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现象进行现场观察、分析,找出引起压缩机管道振动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有效减振措施,使压缩机管道振动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没有因管道振动而产生法兰连接螺栓被振断、管线上的管卡被振断、阀门上的法兰螺帽被振掉这些事故隐患,达到了减振的目的,保证了压缩机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输油泵管道是油田输油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其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输油装置的运转。基于ANSYS软件建立输油泵出口管道有限元模型,首先,对输油泵出口管道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管道模型的固有频率和各阶振型;其次,开展热-应力耦合分析计算,得到出口管线的应力和应变情况;再次,进行双向流固耦合计算,分析流体与管道的互相影响,得到不同时刻管道的周期性振动频率;最后,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和现场测试情况,提出不同的减振措施。通过对改进前后管道的振动情况进行对比,发现输油泵出口管道的振动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小管道振动,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某化工厂往复压缩机管道的振动改造,从现场实测到理论计算和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往复压缩机管道的振动特征,通过典型管系的频谱分析,对其振动情况作出了合理的技术评估.分析表明本文采用的测试方法是正确的,理论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4.
山东某石化企业从热交换器到二套加氢分馏塔的进料管道振动剧烈,最高振幅超过10 mm。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进料管道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结合现场进料管道的振动情况,认为共振和进料管道缺少支撑是产生剧烈振动的主要原因。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阻尼减振模拟仿真,提出了阻尼器安装最优方案。在不停机的基础上,搭建新的框架安装蜂窝型阻尼器之后,进料管道振幅平均降幅超过90%,基本消除了进料管道疲劳振动问题,实现了整套装置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某石化企业柱塞泵入口管线的振动问题,研究了阻尼减振技术。在测量振动管道的布置参数后,用ANSYS建立管道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结合现场管道的振动情况,找出管道振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进一步运用SAP2000进行阻尼减振模拟仿真,提出了优化方案。在柱塞泵不停机、管道结构不改变的情况下,按指定方案安装阻尼器后,柱塞泵入口管线的最大振幅由1 175μm降到了132μm,降幅高达89%。改造后的管线所有测点振动幅值降幅都超过了70%,且处于安全范围之内,实现了整个机组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第二采气厂所辖气区覆盖面积大、站点多、管网复杂,管道基本分布在沙漠、沟壑险峻的山地等复杂地形的区域。管道穿越道路、河流多而复杂,再加上陕北特殊自然条件下的季节性河流,时刻对管道的安全管理提出风险挑战。如不能及时掌握管道的应力变化信息,其不良后果和经济损失是十分明显的,为保障天然气输送管道线路的安全运行,对管网运行数据以及管道应力、振动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报警限值设定,实现紧急情况进行告警,及时进行处置,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对管道整体运行情况进行评价,保障气田管网及重点管道安全运行。本文对管网、长输管道现场智能化管理技术及管道应力、振动监测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往复式压缩机系统管道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动力分析角度,对往复式压缩机引起管道振动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控制管道振动的方法。并以海上已投产平台为例进行振动分析,计算了因脉动引起管道振动的不平衡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济南某炼油厂丙烷塔空冷器集合管管道振动问题,通过现场测量管道系统的振幅和频率,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管系进行模态分析,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提出了管系振动的解决方案。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在管道的适当位置安装阻尼器,有效降低了管道系统的振幅,提高了管道的运行寿命。  相似文献   

9.
针对辽宁某石化厂离心泵入口DN50mm管道振动问题,首先运用ANSYS软件对管道进行模态分析,将模态分析结果与现场测得的振动数据相比较,分析出管道振动的主要原因;其次对管道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分析出管道各处的附加热应力。依据模态和热分析结果拟定最终减振方案,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在适当的位置安装阻尼减振器和固定约束,二者的配合使用有效地降低了该管系的振幅,保证了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往复式压缩机在石油天然气输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往复式压缩机管道的振动是影响压缩机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分析往复式压缩机管道振动的特性,采用传递矩阵法建立了压缩机管道系统气柱固有频率的计算模型,通过气柱固有频率与压缩机基频对比发现,气柱固有频率为压缩机基频的整数倍。现场测试发现,管道振动强点的频率与压缩机基频或者气柱固有频率接近,说明管道系统的频率接近压缩机基频和气柱固有频率时,管道系统将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11.
