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董子亮 《北京中医药》2010,29(4):262-264
介绍国家级名老中医赵荣莱研究员治疗脾胃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遣方用药经验。赵老临床中擅长治疗脾胃病,认为脾虚是慢性胃肠病的病理基础。其不仅重视脾胃之阴阳,也重视脾胃的纳运升降,同时也强调脾胃与其它脏腑间的相互关系,以理气畅中、顺气通下、调理情志为治疗脾胃病的基本原则,根据中医辨证经验创立调肝运脾汤、健脾温肾丸为治疗慢性腹泻之经验方,且疗效显著。赵老的学术经验对于中医脾胃病的临床用药和学术研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国家级名老中医赵荣莱研究员治疗脾胃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遣方用药经验。赵老临床中擅长治疗脾胃病,认为脾虚是慢性胃肠病的病理基础。其不仅重视脾胃之阴阳,也重视脾胃的纳运升降,同时也强调脾胃与其它脏腑间的相互关系,以理气畅中、顺气通下、调理情志为治疗脾胃病的基本原则,根据中医辨证经验创立调肝运脾汤、健脾温肾丸为治疗慢性腹泻之经验方,且疗效显著。赵老的学术经验对于中医脾胃病的临床用药和学术研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锡纯精究医理,深明药性,临证制方,讲求实效,融众家之长,又不拘泥成说,每多创制新方,疗效确切.在其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辨证论治,遣方用药,建树颇多,尤其对脾胃病的论治,守法而能创新,思路开阔,见解独特,张锡纯治疗脾胃病注重升降,使之升降相因.补益脾胃主张补中寓通,以求补不致壅;阴阳平补,刚柔相济,使之脏腑相助.善用药膳,便于服食,又利药效发挥.其论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颇多独到见解,丰富了中医理论,拓宽了思路,在临床上具有极宝贵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王长洪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包括继承董建华教授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将胃热学说与通降理论发扬光大,将中医辨证与内镜技术结合治疗胃肠及胰胆疾病,谨守病机,辨病与辨证相统一。在脾胃病的诊治过程中,王老师注重舌苔望诊,将之与胃镜检查相结合,指导临床治疗,治法擅长寒温并用,用药轻灵流畅。  相似文献   

5.
张锡纯论治脾胃病用药特色浅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均宁 《中医药学刊》2004,22(3):458-459
张锡纯精究医理,深明药性,临证制方,讲求实效,融众家之长,又不拘泥成说,每多创制新方,疗效确切。在其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辨证论治,遣方用药,建树颇多,尤其对脾胃病的论治,守法而能创新,思路开阔,见解独特,张锡纯治疗脾胃病注重升降,使之升降相因。补益脾胃主张补中寓通,以求补不致壅;阴阳平补,刚柔相济,使之脏腑相助。善用药膳,便于服食,又利药效发挥。其论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颇多独到见解,丰富了中医理论,拓宽了思路,在临床上具有极宝贵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脾胃病为临床常见病。张珍玉先生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脾胃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等理论,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张老认为脾胃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病位在脾胃,与肝密切相关,推崇通过调动、激发人体固有的愈病能力来治疗疾病。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应治病求本、标本兼顾,注重脾胃气机升降,调肝以治脾,处方用药量小力宏。针对具体疾病主张辨病辨证相结合,在基本方的基础上根据辨证加减用药。  相似文献   

7.
正文:徐云生主任医师,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从医三十余年。徐主任熟读中医经典,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脾胃病的证治研究和临床运用有着独到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其认为,中焦脾胃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亦是多种疾病的病因及病机所在,中焦脾胃气机郁滞是临床内伤脾胃病的根本原因,病变基础则从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开始,因此调理脾胃气机升降最为重要,辛开苦降法是临床治疗内伤脾胃病的主要方法[1]。在临床治疗中擅用辛开苦降法调理脾胃气机升降,并兼顾岭南湿热广泛致病特点,重视通降祛湿运脾,遣方用药立枳实消痞丸辛开苦降之意,效枳实导滞丸通降祛湿之法,每获良效,现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补法,即寓通于补,是名中医周乐年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的重要思想之一。本文主要讨论了通补法在慢性腹泻病因病机的认识、治则治法的确定以及具体遣方用药方面的重要意义,以给临床医师更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于睿教授认为冠心病病位在心,与脾胃关系密切,应依整体观念,见心之病不独治心,辨证施治,方可收效。脾胃与心经脉相互络属,五行母子相系,功能密切相关。脾胃功能失调,经过一系列病理改变所致"不通则痛"及"不荣则痛"是冠心病基本病机,提出脾病则五脏不安,胃病则脏腑失充;总结出益气健脾、疏肝理脾、补益心脾、温中散寒及化湿和胃等方法,从调理脾胃入手论治冠心病,并遣方用药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吴南京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辨证思路及用药风格,著有《医道求真》系列中医医著。其辨治脾胃病注重脾胃的相互关系,同时重视脾胃与其他脏腑的联系,用药时重视脾胃及肾中元气,辨虚实而遣方施药。笔者通过阅读总结其著作,学习其辨治脾胃病的思路,拓展思维思路,提高临证水平。  相似文献   

