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磷石膏复盐法制备硫酸钾工艺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磷石膏复盐法制备硫酸钾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改进。针对工艺过程中的第二步复分解反应 ,研究确定了甲醇为适宜的添加溶剂 ;考察了反应温度等单因素对氧化钾收率的影响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反应的工艺条件 ,氧化钾收率达到 90 %以上 ;甲醇易于回收循环使用 ,生产过程简单清洁  相似文献   

2.
磷石膏转化制硫酸钾结晶过程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了浓氨介质中磷石膏与氯化钾直接转化制硫酸钾过程中反应温度、停留时间、进料浓度、进料配比及氨水浓度等重要参数对硫酸钾结晶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当硫酸钾结晶产品纯度较低、钾石膏含量较高时 ,晶体平均粒径及悬浮密度均较大 ;且晶体形态随硫酸钾产品纯度的下降而由颗粒状、颗粒状和针状混合体逐渐转变为针状聚晶 ,颗粒状晶体消失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醇水法以磷石膏为原料制备α-半水石膏醇耗量大、反应时间长等问题,采用丙三醇、硝酸锌、硫酸钾的醇盐反应体系,以N-[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乙二胺(KH792)为改变晶体形貌的偶联剂,制备α-CaSO_4·0.5H_2O。试验所得较优工艺条件为:液固比5∶1,温度105℃,醇水比25%,硝酸锌掺量25%,硫酸钾掺量3%,溶液p H值6,反应时间4 h,KH792掺量0.5%。醇盐体系中掺入3%硫酸钾有效缩短了脱水反应时间,掺入0.5%KH792使晶体从长柱状体变为片状或多孔柱状体,有效促进了晶体的二次发育。  相似文献   

4.
磷石膏废渣特性与开发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磷石膏的产生、结晶形态及其特性,在评述现有利用磷石膏工艺技术基础上,讨论了磷石膏转化制硫酸钾的一步转化法和二步转化法新工艺。  相似文献   

5.
磷石膏是磷酸工业生产的副产物,堆放量逐年增加,给环境和农业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介绍了磷石膏综合利用途径,分析了磷石膏生产水泥、制备硫酸铵、硫酸钾、碱性土壤调理剂的机理,建议开展磷石膏综合利用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研究以及加大磷石膏源头减排技术研发,实现磷石膏无害化、资源化和高值化利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CO2减排与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巨大压力,基于CO2矿化与磷石膏利用过程耦合的学术思想,以磷石膏为原料,研究氯化铵体系中氨水强化磷石膏浸出液制备高纯CaCO3的反应过程。试验过程中系统讨论了不同工艺条件对磷石膏中二水硫酸钙浸出的影响;并就钙离子浸出液在不同条件下所得碳酸化产物的晶型与形貌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磷石膏中二水硫酸钙的浸出量为0.945×10-2 g/mL;所得碳酸化产物为球形球霰石,纯度99.80%,白度99.2%,碳酸化产物的基本性能满足普通工业沉淀碳酸钙标准(HG/T 2226—2010)中的指标要求;在碳酸化过程中通过工艺条件的调控成功实现球霰石和方解石与球霰石混合晶相的可控制备;通过化学分析揭示了磷石膏制备高纯碳酸钙的反应过程。该研究为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与高纯碳酸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磷石膏代替天然石膏生产纸面石膏板的工艺和配方。通过加石灰水水洗降低磷石膏中杂质的影响,根据差热分析确定了磷石膏的煅烧温度,用扫描电镜分析了煅烧前后磷石膏粉的形貌,并通过添加高分子黏合剂改善了护面纸与石膏芯的粘接性能。对纸面石膏板各项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磷石膏完全可以代替天然石膏制备符合国家标准和室内装饰要求的纸面石膏板。  相似文献   

8.
磷石膏固相球磨制备尿素石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固相球磨制备的方法,以磷石膏和尿素为原料制备尿素石膏.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各工艺条件时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再进行正交设计,优化了磷石膏固相球磨制备尿素石膏的工艺参数;并通过XRD对产物进行了物相分析.研究表明,磷石膏固相球磨制备尿素石膏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40 min,球料比为6∶1,转速为...  相似文献   

9.
磷石膏是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用硫酸分解磷矿石排放的固体废弃物,采用常压盐溶液法制备α半水石膏是磷石膏资源化的新途径,其中盐介质的选择是常压盐溶液法的关键。研究了NaCl、NaNO3、MgCl2、CaCl2和Ca(NO32五种盐介质对磷石膏制备α半水石膏转化速率、物相组成和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Cl、NaNO3和MgCl2浓度的增加,磷石膏转化为α半水石膏的速率加快,结晶诱导时间和晶体生长时间缩短;反应产物中α半水石膏的含量在95%以上,显微形貌均为六方长柱状,但端面形貌不同。在NaCl和NaNO3溶液中,α半水石膏存在多个锥面且晶面完整,长径比约为14:1;在MgCl2溶液中端面呈空心层状包裹,长径比为11:1,粒度均匀,但晶体缺陷较大。NaCl与NaNO3、MgCl2相比,具有用量低、磷石膏转化速率快的优点,可作为常压盐溶液制备α半水石膏的盐介质;由于同离子效应的影响,磷石膏在CaCl2和Ca(NO32溶液中未发生转变,不宜作为盐介质。   相似文献   

