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市农村土地总面积971万亩,其中丘陵地区面积641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66%,是一个以低丘、缓岗为主,丘圩相间的地区。以往,我市农业生产的重点主要局限于耕地方面,忽视了对非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习水县非耕地资源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5.25%,人均近6亩,其中尚未开发利用的占全县非耕地总面积的54%左右。另外耕地中大于25°的陡坡土也可列入开发对象。 习水县曾于1989年进行过非耕地开发规划,1991年成立了开发非耕地的专门机构。通过努力,累计开发非耕地17万亩,加上在此以前开发的合计26万亩,主要种植了蚕桑、茶叶、水果、中药材、油桐,利用草山草坡发展了畜牧养殖业,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种非耕地开发模式: 双龙模式:其特点主要是以家庭经营为主。如双龙乡双龙村村民蹇先堂,1992年春用150  相似文献   

3.
灌县近年来一方面严格控制非农用占地,切实加强对现有耕地的管理和保护。另一方面以发展商品经济的战略眼光,抓好对非耕地的开发,改造和利用。向荒坡荒滩荒水和闲散零星土地进军,取得了显著成绩。灌县总面积181万亩。近几年来,全县改造利用非耕地总面积达14.27万亩,仅1986年,全县非耕地开发就增加经济收入达2.985万元,人均74.6元。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灌县改造利用非耕地资源,搞开发农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以田坎利用为着眼点,与搞好粮经生产相结合。在发展大田生产的同时,农民从田坎利用入手,由近及远,种果栽树,点豆插花,发展多种经营,使全县约1.5万亩  相似文献   

4.
从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几年来,在确保粮食稳定持续发展的同时,立足本地资源,以开发非耕地资源、大办绿色工程为重点,推进了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大力培育和发展县域支柱产业,加快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1986年以来全县开发非耕地面积共66.0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3.56%,人均开发2.39亩,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3.1倍,开发建设的主要绿色工程项目有: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58.5万亩,柑桔商品基地4万亩(其中挂果面积3万亩),五倍子基地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福泉县非耕地占全县总面积的70%。福泉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经过10来年的实践,采取多形式。多体制,多方式抓好非耕地资源的开发,大力发展绿色企业,走出了一条山区人民致富的路子。到1996年开发非耕地种植果树1.55万亩,初步形成了以福泉梨为主产品,巨峰葡萄、猕猴  相似文献   

6.
遵义县是个农业大县,全县拥有518万亩非耕地,其中可供开发的非耕地达27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5.3%,人均占有2亩左右。 近些年来,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非耕地进行开发,先后涌现出了枫香苟坝村,松林、金鼎山、毛石的湘江、乐民河源头治理等一系列典型工程。从1991年至1993年,全县共种植杜仲34750亩,板粟9700亩、  相似文献   

7.
位于贵州省北部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土地总面积为323.4万亩,其中非耕地面积262.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1.1%,全县人均非耕地面积、人均林业用地面积、人均草地面积都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可供开发的宜林宜牧地有186.7万亩,人均6亩以上。其中质地优良的有65万亩(坡度在25度以下的36万亩,占56%;25度以上的29  相似文献   

8.
湄潭县是一个传统的山区农业县,境内多山丘,平均海拔9(?)2米,总面积1860平方公里,有耕地46万亩,其中田27万亩,土19万亩,人均耕地1 12亩。县内有可供开发的非耕地资源(荒山、荒坡、荒水等)62万余亩。  相似文献   

9.
《浙江林业》2012,(4):4+2-3
松阳县地处浙西南山区、丽水腹地、瓯江上游,是全省九大雨点林区县之一,林地面积为170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1%,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2%。现有省重点公益林面积93.2万亩,竹林面积14.8万亩,经济林面积27万亩,林木蓄积总量428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0.
南雄县地处粤北山区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集体林区之一。现有林地117万亩,占总面积的50.4%,木材蓄积量310万立方米,竹林290万亩,也是我国重要的毛竹生产基地。 五十年代中期,南雄县有林地220万亩。森林覆盖率62.7%,那时没有荒山荒坡,也不存在水土  相似文献   

