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结合局部编码思想和全局编码思想提出了一种支持动态调整的XML文档树节点编码方案,设计了节点的动态调整算法.在动态调整算法中引入了局部编码块增位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现存编码在动态变化的XML数据的重新编码方面效率较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自适应图像增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自适应的频域增强算法.对图像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按照图像空间内容和频域系数的对应关系,对低频系数(DC)采用-αrooting算法进行调整,压缩图像的动态范围,增强图像照度分量中明区和暗区的细节.把高频系数(AC)分成4部分,按照人的视觉特性进行多尺度非线性调整,增强图像反射分量中大块边缘细节,抑制弱噪声细节,使图像的对比度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由子块图像频域系数幅值分布特征确定低频系数调整函数的控制参数,消除了图像产生的块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增强后的图像清晰,层次分明,视觉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H.264 Intra帧的差错隐藏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充分利用H.264新特性带来的冗余信息对视频传输中的错误进行隐藏,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Intra帧的差错隐藏方法,根据丢失块周围子块的预测模式推断出丢失块中各子块的预测模式,再根据推断的预测模式重建丢失块. 试验表明,这种方法能很好地预测出丢失块的预测模式,并能适应不同内容类型的图像,差错隐藏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数字图像内容认证的准确性,提出一种新颖的半脆弱水印算法.引入相关块组的概念,并将相关块组进一步划分为子块组,轮流使用每个子块组内特定块生成水印,最终将水印嵌入到子块组内的其他块中.算法根据图像内容自适应选取量化步长,结合Slant变换高能量集中性及直流量化原理完成水印嵌入过程,认证过程中使用新的噪声过滤策略并通过投票方式确定篡改发生位置.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提高含水印图像的质量及防止水印信息的未授权提取,在应对裁剪、替换等常规处理时定位精度提升明显.算法抵抗偶然攻击的能力强,新噪声策略有效地改善了针对篡改区域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5.
SAP(String-Averaging Projection)是图像重建的一类超平面投影迭代方法,将String顺序投影后加权平均进行迭代,以减小重建误差,提高成像质量.DSAP(Dynamic String-Averaging Projection)算法是在SAP算法基础上的改进,将String扩展为分块String,然后对分块String的投影值加权平均.将DSAP算法与块结构、射线间的对称关系相结合,构造出动态对称块SAP迭代方法,讨论了其几何意义和收敛性质,并给出了数据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动态对称块SAP迭代方法与经典ART及对称块算法和块内SAP算法相比较,能更好地在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之间取得良好的折衷.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个开关级模型来估算在不同布线结构参数(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连接块复杂度)下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在动态重构(RTR)工作状态下的功耗,并对基于查找表(LUT)和逻辑块结构的FPGA,给出了用于估计电容的FPGA基元等效电路.在功耗估计部分考虑了动态重构下被激活逻辑块的统计分布,使用改进型fpgaEva-LP构架,同时分析电容和开关转换频率,进而估算出功耗,并得出了连接块的复杂度与功耗的关系.结果表明,合理地选择连接块的复杂度可以有效地降低功耗.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特征的图像摘要算法.首先将原始图像的RGB颜色模型转换到HSI模型中进行量化并转换为一维矢量,然后将图像分为64块,取得每个块内颜色的特征均值,最后进行量化产生固定长度的图像哈希序列.实验结果表明,相似内容的图像哈希距离较小,而不同内容的图像哈希距离较大.该算法还具有一定的篡改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DCT压缩域的图像检索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离散余弦变换(DCT)压缩域中的图像检索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检索算法. 利用DCT块中系数的分布特性,构造边缘空间分布图,采用一种边缘空间分布特征矢量来对图像内容进行描述. 同时,考虑到DCT块中的能量对最终检索结果的影响,又采用每类边缘分布图中DCT块的能量和作为图像的另一种特征. 该算法不需要完全解压缩,计算复杂度低,不仅考虑了DCT块的空间分布,又考虑了块内的能量分布,避免了由于DCT块统计分布信息相同而能量不同而造成的误检漏检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检索性能.