10.
夏安  邓跃全  董发勤  杨瑞  许春凤 《非金属矿》2011,34(4):35-37,40
以磷石膏和氮肥为主要原料,制备磷石膏基缓释尿素和磷石膏基缓释碳铵.首先研究了磷石膏、黄壤和沙土3种介质对常规氮肥中氮素的缓控效果,然后制备出磷石膏基缓释氮肥,并与常规氮肥对比分析了磷石膏基缓释氮肥的养分释放特征,最后探讨了缓释机理.研究表明,黄壤对氮的控释较好,沙土其次,磷石膏较差;而磷石膏缓释氮肥养分释放缓慢,肥效周...  相似文献   

11.
钾长石-磷石膏-焦炭提取钾肥是利用非可溶性钾资源的可行工业化路线,其中焦炭与磷石膏的反应过程是影响提钾率的关键,本文研究了N2或CO2气氛下活性炭比例对体系提钾率的影响,并采用了随炉升温与定温加料两种不同的焙烧温度制度对比了不同气氛下的提钾率和焙烧产物。结果表明,随着活性炭在体系中含量的升高,提钾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N2气氛下,采用定温加料体系的提钾率大于随炉升温的提钾率;在CO2气氛下,当活性炭与磷石膏的比例小于3∶6,定温加料样品的提钾率大于随炉升温的样品,而活性炭与磷石膏的比例大于3∶6,随炉升温样品的提钾率大于定温加料样品。   相似文献   

12.
磷石膏综合利用产出的氯化钙深加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磷石膏综合利用产出的氯化钙制备碳酸钙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以碳酸氢铵和氨水为碳化剂 ,考察了反应温度等单因素对碳化反应时钙转化率的影响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反应的工艺条件 ;氯化钙得到深加工 ,有利于深化完善磷石膏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首次采用矿物解离分析系统(MLA),对湖北某工业磷石膏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主要矿物颗粒形貌与嵌部特征、矿物解离度、有害元素赋存状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的探索研究,为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该磷石膏中,含量最高的为氧、钙、硫和硅元素,若要提高样品的白度,需要去除磷石膏中的致色杂质元素铁、钛。该磷石膏中矿物组成比较简单,石膏矿物含量满足GB/T 23456-2009 《磷石膏》中一级磷石膏的标准(≥85%),其次含有少量的石英、钾长石、绿泥石、含铁铝硅酸盐、褐铁矿和黄铁矿等矿物。该磷石膏中的杂质磷主要分布在磷灰石和五氧化二磷中,深度脱磷需要水洗与酸洗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以磷石膏为原料,在H_2SO_4-H_2O体系,采用水热法制备无水硫酸钙晶须。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聚乙二醇对无水硫酸钙晶须形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外加剂对磷石膏晶须形貌影响较大,但不影响物相组成。十二烷基磺酸钠对无水硫酸钙晶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十二烷基磺酸钠加入量的增加,抑制作用越强;聚乙二醇对无水硫酸钙晶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且当其加入量为1%时,制备的无水硫酸钙晶须平均直径为0.5μm,长度为23μm,且结晶良好。  相似文献   

15.
磷石膏再结晶体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洁  赵国彦 《矿冶工程》2013,33(2):18-21
采用比较法设计了磷石膏失水与再结晶试验, 分析了各参数对再结晶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获得了最优参数。研究了失水磷石膏与常态磷石膏混掺情况下固化体的力学特性。研究表明: 掺加2%生石灰的磷石膏, 在180 ℃下热处理3 h、陈化3 d、以55%浓度充填井下, 其浆体pH呈中性, 再结晶体28 d抗压强度达到6.82 MPa, 可适用于各种充填采矿方法; 常态磷石膏和失水磷石膏按1∶2配制的混合材料, 固化体28 d抗压强度仅为失水磷石膏强度的6%。  相似文献   

16.
利用工业废渣磷石膏替代天然石膏作油井水泥的缓凝剂,对不同熟料细度及不同磷石膏掺量对G级高抗油井水泥强度及抗硫酸盐侵蚀等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石强度随着油井水泥熟料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油井水泥熟料的细度达到400m2/kg时,水泥石强度较高;随着磷石膏掺量的增加,水泥石强度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同时表明磷石膏替代天然石膏对水泥石强度影响不大,磷石膏替代天然石膏对高抗油井水泥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未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