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乡村集体记忆景观小品的设计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象征,其目的在于记录乡村发展过程中的记忆,通过提取有记录价值的元素,呈现为具有现代化风格的题材,提高受众感知,触发共情效果。本文将以集体记忆景观小品为媒介,通过对十八洞村村容村貌的取材来实现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记忆,对现有的四个寨子景观进行提质改造,完善节点设计,以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乡愁记忆是人们穿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对家乡一草一木、一楼一台的深情凝望和回忆。桃花小镇是甘肃省特色小镇的代表,文章以村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导向对其居住景观进行生态化、乐趣化和情感化的设计。在综合国内外的乡愁设计特色和核心理念后,将桃花小镇的特色和记忆点滴展现在人们眼前。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发现小镇实际设计中的问题并整理其景观衰退的时间脉络,打造出“空间特色的营造、物质环境的营建及人文特色的架构”三种设计战略,为甘肃省特色乡村和小镇的乡愁景观打造提出可借鉴的指导性策略。  相似文献   

3.
卞梧  张云  都铭 《中国园林》2022,38(10):98-103
乡村环境中存在一类日常而平凡的景观,和专家视角下具有突出价值的景观一样,它们同样是文化和社会关系的表征空间。在新型城镇化中,这类景观对形成以人为本的、完整适宜的生产生活环境单元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解读。以江苏盐城普通村落八灶村为典型案例,分析八灶村村民对日常景观的价值感知及其时空分布情况,识别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场所类型,包括惯常行为空间、主题活动空间、个人所属领地,其意义产生于不同物质空间基础上村民多样的日常活动中。发现意义场所的分布存在一定边界,其热区由住宅区向周边扩散,密度级别逐渐降低。意义场所的感知具有时间特征,主要集聚在明代、人民公社时期和2000年前后,是村落集体记忆的体现。最终提出在城镇化过程中,应重视日常景观中意义场所的识别,并在村落的更新和重建中予以响应和重塑,藉此延续村落的内在活力和乡村特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生活模式的改变以及现代化建设,使得乡村的文化以及物质空间发生了改变,甚至有时是一种破坏,使得集体的记忆被损坏,乡愁无处寻。文章从留住乡愁出发,提倡保护乡愁,以集体记忆理论为依据,以黄山市休宁县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五城村为例,从空间场所的特征和人际交往以及文化习俗几方面探讨了对集体记忆构建的影响,继而延伸到保护乡愁的措施。研究认为,构建"集体记忆",得从保护物质空间以及活动着手,恢复完善原有的记忆空间,控制延续乡村的风貌,继承发展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发展乡村特色文化及产业。  相似文献   

5.
以文化遗产景观“记忆”为线索,探讨文化遗产景 观保护的设计应用与方法。提出阐述了文化景观“记忆三元 素”及其在文化遗产景观感受中的关键作用:1)人类活动的 文化历史记忆;2)自然生态的环境变迁记忆;3)景观营造的 文化景观实体空间风貌记忆。基于现代景观的开放性和参与 性,以2个文化景观遗产设计实践为案例,从人的景观感受 出发,分析探讨了文化遗产景观感受与记忆的因果关系,阐 述了“记忆三元素”作为人、场所和城市之间互动的一种联 系,而成为三者交流的共同“语言”,及其三元耦合、主客 互动关系。基本结论:“记忆”是一种物质文化资源和社会 文化实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展现历史、现实和未来脉络; “记忆”强化了人与场所之间的互动、场所与城市之间的联 系以及人类文明历史的延续;基于记忆的城市文化遗产景观 设计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是村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然而受城镇化浪潮的冲击和行政指令的整齐划一让乡村文化建筑千篇一律,造成了村民记忆断层、文化自信缺失及归属认同消散。建筑形态作为呈现给人的第一视觉印象,承担展现乡村文化风貌及凝聚村民内聚力的责任。本文从集体记忆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优秀乡村实践案例,希望以乡村文化建筑形态设计为触媒点,实现乡村针灸式的渐进式更新,进而唤醒乡村集体记忆,找回村民的文化自信与归属感。通过建筑形态象征性设计的提出,本文分别针对文化传统、乡土构筑、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提出隐喻、同构、拟态和重塑设计,以期为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2)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记忆正面临着巨大冲击,电视纪录片在建构与传播乡村集体记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纪录片《记住乡愁》将传统与现实对接,实现了对乡村记忆的现代重构,使之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了国族认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和心理抚慰等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村落景观意象感知反映居民心理与情感,体现大众对乡村发展建设的真实诉求,是提升人居环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乡村集体记忆逐渐衰退,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强调把乡土特色文化融入乡村建设,要留住乡情乡愁。赣南传统村落在生活生产方式、村落风貌、历史沿革等方面独具特色,文化价值亟待被挖掘。因此,如何在保护传统和传承村落历史文化基础上,唤醒居民的集体记忆与大众的认同感,并对传统村落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开发和规划发展是当前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
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民众在长期集体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区域文化和集体记忆的共同载体,同时也是民众文化意识和精神力量之源。文章以村民为主体的"集体记忆"为基础理论,指出"城市化模式"下乡村建设对公共空间营建产生的消极影响,加以纠正用于指导乡村公共空间物质层面营建中乡愁记忆的表达,以期能在乡村生活逐渐去村庄化的当下,再造乡土特质,重塑村民集体精神,进一步增强乡村集体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中州建设》2014,(5):43-46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什么,乡愁是游子对故乡记忆的眷恋和思念。愁之所生者多元,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游子之愁:有“偶闲也作登楼望,万户千灯不是家”的农民工之愁;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文人之愁;有“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的士大夫之愁。不论哪种愁,  相似文献   

