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从法律文化的二元结构入手,分析了制度性法律文化和观念性法律文化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现实表现.明确指出有关学校教育的法律制度是先进的、现代化的,符合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要求;但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行为方式还跟不上法律制度的发展,缺乏与之相匹配的观念性法律文化的支撑,学校教育保障乏力.同时提出了要实现我国学校教育现代化,使学校教育健康发展,必须从制度出发,配置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高度重视对人的教育和培养,尤其是对人的法律文化心理和法律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促其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使观念性法律文化与制度性法律文化相协调,实现文化整合,才是我国学校教育现代化之急需.  相似文献   

2.
吴丽娟 《当代电大》2003,(10):43-44,47
12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1)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2 )法律意识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1)根据法律意识的社会政治属性可以划分为占统治阶级地位的法律意识和不占统治阶级地位的法律意识。 (2 )根据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阶段来划分 ,法律意识可以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 (3)根据法律意识的主体不同 ,可以划分为个人法律意识、集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3)法律文化是反映一国、一个地区或民族的全部法律活动水平的概念 ,法律意识、法律制度、法律实践…  相似文献   

3.
法和法律意识作为法学领域中紧密联系的两部分,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教育法制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教育法律意识的制约。可以说,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意识的形成,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条件,也是遵守和执行社会主义教育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建立和健全我国教育法制的过程中,加强教育法制思想理论的研究、探讨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教育法制思想建设的几个关系问题略论如次。  相似文献   

4.
关于村民的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的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容丰富,特点鲜明.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农业文明史的国家,传统法律文化在村民的心理构成中更是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普遍地影响和制约着当前我国村民的法律意识,成为影响村民法律意识提高的历史因素.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实现农村法律文化现代化,必须继承优秀法律文化的遗产,为构建农村法治与农村和谐社会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5.
法律意识是指公民对于法治理论和法律制度的心理反应、情感、思想和评价的总称,研究生群体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较高水平人才,应在人格形成、知识构建、及社会实践中有途径吸纳法律知识,培养公民法律意识,提高自身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能力。从研究生法律教育的目标出发,探讨高等教育过程中对研究生公民性塑造的重要性,并从教学方法的改良,自律精神的培养和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了研究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法律意识的内涵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序以及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等。法律意识属于历史范畴,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法律意识也属于法律文化范畴,  相似文献   

7.
与以往相比.中国公民的教育法律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某些传统观念的消极影响.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起步较晚.缺乏教育法律实践以及人们对教育活动认识的局限性等原因,我国仍缺乏与现行教育法律制度相匹配的教育法律意识.良好的教育法律意识是教育法律实施的重要保证.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公民进行教育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依法治教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于维良 《教书育人》2002,(14):42-43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应该成为高校教育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的总称。法律心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感觉、情绪、习性,是自发形成的,属于法律意识的低级阶段;法律思想则是人们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理解而形成的思想、观点,属于法律意识的高级阶段,在法律意识中起决定作用。但是它不可能自发形成,必须经过有意识…  相似文献   

9.
开展思想法律工作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在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过程中,要广泛形成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础,必须抓好思想法律工作。重点要教育广大党员守法和严格执法,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榜样。要突出对公职人员依法行政的思想法律教育,提高公职人员"为政在法"的法律意识。要着重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法律教育,保证依法治国主体的连续性、继承性。  相似文献   

10.
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体对杜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思想条件.法律意识主要由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理论三个层次构成.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的"亲法"意识;法治观念,指法律至上的观念、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权利平等的观念和正确的诉讼意识;社会主义法律理论知识;法律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法制思想丰富精深,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加快立法工作,逐步完善各项法律制度的思想;严格执法,保证宪法和各项法律的贯彻落实的思想;建设一支“执法公正、品德合格”的高素质的政法队伍的思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并存的法律思想;通过法制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法律思想既有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内容,亦有西方近代法律思想的元素,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交融的产物。太平天国法律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以传统法律文化融合西方法律文化的先河,是中国法律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对中国法律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中国现代法治建设的阻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价值体系和制度特征,必然会对当前社会主义现代法制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首先探讨了法律文化的概念、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中国现代法制建设的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14.
商鞅是古代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以法为本”、“刑无等级”、“以法为教”、“严刑峻法”等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法治进程中,商鞅的法律思想对公民法律意识起到了内在驱动的作用,为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相似文献   

15.
校园内人身损害案件时有发生,提高教师法律意识,提高学校法制管理水平,已提到议事日程,应普及法制知识,组织普法宣传活动,健全监督制度,使学校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状告母校的案件屡现媒体,有关部门及高校教育管理者并未予以足够重视.高校屡成被告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的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法制欠缺、教育行为违法及大学生权利意识增强等等.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有法律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19世纪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渐进,我国的法制现代化也已悄然起步,虽有过彷徨但却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受到民族法律文化的影响,中国法制发展的近两百年间,虽然法学理论日益精进、法律制度日趋完善,但在实践中这些理论和制度的实施仍然存在某些矛盾和阻碍。故而应从法律文化的角度分析这些矛盾与阻碍及其产生的最深刻的原因,并从容地选择我国法制现代化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校法治进程的进一步向前推进,高校法治化目标在现阶段已初步确立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高校法治文化是高校法治建设的核心和精神动力,它的培育对于加强高校法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如法制体系不健全,高校人的法治观念和主体意识不强,法律思想、意识、情感、信仰在高校人中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等诸多问题,宜从加强高校法制体系建设、加强高校法治文化理论的研究及普及、加强高校法治文化理念的塑造等方面予以完善,以期更好的推动高校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9.
法律认知的培养和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治国需要人们的法律意识,而法律认知是法律意识的首要表现。法律认知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内在的因素和外部的条件。内在的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相信、渴望和需要法律。外部的条件有法律环境和培养、提高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儒家人本主义思想是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古代法制打下了人本主义烙印,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其中的德主刑辅、贤人治国、谨狱恤刑及重义轻利等思想,对于我们当前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