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本文主要是从国家大剧院中央空调水系统运行特点及运行使用费用上,分析了空调水系统的用电消耗与二次泵变流量系统节能运行之间的关系,并分别计算了冷冻水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不同运行频率下的总能耗及节能率。  相似文献   

2.
赵立宪 《山西建筑》2007,33(20):183-184
针对空调系统中空调冷冻水系统耗电量大的现象,对一次泵变流量和传统空调一次泵定流量冷冻水系统进行对比,总结了一次泵变流量的优势,并通过具体实例进行了投资成本比较和运行费用比较,从而确定冷冻水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切实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空调水系统全年综合能效比的基础上,具体介绍了系统不同负荷比例下各水泵运行工况点的计算方法,包括管路阻抗确定方法和水泵运行工况点影响因素。以某具体项目为例,分析了"三大一小、一机对一泵"条件下泵组定频运行、在小泵优先启动和大泵优先启动两种控制策略下、10%~100%不同负荷比例时,泵组内各水泵运行状态点及季节能耗。影响空调水系统能耗的因素很多,根据空调系统的运行特性,合理进行水泵型号匹配及运行策略优化,对提高系统稳定性及减少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磊  李永攀  韩钊 《四川建材》2012,38(4):235-236,244
空调泵是中央空调系统的主要能耗部件之一,目前在变流量系统的应用上,一般采用二次泵变流量,在用户侧低负荷时减少送水量达到节能的目的.本文分析了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在压力控制和压差控制下系统管网特性曲线及水泵工作点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中央空调变流量冷水系统中二次泵的变压差控制策略,以空调冷冻水系统最不利末端用户两端的压差作为二次泵变频控制的控制信号,改变二次泵的频率,使二次泵输送的冷冻水量和空调用户所需的冷冻水量相等.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二次泵变压差控制不仅节约二次泵的输送能耗,而且能维持冷机的COP在一个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重庆某综合楼一次泵变流量空调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最不利末端压差控制方法下,空调水系统在不同使用率时的流量分配和水泵运行参数,并通过CFD模拟软件Flowmaster V7对系统管网特性进行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水泵能耗及运行效率,指出在系统不同使用率下冷冻水泵的最佳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7.
二级泵冷冻水系统在很多高层建筑中央空调系统中得到应用,但实际运行中却经常出现能耗过高的问题。结合某空调技改工程实例,在实测与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典型二级泵冷冻水系统的整体特性和易设计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部分负荷下一次泵与二次泵的额定流量不匹配,引起水泵偏离高效区的问题;二次泵扬程选择过高造成的"混水"效应;末端是通断控制风机盘管的系统,二级泵恒压差控制造成的"大流量小温差"问题等,从而为该类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部分负荷下一次泵水系统变流量性能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通过对制冷机厂家的调研、对制冷机变流量运行的热力学模型的分析以及对整个一次泵水系统变流量运行的技术经济比较,指出水侧在一定范围内变流量运行不会给制冷机COP带来明显影响,但对整个水系统的节能效果相对明显;通过计算得出了水泵能耗占空调水系统总能耗20%以上时可以达到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一种分散式二次泵系统,从改变管网动力分布的角度,对区域空调输配能耗进行节能研究。在设计工况、部分负荷、不同负荷空间分布形式的情况下,通过对分散式二次泵系统的水泵总功率的计算,并与传统的集中式二次泵系统相比较,研究动力分布与负荷分布对于分散式二次泵系统的输配节能影响。结果表明:二次泵的分散布置可以有效减小系统输配能耗,在中高负荷率下,节能效果更加明显。分散式二次泵系统输送能耗与负荷空间分布形式有关,负荷集中于管网最近端时系统节能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曾庆雄  蔡龙俊 《建筑节能》2010,38(3):27-29,35
针对多台冷水机组联合运行的一次泵定流量系统,建立其主要设备的能耗模型,以及全局能耗最优化目标函数,运用Matlab软件进行"动态规划"求解,从而实现空调水系统运行策略的优化。最后,结合某实际工程,与仅考虑冷水机组能耗的运行策略优化进行比较,验证了基于全局能耗的运行策略优化节能性更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