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4):726-729
以硝酸铋、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片状NaBiO_3。通过XRD、SEM和UV-Vis DRS等对片状NaBiO_3的物相、微观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以四环素溶液为目标降解物,在可见光下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合成的片状NaBiO_3结晶度较高、带隙宽度约为2.4 e V,对四环素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降解活性,催化剂用量及溶液的pH值对四环素的光降解反应有影响,当催化剂用量为50 mg/50 m L,溶液pH值为3时,片状NaBiO_3对20 mg/L的四环素光催化降解率高达90.3%。光催化降解四环素的反应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以硝酸铋、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片状NaBiO_3。通过XRD、SEM和UV-Vis DRS等对片状NaBiO_3的物相、微观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以四环素溶液为目标降解物,在可见光下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合成的片状NaBiO_3结晶度较高、带隙宽度约为2.4 e V,对四环素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降解活性,催化剂用量及溶液的pH值对四环素的光降解反应有影响,当催化剂用量为50 mg/50 m L,溶液pH值为3时,片状NaBiO_3对20 mg/L的四环素光催化降解率高达90.3%。光催化降解四环素的反应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纳米BiVO_4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分散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钒酸铋,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光(UV-Vis)吸收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模型化合物亚甲基蓝的降解脱色实验研究了其光催化活性,考察了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催化剂加量、pH等因素对降解率影响.结果表明,纳米BiVO4在可见光照射下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450 W高压汞灯光照2.0 h,可使浓度为10 mg/L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达90%.在环境水污染治理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利用湿法纺丝制备了一种易分离、易回收、具有可见光催化性能的钨酸铋-腈纶复合纤维,通过SEM、XRD等分析工具对制备的合成纤维进行表征,探讨其制备反应温度、升温梯度、光照时间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50℃,升温梯度为1℃/min时,钨酸铋-腈纶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效果,6.5 h对亚甲基蓝水溶液的降解率能达到83.56%。  相似文献   

5.
吴亚帆  孙绍芳  李杰 《应用化工》2013,42(7):1230-1233
采用超声复合方法制备了磺化酞菁钴/钨酸铋纳米复合材料,以四环素为降解对象,考察了CoPcS/Bi2WO6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磺化酞菁钴的掺杂质量为1%时,CoPcS/Bi2WO6对四环素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反应60 min后,降解率可达80%左右。  相似文献   

6.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表面活性剂,运用水热法制备花状钼酸铋(Bi_2MoO_6),以粉煤灰漂珠(FAC)为载体,制备漂浮型Bi_2MoO_6/FACs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对样品的晶型、形貌和光响应进行表征,研究Bi_2MoO_6/FACs对四环素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并对其光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花状Bi_2MoO_6具有层状奥里维里斯结构,负载在FACs的表面;在实验温度为室温,300 W氙灯模拟可见光照射下,0.015 g复合材料在90 min内对体积50 mL、浓度15 mg/L的四环素溶液的光降解率达81%。  相似文献   

7.
殷广明  毕野  王文波  陈国力  赵冰 《精细化工》2020,37(7):1359-1364
以ZnCo_2O_4微球材料为基础材料,采用溶液分散吸附和100℃恒温12h的方法制备了g-C_3N_4负载的ZnCo_2O_4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光电子能谱(XPS)和固体紫外漫反射(UV-DRS)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g-C_3N_4/ZnCo_2O_4复合材料对四环素的光催化降解能力。结果表明,ZnCo_2O_4与g-C_3N_4之间形成异质结结构,禁带宽度值为1.73 eV。在可见光照射下,ZnCo_2O_4的光生电子(e-)被异质结处的C_3N_4的离域π键所捕获,有效促进了ZnCo_2O_4的光生电子(e-)和光生空穴(h+)分离,ZnCo_2O_4的光生空穴是光催化降解四环素水溶液的主要因素。在可见光照射下,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的四环素水溶液(C_(22)H_(24)N_2O_8)降解率最高可达90.02%。  相似文献   

8.
杨茜怡  孙洋洋 《应用化工》2014,(6):1025-1028,1033
将具有光催化潜力的Zn、Ti金属元素引入凹凸棒粘土(ATPs)结构中,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Zn/TiATPs,并用作光催化剂进行盐酸四环素光降解实验。考察了金属离子配比、焙烧温度等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Ti金属摩尔比为3∶1,煅烧400℃时制备的Zn/Ti-ATPs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在可见光照射120 min条件下,20 mg Zn/Ti-ATPs对20 mg/L盐酸四环素的光催化降解率可达91.29%。  相似文献   

9.
以钨酸为原料,在不使用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WO3。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纳米WO3可见光降解亚甲基蓝来研究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以钨酸为原料110℃水热反应7 h,制备得到单斜相结构的不规则片状纳米WO3,纳米WO3具有较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在可见光下,pH=3.24,催化剂用量为3 g/L时能够有效地降解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的亚甲基蓝,并且降解速率可用1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  相似文献   

10.
以偏钒酸铵和碳酸铋为原料,用NaOH调节体系pH,水热法合成钒酸铋(BiVO4)光催化剂。利用XRD和UV-Vis漫反射对样品的晶型结构和光吸收特性进行表征分析。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卤素灯(λ>400 nm)为光源,探讨水热温度、水热时间对合成BiVO4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热温度为200 ℃、水热时间为8 h的条件下合成的钒酸铋光解效率最高。实验还研究了罗丹明B水溶液pH、催化剂投加量对光催化罗丹明B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罗丹明B水溶液pH为3、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每60 mL溶液催化剂投加量为0.4 g时能达到较好的光催化效果,反应2 h后降解率可达97%。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金属离子掺杂的钨酸铋、钼酸铋、磷钼酸铋等含氧酸铋盐光催化材料,评价其在可见光下降解有机染料的光催化性能。详细考察了掺杂金属离子种类、掺杂量及有机染料种类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5%Fe/Bi_2WO_6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最好,可达到98.3%。  相似文献   

