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随访半年、1年和超过2年的患者生存率,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QOL)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半年、1年、2年内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2.73%、45.45%、21.82%,中位生存时间13个月;术后1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90/110),且治疗后QOL总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肝功能Child分级、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瘤肝比均为影响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肝功能Child分级、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是影响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介入治疗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患者的QOL,肝功能Child分级、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瘤肝比是影响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制定针对性的方案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病死率高,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往往生存期较短。中医药疗法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根据肝癌患者肝体受损、木土失和、湿热瘀毒、正虚邪入、肝肾两虚的病机特点,总结了养血柔肝、养肝疏肝健脾并用、分病程清利解毒活血、重用生黄芪补气托毒、滋水涵木肝肾同补等5种肝癌治法。  相似文献   

3.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失去手术指征的5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评价疗效并随访3年,观察其生存率。结果:53例患者多数病例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年、2年及3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75.5%、18.9%、5.6%。结论:对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加肝动脉灌注治疗肝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联合肝动脉灌注对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自1999年6月-2000年5月,对3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了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联合顺铂、5-氟脲嘧啶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肝动脉内灌注化疗。结果:自治疗之日起,生存1年以上者10例,占31.3%,6-12个月(14例),占43.8%,5个月以下的8例,占25%,中位生存期11个月。结论:中晚期肝癌采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联合肝动脉栓塞灌注,能够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病人生存期,改善以往常规分割照射引起的毒副反应。充分显示出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联合肝动脉灌注对中晚期肝癌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杨宏 《中外医疗》2011,30(32):85-85
目的加热碘油及盐水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肝肿瘤动脉加热碘油及盐水化疗栓塞及灌注术。结果 2例肝癌患者进行9次化疗栓塞。1例生存达3年7个月、1例生存达4年9个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18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根据是否有动静脉瘘和严重门静脉癌栓分为两组:对照组(TAI组)61例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研究组(TAE组)124例,先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后,再行肿瘤血管末梢栓塞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生存率、肿瘤缩小率、AFP下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动脉灌注化疗和灌注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是一种姑息性疗法,TAE效果优于TAI.  相似文献   

7.
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26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国平  吴伟成  戴建国 《医学综述》2010,16(17):2697-2698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中的269例行TACE治疗,167例行TACT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TACT组最长生存时间为18个月,TACE组为42个月。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9.6%、23.2%(TACT组)和92.2%、68.6%(TACE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疗效显著,并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程丽 《中原医刊》2004,31(11):64-64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发现的病例多属中晚期,大多已失去手术机会:又因全身化疗毒副作用太大,而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兴起,经肝动脉化栓塞治疗肝癌,已成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我院收治2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施行了此项治疗方法,现对本组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状况,探讨提高患者带瘤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对35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及4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并对所调查的生命质量各项指标进行客观分析。结果:中晚期食管癌组患者的生理状况较中晚期肝癌组差(P〈0.001);但社会/家庭情况、与医生关系、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均优于中晚期肝癌组(P〈0.001)。结论:应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状况给于关注。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治疗,肝切缘距肿瘤仅1~2cm(不同于传统的肝切除模式),术后予以综合治疗,有效地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味正肝化症汤辅助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延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正肝化症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存率及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肝功能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加味正肝化症汤辅助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化疗,可提高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李振方  张永华 《嘉兴医学》2002,18(3):184-185
目的:为了提高原发性肝癌患的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的生存率。方法:采用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法及肝创面对拢缝合法。结果:手术获得成功,术后无并发症,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中晚期的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治疗仍为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晚期肝癌介入化疗术的预后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介入化疗后的主要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81例行介入化疗的中晚期肝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14项指标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并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其生存率。结果:多变量分析显示,影响中晚期肝癌预后最明显的因素是肿瘤大体类型、门静脉癌栓、经手术治疗;经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组与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组的预后无差异。本组6,12,24,30mo生存率分别为58%,32%,15%,12%。结论:中晚期肝癌预后由多种因素决定。对于肿瘤相对局限、无门静脉癌栓的患者积极行介入化疗术,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运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岩舒注射液)加活血化瘀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5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活血化瘀药,对照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运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岩舒注射液)加活血化瘀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运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岩舒注射液)加活血化瘀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肝积方对中晚期肝癌患者SIL—2R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肝积方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游离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T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的影响。方法:给予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药肝积方煎剂,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检测治疗前后SIL-2R,CD3,CD4和CD8的变化。结果: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经配对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SIL-2R,P<0.05;CD3,P<0.01;CD4/CD8治疗后提高21%。结论:肝积方可以降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SIL-2R的水平,同时可以升高CD4/CD8比值,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改善。  相似文献   

16.
养阴活血、温阳利水法为主治疗门静脉癌栓1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晚期肝癌常合并门静脉癌栓或小肝癌,一旦形成癌栓,则易形成肝内播散及肝外转移,易导致门脉高压,并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及腹水等严重并发症.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癌预后极差,患者多在3个月~6个月内死亡.既往多采用保守治疗,甚或放弃治疗.近两年我们采用中医药以养阴活血、温阳利水法为主治疗门静脉癌栓患者1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乙型肝炎相关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6例HBV—DNA阳性乙型肝炎中晚期肝癌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2组,观察组38例在行TACE术后,常规保肝、降酶、支持营养、增加免疫力、水化治疗基础上同时口服恩替卡韦(商品名博路定)0.5mg,每日1次抗病毒;对照组38例在行TACE术后常规保肝、降酶、支持营养、增加免疫力、水化治疗。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肝功能转氨酶ALT、HBV—DNA、甲胎蛋白明显下降,ALB升高(P〈0.05);Child—pugh评分降低(P〈0.05),生存时间延长(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TACE治疗乙型肝炎相关中晚期肝癌,可显著降低HBV—DNA、AFP水平及Child—pugh评分,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中晚期肝癌的术前症状,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前后进行有效地护理,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对172例患者行Seldinger法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结果:由于措施得当,处理及时,本组未发生不能恢复的并发症,患者满意,效果好。结论:实施中晚期肝癌动脉栓塞化疗术前、术后的全面护理,是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肝癌的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用介入治疗17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根据其DSA表现、类型、位置、大小及化疗药物的剂量对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回顾分析DSA表现、类型和肿瘤灶内碘油沉积情况影响原发性肝癌的介入疗效.结论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介入疗效显著,为延长病人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肝动脉化疗栓塞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牟玮 《求医问药》2010,(4):17-18
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病死率极高.该病患者的首选疗法是手术治疗.如果能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都可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大多数肝癌患者在发病的早期都不会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此往往会忽略对该病的诊治.而一旦出现肝区疼痛等自觉症状时,他们则很可能已经进入了肝癌的中晚期.中晚期肝癌患者常会出现巨大肿瘤、肝功能差、肿瘤肝内转移或多中心肿瘤等严重病症,无法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