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上演习对某部官兵部分心理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海上演习对某部官兵部分心理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检测126名参演官兵演习前后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血清皮质醇和醛同酮水平,应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进行心理状态的调查,将血清学检测结果与军人心理应激自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参加演习后血清IAP和sTNFR-1升高,与演习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演习后PSET分值≥70官兵IAP和sTNFR-1升高更明显(P<0.05).演习后血清皮质醇和醛同酮均升高,与演习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演习后PSET分值≥70官兵血清皮质醇和醛固酮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登陆演习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行为,对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也可引起人体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变,因此有必要选择适宜的心理训练和体能训练来提高官兵的免疫能力和心理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2.
军演官兵心理应激状态及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参加军演官兵心理应激状态及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对军事应激条件下进行适宜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参加军演的126名官兵,在军演前后分别应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症状自评表(SCL-90)进行精神卫生状况调查,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个性调查,并与军演后SCL-90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26名官兵军演后PSET评分,T分≥70分的人数由9人增至35人,军演后PSET积分增高,与军演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军演后官兵SCL-90评分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附加项目等较军演前明显增高(P<0.05),军演后官兵精神质(P)和神经质(N)分值高于军演前(P<0.05),而内外向(E)和掩饰(L)分值军演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军演后SCL-90因子评分与EPQ量表的精神质(P)和神经质(N)成正相关,与内外向(E)和掩饰(L)分值成负相关.结论 军演作为一种较强烈的心理刺激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应激变化和损害,情绪不稳定和过于内向等性格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选择适宜的心理训练,对提高官兵的心理应激能力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驻岛官兵幸福感指数、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某驻岛官兵591例,按照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分为阳性组(≥160分)71例和阴性组(≤159分)520例。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和SCL-90对其进行测评,并分析驻岛官兵幸福感指数、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阴性组情感内涵、生活满意度因子和幸福感指数分值均非常显著高于阳性组(P〈0.01),而PSET总分非常显著低于阳性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幸福感指数、情感内涵、生活满意度因子分值,与SCL-90总分及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PSET总分分值呈显著或非常显著负相关(P〈0.05,P〈0.01),PSET总分与SCL-90总分及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值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因子进入以幸福感指数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焦虑和抑镌因子进入以PSET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论:驻岛官兵幸福感指数、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焦虑和抑郁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样化军事任务部队官兵SCL-90的评定及消化道疾病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执行常规训练、爆破、伞兵作业军事人员269人进行任务完成前后调查及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皮质醇浓度。结果爆破、伞兵军事人员任务完成后SCL-90各项因子分值均低于完成前,其中躯体化、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下降较明显(P<0.01),其次是恐怖因子分值下降(P<0.05),其他因子未达到显著水平。任务完成后血清皮质醇浓度均较任务完成前显著升高(P<0.01),常规训练组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应激环境对部队官兵心理状态及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影响有明显不同,严重的军事应激可引发或加重部队官兵胃肠道疾病以及引起血清皮质醇水平升高,常规训练应激反应较平缓,故应加强多样化军事应激不同人群的对应处理。  相似文献   

5.
军演应激状态对官兵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探讨军事演习应激状态下官兵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择陆军官兵133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军演前1天和军演结束后1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胃泌素(G)和睾酮(T)水平,生化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探讨这些指标变化与心理应激的关系.