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鲁棒性视频复制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的视频复制检测方法中存在的计算量大、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视频复制检测算法.算法采用视频时序特征曲线来描述视频内容,将每帧图像基于信息熵自动分割成若干个子块,提取各个子块的时序特征曲线作为表征视频内容的特征值.在相似性匹配时,采用鲁棒性的相似性匹配算法,实验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未来的信息战场上的每一点势态变化都可能将直接决定战争的胜负,为此我们应该着眼未来战场,大力发展我军的信息(图像)压缩技术.序列图像压缩是数字图像传输中不可避免的关键技术.本文研究了像素递归法和块匹配法的原理,介绍了动态图像压缩的运动估值,通过运动估值找出相邻两幅图像之间的最小差值,找出最优块匹配并对图像进行压缩.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断裂叠加改造作用强烈,断裂关系极为复杂。利用最新采集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对中拐凸起发育的断裂进行了精细解析,识别出逆断裂、正断裂、走滑断裂等多种性质的断裂,它们发育具有明显差异性。剖面上,以三叠系底和白垩系底为界,将中拐凸起断裂划分为深层石炭系—二叠系挤压逆冲断裂体系、中层三叠系—侏罗系压扭走滑断裂体系和浅层白垩系—新近系伸展正断裂体系,并分析了不同断裂体系的叠加关系。平面上,将中拐凸起发育的断裂划分为红3井东逆冲-走滑断裂系统、598井东逆冲-走滑断裂系统、红山嘴东逆冲-走滑断裂系统、五区南逆冲断裂系统、克拉玛依逆冲-弱走滑断裂系统和拐6井走滑断裂系统,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构造与组合特征。根据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背景,结合平衡剖面恢复,将中拐凸起断裂体系划分为二叠纪挤压逆冲阶段、三叠纪—侏罗纪压扭走滑阶段和白垩纪—新近纪掀斜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根据砂岩岩石薄片、石英阴极发光和重矿物组合分析,结合沉积构造及地震解释成果,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上三叠统—中侏罗统物源体系及其演化进行详细分析,确定了物源方向及母岩性质。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上三叠统—中侏罗统物源主要来自北部南天山造山带物源区,以岩浆岩和变质岩母岩为主,兼有少量沉积岩物源的影响。其中,塔里奇克组砂岩中陆源碎屑岩岩屑含量较高,阴极发光条件下不发光石英含量较高,重矿物组合具有高锆石、白钛矿和磁铁矿含量以及低石榴子石含量的特征,母岩可能为上奥陶统—上三叠统早期沉积; 阿合组及阳霞组砂岩中岩浆岩岩屑含量升高,重矿物组合以较高的石榴子石含量为特征,阴极发光条件下石英主要为蓝紫色及棕褐色发光,其母岩主要来自二叠系及其下伏地层; 克孜勒努尔组及恰克马克组砂岩中变质岩岩屑含量明显升高,石榴子石含量极高,阴极发光条件下棕褐色发光石英含量增多,表明变质岩母岩的影响增强。晚三叠世—中侏罗世,研究区物源区母岩演化具有明显规律性,即晚三叠世受较多沉积岩母岩影响,早侏罗世岩浆岩母岩供给增多,中侏罗世以变质岩母岩为主。晚三叠世,库车坳陷东部南天山造山带大幅抬升,导致大量变质岩母岩卷入造山带遭受剥蚀; 早—中侏罗世,南天山造山带中段构造活动具有东西分段的特点,吐格尔明30团剖面以东早侏罗世砂岩率先具有高石榴子石含量的特点,而西部地区中侏罗世砂岩才大量出现石榴子石,表明南天山造山带中段的虎拉山及额尔宾山在早侏罗世隆升-剥蚀强烈,而哈尔克山在中侏罗世才进入强烈抬升期。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含有不同糖源的液体培养基对酵母进行培养,模拟面团中3种不同的糖源,研究其对酵母生长及糖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在含有葡萄糖和麦芽糖的培养基中均表现出明显的延滞期、对数期和稳定期,在葡萄糖培养基中的酵母较早进入对数期,且对数期生长速率高于在麦芽糖培养基中,但酵母在淀粉和无糖环境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生长阶段;葡萄糖培养基与麦芽糖培养基中的酵母细胞在对数期呈椭圆形,细胞体积显著增大,细胞呈聚集状态,且大量出芽;酵母培养过程中,葡萄糖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呈显著下降的趋势,最后趋于平稳,麦芽糖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葡萄糖和麦芽糖培养基pH值呈先下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无糖和淀粉培养基pH值变化不显著。葡萄糖和麦芽糖显著影响酵母的生长速率、细胞形态、糖的利用和培养基的pH值,为酵母利用面团中不同糖源发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格尔木混合原油为研究对象,首先测定了混合原油的密度、粘度、含水量以及金属元素含量等基本物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溶剂萃取及抽提等手段,重点研究了混合原油中金属元素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格尔木混合原油中的钠主要以水溶性盐形式存在,而铁、钙、铜和镍四种金属元素大部分为油溶性金属化合物;其中,主要以水溶性无机盐形式存在的钠占到93%;以水溶性无机盐形式存在的钙占总钙量的33.3%,37.1%的钙以石油酸盐形式存在;33.4%的铁以无机盐及石油酸盐形式存在,66.6%的铁以卟啉与非卟啉化合物形式存在;铜主要以卟啉及非卟啉形式存在;镍主要以卟啉及非卟啉化合物形式存在,其中卟啉类镍占52.6%,非卟啉类镍占36.0%.  相似文献   

15.
