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地震砂土液化可能性的非确定性灰色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到现有方法所存在的不足,将地震作用下的饱水砂土体系视为一内部信息部分已知,部分未知的灰色系统,本文给出了一个地震砂土液化可能性的不确定性灰色预测方法。文中还提出了液化临床烈度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基于Bayes判别分析理论,在分析影响砂土液化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影响地震砂土液化因素的8个实测因子(地震烈度I、震中距L、地下水位dw、砂层埋藏深度ds、标贯击数N63.5、砂土颗粒平均粒径d50、不均匀系数Cu和剪应力比τd/σv)作为砂土地震液化判识指标,以唐山大地震中21组典型的砂土地震液化资料为学习样本,建立了唐山地区砂土地震液化预测的Bayes判别分析模型,并选用其他9组待检样本对判别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Bayes判别分析模型预测性能良好,具有预测准确度高、回判估计的误判率低等特点,是解决砂土液化预测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黄河滩地饱和砂土和砂性地基的震动液化问题是影响小浪底向北京应急供水工程的主要地质问题,结合工程特性及本地区地层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对黄河滩地基土地震液化可能性进行判别,结果在地震烈度Ⅶ度、黄河滩地自然水位条件下,基本不发生地震液化.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砂土液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震级、地面加速度最大值、标准贯入击数、比贯入阻力、相对密实 度、平均粒径、地下水位等7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砂土液化势评价的补偿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网 络的学习训练和仿真检验,表明补偿模糊神经网络是进行砂土液化势预测评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砂土液化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振动作用下,饱和的松散粉、细砂土中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大,当有效应力降为零时砂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即发生砂土液化。砂土液化可引起地基强度丧失,从而加重建筑物破坏程度,使重要运输生命线瘫痪,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梳理了砂土液化的历史文献记录,阐述了砂土液化产生的机制,概述了砂土液化造成的各种破坏,并介绍了日本判别砂土液化的最新方法、抗液化处置措施及一些成功案例,以期为砂土液化研究及抗液化处置措施的改进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砂土地震液化的模糊综合评判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砂土液化问题具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建立了一种判别砂土液化发生可能性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在提出的砂土液化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中,通过综合地震烈度、标贯击数、地下水位和平均粒径等影响砂土地震液化的因素,采用梯形隶属函数并分别给出各因素隶属函数的表达式。通过工程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计算过程简单明了,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盘锦市场地土在地震力作用下极易产生液化现象.为了预防灾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有必要对盘锦市场地土进行液化判别,并对城市各区域进行场地液化分区.笔者收集了盘锦市区300多个勘探钻孔资料,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液化判别以及液化指数的计算,并根据相应的液化指数对盘锦市区进行了液化分区.结果表明,在7度抗震设防烈度下,盘锦市部分场地会产生轻微和中等液化区;8度抗震设防烈度下,盘锦市会产生大面积液化区.所以必须考虑采取相应的抗液化措施.  相似文献   

8.
砂土液化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作,是岩土工程界重要的研究方向.在工程勘测中,仅凭有限的单孔钻探资料推测建设区域的整体液化情况是缺乏科学性的.因此,在综合了液化判别规范的基础上提出液化安全系数法,并借助GIS相关理论和方法,以ArcGIS软件为平台在实例中得以应用,实现了对区域的砂土液化分级预测,为基于有限资料下的大区域砂土液化判别及预测提供了可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饱和砂土发生振动液化使地基土体丧失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解决引起工程结构破坏的实际问题.方法 利用砂土振动液化机理、液化可能性及液化稳定性原理,详细地分析碎石桩加固的液化砂土地基.结果 碎石桩加固后的地基,含水量与孔隙比有所减小,而重度、内摩擦角、黏聚力明显增大,饱和砂土抗振动液化能力提高.结论 采用碎石桩加固粉细砂土地基,有效地消散和防止孔隙水压力的增高和砂土振动液化的产生,提高了地基土抗振动液化能力.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为科学研究积累大量数据.  相似文献   