结果 参加军演后的官兵血清sTNFR-1、sICAM-1、T、MDA水平均升高,G、SOD水平均降低,与军演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70名曾参加过军演的官兵比较,63名未参加过军演者的血清sTNFR-1、sICAM-1、MDA水平升高更为明显(P<0.05),血清SOD水平降低亦更为明显(P<0.05),而G、T的变化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军演时官兵处于较强的生理应激状态,导致机体在免疫、抗氧化能力、胃肠激素、性激素等方面出现一系列变化;加强平时军事训练可以提高部队指战员应对军事应激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军事应激对新兵消化道疾病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新兵军事应激条件下消化道疾病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对150名新兵进行消化道症状问卷调查和心理调查(SCL-90量表),放射免疫法检测实弹射击前后血清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VIP)、皮质醇、β-内啡肽(β-EP)浓度,并在实弹射击训练后对所有新兵行胃镜、B超检查以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 150名新兵中实弹训练后胃镜检查发现糜烂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17例,Hp感染率为62.7%(94/150),高于普通人群Hp感染率(55%,P<0.05).实弹训练后血清胃泌素、VIP、皮质醇及β-EP浓度均较实弹射击前显著升高(P<0.01),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组的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高于基本正常组(P<0.05),而VIP水平两组无显著差异.SCL-90≥160分组血清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SCL-90<160分组,且SCL-90总分与皮质醇浓度呈正相关(P<0.05),而β-EP浓度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军事心理应激可能引发或加重胃肠道疾病以及引起血清胃泌素、VIP、皮质醇、β-EP水平升高;消化性溃疡及胃黏膜糜烂的发生与胃泌素分泌增多有关,血清胃泌素的变化可能是心理应激过程中的继发改变,不同的心理状态可能对应激情况下胃泌素的分泌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海军某部陆勤官兵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应激、自我效能感及自我认同感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海军某部陆勤官兵581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自我认同感量表(SIS)对其进行测评,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陆勤官兵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水面舰艇军人和中国军人常模(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应激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O.01);自我效能感与SCL-90总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呈显著或非常显著负相关(P〈O.05,Pd0.01);自我认同感与SCL-90总分、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呈显著或非常显著负相关(P〈O.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应激进入以SCL-90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P〈0.01)。结论:海军陆勤官兵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应激、自我效能感、自我认同感相关,尤其与心理应激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军演官兵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联合军演条件下官兵心理健康状态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参加军演的陆海空三军官兵538名,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现场测试.并进行统计学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 军演后参演官兵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军队常模(P<0.01);SCL-90各因子分中有一项以上≥3分(阳性症状)的有79名,占受检人数的14.7%(79/538),从阳性症状分布来看,以焦虑、恐怖、躯体化、人际敏感为常见,而精神病性、强迫症状、抑郁少见,初次参加军演官兵的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曾参加过军演者(P<0.05);军演条件下官兵心理健康状态与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显著相关(P<0.05),官兵SCL-90因子中抑郁与解决问题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5);除躯体化外,SCL-90各因子均与自责呈显著负相关(P<0.05);除人际敏感、偏执、精神病性外,SCL-90各因子均与求助呈显著负相关(P<0.05);SCL-90各因子与幻想呈显著正相关(P<0.05);除躯体化、敌对性外,SCL-90各因子均与退避呈显著负相关(P<0.05);除躯体化、抑郁外,SCL-90各因子均与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参加军演官兵SCL-90各因子分中人际敏感、抑郁、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P<0.05),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与客观支持呈显著负相关(P<0.05),抑郁、恐怖和精神病性与主观支持呈显著负相关(P<0.05),抑郁与支持利用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参加军演的官兵心理上处于一种强烈的应激状态,其心理健康状态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张义  经孝姬  邹韶红  马瑞 《武警医学》2011,22(11):925-926,929
 目的 了解驻新疆维稳警察的心理应激状况,及其与人格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320名驻新疆维稳警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全部被测人员中有17人有明显的心理应激,占5.31%;心理应激评分与EPQ中的神经质(N)维度呈正相关(r=0.510,P <0.01),与外倾性(E)、精神质(P)、效度量表(L)评分呈负相关(r=- 0.010,0.327,-0.231,P<0.05).结论 驻新疆维稳警察有一定的心理应激,且其应激程度与人格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汶川地震后送至重庆伤员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的效果,为制订重大灾害后送伤员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首先使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心理健康自评问卷(PHSQ)、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及应对方式问卷对389例伤员进行测评,按照PHSQ评分结果将伤员分为对照组及应激组,此后对应激组给予心理干预,1个月后对此组伤员进行第二次心理测评.结果 (1)此批伤员入院时PHSQ评分≥8分共117人(30.08%),划分为应激组,其余为对照组.(2)应激组的SCL - 90焦虑、忧郁、恐怖及附加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应激组以不成熟型应对方式为主,其中以退避、幻想应对为主(P<0.01),而对照组则以合理化、求助应对为主.(4)应激组的领悟社会支持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5)应激组经过1个月心理干预,PHSQ分≥8共53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2,P<0.05).