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是喜欢偷懒的,人类的这一毛病好多时候却成了人类进步的动力。人类为了满足自己好逸恶劳的特性,不断地创造着,使得各种各样的事情变得简单起来。人们一直幻想着发明一种机器人代替自己的劳动,人类就可以从一些机械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加高智力的劳动。随着电子技术的逐步发展,人类的梦想实现了,越来越高级、越来越智能化的机器人使得人类看见了光明的前景。但是,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效应,机器人的发明也如此,机器人杀人事件的出现给出了一个血淋淋的注解。尽管著名的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原则”…  相似文献   

2.
机器与生物的重要区别是生物可以繁殖后代,而机器只能靠人来制造。然而。在许多科幻片中,机器人和人的差别慢慢消失.不少机器人学会了复制自己。最终有了取代人类的“阴险”想法.不少科幻故事由此产生。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够进行简单地自我复制的机器人.科幻的情节可能变成现实。虽然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将主要用于制造和自我修复。但是有专家担心会“繁殖”后代的机器人如果不加以控制,真的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3.
青云 《世界科学》2005,(8):32-32
机器与生物的重要区别是生物可以繁殖后代,而机器只能靠人来制造。然而,在许多科幻片中,机器人和人的差别在慢慢消失,不少机器人学会了复制自己,最终有了取代人类的想法: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够进行简单自我复制的机器人,科幻的情节南此可能变成现实。虽然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将主要用于制造和自我修复,但是有专家担心会“繁殖”后代的机器人如果不加以控制,真的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人类将真正进入全方位、多领域普及机器人的时代,人类创造的每一美元财富都将包含着机器人的功劳,请看── “机器人”[Robot,音译为“罗伯特”]一词来源于捷克语。这个词在1924年的含义是“人造工人”。但实际上人们将机器人视为一种能自己干活的自动化机器,以后因西方国家出现了“白领”和“蓝领”员工之分,所以又将机器人称为“钢领”。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提出关于机器人的三条规则并引起了轰动。这三条规则是:一、机器人不能对人构成伤害;二、机器人必须服从指令(除非有关指令违反第一条规则);三…  相似文献   

5.
梁东云 《科学之友》2007,(10A):28-29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玩笑话:“用眼神杀死你!”但可曾想到,如果玩笑变成了现实,如果有人真的可以用眼神杀人,那又是怎样的情形?你相信这世上真的会有“眼神杀人”事件吗?  相似文献   

6.
机器与生物的重要区别是生物可以繁殖后代,而机器只能靠人来制造。然而,在许多科幻片中,机器人和人的差别慢慢消失,不少机器人学会了复制自己,最终有了取代人类的“阴险”想法,不少离奇的科幻故事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7.
吴汝康 《科学通报》1964,9(8):701-701
关于人的概念,我和安志敏先生有着不同的看法,主要分歧在于两个根本问题:1.什么是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人类”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人与猿的分界标志;2.从猿转变到人的过程中是否有一个过渡时期以及这个过渡时期是否属于人的进化系统。一关于劳动创造人类理论的理解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首先从人类生产财富的劳动出发,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理论,接着把现代人与现代猿作了详细的比较,顺次指出了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各种特征有:直立行走、  相似文献   

8.
阿碧 《世界科学》2005,(3):28-28
在最近召开的第191届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科学家向外界展示了三个仿照人类步行方式直立行走的机器人(见封图),它们分别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步者”机器人、康奈尔大学的“康奈尔”机器人、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的“丹尼斯”机器人。“学步者”机器人是3个机器人中最矮的一个,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就像刚开始学步的儿童。“学步者”机器人只有2.74公斤重、高43厘米。而“康奈尔”机器人重约13公斤、高度约1米。“丹尼斯”机器人重8公斤、高1.5米。  相似文献   

9.
“机器人”(Robot,音译为“罗伯特”)一词来源于捷克语,它在1924年的含义是“人造工人”。据调查,机器人从1981年到2000年间给美国创造了6000亿美元的财富,预计到2005年,全世界的机器人将超过百万。机器人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约翰·菲尼克斯惊呼:“21世纪人类将真正进入机器人时代,人类创造的每一份财富都将包含着‘机器入’的功劳!”向人类“进化”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萨佩克写了一个名为《洛桑万能机器人公司》的剧本,“机器人”的名字正式产生。1959年美国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机器人大致…  相似文献   

10.
科技发现     
《科学之友》2006,(11):14-15
科学家首次绘制出树基因图,人类大脑存在“自私开关”,世界顶级仿人机器人亮相北京,美国25%的家庭不能上网,湖南出土金缕玉衣残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宋涛  张亮 《世界科学》1999,(4):35-36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人类带来幸福,也带来灾难。现代化兵器的不断涌现就是这样。如今,现代武器如核武器、生化武器、制导武器以及将要在未来战争中出现的激光武器、微波武器和等离子武器对人的致命性越来越大,正在迅速减弱单个士兵的机智与勇敢所起的作用。如何制造一种机器,用以代替士兵执行日益危险的军事任务,成了各国军事家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可以说,机器人士兵的诞生与现代化兵器的发展密切相关,武器杀伤力的不断扩大必然催生出机器人士兵这个“婴儿”。在战争中迅猛成长军用机器人可定义为:用于完成以往由人员承担…  相似文献   

