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引言贵金属纳米簇(MNCs)是由几个到几十个贵金属原子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纳米结构,其尺寸一般为几个纳米。当金属颗粒尺寸与电子的费米波长相当时,量子尺寸效应使能级变得不连续,电子在基态和激发态之间发生跃迁,形成贵金属纳米团簇的可见荧光。与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和量子点相比,MNCs尺寸小,荧光性能稳定可调,无毒性,生物相容性好,在荧光检测、细胞成像、生物标记等领域均体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MNCs荧光材料的研究刚刚起步,其光学性质的优  相似文献   

2.
1.纳米科技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0世纪初随胶体化学的建立,开始研究直径为纳米数量级的微粒,并试图应用于催化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曾用减压蒸发法制备锌黑,用于导弹的红外探测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对纳米微粒的结构、形态和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并对金属微粒的表面电子能级状态作出了解释,用量子尺寸效应解释了超微粒子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3.
稀土纳米抗菌材料卫生安全性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稀土纳米材料集稀土特性和纳米特性于一体 ,大大提高了纳米材料的抗菌和空气净化效果 ,因此 ,稀土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 ,但其卫生安全性还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此 ,笔者概要地介绍了纳米抗菌材料的基本性质 ;回顾了国内外纳米抗菌材料卫生安全性的研究现状 ;并进行了初步的动物红细胞脆性试验。试验结果发现豚鼠接触该类稀土纳米材料后 ,红细胞的脆性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明显 ,提示过量的使用稀土纳米材料会对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笔者最终提出了可能存在的作用机理 ,即纳米材料粒径很小 (0 .1~ 10 0 .0nm) ,具有独特的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 ,极大的比表面积使得纳米材料吸附能力很强。稀土离子以纳米级的金属氧化物作为载体 ,更易被绑定并穿过细胞膜 ,从而对红细胞的脆性造成了很强的破坏 ,故脆性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将纳米材料作用对象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和细菌3类,总结常见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富勒烯、量子点、二氧化钛、纳米铁材料和纳米铝材料等生物负效应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纳米材料安全性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纳米材料安全性研究还需要加强分子水平上生物致毒效应的研究;应深入研究纳米材料的毒性机制;积极开展纳米毒性消除的化学与物理研究;研究有关纳米材料的危害评价和表征;研究纳米材料在环境和生物链中的迁移过程、持续时间、形态转化和再循环等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种更加安全的密码技术——量子密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安全技术备受世人关注,由于现有的加密方法存在着很多弊端,人们将目光转向了量子密码。根据量子力学中的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任何窃听者都无法窃听量子密码通信中的信息而不被发现,笔者正是从量子不确定性基本原理出发来研究量子密码技术的,结合量子密码协议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来探讨了在量子通信过程中量子密钥生成、分发的详尽过程及量子密钥的分发协议在通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介绍了当前实验研究的进展,分析了量子密码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最后对量子密码的发展前景和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罗通元  吴超 《安全》2020,(1):60-67
为了从量子心理角度理解安全问题,同时为安全科学研究探索新的方向,文章从量子理论出发,借鉴量子心理的基本理论,刍议量子心理的概念、关系和对安全科学研究的启示。首先,简述量子概念及量子心理的必要性,综述量子独有的与安全相关的4种现象,证实了人类具有的量子化心理模式。其次,分析了4种量子现象的安全关联性和对人类具有的基本内涵,为安全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基础。最后,提出了量子心理对安全意识、安全教育和安全行为三种决定性因素的启示作用,同时对量子心理的形成进行简述。从学科构建的必要性、理论创新的角度和安全管理实践的角度阐述了量子安全学的构建意义。结果表明量子心理对安全科学研究及安全活动提供了全新的策略,并为构建量子安全学和丰富安全基础理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环境保护已成为21世纪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针对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环境监测工作能够很大程度上反映环境的质量及环境保护的成果,可以作为环境保护决策的重点数据来源。对当前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以发现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不足,为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导向。环境监测的概念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徐敏 《安全》2012,33(8):54-55
1认识纳米 纳米是英文nanometer的译音,是一个物理学上的度量单位,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比一根人类头发细5万到10万倍.所谓纳米技术,是指在0.1至100纳米的尺度里,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内的运动规律和特性的一项崭新技术.通俗讲就是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环境安全中光催化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近年来环境安全的研究现状,提出以非传统安全的视角研究环境安全的问题,运用纳米光催化技术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解决环境安全问题的新思路。综述了纳米科技在环境安全中的应用,重点评述纳米光催化技术在室内空气净化中的应用(如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氮氧化物、异味、微生物)和利用纳米光催化技术在室内空气净化中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如抗菌防霉内墙材料、防污自洁材料、自动无毒化材料)。同时指出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技术尚未完全达到实际应用水平,仍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需要对该技术继续开发和完善,才能在环境安全领域获得更加广泛和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量子电弧炉等绿色节能电炉技术的应用,对除尘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对某钢厂量子电弧炉二次除尘系统设计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为量子电弧炉环境除尘系统设计提供一定指导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尺寸煤岩裂隙发生发展差异性,在单轴压缩条件下,采用电荷感应技术研究煤岩破裂电荷信号和煤岩尺寸的关系,得出单轴压缩煤岩破裂电荷尺寸效应。结果表明:单轴压缩条件下,单位体积电荷量随体积以幂函数关系增长;单位面积电荷量随面积以幂函数关系增长;单轴压缩煤岩破裂电荷的尺寸效应源于煤岩的非均匀性;大体积或大面积煤岩含有原生裂隙和大裂隙的数量越多,煤岩就越不均匀,原生裂隙的扩展和新生裂隙的产生、扩展概率也就越大,因而产生静电荷量越大。  相似文献   

