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丽江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方法 对监测点校5128名7-18岁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 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3.32%,以轻度营养不良为主,其中中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4.90%,小学生为17.70%;男生营养不良率为12.86%,女生为32.95%。超重与肥胖率为7.35%,其中中学生为8.21%,小学生为6.65%;男生为6.34%,女生为8.87%。经统计学处理,中学生与小学生营养不良率,男生与女生营养不良率,中学生与小学生超重肥胖率,男生与女生超重肥胖率均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 丽江地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超重与肥胖同时存在。营养不良率低于全国和云南省的平均水平,超重与肥胖率高于全国和云南省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建湖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和"学生生长发育监测信息管理与评价系统"软件对2008-2010年全县232 994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4.49%,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2.74%和14.04%;营养不良率逐年下降,营养过剩率明显上升;身高与体重上等率和下等率,营养不良率和营养过剩率均是初中生高于小学生和高中生。结论建湖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及时纠正肥胖与超重是学校卫生防病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贺州地区1997~2001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贺州地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 方法 对 1997~ 2 0 0 1年贺州地区 12 172 8名中小学生健康检查的资料 ,采用身高标准体重值的方法对学生营养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  1997~ 2 0 0 1年贺州地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在 13.6 9%~ 2 3.5 6 %之间 ,超重肥胖率在 1.5 6 %~ 2 .70 %之间 ,两者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营养不良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 ,超重肥胖率小学生高于中学生。 结论 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率及超重肥胖率还比较严重 ,要加强营养与健康知识的教育 ,降低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率及超重肥胖率。  相似文献   

4.
盐城市2003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了解盐城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盐城市2003年城乡中小学生7520名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3.3%,超重率为12.9%,肥胖率为8.4%;各年龄组学生营养不良率差异有显著性;中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小学生,超重率、肥胖率低于小学生:城市学生营养不良率、肥胖率均高于农村学生,农村学生超重率高于城市学生;女生营养不良牢高于男生,男生超重率、肥胖率高于女生。结论盐城市中小学生营养问题较严重、应制定防治方案,采取相直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潍坊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潍坊市中小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乡2745名7-18岁的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现时营养状况。结果:城乡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率,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29.03%,5.57%,3.75%;三的高峰年龄男生分别为12岁,18岁和11岁,女生分别为9岁,12岁和13岁,营养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超重率男生高于女生。肥胖率城区高于乡村,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高于小学生和高中生,小学生高于高中生。结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时存在。从小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宣传教育,调整膳食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行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平遥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了解平遥县中小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平遥县县直中小学生 12 5 71名7~ 18岁现时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县直中小学营养不良率为 2 2 2 % ,超重、肥胖率为 16 0 %。营养不良率女生显著高于男生 ,而超重、肥胖率则显著低于男生。中学生营养不良率显著高于小学生 ,而超重、肥胖率则显著低于小学生。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同时存在。由此可见从小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宣传教育 ,调整膳食结构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行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昆明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的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昆明市7所中小学校的5956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采用《1995年全国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评价标准。[结果]昆明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6.83%;超重率为8.83%;肥胖率为8.46%。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男生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女生。初中生营养不良及肥胖率均高于高中生及小学生。小学生肥胖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特点。10~12岁为肥胖增长的高发年龄。[结论]昆明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昆明市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两种营养问题并存,学生的营养总体上分布出现“双峰现象”,即肥胖、超重及营养不良并存,正常体重者比例减少,应针对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的问题,提出确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阜阳市中小学生营养现状。方法以中国7~22岁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评价标准对辖区内的2 540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指标为营养不良率,超重率和肥胖率。结果学生营养不良率为32.44%,肥胖率为4.80%,超重率4.21%;中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小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小学生高于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超重=12.87,P0.01;χ2肥胖=10.19,P0.01);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城市学生营养不良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小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并存,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合理膳食指导。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南汇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南汇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指导和改善南汇区学校营养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汇区中小学校各3所,对所抽学校在校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2005年学生营养不良率、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2001年;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而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中学营养不良率高于小学,而小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高于中学生;营养不良以轻度为主。结论南汇区中小学生营养失衡问题明显增加,营养状况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西峡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西峡县城区和乡镇的中小学6所,共10139名学生。按照《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检测细则》中规定的仪器、检测方法对中小学生进行营养评价。结果2006年西峡县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为2.25%,较低体重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23.23%、5.88%、10.06%;营养不良率、较低体重率和超重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肥胖率中小学生无显著性差异;营养不良率、较低体重率男生明显高于女生,肥胖率、超重率男女无明显差异;城区学生的肥胖率、超重率显著高于乡镇,乡镇学生的较低体重率明显高于城区;营养不良率城乡无差异。结论西峡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建议对对中小学生实施营养教育,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中小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山东省中小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的分布状况及1995-2005年的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985年制定的全国学生身高标准体重评价标准,对1995和2005年山东省7~18岁学生的营养不良、较低体重、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山东省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存在明显的“双峰现象”,即营养不良和低体重、超重和肥胖并存,而正常体重仅占50%。不同地区学生的营养状况存在明显差别。