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孙云博 《地下水》2011,(6):117-118,130
引红济石调是陕西省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的西线调水方案,是陕西省已动工的重点水利工程.本文依据越岭隧洞的工程地质条件,初步分析了TBM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对施工中出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岩土力学》2009,30(4)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工程地质勘察三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矿物与岩石、地质构造、地质作用、特殊土、地形与地貌、地下水、不良的地质现象、不同类型的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及原位测试方法、不同类型工程地质勘察要点及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整理等。全书共分为十一章,前十章附有较全面、较详细的思考题。  相似文献   

3.
深埋长隧洞前期勘查中工程地质调查与CSAMT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玛柯河-贾曲段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充分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实现地质与地球物理的有机结合。依据区域地质条件、岩石电性特征和岩层的沉积环境,按电阻率的高低范围及变化特征将13 km长的CSAMT电阻率断面划分为4个不同部分进行解译,其中,断层破碎带的解释结果与野外岩石露头所反映的地质信息吻合较好。作为一项新物探技术,CSAMT法可为分析工程地质问题提供基础资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水利部委托、“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在中国 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持下通过专家评审。   审查会于2001年1月10~11日在北京园山大酒店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 所副所长郑天愉研究员主持,水利部总工程师高安泽、调水局副局长许新宜出席会议并讲了 话。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委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 究所王思敬研究员任组长,两院院士张宗祜研究员等国内著名工程地质、地球物理专家13人 组成评审专家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员王思敬、许兵、伍法权研究员出任专家 组成员。   与会专家在认真听取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主持单位黄河水利委员 会勘测设计研究院的汇报,细致审查了相关资料,通过充分讨论,认为该报告达到了南水北 调西线工程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技术要求,同意通过审查,并建议水利部尽快批准进入 下阶段工作。   会议还审查了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研究院主持完成的“聊城—兰考隐伏活动断裂综合研 究及黄河下游河道稳定性分析研究”报告。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工程中心和北京中科务实地质工程技术有限责 任公司承办。    (王存玉供稿)  相似文献   

5.
三江口坝基(覆盖型)岩溶工程地质勘察研究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家骏 《中国岩溶》1989,8(4):300-310
本文以三江口坝基为例,介绍了运用常规地质勘察手段分析研究覆盖型岩溶地区坝基工程地质条件的一些方法,通过施工已证明,勘察的主要结论和工程地质预测评价比较符合实际,研究方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6.
李长辉 《青海地质》1995,4(1):40-48
依据大量实地测试调查资料和专题研究成果而完成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超前期工作区域工程地质及区域稳定性评价报告》,在全全面详细分析论证了调水工程部署区区域工程地质及区域稳定性条件以及现拟调水方案地质条件的适宜性之后,又从西线调水的佤出发,明确提出:(1)西线调水在地质条件上是可行的;(2)西线通雅大的多河一线联合调水开发方案好;(3)西线还可调引澜沧江源区河水;(4)西线调水的优越性与艰难性共存;(5  相似文献   

7.
工程地质新拓展──地质工程论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地质已进入预测和改造阶段。地质工程是对山体稳定性和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评价、改造与控制的技术。它的工程对象是复杂地质体。这种地质体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岩体结构控制论、工程地质体控制论和工程地质过程改造与控制论是地质工程的基本理论。地质工程要求地质勘察、设计与施工融为一体,而设计是沟通勘察与施工的桥梁。作者认为,必须尽快开发一套适用性强的地质工程设计支持系统,以弥补在地质工程中,知识偏窄和设计周期过长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拉萨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察评价》报告通过评审1993年10月18日至20日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查院邀请了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计经委,西藏一江两河办公室,拉萨市一江两河开发管理局,西藏地矿局,地矿部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等单位...  相似文献   

