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为保证炮弹在动态交接过程中炮弹速度的平稳性和交接的准确性,分析供弹交接单元中拨弹轮齿数对炮弹交接过程的影响。以某小口径自动机无链供弹系统为例,建立供弹交接单元的动力学模型,对拨弹轮在不同齿数情况下进行炮弹交接仿真分析,得到炮弹速度曲线图,并分析了炮弹与拨弹轮之间的碰撞力。仿真结果表明:拨弹轮齿数的不同对炮弹在不同单元之间的交接有直接的影响,当前后交接单元齿数相同时,炮弹交接速度最平稳可靠。随着供弹速度的不断提高,炮弹与拨弹轮之间的接触力也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炮弹在动态交接过程中炮弹速度的平稳性和交接的准确性,分析供弹交接单元中拨弹轮齿数对炮弹交接过程的影响。以某小口径自动机无链供弹系统为例,建立供弹交接单元的动力学模型,对拨弹轮在不同齿数情况下进行炮弹交接仿真分析,得到炮弹速度曲线图,并分析了炮弹与拨弹轮之间的碰撞力。结果表明,拨弹轮齿数的不同对炮弹在不同单元之间的交接有直接的影响,当前后交接单元齿数相同时,炮弹交接速度最平稳可靠。随着供弹速度的不断提高,炮弹与拨弹轮之间的接触力也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炮弹在交接过程中速度的平稳性和交接的准确性,对提弹机构与弹夹间隙对炮弹交接过程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某小口径自动机无链供弹系统为例,基于平面运动特性对双向交接过程进行分析,并指出影响误差的因素.利用Solidworks建模软件建立简化供弹交接单元动力学模型,运用Adams运动学仿真软件进行炮弹交接仿真分析,得到炮弹速度曲线图,并分析炮弹与提弹机构之间的碰撞力.仿真结果表明:提弹机构与弹间隙对炮弹在不同单元之间的交接有直接的影响,不同间隙会导致弹在交接过程中发生卡弹情况,产生安全隐患.由于推弹机构摆放位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以及弹夹相对推弹机构的向下运动,导致误差的积累.利用提弹齿与炮弹间隙来消除本行炮弹的积累误差.通过Admas仿真验证了炮弹交接过程的可行性,使得炮弹交接过程平稳安全.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火炮的供弹能力,对弹鼓供弹的驱动特性及其传动交接特性进行研究。在借鉴现有国内外供弹系 统的基础上,以某外鼓驱动供弹装置为对象,建立弹鼓供弹模型。进行转动惯量的计算,根据设计的运动规律计算 启动弹鼓所需的驱动力矩,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弹鼓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选取其中的 5 发弹做了交接特性研究。 仿真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为相关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火炮在高速射击时,为了保证射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可靠的弹箱系统是关键部分。在吸取同步带传动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同步带传动技术的弹箱系统。为了解同步带弹箱的运动特性,进一步优化结构参数,利用多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和Pro/E软件建立同步带弹箱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分析弹箱的整体工作特性和炮弹在整个供输弹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新型无链供弹系统的设计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猛 《兵工自动化》2021,40(2):6-7,28
为解决弹药在运转过程中晃动影响供弹系统接口交接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减小弹药偏移幅值的设计方法.根据供弹系统供弹速率及结构参数等条件,基于供弹系统结构参数的基本假设,建立板簧结构简化模型,使用运动方程对弹药单元的运动规律进行描述,利用Matlab进行循环迭代计算,以弹药偏移幅值为目标函数,求解运动参数最优值,并在某型舰炮供弹系统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供弹装置各运动构件的可靠性,对某无链供弹装置进行建模进行研究。通过ADAMS软件建立无链供弹装置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方程,以2发弹的仿真曲线为例进行多发炮弹与闭合弹链运动交接的仿真分析,得到弹丸位移、加速度等参数曲线,并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系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供弹机构的动态特性明显,对供弹机构可靠性的进一步提高及结构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传统小口径舰炮的弹鼓装弹量有限,为保证射击后能够及时补弹,设计了一种新型弹箱,能够在低功耗的基础上实现自动化快速、连续补弹。介绍了弹箱的工作原理,利用CATIA建立弹箱的三维模型,并完成装配。考虑补弹过程中炮弹受力不能过大,通过ADAMS对该弹箱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重点分析了炮弹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分析表明:该弹箱能够实现自动的快速、连续补弹,从而提高补弹的速度,为今后补弹技术的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同旋向供弹单元结构紧凑,更适合应用于对空间布局有特定要求的无链供弹系统中。为了最大程度降低同旋向供弹过程中炮弹的速度变化量,分析了同旋向供弹单元设计输入参数,以某自动机供弹系统中的同旋向供弹单元为例,建立了动力学分析模型,根据工程设计特点,进行了多输入参数的仿真分析,分析过程及结果对无链供弹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赵亮亮 《兵工自动化》2023,42(11):77-82
针对某小口径高射速自动炮在特殊环境下对供弹系统的空间布置需求,提出一种可实现弹壳有序回收的交叉螺旋无链供弹系统方案。建立交叉螺旋无链供弹装置的3维模型,运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无链供弹装置的虚拟样机模型,仿真分析其在4 000发/min射频下的供弹交接和弹壳回收运动规律。仿真结果表明:28发炮弹交接时轴向速度为0,轴向位移保持不变,供弹交接和弹壳回收过程平稳通畅,供弹系统结构可靠合理;该方案满足某型自动炮的设计需求,可为相关无链供弹系统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结构空间受限的条件下,为保证供弹系统满足高射速和足体积要求,使系统功率最小并保障充足的携弹量,据此展开可行的多结构组合,仿真分析和比较优势分析,以及传递链接模式深入研究;分析和研究结果认为箱式无链供弹与多层闭合弹带式高速无链供弹组合是适用于多态要求较理想的供弹结构模式,此模式已为某机高射速研究所采用,且可推广应用于车载、舰载以及智能化高射速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12.