11.
张喜德教授治疗脾胃病时既重视个案的特有病理特点,也重视脾胃病的共有病机,即脾胃升降失职,从而确立治法方药,常常获效。以痞满、呃逆、腹泻三则临床医案为例,痞满案证属肝脾不调、胃阴不足,治以调和肝脾、养阴和胃。呃逆案证属胃阴不足、脾虚气逆,治以健脾养阴、和胃降逆。慢性腹泻案,证属脾肾阳虚、肝郁气滞,治以调补脾肾、疏肝解郁。其治疗用药在辨证基础上,重视调理气机,顾护中气,可为临床辨治脾胃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闫平 《光明中医》2011,26(3):423-424
脾胃病的辨证和用药在中医脏腑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脾胃病的发病机理入手,阐述了脾胃病的用药法规,提出补益元气,兼泻阴火;揆度病机,通降胃气;温运脾阳,育阴和胃;宣肺运脾,燮理脾胃;气血兼调,以通为度;健脾祛湿,酌用风药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脾胃病的治疗方法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霞  徐立然 《中医研究》2010,23(2):53-54
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有腐熟水谷、运化精微、和调五脏、洒陈于六腑之功能。《景岳全书·脾胃》曰:“胃司收纳,脾主运化,一运一纳,化生精气。”脾与胃的正常功能活动,体现在水谷纳运相得、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3个方面。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则安。脾胃病的病机就其本脏而言,主要为纳运失调,燥湿不济,寒热错杂,升降失常旧’。针对脾胃病的特点,临床治疗以辨证为主,证病结合,审证求因,通补结合,以恢复脾胃纳化与升降之功能为关键。现将脾胃病治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孙桂芝教授认为食管癌的病因病机为痰瘀互结,病位在肝、脾胃、肾,故辨证应注重从脏腑、经络循行论治,而肝、脾、肾三经循行皆经过食管,故其临床运用自拟方二术郁灵方为主加减,并根据患者症状的不同辨证遣方用药,临床治疗食管癌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余绍源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经验拾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敏  林穗芳 《光明中医》2008,23(10):1480-1481
介绍余绍源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认为脾胃升降失常是慢性胃炎的病机核心,健脾助运、和胃降浊是其治疗大法,强调调和肝脾之气、运湿化浊;辨病辨证相结合,临证中重视舌诊,准确辨证,精心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16.
汪龙德认为脾胃之病发生,无不责之于升降,脾的运化,有赖于肝之疏泄及肾中阳气的温煦、生化与肾阴的濡润、滋养,提出脾胃病的诊断要四诊合参,重视舌脉,在治疗脾胃之病时,要注意调理气机,用药也要顺应脏腑升降特点,使脾胃升降如常,注意从肝肾调理,肝脾肾同治,重在健脾运脾;同时运用现代检测手段,重视西医诊断,强调中医辨证,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国家级名中医杨少山主任医师从医60余载,对胃病的治疗深察病机,通权达变,自拟疏肝健脾和胃方治疗各种脾胃病确有成效。用药特点可概括为以下4方面:①用药轻灵,慎用苦寒;②善用名方治胃病;③通补兼施,护生发之气;④调气重视刚柔;深得辨证施治之精髓。  相似文献   

18.
总结朱生樑治疗脾胃病经验。据脾胃的生理功能特点,结合海派中医丁氏内科流派学术经验提出"通""化""宣""平"辨治脾胃病观点,"通"指运用"通法"调理脾胃,"化"指运用运化、制化之法调理脾胃,"宣"指运用宣化悦脾、宣畅气机和宣降和胃调理脾胃,"平"指遣方用药平正轻灵、平和如衡、以平为期。在治疗中时刻顾护胃气,以胃气为本。  相似文献   

19.
李晨 《北京中医药》2019,38(3):237-239
从病因病机、辨病辨证、遣方用药等方面总结归纳肖淑琴老师从肝脾论治儿童神经性厌食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肖老师认为儿童神经性厌食病位主要在肝、脾,病机关键为肝郁气滞、脾胃失调,治疗上强调健脾疏肝、理气助运,予异功散合芍药甘草汤加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因地制宜、著立新说,与时俱进、阐发新意,认知疾病、执简驭繁,经方验法、巧用妙施,遣方用药、灵活机变五大方面阐述了吴文尧教授诊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吴老在临床辨治脾胃病的实践中,结合地域气候、社会心理、生活习惯等对人的影响,强调师古不泥,灵活运用现代诊疗技术手段结合经典理论辨证论治。临证治疗不离脾胃病之病因病机特点,遣方用药顺应肝脾之特性,处方用药灵活机变,治疗方式多样并见,中西结合、内外兼顾,重视心理疗法及防治结合,临床疗效显著,为脾胃病的诊治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