9.
为了高速发展工农业,多快好省地提供全国大规模兴修中小型水库所需要的工程地质资料,特根据各地进行中小型水库工程地质勘察的经验,编制成中小型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勘察要求。使用本要求时,应结合各地区的工程地质情况,工程规模,施工条件,以及工程建筑的经验效益等具体条件,贯彻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方针,灵活运用,并随时总结经验,以便不断充突和修订本要求。各地还应结合各地区情况拟订具体的细则。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中线大宁河补水工程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大宁河补水工程线路地面地质调查,初步评价了西线剪刀峡(檀木-茅草坡)方案工程地质条件,认为一级泵站大昌八角丘场址工程地质条件优越,剪刀峡水库库尾二级取水泵站檀木场址较神基坪场址工程地质条件适宜。自大昌八角丘至剪刀峡隧址区地表岩溶发育,岩溶涌水、涌泥、局部高地应力是该隧洞段关键性工程地质问题。檀木至茅草坡深埋长隧洞存在高地应力至软岩流变、长隧洞局部高压涌水、局部岩溶涌水、沿河断裂接触性岩溶涌水等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勘查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特征.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和实地调查,该区一是地形险峻、地质环境复杂.二是气象、水文条件多变.在极端恶劣的环境完成4项优秀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报告,关键在于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等工作,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作为服务于地质工程设计和施工基本工作的工程地质勘察,先进理论、技术方法和类似工程的经验等支撑起了它有序开展。然而,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常因揭露出不良地质体和诸多诱发因素存在而导致施工地质灾害,使得中小型地质工程中勘察实物工作量和工程地质分析为主的经验必须有机结合,即业界俗称"三分勘察七分经验"。如何科学认识和合理实施此对策?在学习吸收前人综合集成理论等基础上,本文试着将工程地质勘察同中医诊治进行对比,提出了正算(归纳总结)反演(假说演绎加典型类比)相结合的思想。结合北方某高速公路边坡施工中发生破坏的案例,从教训剖析中揭示复杂地质条件下中小型地质工程勘察理论和经验紧密结合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勘察实物工作量的合理性、基础代表性,专家经验的正确性和地区制约性等,提供了可资参考的资料和案例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
山岭隧道工程具有隐蔽性、施工复杂性、地层条件和周围环境不确定性等特点,采用科学的勘察方法,是查明隧道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海淀区西山隧道为依托,针对隧道工程勘察中的关键地质问题,运用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工程物探、水文地质勘查等综合勘察方法,有效地查明隧址区的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和地下水分布特征,全面、客观地评价隧道进出口段边坡及仰坡稳定性、隧道围岩质量与稳定性、隧道涌水量、地应力及有害气体等工程地质问题,并针对不良地质现象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工期紧张、地形困难且日趋增多的山岭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提供可以借鉴的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黑龙江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始建于1957年,是东北地区最早成立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队伍。1998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质勘察院、黑龙江省地调三所勘察处的并入,进一步增强了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的实力。黑龙江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具有建设部颁发的工程勘察专业类甲级资  相似文献   

15.
隧洞穿越地区地形复杂,隧洞工程勘察难度大,钻机施工困难,物探工作难度大,快速有效地开展工程勘察安全性评价工作对后期施工具有重要意义.以某项目为依托,综合利用以往地质资料,采用温纳和斯伦贝谢两种装置高密度电法工作,分析其不同装置高密度电法工作原理及应用效果.温纳装置探测深度较大,横向分辨率较高,高阻异常体特征反映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探地雷达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查寻土洞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胡晓光 《物探与化探》1994,18(6):473-476
探地雷达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查寻土洞的应用效果胡晓光(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花都市510800)探地雷达是近年来才逐渐广泛应用于工程地质勘察的一种物探技术新方法,由于它相对其它物探方法更具有勘察精度高、勘探费用低、施工速度快、野外工作方法灵活、方便等...  相似文献   

17.
田赞春 《探矿工程》2005,32(4):18-19
简述钻探技术人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作用,除了做好本专业的工作之外,还要参与工程地质勘察费用预算、地质测绘与调查、图件绘制、报告编写,倡导工程钻探和工程地质学科交叉,提高勘察精度。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及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首先介绍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及各河段枢纽的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区岩性以砂岩、板岩为主 ,地层褶皱强烈 ,活断裂发育 ,地表覆盖厚 ,地质条件相对复杂。讨论了西线工程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如地应力和岩爆、软岩蠕变、突水、碎屑流、活断层的突发性位错及高地温灾害等 ;一期工程的地质问题主要集中在深埋长隧洞和引水明渠方面 ,其中 ,输水明渠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为边坡稳定和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相似文献   

19.
深埋长隧洞地质超前预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已建成的各种不同用途的隧洞在掘进施工过程中常因发生不同程度的塌方、涌水、碎屑流、离地温、高地应力及岩爆、高瓦斯等地质灾害,考虑到我国近期有一系列深埋长隧洞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大伙房调水工程、锦屏二级水电站超深埋引水隧洞等急待建设工程,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不可预见的地质灾害,故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地质超前预报工作,以减少投资风险.而提高预报的成功率则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宜昌长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设计院始建于1993年,主要从事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施工、评估和工程测量及工程地质测绘等工作,具体包括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乙级施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甲级勘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乙级设计;具有工程地质勘察甲级、工程测量乙级资质证书;现有专业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