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梁鲜凤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0):2659-2660
目的 探讨超声在检测胎儿肾盂扩张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24 例肾盂扩张的胎儿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孕期观察及产后至12 个月的随访(包括引产后的结果对照).结果 24 例胎儿存在不同程度肾盂扩张,20 例最后消失或缩小;1 例无明显变化,保守治疗;1 例出生后5 个月手术治疗;2 例终止妊娠.结论 胎儿肾盂扩张在出生后的转归与肾脏有无器质性病变及肾盂扩张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胎儿肾盂扩张及可疑肾盂扩张的超声表现,评价超声在胎儿器官发育异常的诊断及预后方面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胎儿肾盂扩张及可疑肾盂扩张的超声表现,并做孕期或产后随访. 结果 86例中,双侧肾盂扩张28例,单侧肾盂扩张58例,根据二维声像图分为可疑扩张及扩张两种情况,其中可疑扩张56例,扩张30例. 结论 超声检查对胎儿肾盂扩张及程度可以做出确切诊断,对胎儿预后及处理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超声诊断胎儿肾盂扩张及预后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岩  唐燕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6):570-571
目的超声检出胎儿肾盂扩张后,产前产后随访,为临床干预提供帮助。方法对56例孕期18周-40周常规产检发现胎儿肾盂扩张,记录肾盂扩张前后径数据,进行产前及产后跟踪随访。轻度肾盂扩张为肾盂前后径分离〈10mm,中度扩张为10-15mm,重度为肾盂分离〉15mm。结果 56例肾盂扩张胎儿中,43例肾盂轻度扩张胎儿中有5例孕晚期复检时肾盂回复正常,17例产后复查肾盂扩张消失,1例孕晚期复检肾盂扩张呈进行性加重;10例中度肾盂扩张,有8例产后4d-3个月复查肾盂积水消失,另2例产后随访至12个月肾积水仍然存在;3例重度肾积水产后1例肾积水减轻,2例随访至18个月后肾积水未见消失,后经手术证实1例为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另1例为后尿道瓣膜。结论肾盂分离〈10mm多为生理性肾积水;肾盂分离10-15mm病理性肾积水风险性大大增高;肾盂分离〉15mm、肾皮质〈0.5cm多为病理性肾积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儿肾积水的超声诊断价值及预后,指导临床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方法:对产前常规超声检查中发现的15例肾盂分离5-15mm的胎儿,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产前、产后随访观察。结果:胎儿肾积水15例中,Ⅰ组13例,肾盂分离前后径为5-10mm,出生后随访发现肾盂分离全部消失;Ⅱ组2例,肾盂分离前后径为10-15mm,出生后3d肾盂分离消失1例,另1例出生后3个月肾盂分离消失。结论:出生后两组胎儿肾盂分离均自然消退,为可复性。超声检查可作为胎儿肾积水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超声检测晚孕期胎儿肾盂分离的程度,提供肾积水的超声诊断标准,指导临床进行产前产后的干预与治疗.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就诊的28周至40周的单胎孕妇.利用超声检测技术检查肾积水胎儿56例(76个积水肾),并随访至产后24个月,记录肾盂分离的前后径及皮质厚度.结果 本组病例中所有胎儿筛查肾盂分离在7mm以上,其中I 组:肾盂分离7mm至10mm者 30例(40个积水肾);II组:肾盂10mm至15mm者14例(18个积水肾);III:肾盂分离>15mm者,皮质厚>5mm者6例(8个积水肾),皮质厚<5mm者4例(4个积水肾),该组病例中同时合并有输尿管上段扩张者2例.结论 肾盂分离<10mm者多为生理性积水,产前或生产后24小时复查大部分消失;肾盂分离>10mm <15mm者,皮质厚>5mm大部分为生理性的,皮质厚<5mm,消退的时间延长至半年左右;肾盂分离>15mm者,皮质厚>5mm,部分随访可消退,皮质厚<5mm者同时合并输尿管扩张者肾积水一般都存在病理性梗阻,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石莉  吴栋才  符小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0):1322-1324, 1329
目的探讨胎儿孤立性肾盂扩张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结果及预后。方法对76例孤立性肾盂扩张胎儿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回顾性分析其染色体核型及CNV-seq结果,随访妊娠结局。结果76例孤立性肾盂扩张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仅1例唐氏综合征,1例9号染色体倒位。76例胎儿CNV-seq分析同样仅有1例为唐氏综合征,2例为多态性拷贝数变异(CNV),其余均未发现致病性、可能致病性或致病性未知的CNV。76例肾盂扩张出生胎儿中男孩51例,女孩25例。2例引产,其中1例因唐氏综合征引产,另1例因胎儿双肾重度积水引产。其余74例活产复查B超未见有肾盂扩张加重或肾积水。结论胎儿孤立性肾盂扩张绝大部分预后良好,除非孕妇唐氏筛查或无创产前检测高风险,产前无需常规行CNV-seq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胎儿肾盂积水诊断中超声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产前超声筛查疑有50例胎儿肾盂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超声诊断效果。结果29例单侧肾盂积水,21例双侧肾盂积水。患儿出生1周后,36例肾盂积水征象消失;出生后3个月回访发现2例肾盂积水未消失,手术治疗后好转。结论超声能够早期评估胎儿肾盂积水,对胎儿出生后及时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郭玲  张敏  范风春 《新疆医学》2012,42(12):93-95
中晚孕期胎儿产前超声检查过程中,常可检出不同程度的单侧或双侧胎儿肾盂分离,亦常常引起孕妇的担忧及焦虑。我院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检出的中晚孕期胎儿肾盂分离58例进行彩超检查追踪观察,旨在探讨胎儿肾盂分离的转归,为临床合理干预提供帮助。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到我院门诊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19-42周孕妇做为研究对象,年  相似文献   

9.
