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拱圈线形测量具有较强的工程意义,采用全站仪测量拱圈线形的传统方法能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需求,但是当拱桥两侧遮挡物较多时采用传统的方法效率较低,而采用全站仪测量拱圈线形的新方法来解决遮挡物较多的问题,经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对于拱桥,确定拱轴线形是拱桥检测评估和维修加固的基础工作。本文以景观桥为例,对利用全站仪悬高测量原理测量测定拱轴线形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精度高,拱圈线形测量效果较好,特别适合对无预置观测点的旧桥线型观测。  相似文献   

3.
拱桥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形式丰富多彩,拱桥运营时往往在其主拱圈线形上相对于设计线形会出现一定偏差,导致结构的整体承载力受到影响,因此主拱圈线形测量在桥梁检测中是非常重要的,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以四川省涪江五桥斜拉桥曲线主塔为例,对主塔曲线结构施工设计进行分析,为保证主塔曲线线形与设计的完全吻合,采用爬模施工技术的同时,对于中、上塔柱采用全空间曲面线形控制技术,在模板的设计与构造上,通过在木梁与面板之间添加造型木条满足结构变化要求,实现竖向弧度。为保证空间全曲线线形,采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技术、三角高程中间置站法、几何水准测量技术等相互校核进行测量定位控制。  相似文献   

5.
以某正拱斜置拱桥为例,用比较精确的数值解法求得斜置情况下拱圈的理论线形,能够有效地解决桥梁检测中正拱斜置情况下拱圈线形实测值与理论值的比较问题,对相应桥梁的施工放样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焦新路七标传统导线测量与全站仪的三维坐标导线测量两种方法的比较,重点介绍全站仪在导线测量(含高程)中的应用 。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某旧拱桥为工程背景,建立其主拱圈缩尺模型,对比分析了缩尺模型在模拟自重荷载作用下,采用预应力折线形铰接钢拱加固前后主要控制截面的应变、挠度及拱圈弯曲能等指标的变化。缩尺模型经加固后,拱圈控制截面的应力水平总体比加固前明显减小;加固对拱轴线形可起到明显的调整作用,且加固后拱圈弯曲能量减少了81%。实验结果表明,预应力折线形铰接钢拱能够有效分担和改善拱肋的自重内力,从而显著提高其抗压承载力。该加固技术对改善类似拱轴线形不佳或自重内力条件不利的上承式拱桥的承载力和使用性能效果显著,可作为拱桥加固的备选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公路中平测量工作且大、速度慢.而在中线测量中利用全站仪附带测量中桩高程,仪器必须安置在控制点上,影响中桩测量进度,易产生错误。有一种利用全站仪单纯进行中平测量的方法,速度快、效率高,可大大节约劳动时间。  相似文献   

