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髓检验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997年1月~2007年10月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再障贫血的73例骨髓象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3例骨髓检查中,NAP明显增高63例,正常8例,降低2例。骨髓象明确诊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62例,诊断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考虑急性再障又不能除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例,既考虑急性再障又不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不能排除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7例;临床结合骨髓活检及病情诊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5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例,1例为肝硬化失代偿及脾切除术后造成的急性造血停滞,1例是心衰急性感染造成的急性造血停滞。结论:骨髓活检对再障明确诊断更有帮助,骨髓活检更能反映骨髓组织结构情况,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2.
2000-10~2006-12收治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8例,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年龄21~40岁,平均29岁,均为初产妇,其中4例为高龄初产,妊娠前已明确诊断为再障者6例,2例妊娠前一直不明原因贫血,于妊娠中期经骨髓穿刺证实为再障。  相似文献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合并妊娠严重威胁母子生命,如不及时适当处理,母子预后恶劣。现将我院收治再障患者中合并妊娠的7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诊断依据 1.7例再障符合1981年廊坊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2例经中国医科院血研所病理室骨髓活检证实;2.妊娠均经产科检查证实。 年龄、病因 18~27岁者5例,31、36岁者  相似文献   

4.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24例分析林俊310006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及全血细胞减少。妊娠合并再障以往少见,近年由于再障诊治水平的提高,预后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告3例妊娠并发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年龄分别为25、26和37岁。3者均在妊娠期出现贫血或血细胞减少,经血象、骨髓象和骨髓活检判断,2例为轻型再障,1例为重型再障。3例患者大部分时间采用支持疗法,只是在分娩中和分娩后,2例轻型再障输注一定量血小板和红细胞,并各自分娩一健康男婴。另1例重型再障经服泼尼松,输注血小板和红细胞治疗未收到明显效果,妊娠36周时,行剖腹产手术取出一男婴。2例  相似文献   

6.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山虹 《上海护理》2004,4(3):27-28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造成全血细胞减少,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和感染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妊娠合并再障对母体和胎儿都有许多不良影响,治疗较复杂。近年来由于医疗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妇的预后有着明显的改善。现将对我院收治的27例妊娠合并再障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CD34+细胞bcl-2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cl 2是调节细胞凋亡的原癌基因 ,可抑制细胞凋亡 ,延长细胞寿命。我们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和图像分析技术 ,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患者及正常骨髓CD3 4 细胞中bcl 2蛋白的表达 ,以期从bcl 2的表达情况了解再障的发生。病例和方法1 临床资料  30例再障患者 (再障组 )均为我院附属医院1997~ 1999年住院患者 ,诊断均符合 1987年第四届全国再障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8~ 6 4岁 ,平均年龄 36岁。初治 9例 ,复治 2 1例 ;原发 2 2例 ,继发 8例 ;慢性再障 2 4例 ,病程 3~ 2 2 0个月 ,平均 36个月…  相似文献   

8.
赵捷  朱芸  张爱军 《临床荟萃》2003,18(11):642-643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是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 ,其急性病例病死率较高。由于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明确 ,对再障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仍是国内外血液学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以往对成人再障研究较多 ,为了解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特点 ,对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 71例儿童再障进行了临床及骨髓象形态学的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选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病研究室1998~ 2 0 0 2年确诊的儿童再障 71例 ,其中急性再障 3 8例 ,慢性再障 3 3例。诊断标准符合 1987年第 4届全国再障学术会议方案。 71例中男 4…  相似文献   

9.
胸骨穿刺在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及分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的急、慢性分型对研究再障的发病机制 ,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及判断疗效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1]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与再障的鉴别对明确诊断、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观察再障患者胸骨穿刺的骨髓象不仅有助于再障的急、慢性分型 ,且有利于与MDS的鉴别诊断。病例和方法1 病例资料  1983年~ 2 0 0 0年在我院住院经临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再障、资料完整可供分析的患者 89例 ,其中急性再障 19例 ,慢性再障 70例 ,所有病例符合 1987年全国再障会议修…  相似文献   

10.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为特点的造血功能衰竭。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0.03%~0,08%。其直接的后果是严重的贫血、感染和出血。妊娠期为了保证胎儿的氧供,血红蛋白应维持在80以以上,严重的贫血易导致胎儿生长受限以至胎死宫内。本文通过对1例妊娠合并再障致胎死宫内引产患者产程中的护理得到启迪,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34例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CD34+细胞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骨髓造血干 /祖细胞的质和 (或 )量的改变可能是再障发病的重要环节。有关小儿再障患者骨髓造血干 /祖细胞的变化情况文献报道不多。我们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 34例初诊再障患儿骨髓CD34 + 细胞的数量 ,并与 2 1例对照组患儿骨髓CD34 + 细胞的数量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 再障病例  34例再障患儿均系本院 1 999年 2月~ 2 0 0 1年 5月住院初诊患儿 ,再障诊断标准参照文献 [1 ] ,其中 :男2 0例 ,女 1 4例 ,年龄 4~ 1 5岁 ,中位年龄 9岁。重型再障(SA…  相似文献   