杨翠萍   《中国医学工程》2011,(10):55+59-55,59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肾盂分离的价值,以明确胎儿肾盂分离的程度与肾积液之间的关系,避免不必要的终止妊娠。方法对520例胎儿进行常规产科超声检测,检出胎儿肾盂分离32例,对胎儿肾盂分离值分3组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产后随访观察。结果 32例胎儿肾盂分离中,第1组26例,分离值4-9mm,出生后随访发现肾盂分离全部消失;第2组4例,分离值10-14mm,出生后随访发现肾盂分离消失者2例,另2例在分别是在出生后1周-6个月消失、1例出生后经15个月的随访仍未消失;第3组2例,分离值15mm,产后超声及泌尿外科证实为肾积液,考虑为先天性输尿管狭窄所致。结论第1组尚属正常的生理性肾盂分离,第2组不应列为观察对象,第3组应视为异常范围值,必须进一步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胎儿肾盂扩张的超声诊断和预后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胎儿肾盂扩张积水的超声诊断和预后。方法对孕20~41周的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共诊断胎儿肾盂扩张30例,按肾盂扩张的程度分3型:A型:单纯肾盂扩张,扩张范围1.0~1.5 cm;B型:肾盂扩张虽在1.5 cm以内,但肾实质扩大;C型:肾盂明显扩张,超过1.5 cm,肾实质变薄。生后随访3 d~9个月。结果共24例胎儿肾脏先后恢复正常,其中A型19例,B型3例,孕末期即恢复正常而未分型2例;有4例婴儿行手术治疗;有2例胎儿行引产。结论胎儿期肾盂积水若仅为肾盂扩张(1.0~1.5 cm)生后积水可消失。若同时伴有肾实质扩大,部分胎儿生后肾积水持续存在。若肾盂扩张>1.5 cm,伴肾实质变薄,生后肾积水均持续存在,需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腔静脉后输尿管是先天性畸形 ,多是胚胎期下腔静脉发育异常 ,导致输尿管位置及走行改变 ,使输尿管排尿不畅或梗阻 ,引起肾盂积水及输尿管扩张 ,临床上较少见。我院从 1987年至今收治 11例 ,症状及影像学诊断明确 ,全部经手术治疗 ,70 %病例随访 2~ 5年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例中男性占 10例 ,女性占 1例。年龄在 2 0~4 0岁之间 ,其中 ,30~ 4 0岁 9例 ,2 0~ 30岁 2例。临床症状表现为尿急、尿痛、尿频、肾区疼痛。B超检查见肾盂积水及上输尿管扩张。X线静脉肾盂造影显示 :肾盂及上输尿管扩张 ,输尿管呈“S”样走行 ,并重叠在L3 - 41/…  相似文献   

12.
何国华  焦兰农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3):1089-1090
目的总结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分析1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行肾盂输尿管成形后,随访1年~3年,复查IVU示肾盂明显缩小,肾功能改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通畅;4例行肾切除术;1例行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扩张,术后复查B超肾盂积液缩小。结论B超为UPJO引起肾积液的首选诊断方法,IVU为轻度UPJO引起肾积液的主要诊断方法,逆行性输尿管造影是由UPJO引起的中度、重度肾积液的主要诊断方法。治疗以Anderson-Hynes成形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13.
何国华  焦兰农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1089-1090
目的总结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分析1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行肾盂输尿管成形后,随访1年~3年,复查IVU示肾盂明显缩小,肾功能改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通畅;4例行肾切除术;1例行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扩张,术后复查B超肾盂积液缩小。结论B超为UPJO引起肾积液的首选诊断方法,IVU为轻度UPJO引起肾积液的主要诊断方法,逆行性输尿管造影是由UPJO引起的中度、重度肾积液的主要诊断方法。治疗以Anderson—Hynes成形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14.
