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双边滴水双极电凝法在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中行肝创面局部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崇州市人民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20例肝细胞癌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行肝创面局部止血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用双边滴水双极电凝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钳夹法断肝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相关的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的肝功能相关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相关费用、术后腹腔引流量、输血率、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胆红素(TBIL)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P>0.05)。结论 双边滴水双极电凝肝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钳夹法断肝术,可以有效改善肝癌患者的肝功能,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降低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吸引刀(cut-ultrasound aspiration,CUSA)联合双极电凝与射频凝血器(radiofrequency coagulation device,RFA)行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肝胆外科治疗的108例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采用断肝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射频凝血器组(RFA组)55例和超声吸引刀联合双极电凝组(CUSA组)53例。比较两组肝门阻断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术后肝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无死亡病例;射频凝血器切肝肝断面形成1.5~2 cm的消融凝固带,而超声吸引刀联合双极电凝切肝肝断面损伤厚约0.5 cm肝组织。与CUSA组比较,射频凝血器组肝门阻断率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输血率低(P<0.05)。两组术后肝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射频凝血器与超声吸引刀联合双极电凝行肝脏切除都是安全有效的,可根据各自优缺点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分别行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与开腹常规肝切除治疗的差异。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住院准备行手术治疗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开腹常规肝切除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肝功能等基本情况的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输血及肝门阻断患者的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肝功能相关指标(AST、ALT、ALB、TBIL)无明显差异,术后肝功能指标较术前均有所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分别为12.8%对23.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携带胃管时间、携带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观察组患者住院花费更高(P<0.05)。 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更早,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深究。  相似文献   

4.
包磊  张华国 《吉林医学》2023,(12):3365-3367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镜下非解剖性肝切除术)与试验组(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预后效果等。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试验组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死亡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试验组根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中,使用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创伤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害,促进患者身体康复,而且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过。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2013年5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5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肝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肝功能变化及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TBIL、AST及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TBIL、AST及ALT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TBIL、AST及A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2%(3/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17%(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显著,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在严重肝外伤围手术期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10例严重肝外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术前及术后1、3、5、7天给予静脉注射乌司他丁20万U.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24h引流量及术后ALT、AST、TBiL、DBiL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24h引流量及术后ALT、AST、TBiL、DBiL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严重肝外伤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治疗,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对机体的损害,促进机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开腹和腹腔镜肝切除术对边缘性肝段恶性肿瘤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纳入信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边缘性肝段恶性肿瘤患者共96例,其中52例采用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设为对照组,44例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及随访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低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腹和腹腔镜肝切除术对边缘性肝段恶性肿瘤疗效及安全性获益接近;同时腹腔镜肝切除术应用在减轻医源性损伤、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减轻经济负担及保护肝功能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王细文 《西部医学》2017,29(2):183-186
【摘要】 目的 对比经皮射频消融术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26例小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者61例(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组),采用经皮射频消融术者65例(经皮射频消融术组),观察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组无中转开腹情况。经皮射频消融术组完全消融,术后1个月的疼痛、肺部感染、出血、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83%)低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组(267%)(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低于术前(P<005),同时经皮射频消融术组术后1个月的的血清ALT与AST明显低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组(P<005)。经皮射频消融术组的生存时间与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3421±298)月和(2720±311)月均高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组(2844±419)月和(2298±378)月(P<005)。结论 相对于腹腔镜肝切除术,经皮射频消融术在小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成功率高,有利于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吲哚箐绿(ICG)荧光染色在肝细胞癌(HCC)伴肝硬化腹腔镜解剖性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拟实施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手术的患者96例,采用随机前瞻性单盲试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ICG荧光染色下腹腔镜解剖性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下肝解剖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前后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手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的血清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ICG荧光染色下腹腔镜解剖性切除术较常规腹腔镜下肝解剖切除有利于减少手术操作的难度、对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0.
