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是指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人型、牛型、非洲、田鼠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分枝杆菌,其中部分是条件致病菌[1]。肺结核患者同时感染NTM,其临床表现、X线片特征与肺部感染极其相似,因此,分枝杆菌及非分枝杆菌的培养、鉴定对结核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有效化疗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下是作者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PCR-SSCP快速鉴别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快速鉴别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方法:通过设计两对引物分别扩增16S rDNA两条片段,根据SSCP电泳图谱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的相似性鉴别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结果:98株临床分离株中,经细胞学鉴定93株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5株非结核分枝杆菌。用引物I、Ⅱ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进行PCR-SSCP析,有81株与标准株有相似图谱。用引物Ⅲ、Ⅳ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进行PCR-SSCP分析,均显示出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不同的电泳图谱。结论:PCR-SSCP可快速鉴别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手部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5例手部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本组25例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临床Ⅱ型10例,Ⅲ型15例;病变累及拇指2例,食指11例,中指10例,环指1例,小指1例;皆有被鱼、虾刺伤史。组织学特点是有慢性炎细胞浸润、肉芽肿性病灶、非干酪样坏死和化脓性坏死病变。临床曾漏诊、误诊4例。结论手部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多见于30~60岁成年人,患者均有鱼虾接触史或被刺伤史,84%的病灶位于食指和中指;组织学特点是非干酪样坏死性、化脓性和肉芽肿性病变,正确的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学诊断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皮试、IFN γ释放试验等方法 ,其诊断抗原经历了旧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及纯化膜蛋白等阶段。 2 4kD抗原、6kD早期分泌性抗原靶和培养滤液蛋白 10等分泌性蛋白不但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而且是结核分枝杆菌等致病性分枝杆菌所特有的 ,在卡介苗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缺乏时 ,是理想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抗原。现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学诊断概况及用抗原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噬菌体在快速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培养、鉴别的方法,操作繁琐耗时长,不能满足临床及早诊断及早治疗的需要。我们应用结核菌噬菌体对结核菌复合群进行鉴别,及时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龙发  王云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1):2358-2361
目的:分析极易与支气管扩张相混淆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临床特征,寻求两者鉴别诊断的依据。方法:对1998年6月至2004年3月间收治的10例肺泡灌洗诊断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病史、临床表现、胸片与支气管扩张没有明显的特征性区别。10例患者肺泡灌洗液涂片抗酸菌染色均为阳性,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Ⅰ型堪萨斯分枝杆菌2例,偶发分枝杆菌1例,鸟复合分枝杆菌7例。痰普通细菌培养:绿脓杆菌2例,分枝杆菌30例次仅2例次阳性(2/30)。结论:支气管扩张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鉴别诊断极为困难,病灶部位高分辨CT可提供诊断线索,支气管镜检查所提供的细菌学结果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鉴定试剂盒(分子杂交法)进行分枝杆菌菌种初筛的准确性,并探讨如何快速准确地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混合感染标本。方法采用分子杂交法对20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人工制备结核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和偶发分枝杆菌的混合感染模型,评价基因测序法、芯片法和Hain test在检测分枝杆菌混合感染中的准确性。结果以对硝基苯甲酸(PNB)分离鉴定结果为参照,分子杂交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5.12%(65/86)和98.25%(112/114)。对于人工制备的13种不同比例混合的H37Rv和NTM,芯片法和Hain test均可以准确鉴定出混合感染标本中的混合菌种,而基因测序结果表明,H37Rv:偶发分枝杆菌的比例在10%~90%范围内才能区分出混合感染的类型。结论分子杂交法对于结核分枝杆菌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一旦经该法鉴定为NTM,则具有很高的诊断意义。明确标本中存在混合感染后可以采用芯片法或Hain test对临床上高致病的分枝杆菌进行菌种水平的鉴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活动性肺结核的影像差异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诊治疗肺病患者40例观察研究,其中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20例,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20例,均接受螺旋CT检查诊断,对比分析不同类型肺结核患者病变位置及影像学表现差异。结果: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变Ⅰ区分布率明显高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而Ⅱ区分布率低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P<0.05),两组患者病变Ⅲ区及弥漫分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螺旋CT诊断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活动性肺结核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等优点,可通过观察患者影像表现、病变位置分布情况鉴别诊断疾病类型,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可靠影像支持。  相似文献   

9.