9.
山区公路工程测量地形起伏较大,采用传统的边桩方法,边桩确定难以实施。应用全站仪对边测量功能并结合可编程计算器在山区地形条件下进行路基边桩放样,更精确、更快捷、更方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悬臂浇筑钢筋混凝土拱桥施工过程的模拟,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针对悬浇重量大的钢筋混凝土拱桥提出了"一张控制线形,二张控制应力"的合理施工索力求解方法,并以某高速公路上一悬浇拱桥为工程背景,采用该法对施工索力进行正装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法求得的索力使得主拱圈截面应力控制在+1.83MPa以内,保证了主拱圈施工过程的安全,为同类型拱桥合理施工索力求解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张家界陈家溪石拱桥的现状及其检测报告,该石拱桥拱圈开裂、桥台向后滑移严重,存在危险性,由于该桥是进入市区的交通要道,需借助软件ANSYS模拟计算,对该桥进行维修与加固。加固方法主要采用基地压浆、化学灌浆法修补裂缝、增设拱圈等,为今后石拱桥加固施工提供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斌  史冀波 《交通标准化》2014,(16):125-128
激光隧道断面仪在隧道施工和检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般用于隧道施工过程开挖断面检测、工程限界验收检测以及隧道形变检测等.结合袁毛线中修工程中某座实腹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检测实例,阐述激光断面检测仪检测原理,检测过程与数据处理,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激光隧道断面仪应用于拱桥断面检测,准确地求解出拱圈的净矢高、净跨径和内弧线偏差等指标,较之前的全站仪、水准仪量测更为方便、可靠,并且已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可为类似实腹式拱桥拱圈断面的量测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为以后检测工作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空腹式拱桥新型拱轴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常规线型作为空腹式拱桥的拱轴线,有着方法上和理论上的不完善.基于空腹式拱桥的实际恒载分布,提出将主拱圈自重与行车道系自重之和的压力线作为拱轴线,由受力平衡微分方程,使用四阶Runge-Kutta法进行求解,提出用悬索线与抛物线的组合作为空腹式拱桥新型拱轴线,通过数学分析、拱轴线坐标、主拱圈内力和实际算例,验证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王坤 《交通标准化》2011,(12):135-137
江苏通扬运河大桥为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以它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程序,计算分析拱桥吊杆失效对桥梁空间稳定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吊杆损伤对桥梁的低阶稳定安全系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利用ANSYS进行混凝土现浇箱型拱圈与拱架联合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钢拱架上现浇混凝土箱型拱桥时,用分环施工的方法,就能利用拱架的联合作用,减少钢拱架所承担的应力。通过大型软件ANSYS10模拟与实测数据的比较分析,研究拱圈与拱架的联合作用效应,同时对钢拱架进行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主要建造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由于当初建造时荷载标准较低,再加上多年超载运营,桥梁损伤严重,承载能力下降,对交通运输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依据实桥荷载试验所得的力学特性参数,首先采用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参数修正法修正计算模型,并对该计算模型进行验证.然后利用验证后的计算模型和承载能力系数法对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最后通过对一实际既有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承载能力的评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述方法对于既有双曲拱桥承载能力的评估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受力合理、施工方便、经济性好的劲性骨架拱桥主拱圈混凝土浇筑工作面设置方法, 以南盘江特大桥为对象, 分析了从两拱脚对称浇筑第1环混凝土在劲性拱骨架上产生的瞬时应力变化过程, 做出了劲性骨架主要控制截面的应力过程线, 提出了在全拱纵向对称设置4个工作面的主拱圈混凝土浇筑方法, 并将工作面分别设置在拱脚截面和控制性应力过程线峰值处, 使半跨内2个工作面上混凝土在劲性骨架中产生的应力增量异号, 以抵消部分应力; 通过分段拟合绝对控制应力过程线上升段和下降段的连续函数, 合理调整了混凝土的浇筑长度和顺序, 降低了劲性骨架的瞬时应力和变形; 讨论了四工作面浇筑法的施工操作性和经济性, 并采用该方法分析了南盘江特大桥主拱圈第1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劲性骨架的应力和变形。研究结果表明: 拱脚管内混凝土应力过程线为控制性应力过程线且为单波曲线; 提出的先跨内、后拱脚, 并按拟合函数计算的长度进行南盘江特大桥混凝土浇筑的四工作面法是合理的, 该桥劲性骨架最大瞬时拉、压应力分别降至0.4和23.5 MPa, 被较好地控制在材料强度范围内, 拱顶无上挠, 最大瞬时下挠和环末下挠分别为192、82 mm, 拱轴线不发生反复变形; 四工作面浇筑法所需设备和人员较少, 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经济性, 适合于劲性骨架拱桥主拱圈混凝土浇筑, 可为同类桥梁采用。   相似文献   

18.
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现浇施工分环方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箱型拱桥在无支墩拱式拱架上现浇施工时,若跨度较大,拱圈一般采用分环分段的施工方法.采用该方法施工时,已形成的拱环与拱架的横向联合作用明显.通过对比分析,采用一个最优分环方案,可以利用已形成的拱环与拱架在横向的联合作用,增加横向刚度,有利于提高施工过程中的横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拱桥加固的二次受力特性,分析了加固后拱圈组合截面内力分配情况;运用荷载置换率和加固层利用率分别对原拱圈和加固层拱圈进行分析,完成加固效果评价。依托实际工程,进行有限元分析,证实了基于组合截面分析的拱桥加固效果评价方法的合理性、直观性,对于同类型桥梁的加固效果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