11.
(一) 南充地区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地区,拥有1004万人口,人平耕地仅0.76亩。一方面,农业资源短缺严重,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另一方面,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到1986年,全区仍有300多万亩非耕地没得到开发利用,760多万亩耕地中有2/3处于中低产状态。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土地总面积56.7万平方公里,约合8.5亿亩,其中耕地仅9,905.6万亩,占11.6%;有林地1亿1千多万亩,占13%,宜林地1亿7千多万亩,占20%;草场2亿多亩,约占25%左右;草山草坡约4千多万亩,占5%;水面1,400多万亩,占1.6%。可见,在整个土地资源中耕地占的比重是不大的。非耕地资源占绝对的优势。过去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农业生产只是在耕地上打主意,忽视广阔的非耕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有些地区破坏森林,掠夺式地使用也十分突出。比如,四川的林地本  相似文献   

13.
一、农业用地情况 1996年10月31日(调查时点)本市实有农业用地面积515.6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50.87万亩,分别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4.2%和47.4%。在农业用地面积中:园地面积23.07万亩,林地面积9.24万亩,渔业养殖面积32.46万亩,水田面积450.87万亩。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市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至1988年底,全市已开发水面、滩地非耕地资源110万亩,占可开发利用面积的50%以上;开发荒山坡地15万亩,同时治理改造了一批中低产田和庭院土地,建立了一批水产养殖基地,林渔结合生产基地,连片林桑茶果基地以及名特优产品基地,初步改善了农村劳力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提到提高土地利用率时,人们常把土地局限于耕地,其实在非耕地中,除石山谷子地外,还有相当一部份是宜林、宜牧荒山和可供养殖的水面.开发这类土地,大有潜力可挖.最近笔者对南川县河图乡开发利用非耕地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该乡面积4.66万亩,其中耕地1.12万亩,非耕地3.43万亩.除石山谷地0.99万亩外,还有宜林荒山草坡地1.16万亩.可利用水面0.14万亩.从1980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号召下,该乡各家各户积极利用  相似文献   

16.
《浙江林业》2010,(2):2-2
常山县以盛产茶油而闻名全国,其油茶栽培历史悠久,单位面积和产量均居浙江省首位,全县现有有油茶面积25.2万亩,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21%,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的58%,油茶产业已成为常山县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富民产业。  相似文献   

17.
赤水市宝源乡非耕地开发经过十多年的辛勤耕耘,共开发非耕地3.3万亩,人均4亩,占全乡可开发非耕地的53.3%,其中种植用材林0. 5万亩、黄柏2万亩、杂竹0.2万亩、楠竹0.1万亩、大竹0.2万亩、五倍子0.2万亩。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良性循环的好势头。1993年,全乡虽然遭遇严重的旱、涝、病等灾害袭击,粮食生产仍获丰收,总产量  相似文献   

18.
资兴市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市),是一个集矿区、库区、林区、老区、旅游区于一体的新兴工业城市和旅游城市,素有“水乡、电城、煤都、林海、粮仓、基因库、游乐园”的美称。全市人口36万,总面积420万亩,现有林地面积3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  相似文献   

19.
乐安县于1980年10月开展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1981年9月完成阶段性任务。共取得综合、专业区划报告22份,专题调查报告23份,各种图件37幅,各种实物标本187件。通过资源调查弄清了资源家底,明确了资源优势是:①山地、高丘林业优势。全县山、丘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9%,宜林面积达278.4万亩,占总面积的77.06%,已有林地151.75万亩,是全省20个林业县之一。②山区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特产很多。  相似文献   

20.
一、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特点 位于贵州省中部的安顺地区土地总面积9268.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26%。在土地总面积中,山地占60.62%,丘陵占27.3%,耕地仅占12.08%。据统计,1996年初安顺地区实有耕地面积1748576亩,年内增加耕地面积2033亩(其中开荒面积1577亩),当年减少耕地面积1493亩,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749116亩。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