邱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65-65,67
目的探讨胎儿肾盂分离的产前超声诊断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胎儿肾盂分离的86例用超声动态监测,以5~10mm、10~15mm、15mm分为轻、中、重度3组分别动态观察。出生后随访至进行泌尿系造影确诊或手术治疗。结果不同孕周阶段、肾盂分离不同程度、分离不同动态变化组间泌尿系畸形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盂分离出现的时间越早,程度越重,发生泌尿道畸形和手术率也相应增加。结论超声检查安全无创、廉价方便、诊断率高,能作为胎儿肾盂分离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儿肾盂扩张在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咨询提供指导。【方法】对入选的122例超声诊断为肾盂扩张且行产前介入性诊断(羊膜腔穿刺或脐静脉穿刺)的胎儿,回顾其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了解妊娠结局。【结果】1)122例胎儿染色体核型中,87.7%(107/122)核型正常,4.9%(6/122)核型异常,7.4%(9/122)染色体核型多态性。2)Ⅰ组:孤立性肾盂扩张(67例);Ⅱ组:合并一个其他超声软指标(34例);Ⅲ组:合并两个或两个以上其他超声软指标(7例);Ⅳ组:合并胎儿结构畸形(14例)。4组中,染色体核型正常者分别为63例(94%)、28例(82.4%)、7例(100%)、9例(64.3%);染色体核型多态性分别为3例(4.5%)、6例(17.6%)、0例、0例;染色体核型异常分别为1例(1.5%)、0例、0例、5例(35.7%,唐氏综合征3例,其他异常2例)。3)成功随访胎儿107例,其中男孩87例,女孩20例,男:女=4.35∶1。11例终止妊娠,96例活产新生儿,早产4例,足月产92例,顺产35例,剖宫产61例,平均出生孕周为39.1周。10例新生儿出生后因肾积水无缓解或进行性加重行手术治疗。【结论】孤立性肾盂扩张不应直接作为产前诊断指征,但肾盂扩张合并其他超声软指标或者合并胎儿结构畸形,应建议行产前诊断,排除染色体非整倍体,胎儿生后应密切随访泌尿系统功能,绝大多数肾盂扩张胎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58例孕20~40周胎儿肾盂不同程度扩张的妊娠结局进行随访,进一步分析胎儿肾盂扩张的原因及预后。方法对2007年11月~2008年10月间在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对发现胎儿有不同程度肾脏集合系统扩张的58例胎儿进行随访,并记录产后新生几的超声复查结果或部分引产者的相关尸检结果。结果58例妊娠中,因胎儿合并其他严重畸形而引产的有4例,产后一年复查新生儿超声转为正常的有54例,仍存在肾脏集合系统扩张需进一步治疗观察的有1例。结论胎儿肾脏集合系统扩张主要由泌尿道梗阻性病变和非梗阻性病变引起,不同的病因,会出现不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及螺旋CT对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0例经手术证实、临床、影像资料完整的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例,对其不同的影像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例均作了B超、IVP检查,5例同时作螺旋CT检查。B超、螺旋CT检查均显示不同程度肾盂积水,而输尿管无扩张,肾皮质不同程度变薄。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可见梗阻端形态及输尿管腔外迷走血管和纤维束带影各1例。IVP检查7例显示肾脏不同程度肾盂积水,输尿管无扩张,输尿管内侧成角移位,梗阻端形态显示清晰,其中1例迷走血管、1例纤维束带压迫显示梗阻端呈螺旋状或横贯样充盈缺损,形态具有特征性;3例未见显影。结论:B超是诊断先天性UPJO的筛选手段;IVP既可了解梗阻端形态及肾脏功能状况,是诊断先天性UPJO的重要手段;螺旋CT既可显示梗阻端形态、输尿管壁及腔内外情况及肾脏功能状况,是先天性UP-JO的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是小儿梗阻性肾病的最常见原因,其发生率约为1/100~1/500[1].自从上世纪80年代后,产前B超检查的普及使得很多患儿在胎儿期即被发现并诊断,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患儿出生后能够得到更及时、适当的治疗[2].据文献报道,超声产前筛选胎儿肾积水发病率为0.2%~2.2%[3].本文就先天性UPJO的分子机制及诊断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肾盂积水的检出率有所增加,约占产检孕妇1%[1].超声检查能够早期发现胎儿肾盂积水并进行连续观察,本文对我院180例230只肾盂积水的超声所见及出生后随访进行综合分析,总结胎儿肾盂  相似文献   

20.
超声对肾盂癌诊断价值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旨在探讨超声对肾盂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了 2 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盂癌的超声表现及与CT、IVP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 :肾盂癌典型声像图表现 :于肾盂内显示实质性肿块回声 ,肾盂或肾盏有不同程度的分离暗区。术前超声诊断肾盂癌 19例 ,正确率 82 .6 % ,漏诊 4例。结论 :超声可作为肾盂癌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