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实验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神经内科护理常规.结果 2组患者排便情况、便秘相关反应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护理干预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便秘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便秘与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相关性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便秘发生与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相关性 ,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3年的 3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整体护理 ,观察记录便秘发生情况以及再出血发生率 ,并与整体护理前 3年的 3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便秘发生情况及再出血发生率进行对照。结果 :整体护理后患者便秘发生率为 2 5 81% ,再出血发生率为 16 14 % ,整体护理前患者便秘发生率为 6 0 6 1% ,再出血发生率为 39 39%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减少便秘发生 ,有助于降低蛛网膜下腔再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便秘常常是再次发生出血的诱因,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对患者便秘的预防和护理。2000年~2002年2月对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便秘的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25例均为住院患者,男13例,女12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52岁。经CT检查和脑脊液检查确诊。患者住院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便秘。1.2护理措施(1)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向患者讲清便秘和用力排便的危害性、再次出血的诱因及时间,使患者从心理上重视排便问题,指导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拒绝配合医护行为探讨及护理干预。方法 对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拒绝医护行为及原因进行分析。同时运用同病患者现身说法及角色换位方法对每位患者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作者对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干预,其中8例患者积极配合护理,转入神经科进一步治疗。1例干预失败,死于并发症(脑疝)。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后,除了积极的治疗外,正确的护理,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而且也真正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及现代护理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张阿兰 《现代护理》2008,14(4):441-442
目的探讨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便秘的预防。方法将200例首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患者75例。对照组未服乳果糖口服液患者125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入院后即口服乳果糖口服液10ml,2次/d,连续口服10d。记录患者每天的排便情况。结果对照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便秘的发生率为40.8%,实验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便秘的发生率为25.3%,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乳果糖口服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便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且口服方便,易于被患者和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便秘的预防。方法将200例首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患者75例。对照组未服乳果糖口服液患者125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入院后即口服乳果糖口服液10ml,2次/d,连续口服10d。记录患者每天的排便情况。结果对照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便秘的发生率为40.8%,实验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便秘的发生率为25.3%,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乳果糖口服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便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且口服方便,易于被患者和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意义,总结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后给予严密的病情观察,身心护理,饮食护理及恢复期活动休息等.结果 45例患者再出血3例,死亡1例,未出现一例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结论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患者4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Hunt-Hess分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Hunt-Hess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排便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排便问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以护理程序为指导 ,通过评估影响患者排便的因素 ,制定护理目标、护理计划 ,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 ,如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行按摩通便法、温水泡足疗法、指导正确的排便方法等 ,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 ,有效地防止了便秘的发生 ,且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比较两组治疗便秘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52%,x2=25.15,P0.01。结论耳穴压豆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便秘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防便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防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有可能发生便秘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52例及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按脑出血常规护理,对照组一旦发生便秘即给予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预防组在入院时即采取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便秘。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发生排便费力、大便硬结、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焦虑及并发症等预防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能预防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便秘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对减少并发症及促进疾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52例脑出血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随机性护理组,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脑出血并发便秘、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随机性护理组均高于护理干预组,随机性护理组的平均住院日亦高于护理干预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对改善脑血管疾病围手术期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病区脑血管疾病围手术期患者12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前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神经外科便秘常规护理干预,将后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预防便秘的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便秘发生人数、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的次数和灌肠的次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其患者便秘发生人数、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的次数和灌肠的次数情况比较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干预路径能够降低脑血管疾病围术期患者便秘的发生,减少患者便秘的痛苦,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胡晖  李笑梅 《现代护理》2007,13(17):1603-160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铅中毒致便秘患者与排便相关的生理心理反应的影响,以寻求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铅中毒引起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按铅中毒患者常规护理加便秘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除按铅中毒患者常规护理加便秘常规药物治疗外,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在排便费力、大便硬结、腹胀、食欲不振、焦虑等与排便相关的生理心理反应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缓解铅中毒致便秘患者的不良生理和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前移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预防。方法将70例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发生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加预防便秘常规药物治疗及发生便秘后的护理干预;观察组除按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加预防便秘的常规药物治疗外,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前移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排便费力、大便硬结、腹胀、腹痛、焦虑、并发症,以及死亡率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前移措施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02例脑卒中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便秘的情况。结果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为45.1%,干预组为21.6%,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x2=6.35,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综合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化疗期间便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1种减少癌症患者化疗所致便秘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将362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1例。对照组按肿瘤化学治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除按肿瘤化学治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在便秘及其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化疗患者便秘及其相关症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癌症患者围化疗期便秘及其相关症狀。  相似文献   

18.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便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便秘防治的效果。方法将145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给予饮食、活动、健康教育等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通便药物治疗。结果两组便秘及并发症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便秘发生率及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可能发生便秘的原因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便秘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