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氮磷钾对南方设施油桃生长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桃(Prunus persica vat.nectarina Maxim.)曙光品种为试材,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合施肥对设施油桃生长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氮、磷、钾配合施肥都显著提高了油桃的光合作用、生长结果能力以及果实品质;在15种配合施肥处理中,N2P2K3(N:P_2O_5:K_2O=100:100:200)和N2P3K4(N:P_2O_5:K_2O=100:200:300)处理植株生长健壮,叶片光合作用能力强,花芽分化良好,产量高,品质优良。经方差分析,氮肥对油桃生长影响最显著,钾肥对油桃品质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试验目的:在高粱生产上开展氮、磷、钾丰缺指标试验,旨在研究高粱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和该地土壤的供肥情况,为科学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1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15年设在仁怀市喜头镇中心村真理组某农户责任地内。高粱选用当地主栽品种红缨子,氮肥:尿素(含N46%),磷肥:普钙(含P2O512%),钾肥:硫酸钾(含K2O60%)。田间设5个处理,处理1为无肥区,不施用肥料;处理2为无氮区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使火龙果高产的磷、钾肥施肥方案,指导望谟县火龙果种植科学施肥,研究选用一个红心火龙品种,分别对磷肥和钾肥设计3种优化施肥方案,研究不同磷、钾肥施肥方案对火龙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中130%优化磷区火龙果产量最高,为25516.05kg/hm~2,此时,施肥水平为(公斤纯量/株)N:P:K=0.322:0.234:0.41;钾肥最佳施肥方案为100%优化钾区,此施肥方案获得火龙果产量最高,为21436.65kg/hm~2,此时,施肥水平为(公斤纯量/株)N:P:K=0.322:0.18:0.41,此结果有望指导望谟县火龙果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柑橘对氮肥总需求的合理配方,选用椪柑8306品系作为试验对象,配方拟定依据土壤养分含量、当地农民施肥习惯和参考临县柑橘施肥配方等方法,试验采用“2+X”单因子试验,每小区椪柑树4株,实行动态施肥,设四个处理三次重复,即:处理1(MN0P2K2)无氮区,处理2(MN1P2K2)70%优化氮区,处理3(MN2P2K2)优化氮区,处理4(MN3P2K2)130%优化氮区;施肥时期分基肥、春肥、壮果肥,田间管理按当地习惯。经试验获悉:优化氮区产量最高为3 051.3kg/亩,比无氮区(2 379.7kg/亩)亩增671.6kg,增幅22%;其次是130%优化氮区和70%优化氮区,产量分别是2 996.4kg/亩和2 824.3kg/亩,分别比无氮区亩增616.7kg和172.1kg,增幅20.6%和5.7%;优化氮区单果重、果实横纵径、可食率、VC含量均优于其它小区;优化氮区和70%优化氮区经济效益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5.
<正>一、试验目的:在高粱生产上开展氮、磷、钾丰缺指标试验,旨在研究高粱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和该地土壤的供肥情况,为科学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二、材料及方法:1.地点:仁怀市坛厂镇枇杷村陈华栋责任地内。2.供试品种及肥料:高粱选用当地主栽品种红缨子,氮肥:尿素(含N46%),磷肥:普钙(含P2O512%),钾肥:硫酸钾(含K2O60%)。3.田间设计:设5个处理。A:无肥区。即N(0)P2O5(0)、K2O(0);B:无氮区。即N(0)P2O5(9)、K2O(14);C:无磷区。即N(10)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种植大方皱椒的最佳施肥方案指导生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大方县理化乡果木村进行了氮磷钾肥总量控制配施对大方皱椒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当地近期获得高产优质的肥料配方施肥)大方皱椒的平均产量为1 133.53kg/667m~2,比常规施肥区增产182.43kg/667m~2,增产率达19.18%。氮磷钾肥优化处理区(N为300kg/hm~2,P2O5为120kg/hm~2,K2O为300kg/hm~2)、130%的优化磷处理区和130%的优化钾处理区的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区,其中氮磷钾肥优化处理区大方皱椒的产量最高,达1 181.03kg/667m~2。氮磷钾肥优化处理区肥料配方是当地大方皱椒生产种植的最优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西双版纳糯玉米生产上开展氮磷钾平衡施肥技术对糯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10(N2P2K3)产量最高,最佳施肥产出比为处理9(N2P2K1),影响糯玉米产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氮肥>磷肥>钾肥。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花光"油桃为试验样品,研究了不同钾肥施用量对油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固定氮磷肥施用量,逐步提高钾肥用量,确定钾肥用量对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在一定施钾水平范围内,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油桃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含量均呈显著性增加,总酸含量显著降低,含量在0.21%~0.32%间波动,当钾肥施用量为360 g/株时达到最佳施肥效果。[结论]钾营养能够显著提高油桃的果实品质,促进光合产物向果实中运输和果实内营养物质转化。其中,以N1P1K3处理的钾肥施用水平为该试验油桃适宜钾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对玉米郑单958产量具有极显著的作用。N2P2K1处理组合产量较高,此处理组合氮肥、磷肥的施用量与当地最佳施肥推荐量相近,而钾肥的施用量即明显低于当地的最佳施肥推荐量。  相似文献   

