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和出院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发放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手术室舒适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对肛肠外科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肛肠外科收治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肛肠外科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术后负性情绪评分、术后24 h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工作效率、医德医风以及护理操作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以及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肠外科采取预见性护理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3.
舒适护理在普外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普外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普外手术的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及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普外术后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实施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及心理状态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前焦虑评分比较,P>0.05。术后2组焦虑评分比较显著降低,P<0.05。舒适度2组比较,P<0.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普外术后的护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有效地促进患者的愈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缓解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改善负面情绪的作用。方法将接受甲状腺手术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实施心理、环境、体位、疼痛等舒适护理。比较护理前后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改善状况及术后切口疼痛评分和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评分均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患者切口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患者及家属通过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反馈表的发放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积极开展心理、环境、体位、疼痛等舒适护理,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缓解术后疼痛感,利于患者顺利康复和护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对缓解普胸手术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接受普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优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普胸手术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怀日记在ICU患者人文关怀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8年综合ICU收治的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318例和干预组403例。对照组接受ICU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聚焦人文关怀护理,将ICU日记调整为ICU关怀日记并应用。比较两组入ICU 24 h内及转出ICU时焦虑、抑郁发生率,并收集干预组患者及家属对ICU关怀日记实施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转出ICU时,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患者及家属对ICU关怀日记满意度得分8.75±0.56。结论记录ICU关怀日记能帮助危重患者及家属降低焦虑、抑郁发生率,提升对危重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理念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入住ICU病房的82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人文关怀护理。观察并记录护理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护理基础质量评分及ICU综合征发生率。结果护理后2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ICU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能显著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ICU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改善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80例老年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以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2组患者护理后抑郁、焦虑的改善效果。出院时评价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在做好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CU术后患者实施音乐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将39例全麻手术后进入ICU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音乐干预,即提出临床问题,查找文献资料,寻找实证,评价相关实证,制订并实施音乐干预措施.于术前及术后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视觉模拟焦虑(VAS)法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术后第5天观察组STAI、SDS、VAS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且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改善.对照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抑郁等表现.结论音乐干预可降低ICU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视觉模拟焦虑水平.通过循证护理为ICU术后患者实施音乐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用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估120例溃疡性结肠炎并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评分值。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两组SDS、HAMD评分均明显改善,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满足患者需要,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方案对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接受LC的胆囊结石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定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恐惧情绪,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2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后,观察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较短,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整体护理方案应用于接受LC的胆囊结石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0例患者分为2组,各35例。予以对照组围术期常规护理,舒适组联合舒适护理。结果干预后舒适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围术期积极开展舒适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缩短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提升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舒适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12-12—2015-06间手术治疗的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血压异常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血压异常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明显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情绪,降低血压波动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ICU术后患者实袍膏乐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将39例全麻手术后进入ICU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20倒)。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音乐干预,即提出临床问题,查找文献资料,寻找实证.评价相关实证,制订并实施音乐干预措施。于术前厦术后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视觉模拟焦虑(VAS)法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第5天观察组STAI、SDS、VAS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且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改善。对照组出现幂同程度的焦虑,烦躁、抑郁等表现。结论 音乐干预可降低ICU患者的焦虑、抑都情绪厘视觉模拟焦虑水平。通过循证护理为ICU术后患者实施音乐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状态,观察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术前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实施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分析比较,观察术后住院时间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分值及SDS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分值和SDS分值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存在术前虑抑郁;采用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降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也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及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负面情绪及预后的效果。方法将60例ICU行机械通气且神志清醒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SAS评分)、抑郁评分(SDS评分)。统计2组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2组干预前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在规范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加强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6例需要择期进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胸外科围术期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环境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护理前后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St.Mary's医院睡眠问卷(SMH)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2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睡眠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围手术期护理后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睡眠状态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17%)显著高于对照组(73.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改善患者的睡眠状态,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09—2013-11间行食管癌根治术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前晚上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值和焦虑抑郁评分显著升高,而观察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术后下床活动开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间采用整体护理可以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下面对手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促使手术和麻醉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对ICU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162例ICU患者根据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85例和干预组7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活动干预,以床上主动锻炼为主,每日2次;制定早期活动安全准入指标和过程监测指标保障患者活动安全性。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入住ICU 24h内和转出ICU时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结果入住ICU 24h内两组焦虑抑郁得分及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转出ICU时干预组焦虑抑郁得分及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活动期间干预组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早期活动安全可行,能有效改善ICU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模式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6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状态、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情绪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