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调查实习护生临床焦虑的原因.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非结构性访谈,获取引起护生临床焦虑的原因.对访谈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从小组的访谈资料中总结出五个因素:师生关系、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学生自我准备、临床环境、科室氛围,这五个因素被护生认为是引起临床焦虑的重要因素.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临床实习的护生普遍存在着临床焦虑,需要广大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实习护生对病人的认识和病人对护生的态度.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非结构性访谈分别获取护生对病人的认识和病人对护生参与护理的看法.对访谈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从小组的访谈资料中得出病人的性格特征、护生的沟通能力、临床技能影响病人与护生关系的发展.结论 护生与病人的关系是以人为本的相互尊重的护患关系,病人与护生的正性经历有助于治疗性关系的培养,同时也会直接影响护生的专业成长与自信.因此,无论在学校教育及临床教育中都应该重视培养护生与病人建立积极关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临床实习护生焦虑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护生心理压力和焦虑状况,分析焦虑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了2008年7月~2010年5月在湖南省某三甲医院临床实习的216名护生。使用自制的调查表收集临床实习护生的一般资料和心理压力状况。使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定临床实习护生的焦虑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临床实习护生焦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16名临床实习护生的焦虑发生率为25%,其中轻度焦虑占19.44%,中度焦虑占5.56%。Logistic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专业态度(P<0.05)、人际方面(P<0.01)、社会方面(P<0.01)、工作性质与工作程度方面(P<0.0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P>0.05)、学历(P>0.05)、家庭关系(P>0.05)、家庭收入(P>0.05)、是否独生子女(P>0.05)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专业态度(P<0.05)、和人际方面(P<0.05)是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管理者应重视临床实习护生的焦虑状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临床实习护生主要通过端正专业态度和改善人际关系来缓解相关的压力,从而降低临床实习护生的焦虑水平,增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实习护生临床压力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实习初期护生临床压力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以自制调查表的形式调查引起护生实习初期临床压力的原因.结果 师生关系、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学生自我准备、临床环境、科室氛围被护生认为是引起临床压力的重要因素.结论 初进临床实习的护生普遍存在着临床压力,护理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吕俊莲 《基层医学论坛》2013,(36):4910-4911
目的了解护生临床实习的焦虑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状况调查表进行评估。结果护生产生焦虑的原因依次为:人际关系、相关知识方面、临床实践能力、就业压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社会舆论影响。结论应针对焦虑因素的原因,分析探讨其对策,使护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护士角色。  相似文献   

6.
    
李伦兰 《安徽医学》2012,33(11):1547-1549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后期护理专业学生(护生)的心理真实体验,为制定有效的临床护理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7~10个月的护生10名进行深度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出主题。结果临床实习后期护生的心理体验集中于4主题:对专业前景的看法、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临床实习积极性下降及学习压力增加。结论实习后期护生的心理体验比较复杂,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需重视这些压力因素,采取相应对策,提高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实习护生的角度,通过了解护生早期实习真实体验和感受,探讨护生早期角色适应情况,为学校教育、临床实习带教及护生个人的学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17年9月17名在本院已实习3个月的护生进行面对面访谈。结果对访谈资料编码后汇集、提炼获得以下4个主题:全面的个人特质、临床带教、实习环境、职业身份的转变。结论扎实的知识储备、良好的临床实践能力和适当的临床环境是护生早期适应临床的基础,学校和医院应加强沟通和配合,重视实习环境的建设和维护,培养护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应用实践能力,促进教学和实习效果,以早期适应临床工作,完成职业身份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护生首次上台焦虑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手术室护生首次上台的焦虑状况及引起焦虑的相关因素,探索帮助护生减轻焦虑的方法,提高护生的适应能力,更好地完成手术室的实习工作。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7年12月~2008年3月在手术室实习的59名首次上台护生的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首次上台护生SAS总分均值与常模(中国正常人群)SAS均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在首次上台前对洗手护士工作的了解程度不同,SAS均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引起护生焦虑的相关因素最主要的是:害怕出错被老师责备,其次是害怕违反无菌操作及在手术台上无所适从。结论:手术室护生首次上台的焦虑情况严重,应引起带教老师的重视。加强护生首次上台前的操作演练和心理辅导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和理解扩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心理体验,为改进护理学教学、进行因材施教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本校42名实习护生进行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得出主题.结果 护生在即将开始实习以及实习初期会产生兴奋、期待、担心等心理;在实习过程中会出现委屈、厌倦、自卑等心理;在实习后期会出现焦虑、困惑、不确定感等心理.结论 护生在实践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心理体验,对其应给予关心和引导.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护生不良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引起中职护生实习前紧张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通过问卷形式对600名中职护生进行调查,了解引起实习前情绪紧张的主要原因。结果大部分学生实习前由于不清楚临床护理的具体工作范围、职责等原因而表现出情绪紧张。结论实习前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想开导和鼓励,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对2004年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实习的80名实习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分析了压力的来源,提出了相应对策。资料与方法对象:选自2001届和2002届四年制、三年制的80名护生。实习时间为9个月,年龄在18~19岁。方法:在实习的不同时期即前2个月为初期,结束前2个月为后期,中间为中期,对上述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调查内容:在Zung焦虑自评表(SAS)基础上,结合实习的具体情况自行设计的统一调查表。内容为四部分:①一般情况,包括年龄、家庭状况、经济状况;②Zung焦虑自评量表;③压力的来源,如环境、人际关系、技术水平,实习后…  相似文献   

