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协议护理理论为指导的居家护理指导对提高血液透析(HD)病人液体摄入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48例液体摄入不依从的H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协议护理理论为指导的居家护理指导1个月,随后随访3个月。评价干预后第4个月HD病人的液体摄入依从性,家庭支持与透析问期体重增长(IDWG)的相对值。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IDGW/干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依从性和家庭支持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庭支持与IDGW/干体重呈负相关。结论以协议护理理论为指导的居家护理指导有利于指导家属向病人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提高病人液体摄入的依从性,使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在理想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现状,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达到有效控制患者透析间期体重的目标。方法:将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实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相对值。结果:实验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平均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相对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不依从率较高,针对患者液体摄入不依从行为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使患者重新建立健康信念,并主动限制水的摄入,从而有效控制透析间期体重。  相似文献   

3.
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干预方式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阶段变化护理干预模式提高血液透析(HD)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门诊透析中心HD患者58例,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干预组由研究者实施以阶段变化理论为指导的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宣教。比较两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与干体比值、不依从的天数与程度等。结果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IDWG与干体重的比值、不依从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依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行为所处阶段明显高于干预前(P<0.001)。结论阶段变化护理干预模式是提高HD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强化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控制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血液透析室2013年6月~2013年9月收治的MHD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透析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控制情况及液体摄入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情况及液体摄入依从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液体摄入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持续强化护理干预(包括饮食、不适症状处理、强化患者自我管理、心理干预等)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控制情况,提高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而且能在一定程度拉近护患距离,优化医护患关系,激发护士对专科业务发展的激情,更容易感受职业荣誉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60例液体摄入依从性差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分5个阶段进行干预,在最长干预6个月后进行液体摄入依从性评估、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干体质量比值、透析前血压达标率、急性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液体摄入依从性、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干体质量比值、透析前血压达标率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急性透析相关并发症中高血压和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降低急性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由工作人员实施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与干体重的比值、液体摄入量、超滤量的变化.[结果]干预组干预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液体摄入量、超滤量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液体摄入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训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的影响.方法 根据自我效能理论,对54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干预后患者自我效能、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及患者满意度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患者自我效能得分、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次数及患者满意度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能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和液体摄入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厌恶疗法在血液透析患者控制液体摄入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长期规律血液透析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所在病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厌恶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在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摄水心理渴求,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摄水心理渴求得分为(73.75±11.35)分,观察组为(61.75±16.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控水依从性好的患者48例(80.0%),对照组26例(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8.3%,对照组为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厌恶疗法,让患者想象厌恶刺激,可以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的心理渴求水平,提高控水依从性,降低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孙佳佳 《全科护理》2016,(3):320-321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的影响。[方法]将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取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时间12周,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液体摄入依从性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相对值的变化。[结果]试验组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相对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液体摄入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血液透析间期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理论对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限制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76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理论。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液体摄入限制依从性、透析期间体重增加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及液体摄入限制依从性均有所提高(P 0. 05),但观察组提高效果更为显著(P 0. 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透析期间体重增加量无明显变化(P 0. 05),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透析期间体重增加量显著减少(P 0. 05)。结论自我管理理论相较于常规护理可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液体摄入限制依从性,降低透析期间体重增加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模式的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遵医行为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妊娠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IKAP模式的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按时体征监测、出入量计算、饮食管理、G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PBS评分低于对照组,LVEF、E/A、SaO2、PaO2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KAP模式的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可提高妊娠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遵医行为,也能改善其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效能状态及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优质护理在肝硬化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肝硬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优质护理应用于肝硬化住院患者中,可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率,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赵建华  杨雅  曾洁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9):1461-1463
目的探讨以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为指导的居家护理对提高长期卧床患者家庭陪护预防压疮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08年2月至2009年5月,将即将出院的长期卧床患者的陪护120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陪护施以常规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施以家庭跟进式的居家护理。按照美国压疮顾问小组(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推荐的4级分期标准以及自制家庭陪护依从性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分期及陪护的依从性。结果干预组家庭陪护对压疮防范措施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指导长期卧床患者家庭陪护的居家护理行为,可以有效地提高陪护预防压疮的依从性,降低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模式对轻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将84例轻症手足口病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实施出院后居家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电话随访和上门访视等护理措施。对照组出院后不实施居家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护理依从性、生存质量、家庭自我管理知识掌握情况及患儿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护理依从性、生存质量、家庭自我管理知识掌握情况及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护理依从性、生存质量、家庭自我管理知识掌握情况及患儿症状缓解时间结果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居家护理模式对手足口病患儿的生活和治疗状态均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可有效提高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对于相关知识掌握水平,促进患儿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食管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原发性食管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86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认知、情绪和行为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均于实施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进行遵医行为评定,并在干预后进行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包括经济条件限制、缺乏治疗信心、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不足和化疗药物不良反应严重等。结论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消除原发性食管癌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影响治疗依从性的不良因素,从而提高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自我管理理论为核心的云平台健康管理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拓展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延续护理模式。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肾科门诊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管理,观察组给予自我管理论理为核心的云平台健康管理,干预3个月。采用慢性肾脏病自我管理能力、慢性病自我效能及服药依从性量表调查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服药依从性变化,同时观察患者干预前后临床实验室指标、饮食依从性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饮食及服药依从性、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饮食及服药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血磷较干预前下降,血白蛋白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收缩压及白蛋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互联网医院发展,以自我管理理论为核心的云平台健康管理可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居家治疗过程中的潜在问题,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策略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及配对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及家属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患者及家属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出院后通过定期电话随访及家访进行系统的家庭护理干预,6个月后通过电话随访、家访及门诊复诊的方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正确用药率为92.0%,对肝硬化腹水疾病知识完全知晓率为96.0%,均高于对照组(62.0%,64.0%);干预组患者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0.0%,12.0%,均低于对照组(28.0%,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705,16.000,5.263,4.883;P<0.05)。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及再入院率、再入院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的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知晓率,发挥家属作用,提高社会支持力度,进而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个性化社区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按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社区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不良行为、治疗依从性以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戒烟、饮酒、限制食盐摄入、体质量控制均好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Z=-2.894,P=0.004),血压控制情况好于对照组。结论 个性化社区护理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门诊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6例门诊性病患者按病历号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治疗依从性、疾病复发或再感染率。结果实施健康教育路径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和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1),疾病复发或再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或再感染率,促进患者心身健康,从而达到预防控制性病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