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俞静  林秀美  陈豫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326-1327
目的自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检查,对两个不同部分采血进行临床效果比较,寻找最佳穿刺部位。方法对100例住院需多次检测血气分析的病人,同时用BD生产的动脉采血针行桡动脉采血与股动脉采血,对比病人的疼痛程度、穿刺成功率、血气分析结果、并发症等。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于股动脉,桡动脉采血组疼痛、瘀斑、血肿、需按压时间明显优于股动脉采血组。二组穿刺标本血气分析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桡动脉采气血分析标本,可减少对病人的影响,节省局部按压的时间,值得在临床提倡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动脉血气分析不同采血部位的比较,寻找更合适的采血部位.动脉血气标本采集部位为任何表浅易接近的动脉血管,常采用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和足背动脉.方法:自2009年1月-10月,我科对160例老年呼吸疾病患者随机分四组,分别从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行标本采集.比较从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采血成功率、采血所需时间、患者疼痛感、血肿发生率、皮肤淤青发生率,结果:见下表.结论:从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穿刺成功率,血肿发生率,皮肤淤青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  相似文献   

3.
动脉血气分析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重要检测项目,小儿病情变化快,经常需要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来协助诊断和治疗,而小儿动脉采血是临床护理中难度较大的工作.一般采用股动脉采血,由于小儿血管细且隐匿、哭闹不能配合,股静脉与股动脉紧贴,影响了动脉采血的成功率.为解决这一护理问题,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将一次头皮针经桡动脉采血,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桡动脉置管在ICU重症患者血气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医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桡动脉采血法采集血气标本,观察组采用桡动脉置管法采集血气标本,比较两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平均采血时间、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  相似文献   

5.
付丽娜 《医疗装备》2011,24(9):59-59
血气分析对于各种急、危、重症尤其是呼吸衰竭的诊断、抢救和治疗,以及对低氧血症的判断,指导氧气治疗和机械通气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采用一次性采血针与一次性塑料注射器进行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效果做一下简单的比较。1既往采集方式:1.以前我们采用5mL一次性注射器进行穿刺抽取动脉血标本,往往首次穿刺成功率不高,病人痛苦大,不易接受。2.抢救过程中需要准备的物品较多,浪费时  相似文献   

6.
黄欢欢 《医疗装备》2011,24(8):93-93
血气分析是用于监测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对各种急、危、重症,尤其是呼吸衰竭的诊断、治疗和抢救以及低氧血症的判断,指导氧气治疗和机械通气等均有重要意义。而临床实践中动脉血气分析的误差多源于标本采集、前处理、标本运送等过程,其影响着标本的质量和实验的准确,而BD预设型血气针从设计和材质上保证了操作的简便性和结果的准确性。下面我将介绍BD预设型血气针在临床实践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冯健 《中国卫生产业》2013,(26):83-83,85
通过动脉血气分折可监测有无酸碱平衡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能判断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程度,是危重症患者重要的监测指标,为医生诊断和治疗呼吸衰竭提供可靠依据、为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治疗依据。如何正确采集标本,是保证动脉血气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阐述不同动脉穿刺采血的方法及其比较、采血角度、动脉采血器的选择及采血前的准备和采血后的处理进行综述,目的是提高临床护士动脉穿刺采血技术的准确率和成功率,减少病人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找到一种更适合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采血针,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血片合格率. [方法]对刀片采血针1 mm、刀片采血针2 mm及普通三棱针三种不同的采血针采血所需时间、血斑直径大小、采血[结论] 束后压迫止血时间、采血次数等量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刀片采血针采血所用时间明显少于普通三棱针,BD公司1 mm采血针与BD公司2 mm采血针采集血样标本时间接近;刀片采血针采集的血片质量明显高于普通三棱针,以BD公司2 mm采血针效果最佳;BD公司2 mm采血针采集标本[结论] 束后所需的压迫止血时间明显长于普通三棱针和BD公司1 mm采血针;使用刀片采血针采血次数明显少于普通三棱针(P均<0.01).[结论]刀片采血针可以提高血片采集质量,适合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使用.  相似文献   