同时SCL - 90焦虑、附加因子及领悟社会支持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差异(P<0.01),应对方式从不成熟型向成熟型转变,以求助为主要应对方式.结论 汶川地震后送伤员具有较严重心理问题,主要与焦虑、忧郁、恐怖的情绪、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及缺乏领悟社会支持相关.针对性地及时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有利于伤员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军事演习前后部队官兵血清和胃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某部60名官兵军事演习(简称军演)前后血清和胃黏膜TNF-α的水平。结果军演前官兵外周血血清中TNF—α的含量为(38.05±15.49)og/ml,军演后为(92.93±30.98)ps/ml,较军演前明显上升(P〈0.01)。军演前后TNF-α均主要表达于胃黏膜固有层腺上皮细胞和间质单个核细胞中,军演后该分子的表达明显强于军演前(P〈0.01)。结论TNF-α可能中介了军事应激所致的胃黏膜病变。在军事应激早期检测该细胞因子的含量,有助于评估发生胃黏膜病变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濒海演练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濒海演练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应付方式 ,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和应付方式问卷表 ,同时对 16 43人演练官兵进行测试和调查 ,回收有效答卷 15 6 1份 ,分别统计SCL 90各因子分和应付方式分量表因子分 ,比较SCL 90高分组与低分组的心理应付方式。结果 :调查对象总体的SCL 90各因子分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 (P <0 0 5 ) ;心理应付方式中 ,低分组的解决问题和求助分值均高于总体组和高分组 (P <0 0 5 ) ,而低分组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分值均低于总体组和高分组(P <0 0 5 )。结论 :演练官兵心理应激水平较高 ,心理健康者应付方式比较积极 ,心理障碍者应付方式则比较消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潜艇艇员工作应激与健康的关系.方法 2008年4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海军某基地抽取参加集训的272名潜艇艇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白测健康评定量表、自制潜艇艇员工作应激源调查表、工作应激自评量表对艇员进行测试.分析艇员的一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状况并与常模进行比较.分析艇员10项一般情况(年龄、军龄、教育程度、本职岗位工作时间、表彰奖励次数、上班工作时间、下班工作时间、睡眠时间、不能休假的时间、积极的工作态度)及15条工作应激源(与工作相关的危险因素、饮食问题、工作场所高温高湿噪音、干净衣物缺乏、疾病、与外界失去联系、缺乏执行任务的信息、缺乏家人支持、人际关系问题、任务决策参与少、工作单调枯燥、值更、工作量大、工作质量要求高、应对突发威胁)与艇员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分数及健康总分的相关性.结果 潜艇艇员自测健康总分与常模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P>0.05),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分数显著低于常模(t=-2.172,P<0.05;t=-3.299,P<0.01),社会健康分数显著高于常模(t=9.331,P<0.001).潜艇艇员的年龄、军龄、在本岗位工作时间与生理健康(r=-0.290,P<0.01; r=-0.266,P<0.01; r=-0.245,P<0.01)、心理健康(r=-0.304,P<0.01;r=-0.285,P<0.01; r=-0.183,P<0.01)呈显著负相关.睡眠时间、积极的工作态度与生理健康(r=0.229,P<0.01;r=0.178,P<0.01)、心理健康(r=0.178,P<0.01; r=0.412,P<0.01)和社会健康(r=0.164,P<0.01;r=0.401,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潜艇艇员工作应激源的数量、人际关系应激、物理条件应激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r=-0.299,P<0.01;r=-0.174,P<0.01; r=-0.243,P<0.01).艇员的工作应激水平(高、中、低)不同,健康水平亦不同(生理健康:F=19.934,P<0.01;心理健康:F=26.370,P<0.01;社会健康:F=6.499,P<0.01;健康总分:F=25.883,P<0.01).艇员主要的工作应激源为疾病,工作缺乏安全,物理环境(噪音、高温、高湿),工作单调枯燥,干净衣物缺乏和人际关系问题.结论 潜艇艇员的工作应激源和主要应激类型具有特殊性,而且多应激源、高应激水平与艇员健康水平低下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军事应激环境中官兵心理应激反应及其中介因素,探索军事应激损伤防护规律。方法从空降兵新兵跳伞、部队一级战备、汶川抗震救灾3种军事应激情境中分批整群抽取3组样本,共2555名军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检测工具(ATQMGS)"分别评估3组样本的心理应激反应及其中介因素的差异。结果以SCL-90总分为标准,3组样本心理应激反应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部队战备组、新兵跳伞组、抗震救灾组;3组心理应激反应与领导支持、应对方式、士气、自我效能、控制感、战友支持、晋升动机、任务认知、岗位价值感、单位归属感等因素得分均呈负相关(-0.144~-0.547);在新兵跳伞组不同的家庭收入心理应激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部队战备组不同的军龄、职别心理应激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抗震救灾组不同的年龄、户籍、心理应激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3种军事应激情境中,军事群体中的领导支持、应对方式、士气、自我效能、控制感、战友支持、晋升动机、任务认知、岗位价值感、单位归属感等因素,对应激反应均有显著影响,官兵的人口学特征在不同的军事应激环境中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模拟心理训练以及心理应激大鼠血清蛋白质谱的变化特点,鉴定差异表达蛋白,并据此评价心理训练效果.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心理训练组、心理应激组、对照组,每组8只,其余8只作为应激源组.采用大鼠旁观电击模型,对应激源组大鼠进行间歇性足底电击刺激;心理应激组大鼠不受电击,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系统接收来自应激源组的信息,引起心理应激;心理训练组大鼠放入心理训练网状通道中进行训练,同时接受旁观电击的心理应激;对照组大鼠单独喂养,不接受任何处理.每天上午进行1次实验,持续2周.