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的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GP方案化疗,21 d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对照组应用GP方案化疗,观察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变化、毒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近期总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毒副作用低于对照组。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化疗具有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8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复方苦参注射液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同时进行紫杉醇+顺铂(TP)方案化疗,每21天为1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观察组化疗同时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照组化疗不加用该药.结果 观察组治疗4个周期后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和5种功能状态(躯体、角色、情绪、认知、社会)的评分比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观察组全身症状(乏力、疼痛)及肺癌相关症状(咳嗽、咯血、气短)的评分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改善晚期NSCLC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贞芪扶正注射液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均给予化疗,观察组加用贞芪扶正注射液,治疗4个周期后统计两组缓解率、毒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两组机体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53.12%,高于对照组的3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4.064,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2个周期后CD3+、CD4+、CD8+、CD4+/CD8+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贫血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贞芪扶正注射液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显著提高疾病缓解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化疗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毒副反应。方法将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化疗)和治疗组(3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3.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43%,对照组改善率为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主要系统的毒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减轻。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乳腺癌(BC)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对CD4+、CD8+T细胞比值(CD4+/CD8+)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16例B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氟尿嘧啶、表阿霉素及环磷酰胺(FEC)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8周后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比较两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及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两组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8周后,两组CD3+、CD4+/CD8+、NK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CD3+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CD8+、NK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周后,两组WBC、PLT、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IL-6水平低于对照组,但WBC、PLT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IL-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应用于BC术后化疗患者中可获得良好疗效,其免疫功能得以改善,且能减少化疗毒副反应发生,在临床辅助BC术后化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西妥昔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6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GP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纯GP方案化疗。评价近期疗效、生存情况及毒副反应。结果 2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无进展生存期(PFS)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2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贫血、胃肠道反应及皮疹,但对照组皮疹发生率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扩大病例数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及放射治疗对晚期宫颈癌的近期效果、毒副作用和生活质量.方法 将58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动脉栓塞化疗及放射治疗)23例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35例,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2.9% (22/35),对照组为34.8% (8/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09,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0.0% (21/35),对照组为26.1% (6/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1247,P<0.05).胃肠道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轻(Z =9.092,P<0.05).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68.6% (24/35),高于对照组34.8%(8/23)(x2=6.4068,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可以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减轻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FOLFOX方案化疗,21天为1个周期;2个周期评价效疗。治疗组30例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14天为1疗程,2个疗程评价疗效。观察近期疗效及临床证候变化、生存质量及毒副反应变化。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缓解率分别为43.3%和40.0%(P〉0.05);两组临床证候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改善率分别为80.0%和60.0%(P〈0.05);两组生存质量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提高稳定率分别为86.7%和56.7%(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个月和5个月;两组毒副反应比较,治疗组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能缓解疼痛症状及临床症状,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提高,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实验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晚期肝癌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应用复方苦参50ml/次,腹腔内注射,2次/周,连续4周。观察组:应用复方苦参50ml/次,腹腔内注射,联合体外高频热疗,7次/周,连续4周。观察及记录各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免疫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12例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3例,总有效率为25.0%。观察组13例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8例,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CD4+/CD8+和NK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亦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苦参联合热疗治疗晚期肝癌腹水疗效可靠,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与增强患者NK细胞活性,提高CD4+/CD8+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11.
周子辉  彭艳红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273-1274,1278
【目的】观察水飞蓟素联合GP方案[吉西他滨(Gemcitabine)+顺铂(Cis—platin)]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87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水飞蓟素加GP方案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单纯GP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46.5%和31.8%(P〉0.05),临床获益率(CR+PR+SD)分别为83.7%和61.4%(P〈0.05)。治疗后治疗组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CD8比值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和恶心、呕吐等病例数多于治疗组(P〈0.05)。【结论】水飞蓟素与化疗同时应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降低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减轻化疗的某些不良反应,提高临床获益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对一线化疗失败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影响.[方法]80例一线化疗失败的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复方苦参注射液+多西他赛)与对照组(多西他赛),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并随访统计两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观察组近期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5.00%(10/25)和62.50%(25/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0%(4/40)和37.50%(15、40),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位OS、PFS分别为13.50个月、9.00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0.20个月、7.40个月,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能明显降低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延长OS、PFS,且不增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解毒扶正颗粒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住院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的方法 ,观察组患者予以解毒扶正颗粒联合化疗,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近期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1);在各免疫指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1)。结论:解毒扶正颗粒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毒副作用,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琛  王玲  舒琦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6):1681-1682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方案(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方案,对照组56例只用TP方案治疗,连用2~4个周期,对比分析两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毒副反应等方面变化。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毒副作用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小细胞肺癌化疗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细致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分析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术后化疗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总评分为(29.98±13.12)分,对照组为(41.53±14.3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P <0.01)。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为(64.81±15.36)分,对照组为(48.91±15.0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P<0.01)。结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细致人文关怀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术后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廖小阳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6):1135-1137
【目的】观察大蒜汁雾化吸入联合GP方案[吉西他滨(GEM)+顺铂(DDP)]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白细胞介素一6(IL一6)的影响。【方法】将113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采用大蒜汁雾化吸入加GP方案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单纯GP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45.6%和33.9%(P〉O.05),临床获益率(CR+PR+SD)分别为80.7%和64.3%(P〈0.05)。治疗后治疗组IL一6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和恶心、呕吐等病例数多于治疗组(P〈0.05)。【结论】大蒜汁雾化吸入与化疗同时应用治疗NSCLC,能降低炎症因子IL一6及减轻化疗的某些不良反应,提高临床获益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11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DCF方案(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加康莱特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10d为一周期,对照组应用DCF方案化疗。至少在2次化疗之后复查胸部、腹盆腔CT等影像学检查,进行近期疗效的评价,观察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55%)与对照组(5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47)。但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DCF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相近,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两组均接受溶栓、扩容、调脂、抗凝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末,检测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射血分数,及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末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左心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χ^2=18.42,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在接受溶栓、扩容、调脂、抗凝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效果显著且相当,但联合缬沙坦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氟伏沙明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5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口服氟伏沙明治疗,观察组联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6个月.于治疗前后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Yale-Brown强迫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持续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各时段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6个月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治疗各时段副反应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氟伏沙明联合阿立哌唑能增强抗强迫效应,治疗强迫症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优于单用氟伏沙明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的清洁效果、患者的耐受性及其安全性。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方便性抽样选择我院需行妇科手术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前日16:00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患者口服20%甘露醇进行肠道准备,对两组患者服药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82.9%)、腹泻持续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服药前后血电解质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服药后较服药前血电解质降低(P〈0.05),且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乏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其肠道清洁效果较甘露醇更佳,且不易引起血电解质降低及乏力反应,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