12.
刘继红  周丽 《重庆医学》2015,(1):134-135
临床实习培训是护生从学校进入临床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过渡的必经阶段。但每年在护生实习前的阶段,发现部分护生出现许多心理情绪和行为上的改变。研究证明,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在实习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尤以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比较明显[1‐2]。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会损害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心理反应,如果产生过于频繁或强度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等,则会导致身体疾病或心理疾病[3]。而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实习效果,更甚者影响护生的职业认同。心理资本指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积极心理能力: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3‐4]。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的4个维度对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正向的预测作用[5]。既往的研究中多关注这些护生产生焦虑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而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分析护生实习前焦虑的研究很少见,如护生心理资本与实习前焦虑有无相关性,哪些护生出现实习前焦虑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本研究在调查不同情况的实习护生心理资本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护生心理资本与实习前焦虑的关系,旨在对护生实习前的焦虑干预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寻找新的途径减轻护生实习前焦虑,带着轻松和自信进入临床实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了解实习前护生的元认知能力和焦虑程度,并对其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 对414名实习前护生,采用《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焦虑程度上,本科护生与专科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元认知能力与焦虑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元认知能力是影响实习前护生焦虑程度的因素,提高元认知能力对减少焦虑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欣  黄欢欢  胡丹  赵庆华  肖明朝  李娟 《重庆医学》2023,(15):2388-2391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面对临床警报的真实体验,为提升护理教学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重庆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实习护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结果 最终访谈了17名大专及本科实习护生,提炼出3个主题:临床警报认知、面对警报的不同情绪、面对警报的不同应对。结论 实习护生临床警报安全意识有待提高,护理教育者应分阶段调节实习护生面对临床警报的不同情绪并引导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1-3+7
目的 探讨高职院校职业安全教育现状,为护理职业安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自2020 年5 月~2020 年6 月分别对某高职院校8 名护理教师、实习医院5 名临床带教老师及16 名高职实习护生进行护理职业安全教育现状的半结构式访谈,Colaizzi 七步分析法整理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经分析提炼为三个主题:(1)高职护生护理职业安全知识学习兴趣不高;(2)高职实习护生职业安全行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能力、护生层面(学习能力、社交能力、临床护理技能熟练程度、性别等)及实习工作环境;(3)高职护理职业安全教育存在不足。结论 高职护理职业安全教育尚需深入研究。应基于高职护生学习需求,科学设置课程,以提高高职护生职业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护生心理焦虑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调查表对112例临床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焦虑心理问题发生率20.5%,其中,本科生为10.9%、大专生为27.3%。抑郁心理问题发生率25.0%,其中,本科生为15.2%、大专生为31.8%。相对本科临床实习护生,专科实习护生焦虑抑郁状况更常见(P〈0.05)。焦虑、抑郁状况相关因素均与以下因素有关:生源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入学时非自己选择专业,不喜欢护理专业,对就业感到悲观,实习工作压力大,学习成绩不好,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时不喜欢向人倾诉等。结论:很多临床实习护生存在心理焦虑抑郁情绪。带教老师应在带教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多关注她们的心理状况,及早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男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承受压力的状况,为护理教育者引导男护生应对压力、培养优秀男护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成都市某三甲医院10名临床实习本科男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临床实习男护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4个方面:个人职业认同感、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社会观念。结论临床实习本科男护生承受较大的压力,护理教育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其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护生在临床实习中角色转变的因素,以促进护生从学生到实习护士角色的转变.方法对在我科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生进行访谈,了解影响临床实习护生角色转变的因素,并结合我们在带教中的经验进行分析和探讨,帮助护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的对策.结果当前病人及临床护理工作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生缺乏应对经验及沟通技巧、临床护理人员严重缺编、人性化服务的要求等方面是影响临床实习护生角色转变的因素.结论影响护生临床实习中角色转变的因素较多,分析各种因素,提出在临床带教中应用鼓励启发式方法,培养护生的自信心;加强应对能力及沟通能力的培养;转变护理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及带教老师以身作则,做护生的楷模,潜移默化地影响护生等对策,可促进护生在临床实习中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实习后期护生的焦虑、抑郁状况,其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为有针对性开展对实习护生的实习管理和心理疏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问卷调查法对266名实习后期护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习后期护生焦虑情绪检出率47.37%;抑郁情绪检出率43.99%;不同民族(汉族和少数民族)、是否恋爱、是否单亲家庭是导致实习后期护生焦虑、抑郁情绪产生的最主要因素;积极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焦虑呈正相关。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在实习后期护生中普遍存在,已经影响其正常的实习和生活,在实习护生中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学校对实习生进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实习阶段护理学生(简称实习护生)社交焦虑现状,探讨心理韧性在社交焦虑与情绪智力之间的关系,为降低实习护生社交焦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交往焦虑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对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35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的社交焦虑水平为(40.76±5.99)分,高于国内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