1995-2005年的10 a间,学生超重和肥胖率成倍增长,营养不良和低体重仍相当普遍,营养状况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结论山东省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控制超重和肥胖率应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厦门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与身体功能和体能指标之间的关联,为改善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2019年10—11月,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厦门市2 752名6~18岁汉族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营养不良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利用χ2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和偏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厦门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8.4%(231名),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4.2%(667名),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31.4%)高于女生(17.0%),营养状况在不同年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在肺活量体重指数上,男、女生均表现为超重肥胖组低于体重正常组,体重正常组低于营养不良组(χ2值分别为14.2,5.6;17.2,11.6,P值均<0.01);男、女生握力体重指数、50 m跑及体能指数(PFI)均表现为正常体重组均优于超重肥胖组(χ2值分别为99.5,6.6,10.4;8.18,5.16,7.13,P值均<0.05)。  方法  厦门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形势严峻,超重肥胖均会导致身体功能和体能素质下降。应重视营养状况的改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武陵山区苗族中小学生营养现状,为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人体测量法测量苗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采用《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评价学生营养状况。结果:武陵山区苗族学生的超重率为12.72%,肥胖率为4.44%,营养不良率为7.00%。营养不良率女生明显高于男生,中学生高于小学生;超重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结论:武陵山区苗族学生的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并存,中学女生的营养不良及小学生肥胖应成为重点关注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中小学生膳食与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南京市中小学生膳食与营养状况,为开展学生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南京市1659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膳食状况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同时测量身高、体重,使用BMI指数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南京市中小学生能量、钙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不足,蛋白质、尼克酸、维生素E、铁、磷、钾、硒和铜的摄人较高。肥胖、超重检出率均高于全国城市学生平均水平,男生肥胖、超重检出率高于女生;贫血患病率高于全国城市学生平均水平,小学生贫血患病率高于中学生。结论南京市中小学生膳食和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小学生情况尤为严峻,应加强中小学生膳食和营养状况的监测,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安徽省学生常见病和营养状况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安徽省资料,对7~22岁学生视力低下、龋齿、贫血、肥胖和超重、营养不良常见疾病的患病率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检验采用χ2检验。结果学生视力低下率高达63.0%,尤其小学生高达41.3%,高中和大学阶段,16~22岁青少年已达到80%以上,其中85%以上是重度视力低下;混合龋患率为46.6%;龋均0.7;龋失率5.0%;龋补率3.3%;贫血率为11.1%;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8.7%和3.7%;较轻体重(轻度营养不良)率为44.2%;中度营养不良率为7.7%。结论学生常见病患病率仍处在较高水平,且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丹阳市2005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红芬  应洪琰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1025-1026
目的了解丹阳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制订有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丹阳市城乡有代表性的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对7~18岁27 331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以《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评价标准。结果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6.76%,6.40%和5.21%。营养不良女生所占比例较高,城区明显高于乡镇;超重肥胖男生所占比例较高,城区高于乡镇。结论营养不良防治重点在城区中学女生,超重肥胖防治重点在城区小学男生。  相似文献   

17.
2013年青岛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青岛市2013年中小学生营养现状,为开展学生营养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青岛市四区13所中小学8 564名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调查。采用2007年WHO生长参照值筛查生长迟滞和消瘦。使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筛查超重、肥胖分类标准》(WGOC)筛查学生超重、肥胖。结果 2013年青岛市中小学生消瘦、生长迟滞、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57%、1.20%、14.76%、14.51%。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P<0.01)。城市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农村(P<0.01),农村消瘦、生长迟滞检出率均高于城市(P<0.01)。结论青岛市中小学生存在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的问题,特别是男生、城市营养过剩问题应得到重视。加强学校营养工作,增加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时间,是改善学生营养现况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1985-2005年中国藏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及营养状况的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1985、1995、2000和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中的藏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年度藏族7~18岁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及营养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1985-2005年藏族学生身高、体重的生长水平呈现增长趋势,7~18岁男女学生身高、体重分别增长了3.94 cm、5.08 kg和2.25 cm、4.24 kg;胸同有所下降,但变化不明显.藏族学生中较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进一步下降,营养状况继续得到改善;但超重与肥胖检出率持续增加,成为影响藏族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另一大因素.结论 1985-2005年中国藏族学生形态发育水平呈增长趋势,营养状况继续改善,但超重、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1985-2005年中国藏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及营养状况的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1985、1995、2000和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中的藏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年度藏族7~18岁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及营养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1985-2005年藏族学生身高、体重的生长水平呈现增长趋势,7~18岁男女学生身高、体重分别增长了3.94 cm、5.08 kg和2.25 cm、4.24 kg;胸同有所下降,但变化不明显.藏族学生中较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进一步下降,营养状况继续得到改善;但超重与肥胖检出率持续增加,成为影响藏族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另一大因素.结论 1985-2005年中国藏族学生形态发育水平呈增长趋势,营养状况继续改善,但超重、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16 - 2018年广州市郊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学生营养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6 - 2018年全国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的体检数据,对广州市郊区5所学校共3 877名9~18岁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及趋势分析。结果 2016 - 2018年,广州市郊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总体检出率从2016年的5.68%上升为2018年的10.43%(χ2趋势 = 20.06,P<0.01),其中轻、中重度消瘦检出率均逐年上升(χ2趋势值分别为11.15、14.34,P<0.01);超重、肥胖检出率随年度变化趋势稳定(P>0.05)。各年度学生肥胖检出率随学段升高而降低(2016 - 2018年度χ2值分别为10.97、19.09、8.11,P<0.05);男生超重、肥胖问题突出,且营养不良有上升趋势(χ2趋势 = 15.87,P<0.01);2016、2017年非寄宿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76%、12.36%,显著高于寄宿生(5.59%、5.94%),2018年非寄宿生中重度消瘦检出率(6.64%)高于寄宿生(3.50%)。结论 2016 - 2018年广州市郊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控制较好,但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消瘦有上升趋势。不同特征学生营养状况各异,应加强防控、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营养指导及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