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玲 《陕西中医》2012,(9):1231-1232
<正>急救医学可算是临床医学的分支,主要针对临床上突发的急性病变及意外伤害等。在中医的临床学术中,急救也可称为救急,或救卒。晋代葛洪有《肘后救卒方》,是我国较早的急救医学专著。"卒"便是"急促"的意思,指急性发生的病变或意外伤害。南朝陶弘景在《肘后救卒方》的基础上加以刊谬补阙,撰成《刊谬补阙  相似文献   

2.
<正>葛洪是东晋道家、医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苏州)人~([1]),原籍琅琊~([2])(今山东临沂、青岛、诸城、日照一带),生平坎坷,专注于医学研究,师从郑隐,其著作以《肘后备急方》最具有代表性。葛洪在临床之中多用灸法,同时不忘用针,特别讲究针灸药的联合应用,大量使用外治之法,开创了穴位定位方法的先河,重视人中穴的急救作用,在众多疾病上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肘后备急方》原名《肘后救卒方》,简  相似文献   

3.
《肘后备急方》是我国第一部中医急救手册,临床诊疗技法丰富,外治法种类繁多且简单效验。本文通过整理归纳《肘后备急方》中的外治法救治急症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梳析,以便提供有价值的临床思路和启迪。  相似文献   

4.
《肘后备急方》是中医古籍中第一部关于急救的方书,书中不仅记载了大量简、便、廉、验的方药,亦对刺络放血疗法在急救中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文对刺络放血工具、部位、出血量及适应症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5.
《肘后备急方》针方学术特点与针灸穴法的源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肘后备急方》为东晋葛洪所撰,初名《肘后卒救方》;“肘后”,取急救便于携带之意。后梁代陶弘景增补缺佚,得一百一首,名为《补阙肘后百一方》。至金代杨用道摘取宋《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的附方,随证类附于后,更名为《附广肘后方》。葛洪《肘后备急方》全书八卷.分七十三篇,是一部以治疗急症为主的综合性医籍。治法方药中,针灸疗法的内容非常丰富。其针灸方的学术技术特点和方法放在晋代如《针灸甲乙经》为代表的针灸专著来考察,充分体现出针灸学术技术的创新和早期针灸穴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证《肘后备急方》中"矾石"。方法根据《肘后备急方》中矾石本身信息量少、考证困难的特点,提出根据"矾"的释义,对比《肘后备急方》所处矾石历史变迁年代,结合排除选择法,综合推断书中矾石为何种矾。结果与结论《肘后备急方》中"矾石"非白矾、黄矾、胆矾,而应为皂矾(绿矾、青矾)。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6,(2)
目的:对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鼻药疗法治疗急症的经验进行总结。方法:统计分析《肘后备急方》中使用鼻药疗法的方剂。结果:《肘后备急方》中有关鼻药疗法的方剂共27首,其中用于治卒中恶死的方9首,治卒死尸厥方3首,治卒得鬼击方1首,治卒魇寐不寤方6首,治伤寒时气温病方2首,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1首,治中风诸急方4首,治卒有猘犬凡所咬毒方1首。结论:《肘后备急方》是我国第一部急救方书,其中所载的鼻药疗法对现代急救医学有较深远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肘后备急方》论灸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肘后备急方》又名《肘后救卒方》、《肘后救急方》、《肘后急要方》、《肘后要急方》、《葛仙翁肘后备急方》 ,简称《肘后方》 ,是东晋·葛洪所著 ,约成书于公元三世纪末至四世纪初。葛洪将晋以前近千卷医方选而集之 ,著成《玉函方》百卷 ,又从中采其要约 ,为《肘后备急方》三卷 ,多选易得之药 ,且可悬于肘后 ,以备救卒发急症之需 ,故名之。《肘后方》收录的治法以实用易普及为宗旨 ,使“贫家野居所能立办” ,其方药多有“便、廉、验”的特点。灸法作为一种常人易掌握的方法 ,倍受青睐。葛洪在序中云 :“又使人用针 ,自非究习医方 ,素识明…  相似文献   

