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妊娠期妇女牙龈状况,对妊娠期妇女的口腔行为进行早期干预和指导,减少妊娠期妇女牙龈炎的发生.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将1 696名妊娠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1 062例和对照组634例.观察组根据检查结果和孕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口腔卫生宣教、牙周冲洗、超声洁治等,坚持每月做口腔健康检查和口腔卫生宣教及相应的治疗;对照组为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结果 复诊时,观察组牙龈炎发病率为33.52%,对照组发病率为96.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3.7,P<0.01).结论 加强对妊娠早期妇女的口腔健康宣传和保健,对减少妊娠期牙龈炎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妊娠期妇女的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健康教育状况.方法 对500例孕妇患龋率、牙周病及自我保健意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妊娠期龋齿及牙龈炎患病率分别为49.67%和75.68%, 软垢及牙石发生率分别为86.87%和52.41%,而龋齿和牙龈炎就诊率仅为3.38%,92.32%的孕妇未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结论 缺乏口腔保健意识和不良口腔卫生习惯是影响孕妇口腔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牙龈炎发病情况,孕妇口腔卫生状况及孕妇口腔保健意识,为完善孕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由口腔科医生检查并记录孕妇牙周健康状况,同时以问卷及询问记录的形式对孕妇进行调查.结果牙龈炎患病率60.9%,孕早期50.7%,孕中期59.7%,孕晚期70.2%,软垢及牙结石发生率分别为83.4%、79.2%,1038例孕妇中有正确的刷牙方法及习惯者9.9%,懂得口腔保健知识者8.6%,有口腔保健意识并主动要求做口腔保健者仅占2.3%.结论孕妇牙龈炎患病率高,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贫乏,加强孕妇孕前、孕期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至关重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孕妇怀孕期间口腔卫生保健认知及现状,探讨影响因素,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口腔健康指导。方法:随机抽取475名孕妇,通过问卷调查,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评价口腔卫生情况。结果:孕妇在口腔保健方面有一定的认知,但正确实践者比例不高。96.8%孕妇了解每日至少刷牙2次;94.7%孕妇了解饭后漱口;60%孕妇了解牙线清洁牙齿的相关知识,但只有37.5%的孕妇能够真正执行;67.4%孕妇知道孕期需要口腔保健,但只有35.2%的孕妇执行;45.5%孕妇不知道孕期可以进行口腔疾病的治疗,孕期积极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的孕妇只有26.1%。正确认知是正确实践的决定因素,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妇女及口腔保健知识缺乏、口腔健康意识薄弱,妊娠口腔健康教育仍需加强,通过孕妇学校提升口腔保健行为,促进母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妊娠期是妇女一生中的重要阶段,也是维护口腔健康的重要时期。妊娠期的妇女生活规律改变,进食的次数增多,爱吃零食又偏爱酸甜食物且常忽略口腔卫生保健。此外,孕妇由于内分泌的改变,若不注意口腔卫生容易患妊娠期牙龈炎。研究表明孕妇的口腔健康直接影响婴幼儿的口腔健康,所以孕妇的口腔保健显得尤为重要。孕妇的口腔保健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孕前和孕中。  相似文献   

6.