10.
为给大面积推广油菜高产栽培优化施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氮、磷、钾肥不同用量肥效试验,并进一步探索了油菜优化施肥适宜的氮磷钾肥用量与配比。结果表明,土壤氮、钾营养元素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油菜增产的主要因子;生产中可兼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目标选用N4、P4、K4等优化施肥方案;经曲线回归分析,当施氮(N)、磷(P2O5)、钾(K2O)分别为17.22、4.12、7.69 kg/667 m2时,油菜籽产量可达250 kg/667 m2左右,比常规施肥(14.1-4-3.82)增产50 kg/667 m2左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田试验对西藏隆子县测土配方推荐施肥(N2 P2 K2)进行优化设计,设立14个不同的氮磷钾配施处理和1个有机肥单施处理,设立配方施肥、常规施肥和对照试验,采用回归方程计算最佳施肥配比和推荐施肥量.结果显示,当地黑青稞氮、磷、钾肥最佳施肥量质量比为1:0.43:0.5,推荐施肥量为N 66.75 kg/hm2、P2O528.65 kg/hm2、K2O 33.9 kg/hm2.在不施肥基础上单施有机肥17500 kg/hm2,黑青稞可增产35.3%,通过增加氮肥和有机肥的投入,使得常规施肥处理的黑青稞平均产量高于配方施肥处理.氮含量是限制黑青稞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磷含量,最后是钾含量.在当地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增氮、减钾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2.
<正>一、试验目的为了研究一定氮磷肥水平下的钾肥效应,探讨合理的钾肥用量,完善冬小麦施肥指标体系,特进行本试验。二、试验方法与材料(一)田间设计试验设钾肥用量1个因素,5个处理。各处理施肥量设计如下:处理1:N14P6 K0(CK)(每667 m~2施纯N14 kg、P_2O_5 6 kg,不施钾肥);处理2:N14P6 K3(每667 m~2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单季稻甬优9号的需肥规律,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于2010-2011年采用"3414"试验设计进行甬优9号氮、磷、钾施肥效应试验。结果显示,单季稻甬优9号产量总体上随氮、磷、钾施肥量增加而渐趋上升。各处理中,以N2P2K3和N3P2K2(施肥量最高)处理条件下产量最高,N0P2K2(施肥量最低)和N0P0K0(不施肥)处理下产量最低,表明氮肥施用量对甬优9号产量形成影响最大,磷、钾肥尤其是钾肥也具有较好的交互增产作用。根据试验数据,分别拟合氮、磷、钾肥料各自及其组合施用量与甬优9号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综合各模型得出的理论施肥量,并结合经济效益分析,认为单季稻甬优9号在生产中以每hm2施纯N214 kg,P2O590 kg,K2O 146 kg为宜。  相似文献   

14.
抚宁县春玉米“3414+2”田间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抚宁县的实际生产情况和玉米产量水平,选择10个地点,采取三因素(肥料种类N、P、K)四水平(施肥量水平0、1、2、3)另增加1个有机肥和1个配方肥处理的"3414+2"试验设计方案,探索抚宁县不同土壤养分条件下春玉米氮、磷、钾不同配比以及单施有机肥和配方肥的增产效应;根据玉米产量与施肥量的关系,建立了春玉米施肥模型,并通过施肥模型计算出试验点的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施用化肥处理的玉米产量均空白对照,平均增产率为11.0%~39.1%,其中缺氮处理(N0P2K2)增产幅度最小、过量施磷处理(N2P3K2)增产幅度最大;在中等N和P水平下,施钾量为33.75~123.75 kg/hm2时对产量影响不大;磷、钾空白区和氮、磷低于中等水平的处理区,产量增幅相对较小。抚宁县进行春玉米生产时,建议各地点根据肥力水平进行施肥策略调整:高产田增施氮、磷肥,酌减钾肥;中产田稳定氮肥,酌减磷、钾肥;低产田适当增施氮肥,酌减磷、钾肥。提出了不同肥力水平土壤的施肥量:低产田(产量≤8250 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29.4 kg/hm2、47.7 kg/hm2和35.2 kg/hm2,中产田(产量8250~9750 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73.2 kg/hm2、55.8 kg/hm2和49.7 kg/hm2,高产田(产量≥9750 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269.0 kg/hm2、178.5 kg/hm2和66.8 kg/hm2。单施有机肥,玉米增产幅度有限,应考虑与化肥配合施用;施用配方肥增产效果显著,平均增产率为35.9%。  相似文献   