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实验室常规细菌学检查,噬菌体裂解法,免疫学诊断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面概述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进展,此外还述及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实验检查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和评估基于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抗原(TB-SA)研制的结核诊断试剂盒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胶体金法分别检测结核组、非结核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组、健康对照组血清TB-SA结核抗体。结果 TB-SA结核抗体检测结核的灵敏度为72.2%,特异度95.8%,检测结核病患者阳性率(72.2%)明显高于涂片法(44.9%)和培养法(3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SA抗体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结核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CT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的CT表现特点及其与肺结核病的鉴别要点。材料与方法:20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进行胸片和病灶CT检查,同时收集临床资料,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进行动态观察,并与20例肺结核病例进行影像学对照,分析病变形态和累及范围。结果:20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病灶累及右肺的12例(60%),累及左肺的6例(30%),双肺累及的2例(10%),其中病灶分布于右上肺尖的9例(45%);肺内出现空洞16例(80%),其中5例为发生于2个肺叶以上的多发空洞,空洞周围浸润的2例;肺内出现支气管扩张15例(75%);支气管播散少见(1例(5%))。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影像学表现在病灶的分布、形态及病灶内外的情况具有一定特点,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但与继发型肺结核较难鉴别,当影像学表现为结节影、小斑片影、空同、实变和支气管扩张等多种病变形态同时存在或多发空洞、空洞周围浸润较少,而临床规则抗痨治疗疗效不佳或同步性差时,应考虑到肺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提高诊断率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道全身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全身多系统组织活检(包括淋巴结、肝、骨髓、肺、胸膜组织)形态学相似,均表现为肉芽肿性炎,特殊染色可见少量抗酸杆菌,符合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特点。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罕见,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及微生物学检查,临床与病理均需与结核、麻风及某些淋巴瘤相鉴别,治疗以化疗为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实验室常规细菌学检查、噬菌体裂解法、免疫学诊断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面概述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进展 ,此外还述及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实验检查法  相似文献   

14.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除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等MTB复合群及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总称。迄今为止,共发现NTM菌种154种和13个亚种,其中大部分为腐物寄生菌,仅少部分NTM对人体致病,可侵犯肺脏、淋巴结、骨骼、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徐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菌种类型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8.12徐州市传染病医院采用PCR-反向点杂交酶显色法鉴定出的92株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菌种类型以及比例法检测出的药敏结果。结果 92株非结核分枝杆菌检出胞内分枝杆菌59株,堪萨斯分枝杆菌17株,脓肿分枝杆菌5株,龟分枝杆菌4株,戈登分枝杆菌3株,鸟分枝杆菌3株,浅黄分枝杆菌1株,对利福平的耐药率为89.13%(82/92)、异烟肼为97.82%(90/92)、氧氟沙星为84.78%(78/92)、乙胺丁醇为90.22%(83/92)、丙硫异烟胺84.78%(78/92)、卡那霉素77.17%(71/92)、阿米卡星为60.87%(56/92)、环丝氨酸为79.34%(73/92)。结论徐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以胞内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为主,8种治疗药物中以异烟肼的耐药率最高,阿米卡星最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分析gyrB基因扩增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快速鉴定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特异性引物进行分枝杆菌标准株和临床株的gyrB基因扩增,再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结果:15株各种分枝杆菌标准株中,结核分枝杆菌(MTB)、牛分枝杆菌和非洲分枝杆菌均扩增出1 184bp目的片段,而其余分枝杆菌PCR结果为阴性;94株分枝杆菌临床株中,60株MTB和10株牛分枝杆菌扩增阳性.而其他分枝杆菌(包括6株脓肿分枝杆菌、5株偶发分枝杆菌、4株龟分枝杆菌、3株鸟分枝杆菌、3株胞内分枝杆菌、2株耻垢分枝杆菌、1株堪萨斯分枝杆菌)均扩增阴性.结论:采用针对MTC的特异性引物进行gyrB基因扩增能快速、准确地鉴别MTC和非结核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17.
分枝杆菌菌种的基因快速鉴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不断增多,其临床表现与结核病十分相似,但对许多抗结核药物有一定的耐受性,因此临床快速检测、鉴别分枝杆菌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分枝杆菌的基因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不断检出,由非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肺病越来越引起临床关注。为了探讨有效的治疗药物,本室对13株非结核分枝杆菌进行了11种药物的药敏试验,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参照苗株为药敏质控。材料和方法一、参照菌株结核分枝杆菌H37RV,非结核分枝杆菌;堪萨斯、瘰病、偶发、胞内、龟型各1株。二、临床菌株从病人疾标本中分离得到8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其中初治病人3株(堪萨斯2株、偶发1株),复治病人5株(偶发和龟型各2株、鸟-胞1株)。三、药物种类除抗结核常用药物INH(异烟肼)、RFP(利福平)、EMB(乙胺丁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检测分枝杆菌MPB64抗原对快速鉴别分枝杆菌菌种的价值。方法采用结核分枝杆菌MPB64抗原胶体金法和传统对硝基苯酸(PNB)生长实验,对652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别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相符647株,不符5株,符合率99.2%(647/652),两种方法对分枝杆菌复合群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胶体金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敏感性为99.1%,特异性为100.0%。结论与PNB方法相比,分枝杆菌MPB64抗原胶体金法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方法简便、快速,是分枝杆菌菌种鉴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初步了解四川省肺结核患者分枝杆菌菌种类型。 方法 收集267株分枝杆菌临床菌株,经PNB/TCH鉴别培养基进行培养鉴定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6S rRNA、Rv0577、IS1561、Rv1510、Rv1970、Rv3877/8和Rv3120 基因位点进行扩增,鉴定至种,再经PRA-rpoB、hsp65基因测序进行验证。 结果 267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多位点PCR结果显示结核分枝杆菌262株,非洲分枝杆菌Ⅰ型3株,非结核分枝杆菌2株。PNB/TCH鉴别培养基培养鉴定结果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266株,非结核分枝杆菌1株。2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分别为鸟分枝杆菌(M. avium)和脓毒分枝杆菌(M. septicum)。多位点PCR结果与rpoB-PRA、hsp65基因测序结果一致。 结论 多位点PCR技术鉴定分枝杆菌菌种结果准确可靠,且具有简便和快速等优点,有较大的分子流行病学应用价值,且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