9.
谭腾波  卢俊秀 《现代保健》2011,(13):111-112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危重患者救治工作中,动脉血气分析检查标本采集的最佳部位.方法 随机将神经内科120例行动脉血气分析危重患者分为两组(A、B组),各60例.A组采用股动脉部位行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B组采用桡动脉部位行动脉血气标本采集.观察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标本一次采集的成功率.结果 A组采用股动脉部位行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一次成功率98.33%,明显高于B组.结论 采用股动脉部位行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方法 成率高,为抢救危重患者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器对血气分析电解质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物实验,自制动脉血气采血器,将最小量的抗凝液置于特制血气采血器内进行低温烘干,与进口血气采血器及目前传统的血气采血方法进行血气电解质结果比较。结果:自制血气采血器与进口血气采血器所获得的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而传统的血气采血方法其结果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2)与血K^ 明显低于含干制抗凝剂的采血器,P值<0.01。结论:动脉血气电解质检测宜用内含干制抗凝剂的血气采血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提高新生儿动脉采血成功率与检验数据可靠性。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因病情治疗需要采集动脉血样标本的新生儿210例进行桡动脉采血对照研究,采用短头皮针连接无菌玻璃行桡动脉采血,其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高,动脉血中是否混有空气,凝血发生几率均比短头皮针连接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少。结论本研究方法得众多新生儿家属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头皮动脉穿刺及桡动脉穿刺、股动脉穿刺3种方法 对新生儿采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查的穿刺成功率.方法 将新生儿568例分为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再根据患儿的血管状况,将患儿分为头皮小动脉采血组(头皮小动脉组),桡动脉采血组(桡动脉组)和股动脉采血组(股动脉组),对早产儿和足月儿不同部位动脉采血的穿刺成功率及穿刺部位损伤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早产儿组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法,头皮小动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股动脉组,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04,P<0.05);足月儿组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法,桡动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股动脉组,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02,P<0.05).结论 对于早产儿,应选择头皮小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对于足月儿应选用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  相似文献   

13.
杨光照 《医疗装备》2011,24(8):30-30
动脉血气分析是临床中检验病人缺氧情况和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是调节和使用呼吸机重要指标,对于危重病人反复抽取动脉血检测血气分析,造成了巨大痛苦,穿刺的失败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提高穿刺率成为护士的重要目标,我科采用专用的动脉采血针效果较好,现将方法比较如下。1以股动脉动脉血气为例来比较使用方法1.1准备普通注射器,肝素钠注射液,橡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动脉采血一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选自于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患者376例,采用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气标本132例,采用肱动脉穿刺采集118例,采用股动脉穿刺采集126例,比较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血后皮下淤血情况。结果三种穿刺部位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都较高,皮下淤血以股动脉穿刺最严重。结论动脉穿刺方法应因人而异,成人宜选用桡动脉穿刺,以保护患者隐私。危重患者宜选择股动脉穿刺,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器对血气分析电解质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物实验,自制动脉血气采血器,将最小量的抗凝液置于特制血气采血器内进行低温烘干,与进口血气采血器及目前传统的血气采血方法进行血气电解质结果比较。结果:自制血气采血器与进口血气采血器所获得的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而传统的血气采血方法其结果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_2)与血K~+明显低于含干制抗凝剂的采血器,P值<0.01。结论:动脉血气电解质检测宜用内含干制抗凝剂的血气采血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急危重患者血气分析的质量。方法应用BD血气采血器采血行血气分析。结果我科2344例危重症患者采用2mlBD血气采血器行动脉血气分析,一针穿刺成功2163例,成功率92.31%,平均采血时间3.2min,混入气泡率1.1%。结论 BD血气采血气器适用于急危重症患者血气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急诊标本的采集方法对于最后的检验结果所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诊患者共200例的临床治疗资料,依照标本采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对于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头皮针经颞浅动脉的采血穿刺方法,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来说,利用经桡动脉进行采血穿刺的方法进行样本的收集,之后就对两个组别的采血情况和血气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结果通过对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患者在采血时间、瘀斑以及血肿等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患者,一次采血的成功率和合格率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采用头皮针经颞浅动脉的采血穿刺方法对患者进行急诊患者的标本采集可以很好地提高成功率,有着巨大的推广空间。  相似文献   

18.
王轶杰  梁宪红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350-1351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患者两种采血方法对血气分析检查结果的影响,以选择更有利于患者的采血方法。方法选择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工安全卫生研究所住院的并且生活能够自理的煤工尘肺患者40例,采集耳部末梢局部热敷后的动脉化耳血与挠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查,血气分析指标有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碳酸氢(HCO3-)。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分析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动脉化耳血和挠动脉血检查结果:PaCO2为(37.95±2.80)和(37.83±2.30)mmHg,PaO2为(78.28±10.06)和(79.15±10.10)mmHg、HCO3-为(23.80±2.03)和(23.68±2.13)mmol/L,两种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种采血方法对血气分析的检查结果无明显影响,生活能够自理的煤工尘肺患者可采集动脉化耳血标本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桡动脉置管与传统方法采集新生儿血气分析标本的优缺点。方法将82例新入院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桡动脉置管采血组与传统方法采血组,每组41例,统计两组一次采血成功率,穿刺部位损伤,操作所需时间,血气结果的准确度。结果新生儿桡动脉置管采血护士一次采血成功率高,损伤小,能很好地保护新生儿血管,所需操作时间短,血气结果的准确度高。结论新生儿桡动脉置管采血优于传统方法采血.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桡动脉置管在采集血气标本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桡动脉置管与传统方法采集新生儿血气分析标本的优缺点。方法将82例新入院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桡动脉置管采血组与传统方法采血组,每组41例,统计两组一次采血成功率,穿刺部位损伤,操作所需时间,血气结果的准确度。结果新生儿桡动脉置管采血护士一次采血成功率高,损伤小,能很好地保护新生儿血管,所需操作时间短,血气结果的准确度高。结论新生儿桡动脉置管采血优于传统方法采血,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