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3月我院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感觉舒适度、护理满意度、护理操作依从性所占比例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感觉舒适度、护理满意度、护理操作依从性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及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8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在此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CO2、PaO2、pH值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血气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7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KTH整合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后自我效能量表(SES)、自护能力量表(ESCA)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ES、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TH整合式护理干预用于COPD患者,可增强其自我效能感,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应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需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程度、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SAS和SDS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应用于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通气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措施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焦虑,抑郁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增强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心理状态、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髋关节功能、生命质量及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锻炼依从率、Harris评分及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有效改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明显增强其术后锻炼依从性,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满意度、疼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治疗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护理满意、住院天数、治疗费用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16%),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率以及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新型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小儿重症肺炎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倒。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退热时间、心衰消失时间、气促改善时间、止咳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出院后1年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热时间、心衰消失时间、气促改善时间、止咳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小儿重症肺炎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负性情绪和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延续护理,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