12.
未来观众     
参观博物馆是现代人的日常文化生活,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到世界,看到远古,看到我们人类老祖宗是如何生活的。但是这张漫画中的内容可大不一样,值得玩味。 请看这所博物馆中,参观者是什么人呢?是各种型号的机器人。更妙的是被陈列者是什么呢?有猛玛象、长颈鹿、山羊……还有我们人类! 这是幅极有想象力的漫画,作者的思路的确不凡,把人类自己也放进了博物馆,成了展览品,这样的想象没有勇气是难以做到的。令人深思的倒是未来的观众将是机器人,它们会不会成为地球上新的“人类”呢?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军事机器人也将被重新定义。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Karel Capek)在1920年发表的科幻剧作《罗苏姆的全能机器人》中,发明了机器人(robot)这一词语,一开始它们只是在工厂里生产低成本产品的微不足道的机器人,但最后这些机器人杀死人类,导致人种灭绝。由此诞生了一个经久不息的科幻小说题材:机器人失控,变成不可阻挡的杀人机器。20世纪的文学和电影中也  相似文献   

14.
几千年前人类就渴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将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如古希腊诗人荷马的长篇叙事诗<伊利亚特>中叙述的冶炼之神瘸腿海倍斯特司铸造出的美丽聪颖的侍女、希腊神话<阿鲁哥探险船>中的青铜巨人泰洛斯、犹太传说中的泥土巨人等等,这些都是美丽的神话激励人们将之变为现实的例子.近年来随着机器人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功能的机器人已相继出现并且活跃在不同的现实生活领域中,从天上到地下,从工业拓展到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甚至进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随着机器人技术在中小学中的普及推广,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利用机器人技术,发明制造了各种功能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15.
由英国Icogno人工智能公司的专家罗洛&#183;卡彭发明的一种会说40种语言,能同时与2000人聊天的最聪明机器人乔治,最近在英国获得“勒布纳”奖,这个科学奖项是专门颁发给与人类对话的最可乱真的机器人的。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机器人的定义争论不休。但在日本机器人的定义却是十分清楚的。机器人将很快进入矿井,开发海底,代替人在核反应堆中工作。总之,比过去从事更多的危险性的工作。日本机器人工业协会主席义雄安藤把机器人喻为“解放人类的工具”。毫无疑问,英国的工业界人士会表示赞同,但又对“机器人”的定义持有不同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曾推出过一部有关机器人的科幻影片,内容是说由于机器人的脑中植入了动物细胞,机器人变得像人一样会思考,并且和人争夺统治世界的霸权,这部名为“未来世界”的科幻电影收到了极高的票房价值。今天,影片“未来世界”中的预言部分已经正在付诸实践。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到2030年,计算机或机器人将拥有和人类大脑一样的储存容量和处理速度,甚至能完全代替人类思考。传统机器人的神经中枢是由矽和金属构成的微处理器,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正在集中精力开发一个机器人,其动作指令是由一只老鼠脑的2000多个细胞来传达。在麻省…  相似文献   

18.
人类在前进与后退中不断循环上升。虽然人类本性中的“贪婪”“、自私”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越来越剧烈,但是,人类终将遵循由低级、中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本文以“辉煌的成就,严重的危机”为引子,说明了人类社会必然向其最高阶段即第三阶段发展,也就是“智能人”社会即科学共产主义社会。本文分为两篇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科幻世界是机器人大显身手的地方,而现实中的机器人也已经适应了工厂里的单纯性劳动。可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另有一种机器人甚至可以圆滑地与人类沟通、声情并茂地与主人共同生活,这种机器人的面世意味着人类智慧、行为模式的奥妙将有望进一步揭开。  相似文献   

20.
凌夫 《科学24小时》2004,(12):27-29
凡是来到碧波荡漾湖边的人,都会无一例外地产生一种亲近的欲望,或用手去撩,用足去濯,用嘴去喝,甚者会有跃入湖中的冲动。但是若向你介绍能致人于死地的“杀人湖”,你可能会望而却步。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地球上当前发现的三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杀人湖”:一、托普里塞“杀人湖”位于奥地利萨尔茨堡东南60公里的巴特奥塞,是怪石嶙峋、松林茂密的山区。这里有一个被称为“黑珍珠”的湖泊———托普里塞湖。它长2公里,宽不到400米,最深处达103米。可是谁又知道,这块看似平常的湖泊却隐藏着一个极大的秘密。1945年5月初,一个正在行船的渔夫忽然发现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