用平皿自然沉降法于2006年至2007年间分别对舟山市市区5个测定点作了12次空气微生物测定,调查了舟山市区主要功能区(居民区、沿海区、公园区、校园区、交通区)大气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类的数量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全年空气中细菌的数量均远远高于真菌及放线菌的数量,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变化相一致,其中真菌数略高于放线菌数量。细菌总数在冬季达到最高值,春季下降,至夏季最低与秋季基本持平;真菌与放线菌数量在春季达到最高峰,夏季急剧下降,秋季达最低,显示出舟山市空气微生物含量变化不全同于我国一些内陆城市的海岛特征。  相似文献   

16.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母质岩石主要为仡岗岩.该区气候、土壤及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相对于生命物质,植物中主要元素富K,Ca,Mg,Fe,P而贫Na,多数微量元素的含量都超过了一个其相应的数量级别,这同本区花岗岩及其矿化的地质条件和土壤中多数元素的地球化学高背景密切相关.从山体往下植物中元素K,Na,Ca,Au,Co和Ni含量降低,而Fe,Mn,W,Sn,Bi,Sb和Ag含量增高,与不同土壤分带中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植物中元素之问的相关和聚类特征,表明其元素的共生关系同花岗岩及其有关矿床中的元素组合具有内在的同一性.按植物对元素积聚系数k值大小可将元素分为强积聚型、一般积聚型和弱积聚型.土壤中明显富集的元素其k值小;明显贫化的元素其k值反而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质量守恒方程导出了冬季空调系统不加湿时房间内的含湿量计算式,综合考虑影响室内含湿量的主要因素,得出冬季空调可以不加湿时应满足的条件,考察了中国典型气候区代表性空调房间冬季空调不加湿时室内相对湿度能否满足设计要求。研究表明:中国各地区的商场,夏热冬冷地区的餐厅及三星级及以下酒店多功能厅,夏热冬暖地区的影剧院、办公室、酒店客房及多功能厅、餐厅,温和地区的办公室、三星级及以下酒店客房、酒店多功能厅及餐厅空调系统不加湿即可达到设计湿度要求;严寒地区及寒冷地区的影剧院、办公室、酒店客房、酒店多功能厅及餐厅,夏热冬冷地区的影剧院、办公室、酒店客房、四星级及以上酒店多功能厅以及温和地区的影剧院、四星级及以上酒店客房等房间的空调系统必须加湿才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烧结机头除尘灰理化性能及磁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烧结厂烧结机头除尘灰为研究对象,采用SEM、XRD和化学分析等对其进行理化性能分析,并通过磁选实验对其磁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烧结机头除尘灰的理化性能随其所在电场不同而产生变化,除尘灰中Pb、Zn、Cu重金属与K、Na碱金属含量明显高于成品烧结矿,除尘灰中Fe主要以Fe2O3形态存在,Pb主要以PbCl2和Pb2 O2 Cl形态存在,K和Ca分别以KCl和CaCl2形态存在,干法磁选实现了除尘灰中部分铁元素回收。  相似文献   

19.
建筑砖砌体裂缝不仅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且较普遍,轻者影响建筑美观,造成渗漏水,严重者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稳定和整体性,甚至还会造成整体倒塌等重大质量事故。在分析砌体裂缝的性质和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砌体结构裂缝的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不同区域高砷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形成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广泛分布2类高砷地下水区(干旱内陆盆地和湿润河流三角洲),严重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选择以河套盆地、呼和浩特盆地、大同盆地和银川盆地为代表的干旱内陆盆地和以江汉平原和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湿润河流三角洲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不同区域高砷地下水化学特征和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结果表明:江汉平原高砷地下水以HCO3-Ca型为主,大同盆地、河套盆地和银川盆地高砷地下水主要为HCO3-Na型,而珠江三角洲高砷地下水为Cl-Na型;高砷地下水的氧化还原电位低,处于还原环境;SO42-和NO3-质量浓度总体较低,其中江汉平原SO42-最低,而河套盆地NO3-最低;铁与砷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珠江三角洲高砷地下水中铁、锰质量浓度最高,砷质量浓度相对较低,而大同盆地高砷地下水中铁、锰质量浓度最低,砷质量浓度相对较高;风化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和还原作用等不同程度地发生于高砷地下水系统中,在河套盆地和呼和浩特盆地,除铁/锰氧化物矿物的还原性溶解外,黄铁矿沉淀可能是控制地下水中铁、砷质量浓度的一个重要过程,而在江汉平原,铁/锰氧化物矿物的还原性溶解和Fe(Ⅱ)的再吸附是地下水中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在地下水pH值较高的干旱内陆盆地,吸附态砷的解吸附也是一个重要的富砷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