李志涛 《当代医学》2021,27(1):134-135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胃肠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11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左肝外叶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和肠胃功能恢复情况、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总长度、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TBil、D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ALT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手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术后肠胃功能和肝脏功能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开腹取石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水平、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AST、TBIL、ALT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降低肝功能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开腹取石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术前肝血管3D重建联合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及持续性亚甲蓝染色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组,术前实施肝血管成像3D重建、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并持续性亚甲蓝染色以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同时选择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肝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3d及7d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及总胆红素]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成功.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少(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54%,低于对照组的42.31% (P <0.05).两组AST、Che及APTT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术后AST水平较前升高,Che水平较术前降低,而APTT较术前延长;但术后各时间点研究组AST低于对照组,而Che高于对照组,同时APTT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肝血管成像3D重建联合术中区域血流阻断持续性亚甲蓝染色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对患者术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小,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沿肝静脉主干入路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LAH)在原发性肝癌(PHC)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拟行LAH的PHC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沿肝静脉主干入路,30例)和对照组(常规入路,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状况和恢复情况、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术后腹腔引流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短于对照组,术中输血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的ALT和AST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的ALT和AST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后第1天(均P0.05);但两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的腹腔引流量均显著少于术后第1天(均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的腹腔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沿肝静脉主干入路行LAH,能够加快PHC患者的手术进程,促进患者康复,改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吊线法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商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胆囊息肉患者,按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接受吊线法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一般情况(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情况及术后24 h肝功能指标[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24 h,两组ALP、ALT、AST水平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ALP、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吊线法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对肝功能影响较小,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在肝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2例行择期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术中使用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对照组使用常规单极电凝。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腹水、胆漏、低蛋白血症、腹腔感染等)发生情况及两组术前、术后3 d肝功能指标,如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ALB明显降低,ALT水平明显升高;且术后观察组血清ALB水平高于对照组,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并控制输血比例,且能降低肝功能损伤程度,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Glisson鞘外血流阻断法应用于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的3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肝血流阻断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9例,采用Glisson鞘外血流阻断法)和对照组(20例,采用Pringle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的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率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5)。术前两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IL)、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白蛋白(albumin,ALB)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WBC、AST、ALT、TBIL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7.
陈伟力 《当代医学》2021,27(9):120-122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对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开腹肝叶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血清CA199、ALT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CA199、ALT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CA199、ALT水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相比常规开腹手术,开展左肝蒂阻断法行完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病收治的68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规范化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实行完全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法左半肝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率、肝功能指标、术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做对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相对少,手术用时明显短,且术后下床活动、肛门排气及住院的时间均更短(P<0.05);对比术后并发症率计算结果,观察组更低(P<0.05);术后,两组AST、ALT、TBi L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P>0.05);观察组术后1d、2d、3d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左肝蒂阻断法行完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用于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中,相较于开腹治疗,可降低手术创伤,加快术后康复,且减小并发症几率并减轻疼痛,取得...  相似文献   

19.
周海涛  周建春  郑四鸣 《浙江医学》2023,45(11):1172-1177,118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门静脉流域性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宁波市第一医院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行腹腔镜下流域性肝切除的120例肝癌患者(流域组)以及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行腹腔镜下非解剖性肝切除的192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非解剖组)。并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进行1∶1匹配,比较两组患者匹配后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清白蛋白、AST、ALT、TBil水平,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经倾向性得分匹配后,流域组与非解剖组各纳入40例患者,且匹配后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流域组手术时间长于非解剖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非解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流域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解剖组,AST、ALT水平均低于非解剖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少于非解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门静脉流域性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性与非解剖性肝切除相当,术后肝功能恢复优于非解剖性肝切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与开腹肝切除术对小肝癌患者肝功能及无瘤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小肝癌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开腹肝切除术,观察组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无瘤生存期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ALT均升高,观察组AL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LP、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瘤生存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小肝癌效果相当,但射频消融术对肝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