12.
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模板剂,通过简单水热法制备新型可见光活性的钨酸铋(Bi_2WO_6-SDS)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对该催化剂的结构及光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表征。在可见光照射下(λ≥420 nm),以有机染料罗丹明B(Rh B)作为降解底物,考察了Bi_2WO_6-SDS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无模板剂条件水热法制备的Bi_2WO_6-Hydro光催化剂相比,表面活性剂SDS存在对Bi_2WO_6的晶型结构和形貌特征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且Bi_2WO_6-SDS光催化剂可见光降解Rh B的活性明显增强。通过外加电子受体实验、空穴捕获实验和ESR分析表明,该光催化降解机理主要是空穴的直接氧化。  相似文献   

13.
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模板剂,通过简单水热法制备新型可见光活性的钨酸铋(Bi_2WO_6-SDS)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对该催化剂的结构及光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表征。在可见光照射下(λ≥420 nm),以有机染料罗丹明B(Rh B)作为降解底物,考察了Bi_2WO_6-SDS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无模板剂条件水热法制备的Bi_2WO_6-Hydro光催化剂相比,表面活性剂SDS存在对Bi_2WO_6的晶型结构和形貌特征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且Bi_2WO_6-SDS光催化剂可见光降解Rh B的活性明显增强。通过外加电子受体实验、空穴捕获实验和ESR分析表明,该光催化降解机理主要是空穴的直接氧化。  相似文献   

14.
陈武辉  周虎 《广州化工》2023,(1):104-107+151
通过聚氨酯和丝素蛋白混合制备聚氨酯基复合膜,在复合膜上负载钨酸铋、钼酸铋、钛酸铋和钒酸铋四种铋的含氧酸盐。在可见光照射下,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比较结果评价复合膜的光催化降解性能。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证明超氧自由基是起作用的主要自由基,回收光催化材料进行循环实验验证复合膜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负载钼酸铋的聚氨酯基复合膜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优异,可回收利用,稳定性良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二水合铋酸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橘红色的微米棒状Bi_2O_4,通过XRD、FETEM和UV-Vis DRS等测试技术对其物相、微观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在可见光下降解盐酸四环素溶液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合成的微米棒状Bi_2O_4结晶度较高、带隙宽度约为2.0 eV,酸性条件下对四环素具有优异的可见光降解活性,当催化剂用量为50 mg,溶液pH值为2时,光照20 min微米棒状Bi_2O_4几乎完全降解20 mg/L的四环素;捕获实验结果表明,光降解过程中主要活性物种是超氧自由基。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锶掺杂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通过SEM、XRD、IR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探究了复合光催化剂对废水中四环素的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锶掺杂钨酸铋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效果优于单一催化剂,自然光照60 min,其催化降解四环素率达到66%。  相似文献   

17.
以二水合铋酸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橘红色的微米棒状Bi_2O_4,通过XRD、FETEM和UV-Vis DRS等测试技术对其物相、微观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在可见光下降解盐酸四环素溶液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合成的微米棒状Bi_2O_4结晶度较高、带隙宽度约为2.0 eV,酸性条件下对四环素具有优异的可见光降解活性,当催化剂用量为50 mg,溶液pH值为2时,光照20 min微米棒状Bi_2O_4几乎完全降解20 mg/L的四环素;捕获实验结果表明,光降解过程中主要活性物种是超氧自由基。  相似文献   

18.
钨酸铋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和适合的禁带宽度,在可见光下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成为近年来新型光催化剂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主要从结构角度总结了钨酸铋光催化材料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通过半导体复合、贵金属负载、碳负载等改性方法,提高钨酸铋的光催化性能,并简要评述了Bi_2WO_6光催化材料在制备及应用中面临的挑战,指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Bi_2WO_6光催化材料的研究将为光催化去除和降解有机污染物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在环境净化和新能源开发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热法制备硫化铋(Bi2S3)和活性纳米碳纤维掺杂硫化铋复合材料(Bi2S3/CNFs),以降解水溶液中甲硝唑(MTZ)抗生素.通过XRD、SEM、TEM、FTIR、XPS、UV-Vis和PL等对样品的晶型、形貌、结构、元素组成、表面官能团、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纳米碳纤维(CNFs)引入Bi2S3中,可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速率,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在可见光照射下,考察了Bi2S3/CNFs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MTZ的活性,发现CNFs掺量为47%(以Bi2S3质量计,下同)、MTZ质量浓度为10 mg/L,复合材料用量为60 mg时,Bi2S3/CNFs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优异,在3 h内,MTZ的降解率为92%.Bi2S3/CNFs复合材料在3次循环后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回收性.活性基团捕获实验表明,羟基自由基(?OH)、光生空穴(h+)和超氧自由基(?O2–)参与了Bi2S3/CNFs对MTZ的降解,而?OH和h+是该体系的主要活性组分,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光催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钒酸铋催化剂,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对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测定。考察了水热反应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得出制备钒酸铋催化剂的最佳水热反应条件:水热反应pH为7、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8 h。在最佳水热反应条件下,投放5 mg的钒酸铋催化剂,对5 mL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罗丹明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率高达96.5%。最后利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手法,对最佳水热反应条件下制备的钒酸铋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制得的钒酸铋催化剂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