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用伊曲康唑预防化疗后继发真菌感染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 study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itraconazole against fungal infections following chemotherapy in tumor patients, we conducted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in 114 tumor patients receiving chemotherapy, who were divided into itraconazole treatment group (n=52) and control group (n=62) and the incidences of fungal infections after chemotherapy were record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group, itraconazole treatment group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fungal infection episodes (12.8% vs 3.8%), illustrating the efficacy of itraconazole treatment as a preventive measure against fungal infections secondary to chemotherapy.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不同分层诊断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按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分层诊断标准诊断的真菌感染患者50例,其中确定诊断13例,临床诊断24例,拟诊13例。全部病例均于诊断后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200mg/次,第1、2天每天2次,以后每天1次。并依病情调整,疗程1~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为62.0%(31/50);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拟诊病例的有效率分别为69.2%(9/13)、83.3%(20/24)和15.4%(2/13);具有影像学主要特征、次要特征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0.5%(19/21)和69.2%(9/13)。临床诊断病例和拟诊病例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曲康唑注射液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而且具有肺部影像学表现的患者比单纯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39例IFI患者采用伊曲康唑注射液200mg/12h静滴,连用2d,然后以200mg/d静滴,疗程14d。结果39例痊愈2例,显效22例,进步6例,无效9例,有效率61.54%。结论伊曲康唑是治疗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99年5月~2004年12月应用伊曲康唑(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3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300例均为门诊患者,均具备典型的临床表现,真菌直接镜检阳性,诊为浅部真菌病。所有病例治疗前1月内未用过其他口服抗真菌药物,均可作为临床疗效观察对象。儿童、妊娠、哺乳期妇女、咪唑类过敏者、有肝肾疾患者禁用。其中男210例,女90例,年龄19~76岁,平均38岁。病程4周~14年,平均2个月。其中手癣48例,足癣72例,体癣46例,股癣54例,花斑癣56例,念珠菌性龟头炎20例,头癣4例。1·2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治疗重症血液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2月到2012年2月收治的40例重症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35/4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4/40),其表现为消化系统反应、肝功能损害以及水肿。结论:临床对重症血液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实施伊曲康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对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2年8月收治的80例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病患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痊愈16例,显效28例,进步10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55%(44/80),不良反应率为5%(4/80).结论:伊曲康唑对于治疗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具有安全的疗效,是一种抑制真菌细胞的良好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粒细胞缺乏时应用伊曲康唑口服液预防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患粒细胞缺乏病人104例,分两组:①预防组,②未预防组,给予伊曲康唑口服液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为预防组,未预防组50例,对比分析两组发生真菌感染的情况。结果:当粒细胞缺乏时,伊曲康唑口服液预防组54例有38例出现感染,感染率70.37%,其中确诊侵袭性真菌感染1例,临床诊断3例,拟诊4例;未预防组50例中46例出现感染,感染率92%,其中确诊侵袭性真菌感染3例,临床诊断7例,拟诊7例。预防组总真菌感染率14.8%,未预防组总真菌感染率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期应用伊曲康唑口服液,可以有效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降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艳秋  冷吉燕  宋建国  杨伟民  王丽 《广东医学》2006,27(10):1555-1556
目的对伊曲康唑治疗老年深部真菌感染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及评价。方法30例老年真菌感染应用伊曲康唑静脉注射,每天200~400mg,连用14d,以后根据病情,改为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治疗400mg/d,连用14~28d。结果总显效率为76%(29/38),清除率为77%(23/30);伊曲康唑耐受性良好,副作用轻微6%(2/30)。结论伊曲康唑是一种疗效高、安全性较好的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黎亚芳 《中外医疗》2012,31(22):98+100-98,100
目的探讨分析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8—2011年间入院使用伊曲康唑治疗的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127例,并根据其治疗资料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55例),其中实验组使用伊曲康唑治疗,对照组选用两性霉素B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愈27例(37.50%)、好转21例(29.17%),总有效率为79.17%;对照组分别为12例(21.82%)、9例(16.36%),总有效率为61.82%。结论伊曲康唑对于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有确切的疗效和较小的副作用,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伊曲康唑治疗浅表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国产伊曲康唑治疗浅表性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门诊就诊的真菌感染患者按感染的不同部位分成A ,B ,C ,D 4个组 ,给予不同给药方法治疗 1周 ,完成治疗后第 2 ,4周分别对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总有效率达 90 %以上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 4 %。结论 国产伊曲康唑治疗浅表性真菌感染疗效好 ,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5%那他霉素滴眼液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对31例31眼真菌性角膜炎行5%那他霉素滴眼液点眼,并依据病情进行调整用药频次,联合伊曲康唑200mg每天1次口服,观察患者疗效。