节片式柔性导引的结构特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常见的柔性导引结构,同时根据无链供弹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要求,设计了一套适合无链供弹系统的节片式柔性导引结构,并运用RecurDyn多体动力学软件对节片式柔性导引在一定工作条件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种节片式柔性导引结构简单,原理可行,能够实现稳定、连续地供弹,为新型无链供弹系统的进一步研究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一种新型智能仓储选送机构,阐述了交接部分的工作原理,对其关键交接部分进行运动分析;在三维设计软件中建立仓储选送机构的实体模型,并对其关键交接部分进行简化;然后将简化的交接模型导入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 ADAMS 中,建立其虚拟样机模型,对关键部分的动态交接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定量的确定碰撞力与上下位置、碰撞力与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交接单元的两个重要设计参数的参数化仿真研究为交接单元各部件的强度校核、优化设计等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理论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对复杂机械系统进行仿真研究时,运用三维设计软件和ADAMS 联合仿真,可快速、准确的建立机械系统仿真模型,能较准确分析复杂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管火箭箱式发射技术的特点,结合其在非致命武器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储运与发射非致命火箭弹一体化的箱储式防暴弹发射单元这一全新概念。对发射装置承受载荷进行了分析,选取工程塑料作为定向器材料。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ro/Engineer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相结合,建立了定向器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对定向器在承受最大载荷状态下的应力变形及位移进行了对比分析,保证了定向器设计符合理论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大容量供弹装置是武器系统作战可持续和可靠性的保证,容弹量和供弹顺畅性是其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基于ADAMS软件,建立了大容量供弹装置模型,通过改变布弹方式和挂弹滚柱结构,对弹箱容量和拖弹阻力进行了分析,用于指导大容量弹箱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考虑基于无控方案实现火箭靶弹平飞弹道存在诸多不利因素,提出了一种通过在原型弹上加装鸭舵和简易控制装置实现火箭靶弹平飞弹道的设计思路,并对总体方案进行了阐述。最后根据气动特性数据和弹体结构数据,仿真计算了靶弹在不同条件下的飞行弹道,并结合计算结果对供靶方案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选择不同的发射角和控制舵偏角程序,能够使靶弹获得相对平直的飞行弹道。  相似文献   

17.
利用MSC.Adams和Easy5仿真软件建立了供输弹系统机电液耦合的动力学模型,通过VV&A证明了仿真模型的可信度。针对MCS求解复杂结构系统随机动力学问题时计算量过于庞大的难点,提出了虚拟样机—蒙特卡洛模拟法—支持向量机(VP-MCS-SVM)动力学随机响应求解方法,高效地完成了供输弹系统随机动力学的仿真求解。结合统计推断理论和可靠性分析理论探讨了供输弹系统动作可靠性及随机参数分布特征漂移时的动作可靠性问题利用MSC.Adams和Easy5仿真软件建立了供输弹系统机电液耦合的动力学模型,通过VV&A证明了仿真模型的可信度。针对MCS求解复杂结构系统随机动力学问题时计算量过于庞大的难点,提出了虚拟样机—蒙特卡洛模拟法—支持向量机(VP-MCS-SVM)动力学随机响应求解方法,高效地完成了供输弹系统随机动力学的仿真求解。结合统计推断理论和可靠性分析理论探讨了供输弹系统动作可靠性及随机参数分布特征漂移时的动作可靠性问题为复杂系统动作可靠性的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基于供弹机结构原理,建立了供弹机故障树;考虑其部件服从多种失效分布,利用蒙特卡罗法进行可靠性仿真建模,并编程计算其系统可靠度、平均无故障工作弹数,为供弹机可靠性指标的预测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也对供弹机结构改进与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小口径高炮存储供弹系统携弹数量受限、供弹阻力大及供弹线路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旋转存储供弹系统。该系统采用4个独立小弹仓组成的存储弹箱对供弹系统进行旋转供弹,大大缩短了供弹线路,减小了供弹阻力。通过合理匹配旋转供弹时间达到安全可靠的旋转供弹。该供弹系统结构设计简单紧凑,控制操作方便,运行可靠,不但满足火炮全程高射速情况下输弹动作平稳,拖弹阻力小,而且操作维修方便,能有效解决目前小口径高炮存储供弹系统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导弹箱式发射过程中燃气流对箱壁温度的影响,对导弹运动过程中燃气流场进行数值仿真,获取箱体内侧壁面附近燃气流的热物性参数,并根据燃气流场计算结果展开发射箱箱壁的传热研究。利用诺谟图法得到导弹发射过程中箱壁结构的温度变化情况,从而确定燃气流对发射箱箱体是否造成结构性的破坏,为发射箱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