   《上海预防医学》2005,17(9):449-449
孕妇的口腔健康直接影响婴幼儿的口腔健康,所以爱护牙齿应从孕妇做起。妊娠期是妇女一生中的重要阶段,也是维护口腔健康的重要时期。妊娠期的妇女生活规律改变,进食的次数增多,爱吃零食又偏爱酸甜食物且常忽略口腔卫生保健。因此,孕前本来没有龋病的妇女在妊娠期可患龋病,孕前已有龋病在孕后龋病可加重或龋数增多。此外,孕妇由于内分泌的改变,若不注意口腔卫生容易患妊娠期牙龈炎。孕前已患牙龈炎,牙龈炎症状可加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牙龈炎患病率的影响。方法分别于2011年1月和4月先后两次在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对妊娠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并进行口腔知识健康教育,给予妊娠期牙龈炎妇女相应的治疗;然后对两次检查结果及孕妇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得分进行比较。结果第二次调查的社区内孕妇妊娠期牙龈炎患病率为35.39%,明显低于第一次的62.33%(P<0.05);第二次调查的孕妇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得分情况也好于第一次调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和治疗可明显提高妊娠期妇女口腔卫生保健水平,大大降低妊娠期牙龈炎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研究发现孕妇口腔疾病与低体重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有相关性[1-2],且孕妇口腔健康与妊娠期糖尿病亦有着密切关联[3-4].但临床所见妊娠妇女口腔健康不容乐观.孕妇的口腔健康状况与我国传统的孕期饮食习惯、口腔保健重视程度不够等有关.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于2006年常规产前开展口腔健康检查及保健,为更好的了解产前及孕期口腔卫生保健对妊娠的影响,对该院2011年4~7月在产科住院分娩的2 092例妊娠妇女,其中161例糖尿病孕妇,口腔保健知识进行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孕早期孕妇的口腔健康状况,指导孕妇口腔保健。方法对2 039名孕早期孕妇进行口腔检查,记录不同年龄孕妇的患龋率、牙龈炎、牙周病状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口腔卫生行为认知进行调查。结果孕早期孕妇的患龋率、牙结石发生率、牙龈炎发生率分别为16.23%、47.87%和41.00%。其中,高年龄组牙结石发生率和牙龈炎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年龄、早晚都刷牙是罹患牙龈炎的保护因素;吸烟、经常吃酸食、最近1年内看过牙医等是罹患牙龈炎的危险因素。结论马鞍山市的孕妇口腔健康情况较差,缺乏口腔卫生保健知识,需要加强对孕妇的口腔卫生保健指导。  相似文献   

10.
孕妇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了解孕妇常见口腔疾患、口腔保健知识、意识及行为。 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检查和记录孕妇牙体牙周健康状况并以问卷及询问记录的形式对孕妇进行调查。结果 孕妇患龋率 88.68% ,患牙龈炎率89.4 3 % ,软垢及牙石发生率分别为 86.79%和 78.86% ,懂得口腔保健知识的孕妇为 18.11% ,有口腔保健意识及要求的孕妇仅 10 .19%。 结论 对孕妇应加强口腔保健知识、意识及行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参与型口腔健康教育对口腔卫生知信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参与型口腔健康教育对牙周健康状况及相关知识、行为改善的影响。方法将北京市两个城区中8个社区或单位的300名15~64岁的志愿参加者分为实验组(参与组)和对照组(常规教育组)。参加者在基线、6个月和12个月时,接受牙周健康状况的检查和问卷调查。基线检查后,对所有参加者进行龈上洁治术。随后对实验组在专题小组访谈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形式的参与型口腔健康教育,在6个月当中,提供在家使用的保健牙刷、牙间隙刷、牙膏和菌斑染色片。同时,提供专为口腔健康教育设计的阅读材料。对照组发给同样内容的健康教育阅读材料。最后比较两组间在牙周健康状况、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12个月后实验组牙石指数的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有显著性差异。在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方面,实验组也在刷牙方法、选择保健牙刷、更换牙刷频率和使用牙间隙刷上比对照组提高了8.7%~31.3%。结论参与型口腔健康教育方法能明显改善牙周健康状况,能提高参与者的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深圳市幼儿园园医的口腔知识水平,评价对园医开展口腔健康教育讲座的效果。方法采用讲座前后分别填写问卷的方式,调查并对比461名园医在口腔健康教育前后口腔保健知识、态度与行为的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前防龋方法和乳牙反原因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28.10%、23.23%,健康教育后分别提高到35.84%、29.42%,与教育前比较有明显提高(P〈0.05);健康教育后口腔保健知识其余知识点的回答正确率比教育前均显著提高(P〈0.01)。健康教育前认为需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园医占51.11%,刷牙时间和牙刷更换频率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66.81%和54.20%,健康教育后分别提高到67.70%、87.39%和77.65%,较健康教育前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深圳市幼儿园园医的口腔知识存在不足,应加强园医的口腔保健知识教育,改善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面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张敬雷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96-2498,2501
目的评估援坦人员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实施援外人员口腔健康促进计划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达累斯萨拉姆市的154名中方援助人员进行了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卡方分析。结果只有39.0%的援外人员一天刷牙至少两次;只有31.4%的人员在出国前进行完善的口腔检查和治疗;85.1%的人员在坦桑尼亚出现压痛和不适不去就医,80.1%的人员是因为害怕艾滋病不去就医;48.3%和40.7%的人员有吸烟与饮酒的习惯。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发展不平衡,不同性别、文化程度高低之间的差异在某些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援坦工作人员对口腔健康知识认识不足,态度较好,口腔健康行为有待改进。开展系统、定位援外人员的口腔健康促进计划有助于提高援外人员的口腔卫生认识能力与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效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试点小学学生口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前后,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的差异,为深圳市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及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从深圳市19所试点小学中随机抽取1所小学,对近2000名小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问卷调查,纵向对比干预前后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 结果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前后,学生在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刷牙的次数、方法、牙刷的选择、含氟牙膏的使用、刷牙的目的等)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通过对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干预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水平,改变了不正确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对促进学生口腔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应有计划、系统、长期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16.
