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将不可逆热力学和损伤力学应用于橡胶复合材料的疲劳研究,在大量试验工作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热力学势函数,建立了橡胶复合材料的损伤演变方程和橡胶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预报方程。应用本模型对单向橡胶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报,发现理论预测值与试验结果比较符合。  相似文献   

2.
应用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导出了层板复合材料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剩余寿命的预报模型。该模型已用典型层板复合材料在恒幅疲劳载荷作用下的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验值的接近程度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一阶弯曲共振现象,开展了复合材料悬臂梁高周弯曲疲劳试验。为了取代传统的金属疲劳理论,根据复合材料疲劳损伤渐进扩展的特点,发展了新的数值方法应用于复合材料的疲劳分析。研究局部疲劳损伤模型和周期跳跃技术,开发了复合材料悬臂梁高周弯曲疲劳的半解析法Matlab疲劳损伤分析程序;另一方面,通过开发UMAT子程序,实现了疲劳损伤模型和周期跳跃技术在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中的应用。分别使用半解析法和有限元法分析复合材料悬臂梁高周弯曲疲劳的损伤累积破坏过程,预测了其高周弯曲疲劳寿命,数值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4.
对微观力学失效(Micro-mechanics of failure,MMF)理论的应用做了扩展,将其用于分析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FRP)复合材料的三维复杂结构的疲劳强度。基于MMF理论,建立了连续FRP复合材料层合板疲劳强度表征方法。分别对碳纤维/树脂(UTS50/E51)复合材料单向层合板进行静载和疲劳试验,得到层合板的基本力学性能和宏观强度指标;对UTS50/E51层合板组分疲劳强度进行了表征,得到了纤维和树脂的拉伸、压缩MMF疲劳特征参量S-lgN曲线,为MMF方法应用于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的疲劳强度分析提供了判断依据。使用建立的方法对UTS50/E51多向层合板的拉伸疲劳强度进行了分析,并将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橡胶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发现:橡胶复合材料在疲劳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粘弹性,材料的动态粘弹性在疲劳初期和末期表现出不同的趋势,与其他脆性复合材料不同,橡胶复合材料在疲劳过程中伴有较高的热生成,橡胶复合材料的滞后损失愈大,实际热生成温度愈高,其疲劳寿命降低愈明显。  相似文献   

6.
用信号处理的方法研究了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塑性应米能在疲劳中的变化。得出循环疲劳周数与塑性应变能之间的幂函数关系,进而分析了用线性累积损伤公式来估算疲劳寿命出现较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金属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细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细观力学的平均场理论为基础,利用增量方法分析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在每个增量过程把基体看作各向异性弹性材料来处理。首先利用数值方法求得了任意椭球夹杂在各向异性基体中的Eshelby张量,然后利用Mori-Tanaka平均场理论建立了复合材料应力与应变的增量关系。应用上述方法和基体的塑性混合强化模型及基体的疲劳寿命关系,本文分析了SiC/Al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与微观结构的联系,并对复合材料的低周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分析和预测结果和文献的实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8.
