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采用了斜管沉淀设备后是否能进一步挖潜,常州自来水公司作了生产性试验。在条件相同的二座加有斜管的水力循环澄清池中,选择一座(相对比较运行较差的一座),在斜管沉淀区上部,增设穿孔稳流板装置,在实际运行中,收到了较好效果。加了稳流板的斜管澄清池(以下简称2号池),比未加稳流板的斜管澄清池(简称1号池)产量可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斜管——缺角正方形斜管,从水力半径、单位表面积的沉淀面积、制作斜管的单位体积材料耗量以及水力特性参数公式等方面,对该斜管与蜂窝形斜管作了分析比较,并对这两类斜管(各两种规格)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小型对比试验.说明缺角正方形斜管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斜管沉淀的斜管长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斜管沿程沉淀效率试验,说明斜管的整个长度均起着固液分离作用,斜管起端不存在“过渡段”,通过斜管内流态试验说明,斜管起端的水流流态仍属层流,不存在“由紊流变层流”的过渡段。因而提出了斜管长度等于固液分离段长度即可,不必另加过渡段长度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4.
斜管沉淀池管长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斜管沉淀池普遍采用1米长的斜管,而国外则较多采用管长为60cm左右的斜管.为了探讨斜管合理的设计长度,我们利用嘉陵江天然原水对各种类型的斜管进行了模型试验.经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浊度与管长以及沉淀效率与管长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揭示了斜管沉淀的规律.沉淀实验结果表明,斜管前60~70cm内沉淀效率较高,浊度随管长增加而迅速降低;斜管末端30~40cm内沉淀效率较低,浊度随管长的增加仅略微降低.对于各种类型的斜管,在通常的液面负荷下,当  相似文献   

5.
本文围绕斜管沉淀技术中所存在的:斜管长度中的“过渡段”、斜管进水方式以及如何从技术经济的角度评价各类斜管的优劣这三个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关于斜管长度中的过渡段问题:从流态上讲“过渡段”确实存在,当液面负荷q>8m~3/(m~2·h)时,斜管进口端的水流流线开始左右摆动,其摆动程度随q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对大量试验数据的处理以及回归分析,求出流线摆长度的数学模型.而从沉淀效率上讲,在斜管进口端0~20cm(过渡段)处,各类斜管都具有较高的沉淀效率,大约为30~50%.这说明,斜管“过渡段”内水流流线的摆动对沉淀的影响甚微,因此,建议在斜管长度设计时,不考虑“过渡段”.  相似文献   

6.
考虑三维流速分布的斜管沉淀水力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管内流态为层流及流速分布呈旋转抛物面的假定出发 ,推导了包含沉淀颗粒之加速度a ,初始沉速u0i,以及斜管长L ,计算半径ri 和倾角θ等参数的斜管水力计算式 ,并且由该式进一步简化导得现行的其它斜管沉淀水力计算公式。此外 ,还就斜管沉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蜂窝斜管是近年来被广泛采用的沉淀装置。作者在对六边形斜管的形状及工艺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后发现,如能适当地改变其形状,即改变六边形斜管断面参数 a/d(直边长/内切圆直径)及θ(两条斜边长的夹角)值,可得到沉淀面积大于现行蜂窝斜管,而用料量却小于现行蜂窝斜管的结果,进而收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国内斜管沉淀技术偏向于斜管断面形状的研究,而斜管体的组装方式都是采用水平粘结,这种水平粘结斜管在生产实践中存在一个重大缺陷:由于水平粘结斜管体的顶底面是不平整的,是“锯齿状”的,这些  相似文献   

9.
成都金牛净化塑料厂是西南地区生产水处理工程塑料产品的专业工厂.该厂生产的30型山形斜管为各边长均为30mm的一种新型斜管.它为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专利产品(87107265·3),由该厂独家生产. 山形斜管的断面形状与蜂窝斜管(即正六角形斜管)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当断面面积相等时,具有湿周长,雷诺数小,弗汝德数大,从而为沉淀提供了所需的最佳水力条件; 2、山形斜管的断面上下间距相等,具有“等距离沉降”的特点,沉淀效果优于六角形斜管;  相似文献   

10.
日本田中和美运用理想沉淀池的基本假定,对水流通过斜板、斜管所能全部截留去除的水中最小颗粒粒径(称为临界分离粒径)的沉速u_0(称为截留速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水处理技术,1968年5月)。现以我国实践中较为普遍采用的上向流斜管沉淀为例(如图1),研究水中悬浮杂质颗粒在正方形斜管中符合理想沉淀条件(假设:1.斜管  相似文献   