11.
戴彦  彭莉  刘鹏 《中国园林》2022,38(8):42
当前快速城镇化伴生的“乡村收缩”现象对乡村 景观产生巨大冲击,威胁其价值维持。立足乡村景观价值衰 减现象和机制的解读,通过质性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大足区玉 峰村的半结构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和解译,以实证方式论证乡 村景观价值的衰减感知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乡风民俗淡 化、空间风貌衰败、田园景观破损及生态环境退化在村民关 于景观价值衰减的现象感知中呈现强度递减趋势,而社会结 构退化、文化土壤消解、生产关系弱化和土地利用转化等作 用机制则是由深入浅地诱发乡村景观价值衰减的关键因素。 据此,建议后续应从历史保护、文化再生、产业构建和规划 管控等角度加强乡村景观价值的保护和提升工作。  相似文献   

12.
山水是中国传统村落选址和规划的核心因素,山水意象的变迁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地方意识形态。诸葛村自元代建村便以山水为胜,如今则以"八卦奇村"成为著名旅游景点。首先通过古籍文献分析,提取诸葛村的古代山水意象,结合实地调查将其转译于现状地形图上;然后在诸葛村展开调研,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认知地图绘制,获取当代人群的山水意象及其感知强度,并根据与变迁历程直接相关的年龄划分人群,以细化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和分析,对强化、弱化的意象分别进行解读;最后归纳山水意象变迁的原因,并指出传统乡土聚落在未来的保护更新与旅游开发中,应注重对山水文化景观的研究与保护,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以实现传承。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贵州传统军事聚落的景观 格局正在遭遇被破坏的困境。通过梳理史料与实地勘察,结 合ArcGIS的数据分析,对明代贵州军事聚落的层级构建与分 类、分布规律、布局与选址特征等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明代 贵州有着严密的军事制度,可分为“都司-卫-千户所-百户所- 总旗”5个层级;聚落沿驿道呈线性化分布规律,局部以点式 补充;其布局展示出纵深化与环绕状的军事戍防、占平坝与近 水源的农事相地、临驿道与织网式的交通组织等特征;根据聚 落规模大小及功能属性,可分为卫所聚落、屯堡聚落和功能聚 落3类;聚落选址以军事戍防为主导,充分利用贵州特有的景 观资源。从宏观至微观全面认知军事聚落的布局与选址,对于 保护贵州传统军事聚落的景观格局与未来城乡规划的发展具有 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以中山桂南村为例对乡村景观的建设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乡村景观应基于乡村聚落的实际情况,明确自身在乡村聚落可持续发展中所处的位置与角色。本文对乡村景观的建设从宏观和微观空间尺度下进行论述:在宏观空间尺度下的乡村景观建设中,应从景观生态学角度以乡村景观空间结构的维护来协调城镇发展和乡村景观空间延续,从环境行为学角度以"线性"流线为展示方式;在微观尺度下,景观节点的提升建设中,应延续核心景观要素的价值并促进人与乡村景观场景以现代的方式互动。  相似文献   