训练结束后采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芯片技术检测心理训练组、心理应激组、对照组大鼠血清蛋白表达谱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方差分析显示三组血清中质荷比(M/Z)为7820.51、8870.18、6860.85、8625.13、11 413.91Da的5种蛋白相对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理应激组M/Z为8870.18、6860.85、8625.13、11 413.91Da的4种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心理训练组M/Z为7820.51Da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心理应激组比较,心理训练组M/Z为6860.85、7820.51、11 413.91Da的3种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心理训练能提高机体对心理应激的适应能力,使应激后低表达的蛋白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军事应激对武警官兵健康的影响,探讨如何提高执行"处突"任务官兵对应激的适应和反应能力.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量表对执行10类不同任务的10 113名官兵进行随机整群测评.并对部分人员行血浆T3、T4检测.采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术(SPECT)研究高强度训练对官兵骨功能的影响.针对官兵出现的应激表现,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通过跳台、避暗和Y迷路动物实验,采用心电图(ECG)监测、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脑功能成像研究动物枪击下肢后的远达效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军事应激严重影响执行不同任务官兵的战斗力生成(P<0.01),SPECT显示高强度训练可引起多个部位的骨损伤(P<0.01).初步研究显示针对性的集体健康教育、个体及集体心理治疗以及中药和针刺显著提高官兵的战斗力(P<0.01).动物实验显示应激环境下动物的适应和反应能力降低(P<0.01),并且动物下肢枪伤可造成远隔脏器的损伤(P<0.01).结论军事应激可严重影响官兵的战斗力生成,针对性干预可提高战斗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某警卫部队官兵心理困扰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团体抽样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警卫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检出阳性72例(12.1%),其中中等程度以上8例(11.1%);与中国男性军人常模比较,除不同工作岗位官兵SCL-90各因子分值差异显著(P<0.05)外,独生和非独生子女,以及不同户籍、政治面貌、职别、入伍年龄官兵等的分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躯体化等9项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中国男军人常模(P<0.01)。结论:某警卫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水平较高,不同工作岗位是影响警卫部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受阅训练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受阅训练官兵618例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结果:心理干预前,受阅训练官兵除敌对、强迫症状因子分值外,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P<0.01);而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因子分值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心理干预后,受阅训练官兵敌对、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P<0.01),而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因子分值虽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敌对、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P<0.01)。初中组敌对、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偏执因子分值显著高于高中组和大专及以上组(P<0.05);高中组和大专及以上组SCL-90各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受阅训练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新兵集训期间心理应激特征和外周血免疫功能,探讨集训新兵心理应激和免疫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军事训练对新兵心理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某部新兵102名(集训新兵组),于集训第45天清晨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测试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和NK细胞比率,并于当天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选择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外周血免疫功能。结果集训新兵组外周血NK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B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CL-90总分≥160分组,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各亚群百分率显著低于SCL-90总分<160分组(P<0.01),NK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SCL-90总分<160分组(P<0.01);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值≥2分组,B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值<2分组(P<0.05);精神病性因子分值≥2分组,CD8+T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精神病性因子分值<2分组(P<0.05),CD4/CD8显著低于精神病性因子分值<2分组(P<0.05);其他项目因子分值≥2分组,CD4/CD8显著低于<2分组(P<0.05)。SCL-90总分与T淋巴细胞及亚群百分率、NK细胞百分率存在明显相关性,人际关系因子分值与B细胞百分率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集训影响新兵的心理功能和外周血免疫功能,集训新兵的心理应激强度和外周血免疫水平存在部分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是我军在新时期面临的一项新任务.执行任务时,官兵经常性处于急性或慢性心理应激状态[1].如何有效降低任务官兵心理应激反应,减少军事应激损伤,对促进官兵身心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关于军人执行某一具体军事任务时心理应激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2-3],但多采用横向比较,缺乏纵向跟踪研究,对执行不同性质和类型军事任务军人心理应激之间有何共性和特异性的研究报道相对缺乏.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和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近3年执行过多样化军事任务的1222名军人心理应激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纵向跟踪式研究,为任务部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