15.
2014—2015年在袁州区水稻田进行常规施肥下晚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现状,以及测土配方施肥对提高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该地区同等肥力和种植条件下,常规施肥施肥量为:氮肥(N)187.5kg/hm2、磷肥(P2O5)78kg/hm2、钾肥(K2O)105kg/hm2,氮、磷、钾配比1:0.42:0.56,肥料利用率氮肥26.2%,磷肥13.5%,钾肥39.8%;测土配方施肥施肥量为:氮肥(N)159kg/hm2、磷肥(P2O5)72kg/hm2、钾肥(K2O)111kg/hm2,氮、磷、钾配比1:0.45:0.7,肥料利用率氮肥30.5%,磷肥16.5%,钾肥46.3%。  相似文献   

16.
西双版纳糯玉米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双版纳糯玉米生产上开展氮磷钾平衡施肥技术对糯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10(N2P2K3)产量最高,最佳施肥产出比为处理8(N2P2K0),影响糯玉米产量的因素首先是氮肥,其次是磷肥,第三是钾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蔗对钾的吸收利用规律。【方法】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试材,进行第1年新植蔗、第2年宿根蔗不同施肥处理田间试验,各生育阶段分别测定各处理甘蔗对钾的吸收强度、对钾肥的利用率以及土壤中钾养分的盈余量,并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监测施钾和不施钾处理耕作层土壤钾离子淋溶量。【结果】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蔗各生育阶段对钾的吸收强度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生长量的增加,钾养分在甘蔗植株体内的稀释效应明显,植株含钾量以苗期较高,成熟期较低;增施钾肥后甘蔗吸钾量明显增加,新植蔗、宿根蔗对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4.3%~40.6%、29.4%~31.7%;不同施肥条件下,新植蔗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均有所降低,而宿根蔗中施钾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则有所增加;施钾处理较不施钾处理耕作层土壤钾离子淋溶量明显增加;不同施肥条件下,新植蔗和宿根蔗土壤中钾养分平衡均表现为P2K2、N2P2K3处理有所盈余,N2P2K2、N2P2K1、N2P2处理有所亏损,但以N2P2处理亏损最大。【结论】不同施肥条件对甘蔗吸收利用钾素以及土壤中钾素的移动和平衡均有影响,实际生产中应注重氮、磷、钾合理配施,提高肥料利用率,为甘蔗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施肥指导。  相似文献   

18.
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对沿江地区早稻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及肥料效应。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能够产生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空白区产量缺氮区产量缺钾区产量缺磷区产量;氮的增产效应磷的增产效应钾的增产效应;N、P互作效应最高,其次是N、P、K,而NK、NP互作效应较差;通过模型比较分析,氮(N)、磷(P2O5)、钾(K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1.7kg/667m2、2.8kg/667m2和1.5kg/667m2,可获得理论产量为540kg/667m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蔗对钾的吸收利用规律。【方法】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试材,进行第1年新植蔗、第2年宿根蔗不同施肥处理田间试验,各生育阶段分别测定各处理甘蔗对钾的吸收强度、对钾肥的利用率以及土壤中钾养分的盈余量,并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监测施钾和不施钾处理耕作层土壤钾离子淋溶量。【结果】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蔗各生育阶段对钾的吸收强度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生长量的增加,钾养分在甘蔗植株体内的稀释效应明显,植株含钾量以苗期较高,成熟期较低;增施钾肥后甘蔗吸钾量明显增加,新植蔗、宿根蔗对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4.3%~40.6%、29.4%~31.7%;不同施肥条件下,新植蔗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均有所降低,而宿根蔗中施钾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则有所增加;施钾处理较不施钾处理耕作层土壤钾离子淋溶量明显增加;不同施肥条件下,新植蔗和宿根蔗土壤中钾养分平衡均表现为P2K2、N2P2K3处理有所盈余,N2P2K2、N2P2K1、N2P2处理有所亏损,但以N2P2处理亏损最大。【结论】不同施肥条件对甘蔗吸收利用钾素以及土壤中钾素的移动和平衡均有影响,实际生产中应注重氮、磷、钾合理配施,提高肥料利用率,为甘蔗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施肥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为在水稻生产中合理使用氮、磷、钾肥,以适合寒地种植的11叶品种空育131为试材,采用"3414"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的氮、磷、钾配比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6(N2P2K2)、处理10(N2P2K3)和处理11(N3P2K2)可较明显地增加水稻的茎数;合理配施可明显提高水稻的干物质积累,成熟期各处理组合以处理10(N2P2K3)总干重最多,比对照高12.2%;增施氮、磷、钾可增加水稻产量,其中处理11产量和效益最高,产量达10 519.5kg·hm-2;经回归分析优化出空育131最高产量为12 555kg·hm-2,相应的氮肥、磷肥和钾肥纯量为135.0,67.5和58.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