离心泵振动超标可能导致转子与定子相互摩擦甚至咬死;也可能导致轴封失效,发生泵送介质泄漏;还可能造成与泵连接的管件、阀门及基础振动,对操作人员和周边环境造成次生危害。分析了某多级离心泵机组发生振动超标的可能原因:结构本身设计制造问题、气蚀余量不足、泵体安装问题、操作运行不当等,并进行了逐个排查;计算了泵的固有频率,并利用Fluent和Caesar II两种软件分别进行了管道流场分析和模态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了最终减振改造方案,即在泵出口管道的适当位置增加固定约束,保证离心泵在优先工作区运行。减振改造方案实施后,有效降低了机组振动,保证了机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由于温度和振动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对压缩机组管道进行柔性和动态分析十分必要。针对目前压缩机管道在柔性分析计算过程中,传统的管道支架处理方式对分析计算结果存在风险和成本影响,本文提出在计算模型中对支架参数加以修正,得到更贴近现场实际的计算结果,达到了降低现场运行风险和建造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太阳升泵站在工作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振动问题,利用传感器及相关软件测试了不同工况下的管道振动情况。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初步找出了管道振动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某接收站运行的首台国产BOG压缩机为例,对压缩机设备的平面布置、超低温下管道材料的选择、压缩机管道布置方案、管道应力分析、压缩机管道系统振动分析等管道设计过程中的各重要节点进行了讨论,最后通过实例对应力、振动分析过程进行了介绍。利用CAESAR II软件对管道应力进行了校核,优化后的管道布置满足应力分析的要求;利用CAESAR II软件对管道系统进行了脉冲振动分析,结果显示压缩机管道系统各阶频率下的脉动压力不均匀度以及管道系统的固有频率值均满足要求。目前该装置实际运行良好,说明该压缩机组及管道布置方案是合理的,为后续同类装置国产BOG压缩机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柱塞泵以及相关管网振动过大的问题,是困扰油田注水泵站安全生产的难题之一,极大的管道振动常常会引起管道的疲劳破裂,从而引发流体泄漏等安全事故。研究了基于颗粒阻尼的专用减振器,并基于有限元与离散元耦合分析算法,建立了颗粒阻尼技术阻尼分析模型,然后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增加颗粒阻尼前后的设备减振效果,并结合现场测试数据以及空间安装位置,设计了合理的阻尼减振方案,并完成了阻尼器的现场安装与调试,研究发现,增加颗粒阻尼减振后,设备的振动烈度降低57.5%以上,进出口管线降低45%以上,确保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某企业离心式压缩机出口管道振动剧烈,现场振动测量发现管道最大振动加速度高达185.84 m/s2,利用颗粒碰撞阻尼技术对出口管道进行了减振应用。对管道振动原因进行了分析,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管道模态分析,发现第2阶模态频率13.195 Hz与实测激振频率13 Hz几乎一致,得出管道剧烈振动原因是由于管道机械固有频率与激振频率相近,发生共振。运用EDEM离散元分析软件探究颗粒阻尼器最优减振方案,计算得出填充率选择50%时结构耗能速率最大,减振效果最好。选择粒径20 mm,填充率50%的减振方案,现场安装后,振动加速度从185.84 m/s2降至50.549 m/s2,最大降幅72.80%,其他位置平均降幅在65%以上,管道振动明显得到抑制,压缩机出口管道的安全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7.
渤海新型抗冰导管架平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渤海海洋平台长期现场监测结果,对渤海海域冰与导管架平台相互作用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冰激结构振动是目前渤海冰区导管架平台的主要危害。应用冰激导管架平台冰激振动及动冰力研究成果,对新型抗冰振平台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对适用于导管架平台的冰激振动控制装置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在新建JZ20-2NW平台的设计建造中应用了上述研究成果。新建平台现场监测结果分析表明,新型平台比以往平台具有更好的抗冰振性能。  相似文献   

18.
大型焦化装置焦炭塔顶油气管道的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迟焦化装置中的焦炭塔顶油气管道是典型的多工况复杂管道系统,它不但管径大、温度高、易振动,而且其操作介质和操作温度频繁变化,焦炭塔顶油气管道的布置直接影响到焦炭塔的受力状态。文章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从管道应力、设备受力和管道振动三个方面对大型焦化装置的焦炭塔顶油气管道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焦炭塔顶油气管道设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含缺陷石油管道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文卿  张彦华  钟剑  张鹏 《焊管》2002,25(4):27-32
以陆地输油管线和海底输油管线为例,介绍了石油管道的受力情况,重点分析了管道现场焊接接头区,管道施工与运行过程中通常可能出现的缺陷以及应力分布,为管道设计和建设及建立适合于我国实际情况的油气管道缺陷评定规范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渤海某油田上岸管道生产与设计输送压力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渤海某海上油田上岸管道投产后压降比预测压降低的问题,通过查阅设计资料以及现场调研,了解管道的实际运行情况,对比设计资料和实际生产数据,找出了设计与实际输送压力的差异,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供今后设计海底油水混输管道时参考,使设计与现场实际运行情况尽量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