9.
《肘后备急方》又名《葛仙翁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晋·葛洪撰,约成书于三世纪末。本书初名《肘后救卒方》后经梁·陶弘景增补,得一百一方,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后又经金、杨用道摘录编入《证类本草》的单方,取名《附广肘后方》即《肘后备急方》的定本。共八卷,七十节,书名“肘后”即随身携带之意,“备急”即临床应用立时索取。甚似近代之急症册。 (一)急症的病因《肘后备急方》对急症病因学是有一定贡献的。书中记载了:1、生物因素,如“毒疠之气”和“寒热诸症”等属之;2、物理因素,如“睛为所伤损破”和“杂物鲠不下”等器械伤睛,杂物伤及食道所致的急症  相似文献   

10.
《肘后备急方》救治内科急症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肘后备急方》(下称《肘后方》)原名《肘后救卒方》,晋·葛洪著。葛洪博览群书,撒取精华,将晋代以前许多名家有关急救的效高、药精、法简的治法方药收集整理,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撰写成此书。该书分三卷,上卷35篇治内病,中卷35篇治外发病,下卷对篇治为所苦病。全书强调“急”,讲究“简Y,其所载治法方药简便易行,颇宜应急,并创用了数种抢救方法。该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中。医急症临床专著,也可视为中医急症手册,为中医急症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中医急症学科今后的发展仍有指导作用。笔者现就本书治内科急症(内病)的急救原…  相似文献   

11.
《肘后备急方》是我国东晋著名的中医药学家葛洪所撰,成书于公元四世纪中期,为仓促治疗疾病所需的袖珍著作。从《肘后备急方》中大枣的名称考证、所含大枣的方剂数、含大枣的方剂治疗疾病的类型、剂型分类、服用方法、与大枣配伍的药物与辅料、解毒和用法用量等方面,对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包含大枣的药方进行整理、总结、归纳,分析。发现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收集大枣治疗疾病的方剂共26方,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治疗疾病种类较为丰富,继承了传统的服药方法。在治疗内科疾病方面发挥了更好的治疗作用。同时也为深入探讨和开发大枣临床价值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归纳整理鸡子在《肘后备急方》中的相关记载,并探讨书中鸡子的应用。方法结合书中对鸡子的记载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浅析《肘后备急方》中的"鸡子方"、对书中所含鸡子方在方剂统计等方面进行归纳统计和再叙述古今在医学药学上对鸡子的应用三大方面,查阅古今文献进行鸡子的应用探讨。结果与结论《肘后备急方》中"鸡子方"科学合理;全书共有44个含鸡子的方剂,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所载剂型种类丰富;有与中药成方,也有独味一方的情况。葛洪《肘后备急方》对鸡子的应用,很多至今也有使用,对后世的中医学和药剂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肘后备急方》又名《葛仙翁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晋·葛洪撰,成书于三世纪,初名《肘后救卒方》,后经梁·陶弘景增补,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其后金·杨用道又加以补充,取名《附广肘后方》,即今《肘后备急方》的定本。该书曾传入日本,并于延亨三年(公元1746年)在日本刊出,在丹波元简所著《救急选方》中亦有载录,是对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方书之一。  相似文献   