15.
乡村是人居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乡村景观是兼具多重价值的复合景观系统。“美丽乡村”与“乡村振兴”政策的推动与实施,对乡村景观的研究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源,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2000—2020年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外乡村景观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乡村景观生态系统服务、乡村景观评价、乡村景观管理与保护、乡村景观多样性,国内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乡村景观政策、乡村旅游景观、乡村景观评价与保护。分析国内外乡村景观的研究背景及驱动因素,对比两者在研究视角、理论与方法3个方面的差异,为探究乡村景观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基础,提出国内的乡村景观研究未来应持续关注乡村景观多种功能和价值,健全评价与保护机制,完善理论与方法框架。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居环境三元理论的乡村景观 游憩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乡村景观的游憩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乡村游憩产生的动机和特征入手,寻找乡村人居环境"背景元""活动元""建设元"有机联系、三元互动的关系,分析由背景元主导的乡村游憩资源的构成要素及功能特征。以优美性、乡土性、宜游性为价值标准,建立乡村景观游憩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乡村景观游憩价值的核心,坚持和传承乡村人居环境背景的整体保护、乡村人居活动的活化、乡村人居建设因地制宜的传统,保护乡村人居环境的自然度、丰富度、和谐度;突出乡村文化的地域性、原真性、传承性;优化乡村建设的清洁度、舒适度和可达度。从而以游憩价值的发掘和利用为契机、实现乡村景观价值的保护、彰显和提升,以游憩为推动力,促进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提质。  相似文献   

17.
何悦  陈荣  张云路 《风景园林》2022,29(3):31-36
新型农村社区是当下推进城乡统筹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当前新型农村社区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公共空间地方性的丧失、过度城市化等现象让原住民的地方依恋这一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为化解新型农村建设与原住民地方依恋之间的矛盾冲突、建设现代治理与人文关怀有机统一的新型农村社区,以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田仙峪村为例,采用地方依恋量表问卷和村民访谈等方法度量不同年龄段村民对于不同公共景观要素的地方依恋感知程度,细化人群并深入研究各群体依恋感知出现差异的原因,揭示触发原住民场所依恋感知的乡村公共景观特征。结果显示,村民对具有生产性质和情感牵绊的公共景观依恋感较强,不同年龄群体对于各类公共景观要素的关注点和认同度具有较大不同。基于此,进一步提出了以增强地方依恋为目标的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景观的优化建议和策略,为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8.
:“双碳”视野下的乡村景观研究与实践是当代风景 园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面向,乡村景观碳源碳汇量化解析与制 图分析是其研究基础与技术途径,以面积系数法构建的乡村景 观碳模型及其测度技术研究亟待开展。基于“三生空间”景观 要素进行乡村碳源碳汇因子聚类,建立碳源碳汇清单并计算景 观要素基础碳量,依托GIS平台关联对应面积、获取碳系数, 建立乡村景观碳模型。以直山村为例,根据景观要素SHP图形 数据库将碳模型进行制图表达,实现乡村景观要素的碳量集成 与测度解析。相关研究为乡村景观要素碳源碳汇联立分析提供 了一种可借鉴、可发展的技术框架与测度方法,为乡村景观碳 模型系统建构与纵深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村民是乡村的主体,为探讨北流市北部乡村景观村民 满意度水平及影响因素,选取6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 采用AHP-熵权组合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然后运用TOPSIS-灰 色关联评价模型对村民满意度进行测评,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对 障碍因子进行诊断,得出如下结果。1)在8个乡建示范点中, 木棉村满意度水平为良好,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为0.731 5; 田心村满意度水平为较差,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为0.243 9; 其余6个村子的满意度水平均为一般,说明总体上北流市北部 乡村景观村民满意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2)4种建设类型的灰 色关联相对贴近度从高到低排序为:休闲旅游型(0.659 0)、 生态保护型(0.571 6)、文化传承型(0.538 4)、环境整治型 (0.407 9)。3)从障碍因子的出现频次来看,民俗文化活动形 式多样C21、直接或间接参与方案设计C24、交通通畅C16、 公共空间种类丰富C20、宗祠建筑特色鲜明C10和水质清洁C5 是影响北流市北部乡村景观村民满意度的主要障碍因子,应重 点关注。研究结果可为北流市乃至岭南地区的乡村景观建设提 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