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介绍了以ARM处理器S3C44B0为核心、利用红外光谱原理对大气有害气体浓度进行监测的实时在线检测系统.通过对测试原理和方法的充分论证之后,设计了气体浓度检测的红外传感器.开发了以S3C44B0为核心,包括A/D转换模块、LCD液晶显示模块、RS485通讯模块等在内的ARM中央硬件处理平台.与传统的同类传感器相比,具有...  相似文献   

2.
基于ARM的CH4气体体积分数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实时检测CH4气体体积分数的便携式系统。运用基于分子辐射吸收理论的红外检测技术,设计了CH4体积分数检测的红外传感器;开发了以S3CA480为核心,包括A/D转换模块、键盘输入模块、LCD液晶显示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在内的ARM中央硬件处理平台。设计出的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优点;系统采用了ARM嵌入式处理器,实时性好,可脱机运行,携带方便,可推广到化工、电力、矿山等行业的危险气体检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以ARM处理器S3C44B0为核心、利用红外光谱原理对SF6气体中水分含量进行监测的实时在线检测系统。系统运用基于分子辐射吸收理论的红外检测技术,设计了探测水分的光电传感器;开发了以S3C44B0为核心,包括A/D转换模块、LCD液晶显示模块、基于串口的GPRS通信模块等在内的ARM中央硬件处理平台。与传统检测设备相比,该系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实时性强,是测量精度达到0.001%,是测量SF6气体中微水分含量的理想设备。  相似文献   

4.
基于ARM的红外气体浓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一种自行设计的以ARM处理器S3C44B0为核心、利用红外激光光谱检测原理实时测量高温气体浓度的便携式系统;该系统利用特定的激光光谱与相应的气体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设计出一种耐高温、响应快的传感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μA级微弱电流经过I/V转换、放大滤波后转化为可用的电压信号通过A/D转换器送入S3C44B0进行采集和处理,通过数据处理程序计算得出实时浓度,输出到液晶屏显示;系统实时性能好,携带方便,除了检测燃油发动机的尾气,还可推广到化工、电力、矿山等行业的气体检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基于光谱吸收法的汽车尾气诊断系统。针对尾气中不同成分的气体具有相应的波长吸收峰,系统选择红外、紫外波段的LED等为光源,对应波长的光电探测器构成光电传感器。采用16位AD数据采集模块,ARM7芯片为CPU,GPRS模块与远程监测中心PC机通信。监测中心PC机上采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的软件包,可实时显示GPRS模块发送的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实时性强,测量精度达0.01mg/s,是一种测量汽车尾气排放的理想设备。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远程监控系统功能不够全面、性能不够完善等不足,采用ARM处理器和GPRS模块,结合多种传感器,设计了一种高性能远程监控系统。以ARM处理器为数据、视频服务器,实现远程网页监控;采用人体红外传感器感应人体入侵,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图像传感器采集图像视频数据,GPRS模块负责短信交互与彩信报警。此外,利用背景差分法和改进的Lucy-Richardson(LR)算法对模糊图像进行复原处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低成本、高性能、功能全面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引言在石油勘探过程中,二氧化碳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录井工作,为后续的地质解释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从钻井液脱出的气体包括多种烃类气体、氢气、二氧化碳等,在采用红外光谱吸收法之前一般采用热导法检测二氧化碳,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易受其他气体的干扰。随着工艺的发展,红外发光源和红外传感器变得更加小巧,红外光谱吸收法逐渐取代了热导法。为了实现准确稳定的检测,除了采用性能优良的红外发光源和红外传感器外,信号采集处理部分也至关重要。其中,稳定可靠的ADC采集和高效的数据处理是二氧化碳检测系统的关键。1红外光谱吸收法原理红外光谱吸收法是利用被测气体对红外光的特征吸收来实现气体成分的浓度分析。当对应某一气体具有特征吸收的  相似文献   