14.
浅谈葛洪的创伤外科学术思想和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文革 《河北中医》2005,27(4):308-309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西晋丹阳句容人(今江苏句容县)。生卒于公元26l一3-41年,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医药学家。他所撰著的《肘后救卒方》,约成书于公元326~341年之间,共86篇,后经梁代陶弘景于公元500年增补为101篇,定名为《肘后百一方》。而今本《肘后备急方》仅存70篇,已残缺不全,且所载内容已有很多亡佚。考之相去葛洪不远的《外台秘要》、《备急千金要方》、《证类本草》及《医心方》等典籍,均辑录有不少《肘后救卒方》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2015,(6)
通过对葛洪《肘后备急方》所记载的芳香药物外治疗法作分析、概括和总结,表明《肘后备急方》在外治疗法中大量运用芳香药物,足以弥补内服药物的不足,极大地丰富了祖国医学的外治疗法。芳香药物外治疗法这种古老的疗法至今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肘后备急方》为东晋医学家葛洪编著 ,内容系葛氏摘录自著的《玉函方》中可供急救医疗的单方 ,验方及针灸等疗法编成。全书共八卷计七十三篇 ,所列疾病有急性传染病及内、外、妇、儿五官等病证。对于每一病侯 ,略述病源 ,详列病状 ,细论治法 ,尽管本书卷帙不多 ,但内容丰富 ,颇有科学价值 ,是两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医学典籍 ,也是现存最早的急证诊治专著。  《肘后各急方》救治各种急症 ,方法多样、而将针灸广泛的应用于防治危急重证 ,当以《肘后备急方》为最早 ,全书 73篇 ,其中有 30余篇载有针灸治法 ,有些篇章并将针灸列为救治的首选方…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2016,(1)
目的:总结《肘后备急方》所有与附子相关的记载,探讨东晋医药学家葛洪对附子的应用情况。方法:整理归纳葛洪《肘后备急方》包含附子的药方,从《肘后备急方》中附子的名称考证、所含附子的方剂数、含附子的方剂治疗疾病的类型、剂型分类、服药方法、与附子配伍的药物与辅料、附子的毒性与用法用量以及附子的中毒解救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肘后备急方》中附子、乌头、乌喙、射罔、天雄为同一物,书中收载附子治疗疾病的方剂共100余方,其临床应用广泛,治疗疾病种类丰富,方剂所成中药剂型较多,有数十种,服用方法在传统的服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给药方法(舌下、黏膜等)。同时,葛洪还记载了附子中毒的解救方,全面地阐述了附子的临床应用和中毒解救方法。结论:《肘后备急方》中附子临床应用广泛,治疗疾病种类丰富,对现代临床应用以及毒性毒理的研究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晋·葛洪撰,成书于三世纪,初名《肘后救卒方》,后经梁·陶弘景增补,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其后金·杨用道又加以补充,取名《附广肘后方》,即今《肘后备急方》的定本。全书共八卷七十节,主要论述了内外各科常见急性病症的诊治方法。尤对急性传染病多有阐发。略论病源详述病症葛洪所处时代,战火连年,疫病流行,给人民带来重大灾难。面对现实,葛氏着重研究了传染病,尤其是对一些急性传染病的病源、病症多有较详尽地阐述和记载,对结核、天花、恙虫病、狂犬病、病毒性黄疸型肝炎等病的病  相似文献   

19.
《肘后备急方》中之针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肘后备急方》,简称《备急方》,晋·葛洪撰,成书于三世纪,是含有针灸内容的晋代医籍之一。本书“亦名《肘后救卒方》,原书为三卷,多易得之药,……兼之以灸灸但言其分寸,不名孔穴。凡人览之,可以了其所用”。后经梁·陶弘景增补,名为《隐居补阙肘后百一方》。陶氏补阙此书之用意与体列,跃然于其自序中,如写道:“抱朴此制,实为深益,然阙漏未尽,辍更采集补阙,凡一百一首,以朱书甄别,于杂病单治,略为周遍矣。”为《肘后百一方》,仍为三卷:上卷三十五首,治内病;中卷三十五首,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2016,(3)
通过查阅古今药学典籍及地方史志,对《肘后备急方》中的"菖蒲"的原植物来源进行考证,并探讨该书处方中"菖蒲"的应用机理。根据文献资料初步认定《肘后备急方》中的"菖蒲"基原为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但不能排除菖蒲Acorus calamus L.的可能性。在《肘后备急方》中多取"菖蒲"开窍醒神、除湿健胃、辟秽、益智之功,用于治疗惊痫、昏厥、耳科疾病、急性传染病等。明确《肘后备急方》中的药材原植物来源及组方原理,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其中的良方,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