBr介质中,Sc3+与Br-形成络阴离子,被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富集,用0.25mol·L-1HNO3-1.5%硫脲溶液洗脱,用对氯偶氮氯膦(CPA-pCl)分光光度法测定.有色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15 nm,钪的质量浓度在0~1000μ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的检出限为1.2μg·L-1.经分离后,钪的测定灵敏度可提高数倍,大量共存离子不干扰钪的测定.该法已应用于煤矸石痕量钪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以稻草为原料,经酚化、交联和胺化后合成了季铵型木质素,并研究了其对AuCl4-的吸附性能.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差热-热重分析(TG-DSC)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AuCl4-初始浓度、盐酸浓度和吸附时间对AuCl4-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为热稳定性好且含有大量孔隙和表面粗糙的不规则块状季铵型木质素;在盐酸浓度为0.5 mol·L-1,AuCl4-初始浓度为6.0 mmol·L-1,吸附100 h时AuCl4-的最大吸附容量为3.27 mol·kg-1,在0.5 mol·L-1盐酸和1.0 mmol·L-1 AuCl4-的条件下吸附达到平衡时间为360 min.经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吸附后的AuCl4-被季铵型木质素中的酚羟基还原而以单质形态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