8.
常建华  徐曦  薛宇  裴昱  卞晓阳 《传感技术学报》2016,29(12):1804-1809
基于非色散红外吸收原理,以电调制红外光源、采样气室和双元红外探测器组成的红外传感模块为核心,利用差分吸收检测技术设计了一种小型化高性能的SF6气体传感器.利用标准气体进行浓度标定,拟合了SF6气体浓度与电压关系曲线,实现了对SF6气体浓度的准确检测.根据传感器检测误差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规律,系统研究了温度补偿方法,有效提高了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的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系统在环境温度10℃~40℃、气体浓度0~2500×10-6范围内的检测精度小于±50×10-6,分辨率为1×10-6,系统响应时间小于5 s,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杨柳 《微型机与应用》2012,31(15):82-84
利用E2V公司的IR22GJ红外瓦斯检测模块及CC2430芯片设计了煤矿新型红外瓦斯传感器电路。结合井下气体测量环境和红外光的瓦斯传感器测量原理,利用单片机的外围电路和硬件架构、C语言及汇编语言编写系统程序,研究设计了红外瓦斯传感器系统。最后搭建了气体测量环境,完成了红外吸收型瓦斯浓度检测系统的实验及测试。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油色谱回油通道中出现的渗漏现象,将气体引入变压器本体中的问题,文章应用了基于结构设计研究了智能回油管路集气系统,使用倒置T式结构的回油管道集气装置,与变压器色谱检测系统相连接,防止气体回流进入变压器中。基于嵌入式控制单元对油气分离单元、油气采集单元等其他模块进行控制,采用ARM9TDMI处理器,集成MMT162气体传感器和其他气体的微传感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气体信息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测站。实验数据可知本研究智能回油管道的性能最好,C2H2气体含量减小为0。对异常气体样本数据进行检测,报警时间最短为1.8 s。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基于近红外探测技术的PET/PVC废旧塑料分离系统.该系统根据不同塑料对近红外光谱吸收不同的原理,结合窄带滤光片和光电传感器设计了红外检测装置,开发了以STM32F103X为核心,包括信号处理、A/D转换、控制模块、分离模块、CAN总线通信模块在内的自动鉴别分离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结果准确,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2.
对多尺度传感网络中的失效节点进行准确检测与定位,实现故障节点的高效检测,保障传感网络的可靠运行。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量化融合跟踪滤波检测的失效节点检测算法,并进行检测系统优化设计。构建多尺度传感网络的节点分布实体对象模型,进行失效节点检测系统总体设计和技术指标分析。设计基于多传感器量化融合跟踪滤波检测的失效节点检测算法。进行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A/D模块设计、时钟电路设计、程序加载电路设计、传感器通信模块设计和系统电源模块设计。在ARM Cortex?-M0平台上进行检测系统软件开发。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进行多尺度传感网络失效节点检测的准确度较高,提高了传感器网络的寿命周期。  相似文献   

13.
基于ARM9微处理器对山茶油无损检测仪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研制,仪器硬件由近红外光谱采集模块和基于ARM9的嵌入式控制系统组成,近红外光谱采集模块包括仪器光路、AD620信号放大和AD7705 A/D转换电路。仪器光路由近红外LED光源、窄带滤光片、菲尼尔透镜和光电检测器组成。嵌入式控制系统以高性价比、低功耗的S3C2440A为核心,包括Nand Flash,SDRAM,USB,UART,LCD显示屏和触摸屏等外围设备。同时在嵌入式Linux系统下完成了AD7705驱动程序和基于QT的系统软件设计,实现了对山茶油的检测。对山茶油体积分数进行了建模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体积分数值与实际体积分数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紫外红外双光谱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辉建  阳明  蒋燕  李霜 《自动化仪表》2012,33(2):58-61,64
针对电力系统中红外成像、紫外成像、紫外脉冲检测等带电设备非接触式放电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紫外脉冲探测扫描、红外测温扫描、摄像和图像处理技术,研制了一种新型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紫外红外双光谱探测模块、嵌入式系统模块、温度湿度测量模块和广域无线通信模块构成.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将设备的局部放电分布和温度分布数据置入由摄像头获取的设备图像,建立与设备图像的对应关系.系统不仅能定量表示放电程度,而且能以图像方式直观地显示出放电位置、温度分布及其发展变化情况,并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的故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