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振华 《门窗》2022,(6):226-228
仿古建筑是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变迁的写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随着建筑材料具有多样性,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新设计修建的仿古建筑通常采用现代建筑施工技术.本文首先对仿古建筑结构选型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阐述了现代技术在仿古建筑不同结构中的具体应用与表达,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的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入中国。与此同时,各地也掀起了仿古建筑建设的热潮。该文先对仿古建筑的概念做了初步的限定,然后从材料、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探讨,试图肯定仿古建筑的真实性,并提出仿古建筑在当今社会有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姜磊  陈方慧  舒畅 《华中建筑》2008,26(6):19-20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的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入中国。与此同时,各地也掀起了仿古建筑建设的热潮。该文先对仿古建筑的概念做了初步的限定,然后从材料、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探讨,试图肯定仿古建筑的真实性,并提出仿古建筑在当今社会有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苏祖庆  张晓丽  袁犁 《安徽建筑》2012,19(2):38-39,44
文章通过对绵阳仿古建筑——大观园的现状调查,分析其文化价值体现、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城市环境的作用,深入探究仿古建筑的合理存在性,并结合一些仿古建筑的一些优秀案例,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以保持仿古建筑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龙自立 《城市建筑》2014,(12):395-395
张家界土家风情园是湘西地区一座大型的土家风格的仿古建筑群。本文从土家风情园的文化内涵着手,分析了目前国内仿古建筑建设状况,指出了仿古建筑具有的四大生存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并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近年来城市建设中“仿古风格”应用越来越多,主要是翻新并建造旧建筑。基于此,文章阐述了仿古建筑发展的原因,探究了仿古建筑现代施工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将传统形式、仿古建筑、民族形式与传统样式等语言概念进行归纳概括,在对比分析中赋予仿古建筑形式科学的语言概念;通过仿古建筑形式兴盛发展成因的分析,揭示了弘扬民族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仿古建筑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明确了仿古建筑在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社会定位;通过研究探讨以期产生对仿古建筑创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岭南文化具有多元、开放、包容、务实的特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的建筑文化在吸收了中原建筑文化、海外建筑文化的同时,孕育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岭南建筑风格。由于城市更新与文旅融合发展的需要,仿古建筑的设计需求出现较大增长,如何在岭南文化语境之下进行仿古建筑设计创作,是岭南建筑师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以广东雷州市擎雷书院的设计为案例,从建筑风格、选址朝向、整体布局与建筑设计等角度,探讨仿古建筑对岭南文化语境进行应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仿古建筑的由来、现状和依据,指出了仿古建筑文化与民族心态关系密切,仿古建筑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历史必然,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的背景,并提出有必要对仿古建筑行为进行指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10.
传统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我国传统建筑大多是以砖、木为主材的木构架体系,很容易受到自然和人为的损坏,需要经常进行修缮与改造,而传统木作匠人流散,工艺失传,因此传统建筑木作技艺传承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该文首先从我国传统建筑的工艺特点与发展历程入手,对我国传统营造技术分工进行分析研究,确立传统木作的核心地位;然后对我国传统木作工匠生活境况与木作技艺传承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最后为促进我国传统木作技艺传承的持续性,从加强对传统文化建筑的保护、规范现代仿古建筑市场、发展仿古木结构、制定传统建筑木作技艺传承人注册制度以及创新职业教育,构建传统木作协作平台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1.
董勤铭 《中外建筑》2010,(10):82-83
纵观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中国和西方两大势力是最具有活力和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主体,中国通过20年左右的改革,发展的趋势直追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些年的发展成就中最具有代表的是建筑业的发展,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让西方世界目瞪口呆。但是我们发现建筑形式还是以西方美学形式主导我们的建筑。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精品建筑少之又少,最具有代表和经典的现代建筑并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建筑是北京香山饭店。其设计师是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美国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还有几个代表作中国建筑大师戴念慈设计的北京饭店等作品,让我们看见的具有民族亲和力的作品比较少,所以我们必须了解中西古建筑的一些文化特征,作为我们建筑设计的参考,从中汲取美学、文化元素是作为一个建筑师应具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周弘波 《城市建筑》2012,(9X):29-29,33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筑类型也逐渐多样化,仿古建筑由于简洁、规格多样等优点逐渐在应用到现代建筑中,而仿古建筑施工与管理的重点在于屋面的施工,本文主要根据灌云县大伊山石佛寺大雄宝殿工程存屋面施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对仿占建筑屋缸施工与管理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提高屋面施工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王涛 《华中建筑》2011,29(7):159-161
继承民族传统是我国建筑设计创作的非常重要的课题。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一些建筑设计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上,较以往取得了新的突破。该文从表现手法、空间格局两方面入手结合实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现状中依然存在的若干问题,并从装饰文化、封建传统两方面分析了深层原因,最后,提出倡导民主化、科学化的中国建筑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建筑风格,指出了它们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着中国古代造园与建筑艺术的巨大成就,表明了如何更好地保护、修缮现存的古建筑,已经成为人们需要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川东北地区清代墓碑建筑的门罩雕刻装饰,是墓碑建筑结构及装饰的重要组成构件,其题材变化多样、结构饱满严谨、内容精致丰厚、工艺精湛繁缛。文章通过对门罩的组织结构、题材、雕刻工艺、特殊多层次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这些门罩雕刻装饰不仅表明该地区丧葬习俗、审美意识及艺术风格特点,也表现出中国民间工艺和民风民俗的艺术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现令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分布着大量的传统民居,其文化价值属性和内容十分丰富,是地域性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在目前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展开对地域性建筑文化的挖掘和研究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该文基于地域性文化的视角,明确地域性文化的认知基础是当地的景观风貌特征。在对豫西地区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尝试从村落布局、院落形式、入口设计、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等方面,以巩义市传统民居为例,对豫西地区传统民居的地域性特征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建材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材料产业,随着近几年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建材行业也随着迅速发展,但由于同时它又是一个高能耗的产业,所以如何对建材行业进行节能降耗的改造也是如何保障建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且迫切的工作。本文介绍了如何应用夹点技术对企业的工业系统和换热网络进行分析和改造,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动画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许多发达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中国动画作为世界动画的一分子也闪耀着它夺目的光辉,中国的动画事业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许多动画专业院校,动画从业人员迅速增长。我国虽然是一个动画大国,但产业基础薄弱与市场空间巨大之间形成了强烈反差。伴随着数字娱乐时代的到来无论从文化层面还是从经济利益考虑,中国发展原创动画已经刻不容缓。我国动画产业正处在一个战略机遇期,因此要正视当前的差距,积极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挖掘本土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发挥本土作战优势,推动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创造一批既有中国民族文化艺术风格、又有国际影响;既有自主价值取向、又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原创、健康向上的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学专业教育对建筑技术课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本文针对传统设计课教学模式存在轻技术现象,结合近年来教学实践,对引入建筑技术关键环节教学模式业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以期提高建筑设计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段小洁 《住宅科技》2012,(11):15-20
随着我国对住宅节能工作的重视与不断发展,作为基础工作的建筑外墙保温正越发受到重视,尤其是外墙外保温系统然而,近几年来保温材料引发建筑火灾严重事故时有发生,使得国内业内人士对保温系统的安全性和必要性产生质疑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建筑能耗和建筑节能的现状,然后从建筑节能政策和建筑技术两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多种建筑节能的措施与对策这些将对我国在建筑行业进一步推进、发展和完善建筑节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指出了我国发展外墙外保温虽然道路曲折,但其必要性毋庸置疑,并对在我国大力发展外保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