10.
矿土液化判别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根据地震液化的实测资料,建立了8个因素综合考虑的预测砂土液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实例计算与模型评价,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高效性并较规范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不仅为砂土液化提供了又一新的研究方法,而且为进一步完善规范公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砂土地层大型地铁站为背景,进行了自由场和埋设地下结构物的饱和砂土地基动力离心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强震作用下两种模型不同深度的地基加速度、超孔隙水压力及地基沉降等变化规律,数据结果显示埋设地下结构物的饱和砂土层地基相比于自由场相同位置的砂土层地基更易发生液化,提升了人们对地下结构物影响砂土液化效果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大量灾害现场发现,即使地面倾角极其平缓(1°~5°),地表也可能因地震荷载而发生长距离的横向变形。为了解此类砂土变形特性,在改良的空心圆柱扭转剪切仪中采用涌水量概念进行试验,随后采用恒定剪应力静态液化试验,确定排水条件以及小初始静力剪切条件下试样流动的可能性。为突出对比,相同试样被用以进行不排水循环加载试验,观察其行为特征。研究发现:(1)在小初始静态剪应力下可以观察到丰浦砂连续流动的特性;(2)砂土的连续流动特性由初始密实度决定,初始密实度也影响砂土的体积膨胀特性;(3)静态液化试验显示流动砂土试样在涌水机制下可产生流动,而即使样本发生了液化,其在典型的不排水试验中却表现出非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13.
将湖泊作为一个灰色系统,用灰色聚类法对其水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以便为湖泊的管理提供依据。确定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与透明度(SD)五个污染指标作为聚类指标,参照中国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将富营养化分为6个级别作为6个灰类,并将污染指标监测数据和灰类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各聚类对象的各污染指标对各灰类的白化权函数和聚类权;进而计算出各聚类对象的聚类系数,最后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聚类对象所属的类别。并以东昌湖为例,验证了应用灰色聚类法对湖泊水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GRNN的砂土液化危害等级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砂土地震液化的因素复杂且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神经网络方法不仅能考虑定量因素,而且能考虑定性因素的影响,因而神经网络方法适用于解决非确定性的砂土地震液化评价问题.在分析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基础上,建立了砂土液化危害等级评价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然后用收集到的工程实例样本对该模型进行训练和检验,并与BP神经网络判别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性能良好、预测精度高,是砂土地震液化危害等级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粉土或砂土分布广泛的地区,地震液化是导致地基失稳和上部结构受损的直接原因之一.基于大量的现场调查,分析了黄河下游冲积粉土的成因及土体组成,在该区域粉土组成中粒径为0.005~0.020 mm的粉粒已经具备黏性,明显影响到粉土的工程性质.在动三轴试验基础上阐述了该区域粉土的动力特性和液化机理.最后结合该区域粉土土质特点和工程实例比较了现有的地震液化判别方法,指出该区域粉土液化判别应考虑黏性粉粒的影响,并依此利用塑性指数对液化判据进行了改进.对于该区域粉土,可将现行抗震规范中“黏粒含量10、13、16对应地震烈度7度、8度、9度判别为不液化”的规定,改为“塑性指数7.0、8.5、10.0对应地震烈度7度、8度、9度判别为不液化”.  相似文献   

16.
This work investigat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 large number of widely used ground motion intensity measures(IMs) and the corresponding liquefaction potential of a soil deposit during earthquake loading. In order to accomplish this purpose the seismic responses of 32 sloping liquefiable site models consisting of layered cohesionless soil were subjected to 139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s. Two sets of ground motions, consisting of 80 ordinary records and 59 pulse-like near-fault records are used in the dynamic analyses. The liquefaction potential of the site is expressed in terms of the the mean pore pressure ratio, the maximum ground settlement, the maximum ground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and the maximum ground horizontal acceleration. For each individual accelerogram, the values of the aforementioned liquefaction potential measures are determined. The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iquefaction potential measures and the IMs is evaluate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velocity spectrum intensity(VSI) shows the strongest correlation with the liquefaction potential of sloping site. VSI is also proven to be a sufficient intensity measure with respect to earthquake magnitude and source-to-site distance, and has a good predictability, thus making it a prime candidate for the seismic liquefaction hazard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7.
强震作用下饱和粉细砂液化振动台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强震区饱和粉细砂液化问题,依托海南铺前大桥实体工程,基于振动台模型试验,选用叠层剪切式模型箱,模拟自由场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反应,分析0.15g~0.80g地震动强度下不同深度饱和细粉砂孔压比的变化规律,探讨饱和粉细砂的液化判别方法.结果表明:饱和粉细砂超静孔隙水压力、孔压比的增长滞后于地震动应力,且粉细砂深度越深,滞后时间越长,上覆土层厚度对于饱和粉细砂的抗液化性能有重要影响;深度为5 cm、60 cm和110 cm的饱和粉细砂,当地震动强度分别≥0.15g、0.20g和0.25g时发生液化,此时孔压比稳定值均≥0.8,提出以0.8作为饱和粉细砂液化的临界孔压比;对比讨论现有常用方法的液化判定结果,提出一种以饱和粉细砂深度、地震动强度和孔压比为判据的饱和粉细砂液化判别新方法,可为铺前大桥基础的合理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