12.
“纳米”可以说是当前各种媒体中出现率非常高的一个词了。当此世纪之交憧憬未来的时候 ,世界各国科学界普遍认为 ,纳米科学技术将对科技进步、国民经济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并将与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等一起 ,成为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尽管最早的纳米材料 ,即实验室人工合成的纳米颗粒材料 ,直到2 0世纪 70年代才出现。 1982年科学家发明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把人类的视线扩展到以 0 1至 10 0纳米长度为研究对象的纳米世界 ,从而在科学界兴起了一股纳米热。进入90年代以后 ,许多国家先后投入巨资组织力量竟相加强…  相似文献   

13.
纳米二氧化钛对肺部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食品和医药卫生等领域.一些原本无毒或低毒的材料,当粒径达到纳米级时,毒性明显增强.纳米二氧化钛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工业产品中,它对生物系统的影响受到了世界广泛的关注.目前就纳米二氧化钛整体和体外生物效应或安全性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围绕纳米二氧化钛对肺部损伤的研究进展及挑战进行综述.认为纳米二氧化钛粒径与损伤之间的关系还不十分明确,今后还需进一步探索纳米材料与生物分子、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其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尺寸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量级(1~100nm)的材料或由他们作为基本单元的材料,它是由尺寸介于原子、分子和宏观体系之间的纳米粒子所组成的新一代材料。纳米材料具有多种特点,这就导致由纳米微粒构成的体系出现了不同于通常的大块宏观材料体系的许多特殊性质。作为21世纪极被看好的新兴科学技术,纳米材料在消防领域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加入纳米技术的防火涂料,能够提高涂层的防火和耐火  相似文献   

15.
纳米金属氧化物因其独特的性质被应用于很多工业领域,其本身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已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测定了16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纳米材料对羊角月牙藻生长的96 h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从大到小为ZnO、Pr6O11、Sm2O3、Nd2O3、Co3O4、CeO2、Fe3O4、SnO2、α-Fe2O3、CuO、Cr2O3、γ-Fe2O3、NiO、TiO2、WO3、ZrO2。除Sm2O3、CeO2、SnO2、TiO2和ZrO2外,比较其他11种纳米物质对羊角月牙藻和明亮发光杆菌的毒性效应,发现供试化合物对这两类生物的毒性效应之间存在较好的种间替代关系。同时比较了这两种受试生物间的毒性差异,它们对供试纳米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敏感性不同,羊角月牙藻对纳米金属氧化物更为敏感,因而提出光照和溶出离子可能是引起纳米金属氧化物对藻和发光菌产生毒性差异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6.
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应用,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使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人类在享受着高度技术文明的同时,也承担着技术事故的风险。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技术系统的能量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大,技术风险也十分突出。在高风险的技术环境中,职业灾害已成为世界性难题。人类所面临的职业灾害突出地表现为: 恶性重大职业灾害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上传输数据的安全性越来越差,而数据加密是保证信息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概括介绍了国内外三大密码体制(对称密码、公钥密码和量子密码)的理论与技术及其目前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金属和氧化物纳米颗粒对细菌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纳米颗粒的组分、尺寸、形状和表面电荷等性质与毒性的关系,介绍了纳米颗粒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毒性差异,指出了分散介质、暴露方式等毒性试验条件对纳米颗粒细菌毒性的影响,讨论了纳米颗粒对细菌毒性的可能机制,如氧化损伤、破坏细胞壁、作用于蛋白和核酸以及释放出金属离子等。针对目前纳米毒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提出了建立纳米材料的毒性评价方法,加强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开展对毒性机制的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油污水经处理后资源化利用,成为节省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综合评述了油田采出水的特性、处理方式、处理技术及其工艺,并对各处理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评价.采出水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自然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各界对采出水的处理极为关注,它是一项难度极大的技术课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放射性同位素及其辐射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其辐射技术,以及伴生天然放射性物质的金属矿山开采中,都存在着外照射和内照射的辐射安全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近期资料,简介有关射线对人体的危害的基本概念,并阐明将射线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