随着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的应用更加广泛,其结构修理问题日渐凸显。挖补修理在复合材料层合板修理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修理后结构的疲劳性能是评价结构修理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对复合材料挖补修理层合板疲劳性能的研究意义重大。文中从模型和试验两方面总结了挖补修理复合材料层合板疲劳性能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挖补修理复合材料层合板疲劳性能研究存在的问题,可为复合材料结构挖补修理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试验研究了挤压铸造法制造的SiCw/6061Al复合材料沿挤压方向的疲劳强度、循环硬化和疲劳裂纹萌生的基础上,利用能量理论法计算了SiCw/Al复合材料萌生疲劳微裂纹所需要的临界位错密度,并对SiCw/Al复合材料在10 ̄7周次的疲劳强度比其比例极限略高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采用缠绕成型的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管型试样,对复合材料在拉扭双轴载荷作用下的多轴疲劳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多轴疲劳失效是基体中疲劳损伤累积的结果,最终的失效裂纹通常平行于纤维方向;根据实验中得出的应力应变曲线、疲劳寿命曲线,重点讨论了不同缠绕角复合材料的多轴疲劳寿命随双轴载荷比例、平均应力等因素的变化规律,为今后的多轴疲劳理论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各向异性导磁复合材料制备磁性槽楔是槽楔用导磁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本文综述了各向异性导磁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并简要介绍了其相对于各向同性导磁复合材料所具备的特点,最后对目前各向异性导磁复合材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石墨烯基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墨烯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吸波领域备受瞩目,成为吸波材料研究的一大热点。综述了石墨烯/磁性纳米颗粒复合吸波材料、石墨烯/导电聚合物复合吸波材料及石墨烯/纳米金属或金属氧(硫)化物复合吸波材料在吸波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展望了石墨烯基复合吸波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A brief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polymeric composite materials in Korea is discussed.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government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universities doing active research on composite materials. Aerospace companies are developing many 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 for defense, aerospace, transportation,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The anticipated applications of polymer composite materials as a structural material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稀土复合发光材料的结构及耐水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稀土复合发光材料。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失重(TG)测定,研究了复合发光材料的结构、发光特性和耐水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发光材料中聚合物分子与稀土分子之间通过键合的方式结合;复合发光材料与稀土发光材料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波长范围相近,表现出相似的发光特性;复合发光材料的耐水性优于稀土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5.
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鞠剑峰  李澄俊  徐铭 《功能材料》2005,36(5):648-651
综述了纳米TiO2复合材料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复合方法及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解沉淀法制备抗紫外性能较好的TiO2-高岭土复合材料,并研究煅烧温度对其抗紫外性能的影响,在不同波长紫外光照射下,分别测试不同煅烧温度制备的复合材料的透光度,并采用X射线衍射法和扫描电镜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表面均匀地沉积了纳米TiO2颗粒,其对短波长紫外线的屏蔽作用优于对长波长紫外线的屏蔽作用;未煅烧和低温煅烧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抗紫外性能优于高温煅烧制备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7.
王建  张小华 《包装工程》2009,30(9):118-119,137
指出了隐身防护多功能树脂基复合材料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隐身防护复合材料的研究相状。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主要特性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讨论树脂基复合材料组成和成型方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隐身防护包装复合材料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8.
赵盛  霍志鹏  钟国强  张宏  胡立群 《功能材料》2021,52(3):3001-3015
原子能工业的日益发展带来了核泄漏、核污染等安全隐患,人们必须采取严密的防护措施来保障涉核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众多核辐射类型中,中子和γ射线穿透性最强,屏蔽难度最大。然而,传统的中子屏蔽材料如硼、水、聚乙烯和伽马屏蔽材料如铅、铁、钨等屏蔽功能单一,屏蔽性能有限,有的热力学性能不佳,难以满足现代辐射防护的要求。在这方面,复合材料可以集中各原材料的优点,取长补短,使得综合性能和应用范围优于各原材料。目前,已有大量复合屏蔽材料被开发和应用。按照基体不同可分为:(1)聚合物基复合屏蔽材料;(2)金属基复合屏蔽材料;(3)屏蔽混凝土;(4)玻璃基复合屏蔽材料;(5)陶瓷基复合屏蔽材料。根据国内外复合屏蔽材料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近几年来复合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简要概述了中子和伽马射线与原子相互作用的原理,总结了每种类型的复合屏蔽材料的研究内容和特点,分析了目前复合屏蔽材料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碳材料与锡基合金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总结了C-Sn二元复合材料的主要种类,并分析了它们作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特点;同时阐述了C-Sn-金属三元复合材料的发展,这种复合材料结合了碳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合金材料的高比容量的优势,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20.
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增强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述了木/塑复合材料的主要配方、工艺和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物理特性及其与其他材料性能比较;观察和分析木/塑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形态研究其增强机理;简要提出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