11.
据平流沉淀(沙)池分层导出的浅层沉降原理发展而来的斜板斜管沉降技术,与引用流量大小无关。若采用流速和斜板斜管几何尺寸恰当,可以使沉淀(沙)池中处于紊流条件下沉降的颗粒转化在层流条件下沉降,达到成倍提高沉淀(沙)池效率、减少沉沙池工程量之目的。文中除探讨了斜板斜管用于水电站沉沙池的可能性外,还介绍了不同类型斜板斜管简单原理。  相似文献   

12.
悬浮型斜管澄清池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我们教研室对脉冲澄清池,廓道式悬浮澄清池以及各种斜管(板)沉淀池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和总结,提出了“悬浮型斜管澄清池”的设想,然后和上海南市水厂协作进行了半生产性的试验。“悬浮型斜管澄清池”的特点是利用脉冲澄清池的穿孔配水管,加入字稳流板的配水系统;其上采用2米以上的高浓度的悬浮泥渣层;在清水区中加装斜管;把混合、反应、沉淀三部分建于一个池子内。这样,不但解决了一般斜管(板)沉淀池布水不均匀和由反应池到沉淀池矾花易破碎的矛盾;而且充分利用了悬浮层上部的空间;克服了一  相似文献   

13.
斜管沉淀池排泥系统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管沉淀池是一种水净化的高效沉淀处理装置.其沉淀下来的污泥能否迅速排除,将直接影响处理装置的运转过程和处理效率.我厂中部净水场的斜管沉淀池是参照上海金山石化总厂斜管沉淀池设计的,采用泥斗管式排泥系统.投运以来,斗内积泥.排泥时管端部只形成影响半径为0.7~lm范围的斜圆柱体的空腔,其余污泥仍沉积在沉淀池内,严重地影响了产水量和处理水的水  相似文献   

14.
混凝沉淀构筑物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60年代以前,主要采用平流式、立式和辐射式沉淀池;从60年代起,各种澄清池在国内外应运而生;而进入170年代后又出现了斜管、斜板沉淀池。并由此相互结合产生“复合型”沉淀池,如澄清池中加斜管,平流池的后段加斜管(即平流—斜管沉淀池)等。在  相似文献   

15.
斜管沉淀池结构参数优化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认为斜管沉淀池的结构参数(管径d、管长l、倾角θ)和控制参数(表面负荷q、管内流速-v)影响沉淀效率.分析了进入斜管内絮体的运动轨迹,并借助姚氏特征参数推求设计参数对临界沉速u0的影响情况;同时,对沿斜管内壁下滑的絮团进行受力分析,求取其对结构参数的最低要求.结果表明,u0与表面负荷q成正比,且存在满足絮团下滑条件的最大q;综合考虑絮体沉降和絮团下滑,不同q下存在较优管径d;考虑管长方向上的比临界沉速,斜管长度l可以选择为1.2~1.4 m;q相同时,斜管倾角为35°~60°能基本满足絮团下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在各种沉淀构筑物中增设斜板斜管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正确设置斜板斜管的重要性。同时还指出,排泥系统,出水系统以及混合和反应设施等也应给予相应的考虑,并进行必要的改建,使之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斜板(管)沉淀技术的关键因素是板材选择。目前我国用得较多的材质是聚丙烯斜管和酚醛玻璃钢斜管。但从多年实践情况看,这两种材质都存在易老化、质脆、不耐久的缺点,不少水厂反映更换新料时带来许多麻烦,影响了生产。为了寻求一种耐久性良好,价格便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平流式沉淀池的理论最大产水量是沉淀试验中的u_0~(max)值.作者通过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平流沉淀池具有挖潜增产的能力.并认为平流沉淀池与斜管沉淀池的截留沉速不相同,斜管池的表面负荷率与截留沉速之间的计算式为Q/A=u_0(1+lcosθsinθ/d),我国斜管沉淀池的截留沉速是0.13~0.23mm/s.  相似文献   

19.
整流配水装置对斜管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就斜管沉淀池实际运行过程中,配水渠道、配水方式等对沉淀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价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面板堆石坝施工期稳定性,研究施工期沉降规律,反推监测仪器最优化布置,通过布设水管式沉降仪和沉降测斜管对面板堆石坝施工期沉降进行实时监测,并基于特征值统计法对施工期全时段监测数据特征值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评价了面板堆石坝施工期稳定性,分析面板堆石坝施工期沉降量与填筑速率的关系,总结面板堆石坝施工期沉降的共性规律,并对面板堆石坝沉降监测仪器的优化布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