结果:治疗25—45d,26例治愈;2例好转;3例症状无明显改善,其中2例行结膜瓣遮盖,1例行角膜移植术。结论:那他霉素滴眼液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烧伤后真菌感染的防治体会。方法 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间在我科烧伤创面检出真菌32例,其中8例出现严重症状,并在两种以上取材中反复检到真菌,6例救治成功,2例死亡。对烧伤后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预防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①本组病例显示在烧伤创面检测到真菌的时间最早为5d,而出现系统性真菌感染的病例在2wk以后,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合并细菌感染是较为突出的特点;②发生系统性真菌感染的病例曾经在出现感染症状前1-7d服用伊曲康唑胶囊进行预防;③肺和肠道是最早出现感染症状的脏器,但尿检阳性往往最早,病人可同时感染不同种类真菌;④早期单纯创面感染只要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创面可防止感染进一步发展,而不必使用任何抗真菌药物治疗。一旦发生系统性真菌感染,及时、足量、持久的抗真菌治疗,再配合其它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 严重烧伤病人是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病程越长、感染就越重,危险性越高,治疗难度也越大,合理使用抗生素、尽快修复创面是关键性措施,对其预防需要加以重视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伊曲康唑联合温胆汤治疗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56例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伊曲康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9%)显著高于对照组(7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曲康唑联合温胆汤治疗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对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实验的方法,将符合实验标准的8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实验组给予伊曲康唑200 mg·次-1,口服,1次·d-1,共15 d;对照组给予氟康唑150 mg·次-1,口服,1次·d-1,共15 d.结果 两组用药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和血肌酐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真菌感染(确诊+临床诊断+拟诊)率分别为19.0%和40.5%;真菌感染(确诊+临床诊断)率分别为14.3%和33.3%,经χ2检验均P<0.05,可认为两组间真菌感染率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为9.5%和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曲康唑预防急性白血病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生较氟康唑更具有优越性,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卡泊芬净(caspofungin)静脉注射后口服伏立康唑(voriconazole)序贯治疗与伊曲康唑(itraconazole)完整疗程两种不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方法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无锡市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间5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根据不同抗真菌治疗方法分成两组,A组(22例),采用卡泊芬净静注后伏立康唑口服序贯疗法;B组(30例),采用伊曲康唑完整疗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为81.8%(18/22),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1%(2/22)。B组的总有效率63.3%(19/30),不良反应发生率16.7%(5/30)。两组总有效率均较高,但有显著性差异(P <0.05),A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B组。结论 二种方案对恶性血液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均有效。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疗法比伊曲康唑完整疗程疗法更具有疗效优势,且安全性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继发肝脾真菌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5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继发肝脾真菌病的患者实施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发热护理、口腔护理、保护性隔离、用药护理和心理护理等.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本组5例患者均痊愈.结论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继发肝脾真菌病患者抗真菌及支持治疗的同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肝脾真菌病的治愈率,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1例并发肺部IFI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7d,IFI出现前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7d,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10d是并发IFI的重要诱因。感染菌种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占9.7%,3株)、非白色念珠菌(占12.9%,4株)和曲霉菌(29.1%,9株)。虽经抗真菌治疗,仍有8例患者死于呼吸衰竭。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易于发生IFI,且一旦发生病死率明显增加,应及早进行预防和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研究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自1997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诊断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细菌感染患者,对比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符合条件的病例304例,其中真菌感染194例,占63.8%,细菌感染110例,占36.2%。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激素、晕轮征、既往真菌感染、ANC小于0.5&#215;10^9/L持续10d以上、靠近胸膜的结节影、移植(免疫抑制剂使用)、化疗、广谱抗生素是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具有多种危险因素,及早发现并及时进行抗真菌干预性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8年1月~2005年1月并发IFI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年间共诊断恶性血液病患者642例,其中46例发生IFI(占7.16%)。肺部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29例,63.1%)。住院天数>14天,含激素联合化疗方案的使用,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7天,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5天,以及合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均是IFI发生的重要诱因。临床表现随感染部位的不同和感染真菌菌种不同而异。菌种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占41.8%,13株)和曲霉菌(19.4%,6株)。虽经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但仍有15例患者因难以控制的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由于各种高危因素的存在,易于发生IFI,且一旦发生IFI则病死率明显增加,应该及早进行预防性治疗或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