12.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的观察与护理6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重度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特点为起病急 ,病情重 ,发展迅速 ,病死率高。死亡原因主要是感染和出血。因此 ,密切观察SAA患者的感染情况 ,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 ,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 ,是SAA患者治疗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对 1999年 10月~ 2 0 0 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 6 2例SAA并发感染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护理研究 ,旨在提高SAA并发感染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存率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 2例SAA患者 ,诊断均符合全国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1] 。其中男 4 3例 ,女1…  相似文献   

13.
参麦注射液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26例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功能衰竭伴全血细胞减少综合征 ,随着近年来对再障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 ,治疗方法也有所改进 ,我院从 1996年 3月至 1999年 4月在常规 SAL (雄激素、山莨菪碱、左旋咪唑 )基础上 ,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再障 2 6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选本院 1996年 3月至 1999年 4月收治再障患者 49例 ,均符合 1987年第四届全国再生障碍性贫血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 ] ,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2 6例 ,年龄 14~ 6 3岁 ,平均 31岁 ,男 16例 ,女 10例。其中慢性再障 2 3例 ,急…  相似文献   

14.
骨髓小粒细胞成分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骨髓小粒细胞成分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意义高世良包志明(徐州第四人民医院,江苏徐州221009)关键词骨髓小粒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造血系统疾病中常见的难治病之一,而慢性再障与增生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对贫血的治疗及预后极为重要。在骨髓...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报道细胞因子如IL-1、IL-3等不仅在免疫调节上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多能干细胞的分化成熟方面起促进作用[’j。本文通过测定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IL-2与IL-6的血浆水平,探讨两者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程中对免疫及多能干细胞分化的作用。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随机选取再生障碍贫血患者35例为再障组。其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年龄14~48岁,平均25.2土Ic.6岁,其中男20例,女15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87年全国再障会议修订的再障分型与诊断标准。对照组33例,为健康献血员;男19例,女14例;年龄Z…  相似文献   

16.
妊娠可使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恶化导致妊娠失败或母婴高病死率。笔者分析、总结了收治的7例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的护理,提出:为使妊娠合并再障孕妇安全渡过妊娠期,提高成功生育比例,产前护理计划中应以预防各种并发症,降低各项危险因素为主要护理目标。  相似文献   

17.
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称在障)是一种骨髓功能减退或衰竭产生全血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的一类贫血,属于难治疗性贫血。再障对母体的危害为贫血,感染和出血以及体质虚弱等,为此护理方面对母儿的安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数认为妊娠可使再障病情恶化,我院产科曾收治六例妊娠合并再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简称再障,系因物理、化学及某些不明的原因使骨髓中多能造血干细胞或造血微环境受损,机体免疫缺陷、紊乱而导致骨髓造血组织减少及造血功能衰竭而发生的一类贫血;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病理结果显示红骨髓总容量减少并被脂肪组织取代。本病男性多于女性,青壮年受病占多数。1病因再生障碍性贫血按其病因分为原因不明的原发性再障和继发性再障两类。继发性再障的病因多与以下诸因素有关。1.1药物和化学因素其中以继发于服用氯霉素后的再障为最多见,其次为保泰松等。氯霉素可通过…  相似文献   

19.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与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月东  张洪涛 《临床荟萃》2003,18(11):629-630
为分析病毒感染与再生障碍性贫血 (aplasticanemia ,简称AA ,再障 )发病的关系 ,收集了 1997年 10月至 2 0 0 2年 8月5 5例再障病例 ,均进行了病毒学检测 ,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 5例再障 ,男 2 9例 ,女 2 6例 ,年龄 3~ 12岁 ,诊断符合第 4届全国再生障碍性贫血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 。其中急性再障 3 8例 ,慢性再障 11例 ,纯红再障 6例。正常对照组 5 5例 ,均为健康检查的幼儿园和小学的儿童 ,男 2 8例 ,女 2 7例 ,年龄 3~ 12岁 ,平均 ( 6.0± 2 2 )岁。1.2 标本采集与处理 全部病例均抽取静脉血 3…  相似文献   

20.
关于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组织学诊断、分型、疗效评估的建议柴忆欢曹幼甫刘笑梅邓海珍朱玲王利我们对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进行骨髓活组织检查,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病例和方法1病例按文献[1]标准,选1991~1994年本院住院和门诊的再障患儿8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