Tada A  Hanada N 《Public health》2004,118(2):104-109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are the state of oral health behaviour between genders and to analys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oral health behaviour by gender in young adults.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527 adults (245 men and 282 women) aged 20-29 years who consulted dentists in Chiba City. The Chi-square test, Mann-Whitney analysi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in oral health behaviour and determinants of oral health behaviour between young men and young women. The rate of good behaviour among wome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among men in each oral health behaviour item (toothbrushing frequency p < 0.001; using dental floss p = 0.042; dental check-ups p < 0.001). In women,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ach oral health behaviour were as follows: toothbrushing frequency (family composition p = 0.030); using dental floss (dental health knowledge p = 0.025, employment status p = 0.031), and dental check-ups (age group p = 0.024). In men,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as seen only between using dental floss and age group p = 0.025).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young women had better oral health behaviour and that more factor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ir oral health behaviour in comparison with young men.  相似文献   

17.
某高校学生口腔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316-3317
目的了解大学生口腔健康现状为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不等比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某院1260名大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状况检查以及有关口腔卫生知识、行为习惯的问卷调查。结果 1260名大学生龋病、牙龈炎、口腔溃疡患病率分别为34.12%、62.22%、18.73%,男、女生间各疾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44,P﹤0.01;χ2=36.81,P﹤0.01;χ2=6.31,P﹤0.05),女生的口腔卫生行为优于男生。结论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不佳,需加强大学生口腔预防保健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8.
吴敏  陈少武  刘寿桃  杨茹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3539-3541
目的:了解深圳市妊娠妇女口腔保健意识及行为,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314名妊娠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5.03%的孕妇认为孕前应进行口腔检查;20.38%的孕妇表示知道孕期牙周病可能引起不良的妊娠结局;73.25%的被调查者在孕期有口腔不适症状,却仅有29.57%曾去口腔科就诊;影响孕期到口腔科就诊的3个主要原因依次是:怕用药影响胎儿、身体不方便、没必要;孕期保健知识主要来源于医务人员。结论:本地区妊娠妇女口腔保健意识有待提高;需要警示妊娠期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育龄妇女的口腔保健意识,尤其是针对低年龄、低学历和无业者;同时,有必要加强口腔科医生和妇产科医生的合作,从而提高孕妇的口腔健康和婴儿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曹颖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299-3300,3302
目的选取某院高龄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态度和行为的调研,旨在为临床医学提供有利的临床数据,并为社会性高龄牙病预防提供意见。方法采用口腔健康问卷调研的形式,于各患者入院时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文化程度、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家庭中与口腔疾病有关的药物储备情况、两年内因口腔疾病就医情况等。结果文化程度越低的患者,其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调研及格率越低,而大专以上患者对日常口腔保健方法、口腔有害物和刷牙次数的知晓程度的及格率接近100%,与其他文化程度组别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患者中,家庭中储备与口腔疾病有关的中、西药者比例明显高于未储备药物者,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因口腔疾病发生才入院检查患者较多,明显多于定期检查和不行检查患者(P﹤0.05)。结论高龄口腔疾病患者的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相对薄弱,尤其受到文化程度和影响,建议通过宣传教育提高高龄者的口腔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